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20 21:54:56 秀雯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并能結合直觀圖形,初步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通過開展豐富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獲得對“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義的充分感知和體驗,為進一步認識分數積累感性經驗。

  3、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出示場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場景圖中的各種食品。

  小朋友們,在不知不覺中,秋天已經到了我們大家的身邊了。(課件出示場景圖)在這豐收的季節里,小明和小麗這一對好朋友相約來到郊外進行野餐活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準備了那些好吃的食品?

  2、引導學生把場景圖中的各種食品平均分。

  (1)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個?(讓學生用手勢表示,教師板書:2)

  (2)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學生繼續用手勢表示,教師板書:1)

  (3)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學生用手勢表示發生了困難,由此引出分數,揭示課題)

  二、展開

  (一)認識1/2

  1、討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應該怎樣分?(課件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樣多。)

  2、思考: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兩份,這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個數來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3、介紹“二分之一”的寫法。

  4、討論:右面的這一份能不能用1/2來表示?為什么?

  5、得出結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份都是它的1/2。(讓學生完整地說一說。)

  6、拓展:你還能把什么物體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請學生從老師課前提供的學具中任選一種,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個物品,說一說怎樣可以得到它的1/2。

  (二)認識幾分之一

  1、啟發:剛才,我們一起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請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應該怎樣用分數來表示呢?(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四幅圖。)

  2、小組里議一議:每個圖形是怎樣分的?涂色部分應該是它的幾分之幾?

  3、全班交流,注意引導學生完整地敘述。

  4、拓展:請學生自選一樣物品,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

  5、辨析:有幾個小朋友是這樣表示1/4的,對不對?為什么?(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題的`四幅圖,讓學生看圖議一議,再作出判斷并說明道理。)

  (三)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1、觀察比較: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1/2、1/3、1/6、1/8、……,它們都是分數。觀察這些數,它們都由幾部分組成?

  2、結合具體的例子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讓學生舉例說一說。

  (四)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1、猜一猜:有兩塊同樣大的月餅(課件出示兩個圓),小明吃了其中一塊的1/2,小麗吃了另一塊的1/4,誰吃的多?(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里議一議,說一說道理。)

  2、交流猜的結果,借助圖形驗證猜測。

  3、繼續猜一猜:有三塊同樣的巧克力,三個小朋友分別吃了一塊巧克力的一部分,大約是這塊巧克力的幾分之一?(課件出示三個長方形,用陰影表示吃了的部分,分別占1/3、1/6、1/8,但先不畫出等分線,等學生猜對以后再畫上。)

  4、比一比:誰吃得最多?誰吃得最少?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三、應用

  1、介紹生活中的分數: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數,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與分數有關。(出示路牌、外國國旗等,讓學生說一說上面隱含的“分數”)

  2、觀察黑板報(“想想做做”第六題中的圖):說說這些欄目分別大約是這塊黑板的幾分之一?(黃色部分占幾分之一結果應是開放的)

  3、向課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個用心的人,善于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你一定還會發現更多的分數!(鼓勵學生課后進一步觀察、交流。)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認識幾分之一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練習,在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并讓學生在經歷數學的過程中,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活動,感知數理

  1、教學例1

  (1)認識1/2。

  師:同學們,過幾天就是我們的中秋佳節了,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做一些什么事呢?

  生:吃月餅,賞月。

  師:老師這有2塊月餅,要分給這兩個小朋友,大家來分一下。

  生:一人一個。

  師:要是老師只有1塊月餅,這下應該怎么分呢?老師給他們分一下看看。

  操作幻燈片,演示分月餅給學生看。

  師:現在這個小男孩他分的少一點,他可不樂意了,他哭了。我們得重新分了。現在一人一半,他們得到有月餅一樣多,所以他們都很高興。

  師:他們分別得到了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這塊月餅的1/2,這個2表示分的份數,每一份月餅就原來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他們每人分得二分之一。

  圖片出示半個月餅,并在旁邊寫上1/2。

  邊演示邊說明:平均分2份,在橫線下寫2,要表示其中的1份在橫線上寫1。讀作二分之一。

  歸納1/2的具體含義: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認識1/4

  ①提出問題:

  師:如果把這塊月餅分4分呢?每分月餅是它的()分之一?寫作1/4。

  ②教師課件演示。

  師:像這樣1/2、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在幻燈片中操作,介紹分數中各部份的名稱以及分數的讀法。

  把圖中的圓不平均分4份后提問,這樣分四份,那么每份是這塊月餅的1/4,對嗎?

  指名回答。

  歸納1/4的具體含義: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四分之一,寫作1/4。

  (3)提出問題

  出示幻燈片中的`圖片

  提問:圖中哪個有色部份能用1/3表示?

  2、教學例2

  (1)出示例1每一組圖1/2和1/4。

  ①想一想、比一比,哪個分數大一些?

  ②引導學生討論并交流,學會合作。

  ③電腦課件演示1/2和1/4的圖形,進行比較,讓學生直觀感受兩者的大小。

  出示:1/2>1/4

  (2)出示例2第一組圖1/4和1/3

  ①說說圖示中每一格表示什么?用什么數表示?(1/4、1/3)

  ②比一比:1/4和1/3哪個分數大?

  ③小組交流。各自說說自己的想法、方法。

  出示:1/4<1/3

  (3)提出問題:通過上面兩組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①學生獨立思考,把自己的發現用文字表達出來。

  ②小組交流,互相學習

  ③師生共同小結幾分之一的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

  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越大,表示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1份越小。

  二、鞏固練習

  1、看圖比較1/6和1/4

  2、小試身手:1/3○1/2、1/3○1/4、1/5○1/7、1/8○1/7、1/4○1/8、1/6○1/3

  3、思考題:(1)把一根繩子對折后剪斷,每一段的是繩子總的幾分之幾?

  (2)把其中一段繩子再對折后剪斷,得到的每一段的長度是繩子總長度的幾分之幾?

  三、課內外作業

  1、課本第96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對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觀圖形、實物的探討和研究中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會讀會寫幾分之一,并能借助圖形明確幾分之一的含義。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難點

  分數概念的初步構建,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體驗分數產生的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在郊游的時候,小明和小紅遇到了一些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原來他們在分月餅,我們能不能幫他們公平的分一分?

  生:平均分才公平。

  師:那每個人得到幾塊呢?

  生:6÷2=3每人分3塊。

  師:嗯,你說的真好。我現在拿出四塊來分給兩個人,怎樣分才能公平呢?

  生:還是平均分,用4÷2=2每人分2塊。

  二、師:你說的真完整。我現在再拿出一塊來分給兩名同學,你說我應該怎樣分才公平呢?

  生:還是平均分,把這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一人分半塊,就是每人分一半,這樣就公平了。

  師:噢,對,你說的很有道理。

  師:那么,這半塊能用什么數來表示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新朋友“分數”。師板書“分數。

  師:那么這半塊月餅怎么用分數來表示呢?剛才老師在分月餅時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

  師:分了幾份?

  生:兩份。

  師:每人分得多少?

  生:兩份中的一份。

  師:對也就是二分之一。那么二分之一怎樣寫呢?

  教學寫分數“二分之一”

  師:拿出練習本跟著老師一起寫:先畫一條短橫線,表示平均分。(師邊說邊板書)平均分成兩份就在分數線的下面寫“2”,(師板書)每人分到的都是兩份中的1份,就在分數線上面寫“1”。(師板書)

  三、師:這個二分之一表示的含義就是,請同學們一起讀一下。

  四、我們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誰來說一說下面這個月餅是怎么分的?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個分數來表示?(同桌討論)抽生回答。

  師:唉呀,真厲害。

  五、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分數的每一部分都有名字。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師:真棒,讀的非常正確。

  六、老師帶來了幾個圖形,看看下面的圖形它的涂色部分應該是幾分之一呢?應該是幾分之一,理由。

  七、下一個判斷對錯,運用我們剛才所學的知識來判斷一下。

  八、我出一個難題的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完成?

  九、師:好,請你拿出方形紙下面,創造一個分數,可以折出這張紙的二分之一,也可以折出它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等等,跟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誰來匯報一下?(生折師巡視)

  師:大部分同學都坐好了,看來是都折完了,誰愿意把你折的展示給大家呀?(指生展示)

  生:我先把正方形角對角折,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上其中的1份,涂色的部分就是這個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我是把這個正方形邊對邊的對折,就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涂上其中的1份,涂色的部分就是這個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師:剛才大家的'折法不一樣,但是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四分之一呢?

  生:都是把圖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部分是其中的1份。

  師:對,只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第二個圖形的涂色部分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因為平均分成了四份,應該用四分之一表示。

  師:同樣的圖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數。

  十、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都學習到了哪些知識?

  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幾分之一。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還要繼續走近分數,了解分數,去探索有關分數更多的奧秘。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4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認識并理解幾分之一,能正確讀寫幾分之一這樣簡單的分數。

  2、通過折一折、辯一辯等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3、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為:會讀、寫幾分之一并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

  教學難點為: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能結合具體圖形理解并描述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中秋節,媽媽買了四塊月餅給聰聰明明兩個人分,他們平均每人能夠分得幾塊?”

  生:2塊

  師:“那為什么每人是兩塊,而不是明明3塊,聰聰1塊呢?”

  生:不公平,沒有平均分

  師:對,數學上我們把每份分得一樣多就叫平均分

  師:那現在有一塊棗泥味的月餅,聰聰和明明都想吃,媽媽決定平均分給他們兩人,你知道每人能夠分得多少嗎?

  生:一半

  師:那一半誰知道用什么數學表示?

  生:1/2,師:對,1/2,我們把想1/2的數就叫做分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認識1/2

  師:“同學們,我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塊月餅的1/2,誰能像老師這樣來說一說。你來說。

  生1: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他的1/2。

  生2: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他的1/2。

  教師規范書寫1/2,并認識各部分的名稱。

  師:你們說的可真好,那我們這樣分(出示不平均分的情況)你們同意嗎?

  生:不同意,沒有平均分

  師:你們總結的太好了,我們一定要平均分。

  師:請同學們你手中的長方形紙,找出他的1/2。

  請學生上臺展示,并說一說他是如何分的

  2、認識1/4

  師:我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給兩個兩個人,每個人就是這個月餅的1/2,現在又來了兩個小朋友,應該怎么分,請同學們拿出你手中的

  的圓形紙,代表是月餅,你來分一分,折一折

  請同學們上臺展示,嘗試說一說如何分的

  師:我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這塊月餅的1/4。

  師:請同學們拿出正方形紙,折一折,找出他的1/4,同桌之間談論一下看看有多少種折法?

  請同學們上臺展示,說一說你是如何得到1/4,并把學生的每種不同的折法都放在黑板上展示。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為什么折法不同,陰影部分都能用1/4來表示呢?

  生:因為折法不同沒關系,只要把物體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

  3、認識幾分之一

  師:“我們認識過1/2和1/4后,你們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呢,誰愿意說一說?”

  生:我想認識1/3。

  師:那你如何得到呢?

  生: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這個月餅的1/3,師:你說的'可真好呀,誰還想認識其他的分數嗎?

  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嘗試說一說他們是如何分的

  4、比較大小

  師:同學們剛剛在分月餅的時候,明明和聰聰出現了一點小問題,明明說我是男生,我要多吃一點,我要吃這個月餅的1/4,你們認為他吃的多了嗎?

  生:沒有,1/4要比1/2小

  師: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生:通過我們剛剛折的時候發現,分子都是1的時候,分母越大,分數越小。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下面的分數可以表示表示各圖中的涂色部分嗎?

  2、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嗎?

  3、比較大小

  四、課堂小結,反思提高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5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5——76頁的例1——例5。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通過學習,培養生的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及創新意識。

  2、過程與方法:先一起認識2(1),在通過動手操作,創造認識更多的分數,從而掌握分數的特征。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數學源于生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并讀寫幾分之一,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四、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練習題),為每個小組準備不同形狀的紙若干張,膠水,剪刀。

  2、學生準備: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故事導入: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中秋節這一天,家家都要圍在一起吃月餅。今年的八月十五這一天,強強一家也圍在一起吃月餅,強強和弟弟看著香甜的月餅饞得直流口水,嚷嚷和吃月餅。可媽媽說:“吃月餅可以,我得先考考你們。”

  “14塊月餅,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分幾塊?”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8塊月餅,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分幾塊?”

  2、老師看他倆回答得這么好,決定獎勵給他倆一塊大月餅。(師拿出一個圓形紙片,分成大小不一的兩部分。)

  問:“你們看,老師這樣分公平嗎?為什么?”

  接著問:“要分的大小一樣,得怎么分?”(讓學生知道平均分才公平)

  師:“那我到底要分給他倆幾塊呀?”(生回答)

  師由此引出課題,并板書: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學習二分之一

  1、同學們,你們從老師給你們的紙中選擇一張試著分分它的二分之一嗎?(學生動手分)

  2、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讓兩名生回答)

  3、師:同學們都是對折以后分成了大小相同的兩部分,這樣分我們我們叫(生答,師板書:平均分)

  4、師:誰能用上“平均分”這三個字,再說說你是怎樣分的?(指名生回答)

  5、師:老師就把這塊月餅獎勵給他倆(師邊說邊把圓剪開,粘在黑板上)強強拿著月餅可高興了,他說(課件出示:把一塊月餅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指名讀這句話

  問: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生答后進行辯論)

  6、師:看來平均分是產生分數的前提,平均這兩個字能不能漏掉呀?(屏幕出示正確的話,并把平均兩個字變成紅色)你們看看這句話,那個字詞還很重要?

  生觀察后回答,是引導生注意“每份”、“它的”兩個詞,并把這兩個詞變成紅色。

  7、面和你小組的同學說說你剛才分的過程,注意要把那些特別重要的詞突出出來。(生小組交流)

  8、我們認識了二分之一,那誰能試著寫寫二分之一?(生到黑板上寫,是再強調分數的正確寫法)

  (三)動手操作,創造分數

  1、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二分之一,其實這個大家族中還有許多新朋友等著我們去認識,相信聰明的`你們一定能夠運用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材料創造出更多的分數,趕快行動起來吧。

  2、生用不同形狀地紙動手創造分數,并把它貼在黑板上,用分數表示出來。

  3、師有選擇的讓生說說意義。

  4、同學們,你們真聰明,用自己的小巧手創造了這么多分數,像2(1)、3(1)、4(1)、8(1)……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5、我們創造出了這么多分數,我們來觀察一下,分數和我們以前學的整數一樣嗎?那不一樣?(生答)

  讓生看書,了解各部分名稱,是相應板書。

  (四)、練習(課件出示練習題)

  1、選擇能用4(1)表示的圖。

  2、為涂色部分寫分數或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

  3、寫分數,看看每個小圖形各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師發給每組圖片,小組討論后交流)

  (五)聯系生活,談分數生活中的運用。

  生自由交流在生活中發現的分數

  (六)升華總結

  師:是,不僅這些圖形和紙片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有數學的存在,課下,同學們到生活中去發現更多的分數,下節課交流。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一)”,P91-P93。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方式建立初步的分數概念,初步認識并理解幾分之一,能聯系實際和直觀用分數表示幾分之一。

  2、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讀、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3、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教學流程預設】

  一、引入:

  (一)、9塊蛋糕,分給3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幾塊?

  1、生列式:9÷3=3(塊)2、怎么分的?(平均分)

  (二)、9塊蛋糕,平均分給2個(或4個)小朋友。怎么分?

  1、思考后同桌交流2、組織匯報

  預設1:9÷2=4(塊)……1(塊)9÷4=2(塊)……1(塊)

  預設2:把剩下的1塊平均分成兩份或四份……

  二、展開:

  (一)、認識幾分之一

  1、教師板貼蛋糕(圓片)圖,問:一人再分得半塊,可以怎樣表示呢?(相機板書并介紹、、,初步感知幾分之一。)

  (你覺得這樣的'數方便嗎?為什么?)

  2、揭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一)

  3、教學幾分之一的意義:

  引導:根據板貼圓片圖說說三個分數的意思。

  4、依據意義教學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分母、分子、分數線。)

  5、意義應用深化:

  (1)、判斷下面的1/2用的對嗎?(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后組織交流。)

  ①、水占杯子容量的。

  ②、運動員跑了全程的。

  ③、把一個月餅分成兩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④、明明身高是媽媽身高的。

  (2)、你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哪里還有、、或者是別的幾分之一嗎?

  6、操作再感悟。

  用學具紙折出一個分數(或別的幾分之一)。

  (1)學生獨立完成

  (2)組織匯報交流

  要點:要平均分。分數只強調平均分,與分的方法和形狀沒有關系。

  (二)、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比較:○○

  (1)、學生獨立完成

  (2)、組織交流匯報。(說理由和發現:分子都是1,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

  (3)、嘗試將三個分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4)、拓展:出示同樣大小的長方形分別表示和。問:為什么?(組織討論分析原長方形的大小。要點:分數的大小比較應就同一個物體或整體平均分后進行比較。)

  三、練習:

  獨立完成P93做一做后組織交流。

  四、總結:

  1、學生總結:說說你的學習收獲?關于分數你還想學點什么?

  2、教師總結。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7

  教材分析:

  分數是學生在學習整數和小數之后,又一個關于數的新的領域。這節課是今后學習分數的起始點,為下一階段較全面的認識分數、同分母分數加減、分數基本性質、分數大小比較、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等知識奠定基礎。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幾分之一,并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這類分數的大小。

  2、使學生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讀、寫幾分之一這樣的簡單分數。

  3、結合觀察、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和同伴交流數學思考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使學生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方法:

  啟發法、演示法、探究法。教學重難點:認識幾分之一。

  教具準備:

  課件、直尺、練習紙。

  學具準備:

  每個學生2個圖形、彩筆、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故事引入。

  1、妞妞和貝貝在野餐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四個蘋果、2瓶水,怎么分物

  2、引出:數學上把物體分得一樣多,叫做“平均分”。

  3、“一半”在數學上用什么來表示?引出課題:認識分數。

  二、活動感知,認識二分之一。

  1、通過分一個蛋糕,引出分數

  2、剛才我們認識了蛋糕的舟,那長方形的舟乂怎么表示呢?

  3、動手折舟,學生作品交流展示。

  小結:折法不同沒關系,只要折的是這個長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I。

  3、判斷下列圖形的涂色部分能否用x來表示。(由最后一個判斷題引出扌)

  三、深入感知,認識兒分之一。

  1、認識幾分之一

  (1)、動手折圖形,涂色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

  (2)、個別學生作品展示交流。

  (3)、小組交流學生作品。

  2、教學分數的書寫,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1)、以今為例教學分數的書寫。

  (2)、學生給分數各部分起名字。

  3、判斷:你能用分數表示下面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嗎?(練習紙)

  4、估一估。

  (1)、看圖估一估,再填上合適的分數:

  分別估長方形的舟、吉、舌,課件移動,驗證。

  (2)、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對的?有什么竅門?

  (3)總結:平均分成的份數越來越多的時候,每一份的大小會越來越小

  四、聯系生活,靈活運用。

  1、下面的畫面讓你聯想到了幾分之一?

  (1)、圖:法國國旗(+)五角星(彳)巧克力(g)

  (2)、巧克力除了能平均分成8份外,還能怎么分?

  2、瞧,人體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分數。

  課件演示把初生嬰兒的身長(圖)平均分成四份,其中頭占身高的扌。

  3、播放廣告

  (1)、廣告的畫面能讓你能聯想到幾分之一?

  (2)、滲透情感教育:當明明最后把手里的一小塊蛋糕分給第9個小男孩的吋候,明明有收獲嗎?

  師總結:給予別人是快樂的,和別人共同分享是快樂的!

  課后反思:

  一、根據學牛年齡特征,創設了有趣的問題情境。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習往往是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中對數學現象的一種“解讀” ?在教學中,我利用了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了他們原有的經驗,學生學起來親切、有趣、易懂。

  二、加強了動手操作,降低了認知難度。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動手操作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兩次折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學生加深了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三、加強了與生活的聯系,強化了實際運用。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本節課注重聯系實際,從生活中搜尋素材,如:常見物品中的分數、人體中的分數、廣告畫面中的分數。通過這些聯系強化了孩子的實際應用能力。

  在整個課堂預設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在真正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很多的缺憾,有的教學環節還有待完善。比如在“估一估”這個教學環節的最后沒有引申到“平均分成的分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再如,自己的語言還不夠簡潔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積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止平實、有效、精彩的數學課。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操作活動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2.通過具體直觀的操作活動,進一步認識分數,理解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表示。

  3.感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讀寫幾分之一,知道分數的意義。

  難點:理解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表示。

  教學流程:

  一、教學導入

  1.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明天就是中秋佳節了,中秋節我們會和家人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瞧,他們正在分月餅呢,你能幫他們分一分嗎?

  2.一共有4個月餅,怎樣分合理?

  預設:2塊

  3.同意嗎?

  4.每個人分2個,我們是怎么分呢?

  預設:平均分

  過渡:真棒,在數學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平均分。

  5.2個月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

  預設:1個

  6.1個月餅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會得到它的多少?

  預設1:

  生:1/2

  師:怎么想的?

  預設2:

  生:一半

  7.怎么表示一半?請同學們拿出一個學具圓,這個圓就代替這個月餅,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表示月餅的一半。

  預設:對折,然后從中間分開,這是一半,這也是一半

  師:對折以后怎么樣了?兩部分完全重合,大小相同,做到了平均分。

  8.請你用喜歡的方法表示月餅的一半,寫在題卡上。

  預設:學生展示,并說明自己表示的方法。

  師:圖形其中的一份是它的一半

  9.善于思考,用圖形表示了一半,如果把這個月餅平均分給3個人,5個人,8個人呢?這樣表示方便嗎?

  10.其實這一半可以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數家族中的新朋友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開始創造了使全體學生人人都能參與學習活動的情境,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學生在分學具的過程中回憶“平均分”的意義,為學習本節知識做好鋪墊在這里盡管分數是第一次學習,但部分學生憑借生活經驗,對有所了解,教師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及時地調整教學,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水平,放手讓了解的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因勢利導、借助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分數的讀寫。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使計劃的`課堂變為了生成的課堂。開始創造了使全體學生人人都能參與學習活動的情境,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學生在分學具的過程中回憶“平均分”的意義,為學習本節知識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

  1.認識二分之一

  (1)通過剛才的操作,我們把這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一半就是其中的一份,,這一半用分數表示,知道叫什么?

  預設1:學生能說出分數1/2,強調:平均分和誰的

  預設2:學生說不出理由,教師引導

  2.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3.和同桌說說怎么得到1/2的?

  4.這份是這塊月餅的1/2,那這一份呢?

  預設:也是它的1/2。

  5.為什么另外一份也是它的1/2呢?

  6.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7.教師教二分之一各部分名稱及意義:

  (1)師:1/2怎樣寫呢?伸出小手我們一起寫一個。先寫中間的短橫,表示把月餅平均分,橫線下面寫數字2,表示分成幾份,橫線上面寫數字1,表示其中的1份。讀作二分之一。

  (2)找孩子讀二分之一

  (3)這1/2還有名字呢。橫線叫分數線,分數線下面的2叫分母,分

  數線上面的2叫分子。剛才我們怎么讀的?

  預設:先讀分母,再讀分子。

  8.仔細觀察,讀作和寫作有什么不同?

  預設:讀作是漢字,寫作是阿拉伯數字

  9.認識了1/2這個分數,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指名讀題。

  總結:看來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數表示。

  2.認識四分之一

  (1)如果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個圓的多少?

  預設:1/4

  (2)課件出示(教師指著沒有涂色部分說:這一份是----四分之一,這一份呢?這一份呢?)

  (3)教師小結: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所以分母是4,取其中的一份,分子是1,每份都是圓的1/4。

  3.認識1/3,1/5

  (1)請你按要求完成題卡中的第2題和3題。

  預設:第一小題訓練學生看陰影寫分數,寫三分之一。

  第二小題訓練學生涂出五分之一。

  (2)涂色位置一樣嗎?

  預設:不一樣

  (3)都能表示這個長方形的1/5嗎?

  總結:把長方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大小相同,都是取了其中的1份雖然涂的位置不同,都可以用1/5表示。

  總結:像1/2,1/3,1/5這樣的數都是分數,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4)選擇你喜歡的圖形,表示出你喜歡的幾分之一,再和同學說說。

  (5)匯報自己折出的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折、說出自己的折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直觀地體驗理解了的意義。啟發學生聯系實際舉例。找出身邊幾分之一的分數,體驗幾分之一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三、練習應用

  1.完成91頁:做一做第1題

  2.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和發現,在生活中也能發現分數。下面的畫面會讓你聯想到幾分之一呢?

  預設:法國國旗讓我聯想到了三分之一。每種顏色都是國旗的三分之一。巧克力讓我聯想到了八分之一。每一小塊就是巧克力的八分之一

  3.思考題: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在充分認識練習的基礎上,擴展對幾分之一這類分數的認識和理解,同時進一步鞏固讀寫方法。】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活動,對分數有初步的認識,培養互助、合作的意識。

  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說一說的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3.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

  4.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首先請同學們配合,我們共同完成一個活動,老師想把一些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用擊掌的方法告訴老師每個小朋友可以得到幾個蘋果,好不好?

  師:如果把6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得到幾個蘋果?預備——開始生:(拍手擊掌)

  師:如果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得到幾個蘋果?預備——開始生:(拍手擊掌)

  師:如果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得到幾個蘋果?(出示1個蘋果和2個小朋友)預備——開始生:不擊掌

  師:怎么不拍了?

  生1:每人半個蘋果怎么拍啊?

  師:是啊,這半個蘋果,用我們以前學習的數能表示嗎?

  生:不能。

  師:那么,用一個什么樣的數來表示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知識。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認識二分之一

  1.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大屏幕(課件),老師想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兩份,怎樣分才能做到“平均分”呢?

  生:分成的兩份必須一樣大。

  師:把這個圓平均分成了2份(動畫演示)。

  師:這樣的一份也就是——(生:一半),這樣的一半就可以說是這個圓的二分之一。注意這二分之一怎么寫?先畫中間這條橫線,表示平均分,把整個圓平均分成兩份,就在下面寫2,因為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在橫線上面寫1.

  師:一起來讀這個數。

  師:誰來說說這二分之一在這個圓中表示什么意思?(指名說)

  師:想一想,這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那另外一半又可以怎樣表示呢?(教師強調: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大家弄清了二分之一的意義,下面你來判斷一下,下面圖形中的涂色部分是否是原圖的二分之一?

  (二)認識四分之一

  1.師:認識了二分之一,你是否能利用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方法來看看,如果老師想把一月塊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又可以怎樣表示呢?

  2.生: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來表示

  3.師:你能來寫一寫四分之一嗎?

  4.師:同桌互相說一說四分之一在這塊月餅中表示的意義。

  5.師總結:在平均分的過程中,我們認識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這樣的數就叫分數(板書)

  (三)動手操作——折一折。

  1.師:我們共同認識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你是否能利用我是為你們準備的這些不同形狀的手工紙,試著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手中那張紙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2.生:動手操作。

  3.同桌交流討論:拿的是什么圖形?你表示的是哪個分數?

  4.匯報成果。(把作品貼在黑板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相應位置下)

  5.師:你們真了不起,你們不但認識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而且能折出不同圖形的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6.生:我折出了八分之一。

  7.師:八分之一這可是一個新的分數,快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得到這個分數的?

  8.生:我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平均分成8份,每一份就是這張紙的八分之一。

  9.師:老師要感謝你,正是你的大膽創新,善于發現,善于探究的精神,讓我們知道了除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這樣的分數,還有八分之一的`分數,那么你們能不能也像他這樣,大膽想一想,生活中還可能有什么樣的分數?他表示什么意義?

  10.生:舉例(板書:15分之1100分之124分之1)

  11.師:同學們發現了這么多分數,都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幾分之一,看來生活中的分數真是數也數不清,也就是有-----生:無數個(板書:……)

  (四)比較分數大小:

  1.師:我們認識了分數,并了解了他們表示的意義,下面你能用準確的分數表示涂色部分嗎?(出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圖)

  2.師:能結合圖示,試著比較一下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嗎?

  3.生:二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

  4.師:再來看下一組(出示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圖)

  5.生:三分之一大于五分之一

  6.師:在比較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7.生1:橫線下面的數越大,份數就越小。

  生2:同樣的物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每一份就越小。

  8.師:你的發現太重要了,有了這個發現,我們就可以比較幾分之一這樣的分數了,你能試著用他的發現,來比較一下黑板上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這三個分數嗎?(板書)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創新動力,在動手實踐、交流討論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識。]

  三.鞏固練習,拓展深化。

  (一)基礎練習

  (1)填一填。

  (2)組內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二)拓展與延伸:

  1、紅線長還是藍線長?(留出紅線三分之一和藍線的二分之一同樣長,其他部分遮蓋)

  2、各涂色的部分分別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3、同一個正方形在不同的圖形中可以用不同的數表示:1,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五分之一……

  4.拿出盒子中粉筆的二分之一,為什么同樣是二分之一,卻拿出了不同的數量?

  師:通過這樣的訓練,我們要學會善于應變,不同問題要不同分析。

  四.總結反思,評價體驗。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的基礎上,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從整數到分數的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讀寫方法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本單元一開始就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分東西的情境圖,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感受分數的意義,為進一步學習分數知識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結合直觀圖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幾分之一表示。能正確的讀、寫分數,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結合觀察、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感悟數學來自生活,體會分數在生活中的價值,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會讀、寫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含義。

  五、教學策略:

  1、教學中主要采取動手操作、自主研究、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

  2、教學具準備:

  學生:每小組發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紙片,答題卡一張、圓形紙一張、彩筆一支。

  教師:各種圖形紙片、一段毛線、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講述: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分過東西嗎?看來同學們都有分東西的經歷,三一班的師生一起去郊游,他們帶了很多吃的東西,同學們也幫他們分一分吧。請看大屏幕。

  1.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分西瓜,分蛋糕等等。

  小結:剛才每個同學得到的東西都是同樣多的.,數學中,我們把這種分法叫做平均分。

  2.課件出示1個蘋果,兩個小朋友。

  教師提問:還能平均分嗎?每人得到多少?引出“一半”。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半。

  4、揭示課題:二分之一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新朋友——分數。

  [設計意圖:創設學生所熟悉并感興趣的現實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認識二分之一。

  1、在教師的引導下,討論1/2的產生,初步建立模型: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它的1/2。

  2、動手操作: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式,表示出長方形的1/2,并與小組同學說一說,是怎么得到的1/2。

  3、判斷下列圖形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嗎?

  4、動手操作,創分數。

  (1)從小組組長那兒領取不同的圖形,試著折出它的幾分之一,并用斜線畫出來。

  (2)小組交流討論:拿的是什么圖形?是怎樣得到這個圖形的幾分之一的。

  (3)展示作品,交流成果,重點交流這個分數,你是怎么發現的?

  [設計意圖:動手操作是學生必須具備的數學能力。在這個環節設計“折一折”,就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為后面讓學生動手操作,發現新的分數作了鋪墊。]

  (二)了解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1、師:大家創造出這么多分數,他們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稱,想知道嗎?

  學生自學數學書90頁下邊的內容。

  2、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解讀:“——”表示平均分,叫分數線,“2”表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總份數,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

  3、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一嗎?

  三.鞏固練習,拓展思維。

  1、估一估,看誰的眼力好。

  小結:同樣大的圖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2、下面的圖形讓你聯想到了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通過兩個聯系,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且多角度考慮問題,為后續學習做鋪墊,共同分享學習成果。]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分數,但是,分數家族中只有幾分之一嗎?你還想到了哪些分數?學生交流。

  2、布置作業:用幾天學到的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創造出其他的分數。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學習做鋪墊。]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3-14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1-13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優秀03-01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5篇04-08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0篇)08-12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2篇)11-18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15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4篇)07-27

《 分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0-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河曲县| 福安市| 高邮市| 咸宁市| 乐业县| 长武县| 长春市| 天祝| 吉木乃县| 邹平县| 江口县| 德兴市| 湘阴县| 阿城市| 利川市| 射阳县| 石渠县| 白沙| 蛟河市| 江陵县| 乐陵市| 南宫市| 万全县| 桓仁| 涟源市| 精河县| 咸宁市| 沙湾县| 镇巴县| 和林格尔县| 乐安县| 南昌县| 同心县| 石阡县| 伽师县| 溧阳市| 同心县| 榆社县| 清苑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