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覓食》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本節課承接上節課的發現,繼續探究動物通過哪些感官找到食物。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不同動物的覓食方法,然后作出猜想,再讓學生從熟悉的小貓入手,通過三個小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結論。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實驗研究,得出貓可以通過眼、耳、鼻等感官找到食物。
(2)培養學生運用對比實驗探究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表達交流及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1)材料準備:一只溫順的家貓、養有活金魚的透明小玻璃魚缸、一小塊魚肉等。
(2)活動場地:實驗室。
【教學過程】
(1) 觀察: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動物都需要吃食物,那么他們是怎么找到食物的呢?觀察動物捕食的圖片,想一想圖中的動物都是利用那些感官發現食物的。
生:認真觀察后,作出猜想。
[設計意圖] 此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每幅圖片,可以將學生頭腦中以往的經驗充分地調動出來,學生仔細觀察后作出猜想,這個過程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比較。
(2)猜想假設:
師:誰來說一說每種動物分別利用那些感官發現食物的?
生1:雞是用眼睛看到食物的。
生2:蝙蝠是用耳朵聽到蝎子的動靜的。
生3:小貓是用鼻子聞到食物的。
生4:小貓不僅會聞,它的.眼睛和耳朵也很靈的!
生:……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中動物覓食的活動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猜想到雞是用眼睛看到食物的,蝙蝠是用耳朵聽到蝎子的動靜的,小貓……
(3)搜集證據:通過實驗尋找事實證據。
師:我們來驗證一下小貓利用那些感官可以找到食物吧!找幾個學生幫助老師一起做演示實驗,其他學生仔細觀察,看看小貓分別使用那些感官發現食物的?把自己的發現記下來。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演示實驗,讓學生仔細觀察,尋找證據,得出貓是利用哪些感官發現食物的。
(4)表達交流:
師:第一個實驗驗證了小貓是通過哪個感官發現食物的?誰來說一說,實驗一中小貓用了哪種感官發現金魚的?
生:用眼睛。
師:你怎么知道用的是眼睛而不是其他的感官?
生:因為魚缸是封閉的,貓是聞不到氣味也聽不到聲音。
師:其他同學也是這么認為的嗎?
生:是的。
師: 實驗二中小貓是用哪種感官發現小魚的?
生:是用鼻子聞到氣味的。
師:你又是怎么知道用的是鼻子而不是其他的感官?
生:因為魚肉在小貓看不到的地方,魚肉也不會產生聲音,只能靠鼻子味著氣味才能找到。
師: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說明大家不僅觀察仔細,還善于動腦思考。
實驗三:(可以做一些動靜,看貓的反應。或者看圖片中小貓的活動,讓學生動腦思考后說出答案。)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動物的各種感官的用途,知道動物可以通過多種感官尋找食物。
(5)閱讀:引導學生通過圖文閱讀,認識更多不同動物捕捉食物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開闊孩子們的視野,知道動物還有很多的捕食方法。
【教學反思】
1.通過觀察,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能力。
2.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總結點評】
從本節課的教學可以看出,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占的主導地位比較明顯。按照具體的教學內容,有些現象不經過實驗學生是不會想到的,所以,本節課老師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結論,既培養了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小貓覓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貓釣魚》教學設計10篇01-02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
《蛇》教學設計03-05
《心愿》教學設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