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球的反彈高度》優質課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72~73頁。
教材解讀:
這是結合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此前學過的分數的其他知識的教學安排的實踐活動。教材通過讓學生結合自己喜歡的運動,如打籃球、踢足球、拍皮球、打乒乓球等,感知球從高處落地后都會反彈,從這些自然現象中引發思考:探索一些實踐問題:如在正常情況下,球的反彈高度大約是下落高度的幾分之幾?各種不同的球反彈情況相同嗎?……并運用實驗進行科學探索。學生通過參與這種實踐性很強的活動,能有效積累和提升基本的觀察、操作、體驗、猜想探究、交流等的數學活動經驗,有利于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理解問題,提升數學思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過實驗收集數據,在用分數表示球的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關系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分數在學習實驗中的應用,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2.在實踐活動中,激發起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的興趣,培養問題意識,積累猜想驗證、小組合作、比較分析、探究交流等的基本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提升數學思維品質。
3.使學生在親歷對實驗數據進行教學處理、分析的過程中,感受實驗研究的科學性和數學結論的嚴謹性,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合作測量、收集數據、觀察比較、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難點:
分析球的反彈高度與下落高度之間的關系,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場地、充足氣的足球、籃球、排球若干個,一個充氣不足的籃球,測量用尺,實驗記錄單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媒體出示幾組同學們玩球的圖片)
談話引入:這是老師在體育課上拍到的鏡頭,老師知道體育課上大家都喜歡玩球,老師今天就帶來了三種球。(出示三種球:籃球、足球、排球)
2.引出課題:當我們將這些球從一定高度拋下后,它們都會反彈。
(板書:反彈)
3.游戲引出問題:
①(出示兩個同樣質地但球內空氣含量不同的籃球)選兩名學生上臺30秒比賽拍球,其余學生做評委。
②交換球再拍一次。
③交流感受,體會是球內空氣的含量影響了球的反彈高度。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球內空氣)
4.小結揭示課題:球內空氣含量不同,球的反彈高度不同。
(完整板書課題:球的反彈高度)
5.提出問題:球的反彈高度除了與球內部的空氣含量有關,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初步探究
簡單了解與球的反彈高度有關的部分因素
1.猜猜球的反彈高度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同桌或四人一小組討論)
2.集體交流,隨機驗證。
針對學生的交流,教師進行相關演示,并完成板書:
(球的材質、下落高度、接觸面、拍球力度、球的大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對接生活的過程,把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經驗。學習者總是以其自身的經驗來理解和建構新的知識或信息。由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生活現實:拍球活動引入,并對一些生活經驗進行“數學化”處理,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尋求驗證方法。這些鮮活的生活經驗用于幫助經歷、體驗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不僅簡單明了,而且生動形象,有利于學生的經驗從一個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實現了經驗的改造或重組,以利于生成新的數學活動經驗,為后續的探究奠定基礎。】
三、提出猜想
1.提出問題:如果從同一高度用同樣的力度將這三種同樣充足氣的球落向同樣的地面,這三種球的反彈高度一樣嗎?
2.初步猜想:不同球的彈性是不一樣的。(板書)
3.(出示兩個同樣材質的籃球)提出問題:這兩個充入同樣多的空氣的籃球的彈性一樣嗎?
4.初步猜想:同一種球的彈性是一樣的。(板書)
5.提出質疑:這兩條結論是否正確呢?(師在板書旁打上問號。)
6.過渡:學習數學需要進行大膽猜測,但科學的結論需要通過精確的實驗獲得。雖然我們沒有條件進行精確實驗,但我們可以依據現有條件完成模擬實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經歷猜想、驗證的過程,積累有效的探究活動經驗。著名數學家波利亞曾說過:“在數學領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是負責任的態度。在有些情況下,猜想比教會證明更重要,有了猜想,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因為這是學生自己提出的猜想,所以在后面動手操作、合作實踐獲取驗證數據時會特別地投入而專注。】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球的反彈高度》優質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優質課教學設計03-16
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設計11-08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8-2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5-30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設計06-26
坐井觀天優質課教學設計04-13
《豐碑》優質課教學設計01-23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5-10
小學數學優秀教學設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