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20 18:34:44 藹媚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教版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1

  教材內容:

  人教版第十一冊第89-91頁例1及做一做中的題目,練習二十三的第1-6題。

  教學目標:

 、笔箤W生知道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含義。讓學生體驗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探索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彩箤W生認識到運用圓的周長的知識可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數學的價值。

 、辰榻B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事跡,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求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教學難點:對圓周率的認識。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發探究

  ⒈幾何畫板《米老鼠和唐老鴨賽跑》演示:休息日,米老鼠和唐老鴨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正方形路線跑,唐老鴨沿著圓形路線跑。

 、步沂菊n題

  ⑴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線,實際上就是求這個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這個正方形的周長,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

 、埔筇评哮喫艿穆肪,實際上就是求圓的什么呢?

  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二、人人參與,探究新知

  (一)教具演示,直觀感知,認識圓周長。

  教師出示教具:鐵絲圓環、圓片,讓學生觀察圍成圓的線是一條什么線,提問:這條曲線就是圓的什么?

 。ǘ├斫鈭A周率的意義

  活動一:測量圓的周長

 、苯處熖釂枺耗隳懿荒芟氤鲆粋好辦法來測量它的周長呢?

  ①生1:把圓放在直尺邊上滾動一周,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則師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圓鐵環的周長。

  然后各組分工同桌合作,量出圓片的周長。

  ②用繩子在圓上繞一周,再測量出繩子的長短,得到這個圓的周長。同樣,先請學生配合老師演示,然后分工合作。測出圓片的周長。

 、灿脦缀萎嫲濉缎∏虻能壽E》演示形成一個圓。

  提問:小球的運動形成一個圓。你能用剛才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嗎?

 、承〗Y:看來,用滾動、繞線的方法可以測量出圓的周長,但卻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能不能探討出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

  活動二: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認識圓周率。

 、眻A的周長與什么有關。

 、艈l思考

  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那么,你猜猜看,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系呢?

  ⑵利用不同長度的小球形成的`三個圓,讓學生觀察思考考:.哪一個圓的周長長?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呢?

  得出結論: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

 、矆A的周長與直徑有什么關系。

 、艑W生動手測量,驗證猜想。

  學生分組實驗,并記下它們的周長、直徑,填入書中的表格里。

  ⑵觀察數據,對比發現。

  提問: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么呢?

  (圓的直徑變,周長也變,而且直徑越短,周長越短;直徑越長,周長越長。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系。)

 、浅鍪編缀萎嫲濉吨荛L與直徑的關系》演示。

  ⑷比較數據,揭示關系。

  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么,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是不是也存在著固定的倍數關系嗎?猜猜看,圓的周長可能是直徑的幾倍?

  學生動手計算:把每個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填入書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問:這些周長與直徑存在幾倍的關系,(3倍多一些),是不是所有的圓周長與直徑都是3倍多一些呢?教師演示幾何畫板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概括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板書:3倍多一些。

 、痴J識圓周率

  ⑴揭示圓周率的概念。

  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其實是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圓周率一般用字母表示。板書:圓周率

  現在,誰能說說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什么關系?誰是固定的倍數?完成板書:圓周長直徑=

 、平榻B的讀寫法

 、侵笇ч喿x,了解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歷史。

  提問:你知道了什么?

 。ㄈ┩茖A的周長計算公式。

 、盘釂枺阂阎粋圓的直徑,該怎樣求它的周長?板書:C=d

  請同學們從表格中挑一個直徑計算周長,然后跟測量結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铺釂枺焊嬖V你一個圓的半徑,合計算它的周長嗎?怎樣計算?板書C=2r。

  提問:幾何畫板上的小球軌跡形成的圓你會求周長嗎?

  學生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解答例1和做一做并說出這兩題用哪個公式比較好?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解答例1和做一做

  2、說出這兩題用哪個公式比較好?

  四、實踐應用,拓展創新。

 、被A性練習:

 。1)求下列各圓的周長(幾何畫板)

  r=3厘米 d=4厘米

 。2)、我們現在有辦法求唐老鴨跑的路程嗎?

  ⒉、判斷

 、賵A的周長是直徑的倍。( )

 、诖髨A的圓周率小于小圓圓周率。( )

  3、提高練習

  在我們校園內有一棵很大的樹,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測量到這棵大樹截面的直徑?

  五、總結評價,體驗成功

  1、你學到了什么?

  2、你是怎么學到的?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進行簡單計算;

  2. 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

  3. 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準備

  一元硬幣、圓形紙片等實物以及直尺,測量結果記錄表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猜想:

 。ㄒ唬┘ぐl興趣

  小黃狗和小灰狗比賽跑,小黃狗沿著正方形路線跑,小灰狗沿著圓形路線跑,結果小灰狗獲勝。小黃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氣,它說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ǘ┱J識圓的周長

  1.回憶正方形周長:

  小黃狗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長?

  2.認識圓的周長: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圓的周長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個同學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幣,互相指一指這些圓的周長。

  (三)討論正方形周長與其邊長的關系

  1.我們要想對這兩個路程的長度進行比較,實際上需要知道什么?

  2. 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正方形的周長?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 那也就是說,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哪部分有關系?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幾倍?

 。ㄋ模┯懻搱A周長的測量方法

  1.討論方法: 剛才我們已經解決了正方形周長的問題,而圓的周長呢?

  如果我們用直尺直接測量圓的周長,你覺得可行嗎?請同學們結合我們手里的圓想一想,有沒有辦法來測量它們的周長?

  2.反饋:(基本情況)

 。1)“滾動”——把實物圓沿直尺滾動一周;

 。2)“纏繞”——用綢帶纏繞實物圓一周并打開;

 。3)初步明確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測量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3.小結各種測量方法:(板書)

  化曲為直

  4.創設沖突,體會測量的局限性

  剛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線也是一個圓,這個圓的周長還能進行實際測量嗎?如果不能那怎么辦呢?

  5.明確課題:

  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板書課題)

  (五)合理猜想,強化主體:

  1.請同學們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邊長有關系,而且總是邊長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我們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長那樣找到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小組討論并回答

  2.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你認為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

  向大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4倍,再看這幅圖,猜猜看,圓的周長應該是直徑的'幾倍?(正方形的邊長和圓的直徑相等,直接觀察可發現,圓周長小于直徑的四倍,因為圓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兩點間線段最短,所以半圓周長大于直徑,即圓周長大于直徑的兩倍)

  4.小結并繼續設疑:

  通過觀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經意識到圓的周長肯定是直徑的2~4倍之間,究竟是幾倍呢你還能想出辦法來找到這個準確的倍數嗎

  <二>、實際動手,發現規律:

  (一)分組合作測算

  1.明確要求:

  圓的直徑我們已經會測量了,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確定好測量對象,實際測量出圓的周長、直徑,并利用計算器幫助我們找出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填入表格里。

  提一個小小的建議,為了更好的利用時間,提高效率,請你們在動手測算之前考慮好怎樣合理的分配任務。

  測量對象 圓的周長(厘米) 圓的直徑(厘米) 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2.生利用學具動手操作,師巡視指導、收集信息。

  3.集體反饋數據(選取3~4組實驗結果,黑板板書展示)

  (二)發現規律,初步認識圓周率

  1.看了幾組同學的測算結果,你有什么發現?

  2.雖然倍數不大一樣,但周長大多是直徑的幾倍?

  板書: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三)介紹祖沖之,認識圓周率

  1.這個倍數通常被人們叫做圓周率,用希臘字母π表示。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曾對這個倍數進行過精密的測算,他最早發現這個倍數確實是固定不變的,知道他叫什么嗎?

  3.這個倍數究竟是多少呢?我們來看一段資料。

 。ㄗ鏇_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方法,把圓的周長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數越多,正方形的周長就越接近圓的周長。最終通過計算正多邊形的周長來計算圓周率。經過刻苦鉆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不但在當時是最精密的圓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記錄九百多年……)

  4.理解誤差

  看完這段資料,同學們都在為我們國家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數學家而感到驕傲,可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為什么我們的測算結果都不夠精確呢?

  5.解答開始的問題

  現在你能準確的判斷出小黃狗和小灰狗誰跑的路程長了嗎

  (四)總結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1. 如果知道圓的直徑,你能計算圓的周長嗎?

  板書:圓的周長 = 直徑× 圓周率

  C =πd

  2. 如果知道圓的半徑,又該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

  板書:C =2πr

  追問:那也就是說,圓的周長總是半徑的多少倍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判斷并說明理由:π = 3.14 ( )

  2.選擇正確的答案:

  大圓的直徑是1米,小圓的直徑是1厘米.那么,下列說法正確是:()

  a.大圓的圓周率大于小圓的圓周率;

  b.大圓的圓周率小于小圓的圓周率;

  c.大圓的圓周率等于小圓的圓周率。

  3.實際問題:老師家里有一塊圓形的桌布,直徑為1米。為了美觀,準備在桌布邊緣鑲上一圈花邊。請問,老師至少需要準備多長的花邊?

  <四>、課外引申,拓展思維

  如果小黃狗沿著大圓跑,小灰狗沿著兩個小圓

  繞8字跑,誰跑的路程近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3

  一、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六年級“圓的周長”,教學確立基礎與發展并重的教學目標,著眼點不僅僅關注學生有沒有理解圓周長的意義。能不能運用公式計算圓的周長,而是如何來激疑,把學生身邊的問題數學化,并以“問題”為主線,通過“猜想——驗證”“探索——發現”來展開學生探索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從而發現知識的一些規律和方法,并努力為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在實際運用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教學目標:

  1、創設情景學生通過猜想、嘗試、驗證、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周長公式,并能正確運用計算圓的周長和解答有關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3、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掌握理解圓的周長公式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激疑——提出問題

  (出示摩托車里程表)

 。1)師:這里為什么能反映摩托車行的路程呢?

 。▽W生思考后師出示有計數器的跳繩作提示)

  (2)師:你們跳過繩嗎?你想到了什么?生答:和車輪滾動的圈數有關。

  (3)師:你們知道滾動一圈的長度是什么嗎?生答:圓的周長。

 。4)師:用硬紙板表示車輪,請你摸摸它的周長(揭示課題)。

 。5)用直尺測量圓的周長,你感到方便嗎?能不能找到比較簡便的方法?

  設計意圖: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以往在教學圓周長的過程往往比較注重公式的運用,比如計算圓形水池的周長等等,看似和學生比較貼近,但實際有幾個同學看見過圓形的水池,而且計算圓形的水池又有什么作用,這樣所謂的實際問題是為了應用而應用,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因此,我設計這樣一個情境,摩托車的里程表為什么能反映摩托車行的路程,并引導學生從跳繩的計數器上去思考,把學生身邊的問題數學化,為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所學的知識能運用于生活。

  B、師生共同提出假設

 。1)請學生回憶正方形周長和邊長的關系(邊長×4)。

 。2)師:能不能求圓周長時也找到這樣的倍數關系呢?

 。3)師:測量的圓的什么比較方便呢?生答:半徑、直徑

 。4)師:請學生先畫幾條長短不一的線段作直徑畫圓

 。5)師:觀察自己畫的圓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仔細觀察分小小組討論研究圓的周長和直徑是否存在倍數關系

  (6)師:你估計周長是直徑的幾倍?

  學生猜想:生1:3倍左右,生2:2倍左右,生3:5倍左右

  (7)師:你有辦法驗證嗎?學生討論

  演示:用繩繞的方法驗證(3倍多一點)

  設計意圖:學生對于關聯知識的遷移是很有經驗的,比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都是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推導面積計算公式的,求正方形的周長可以用邊長乘以4,圓的周長和直徑或者半徑有沒有這樣的關系呢?通過學生畫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感到圓的周長和直徑可能有一定的倍數關系,在學生的猜想后,通過繩繞的方法加以證明,使學生確信周長和直徑存在著一定的倍數關系,到底是3倍多多少呢?是不是一個固定的數?需要通過比較精確的測量、計算才能證明。整個過程是讓學生通過“猜想——驗證”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我想“猜想——驗證”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我認為運用這種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C、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法·發現——構建新知

  (1)師:你還有別的辦法研究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嗎?

 。ǹ梢杂美K繞滾動的辦法分別測量一些圓的周長)

 。2)學生在小小組內動手操作、測量進行驗證

  直徑(厘米)周長(厘米)周長是直徑的幾倍

  26.23倍多一點

  39.13倍多一點

  412.93倍多一點

 。3)小結

  a、圓的周長÷直徑=3倍多一點經過科學家精密的測量,計算發現這個3倍多一點是一個固定數叫圓周率3.1415926……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我們在計算時通常取3.14,用字母л表示,(請學生寫一寫л)

  b、結合圓周率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師生共同推導計算圓的周長公式:(C=лd或C=2лr)

  D、運用新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1)學生嘗試例題求圓的周長

 。2)基本練習(略)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計算,確認圓的周長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在實踐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小組合作形成的合力的作用。師生共同推導出求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通過一些基本題的練習使學生形成基本的技能。

  E、評價體驗

 。1)師:這節課研究了什么?

  生1:周長和直徑的關系

  生2: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即C=лd或C=2лd

 。2)師:(出示一棵古樹圖片)你能測量它的直徑嗎?

  生答:砍下來量一量

  師問:這個方法簡單,你們同意嗎?學生思考后回答:

  生1:用繩子繞一圈,這就是周長然后用周長除以л就得到直徑

  生2:在古樹中間鉆個小孔,量一量

  生3:用四個木頭搭成一個正方形,邊長就是直徑

 。3)師:你能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計算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嗎?(用計數器的跳繩作提示)學生討論后回答:

  生1:量一量車輪的直徑算出周長,再數數車輪轉動了幾圈,算一算就行了。(師提醒:那不是最安全)

  生2:用根長繩讓它跟著輪子轉

  生3:裝一個象跳繩一樣的計數器,再算一算。

  師:對!摩托車的里程表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它就像一個乘法運算機器,車輪的周長是固定的,轉數是變動的,從你家到學校的距離之所以能顯示在里程表上,就是車輪周長乘以轉動的圈數得到的。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自主地探究知識,發現已知直徑(半徑)求圓周長的方法,并通過一定的基本訓練后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技能,如何再讓這些數學知識回到生活,讓學生感到所學的數學知識有用呢?我設計了測量一棵古樹的直徑和計算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這樣兩個問題,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討論空間,因為這些問題就在學生的身邊,會讓學生感到“有想頭”、“有意思”,學生也愿意反復討論這些問題。這樣可以點燃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三、實踐反思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華羅庚指出,對數學產生枯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本節課一開始出示摩托車的里程表,有計數的跳繩,是學生非常熟悉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體會到“圓的周長”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為后面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埋下伏筆。

  2、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

  美國數學家哈爾莫斯(P.Rhalmos)有句名言: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我國著名教育家顧明遠也說過“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好學生”,“學問就是要學會問”。但是怎樣才能讓學生感到有問題呢?教師必須啟發學生主動想象,去挖掘去追溯問題的源泉,去建立各種聯系和關系,使學生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我在本節課先創設一個問題情境,使學生感悟到:必須先要知道圓的周長,而直接測量圓的周長很麻煩,有沒有更簡單的辦法?促使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猜想——驗證”“探索——發現”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后,又提出測量一棵古樹的直徑你有什么好主意?如果測量你家到學校的距離你有什么辦法?這是兩個和學生生活緊密結合的問題,學生有感而發的方法有很多,學生的回答應該說是非常精彩的,這既讓學生靈活運用了圓周長公式(可以測量周長再計算直徑)并呼應了課堂的導入,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其效果真可謂“魚與熊掌”兼得。

  3、提高應用意識,努力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知識生活化,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我們所學的知識是有用的,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本領,我在本節課的最后部分安排了兩個生活問題,并都是“以你……”的語氣陳述,努力使學生能身臨其境,當解決問題的主人,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由于我們身邊的問題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如計算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許多同學都想到先數自行車車輪轉了多少圈,用周長乘以圈數,對于怎樣數車輪有的同學提出直接數,還的同學甚至想到了用一根長繩讓它跟著輪子轉,看看它轉了多少圈(這些都是學生直接的生活經驗),也有一些同學提出了在自行車上裝一個計數器的辦法,不但培養了學生開放型的思維方式,還激發了學生去動動手的愿望。

  4、要討論和研究的問題

 。1)在用繩繞的方法驗證周長是直徑的三倍多一點,有沒有必要再讓學生去實踐,通過計算再驗證周長和直徑的關系?

 。2)如果在發現知識過程中人有一小部分同學得出了方法,教師是想設法再讓其他學生繼續探究、發現,還是讓這些同學代替老師把答案告訴大家呢?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能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的計算圓的周長。

  2.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主動研究、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思想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教學難點

  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具準

  多媒體課件三套、系繩的小球。

  學具準備:

  塑料圓片、正方形紙板、圓規、剪子、直尺、細繩。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導入新課

  1.復習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我們學過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回想一下,它們的周長各指的是什么?

  2.揭示圓的周長。

  (1)同學們都有一張正方形紙板,請你們用圓規在這張正方形紙板上畫一個最大的圓。然后用鋼筆或圓珠筆描出圓的周長,并且沿著圓的周長將圓剪下來。

 。2)誰能指出這個圓的周長?誰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圓的周長?

  二、動手操作,引導探索

  1.測量圓周長的方法。

 。1)提問:你知道了什么是圓的周長,還想知道什么?

  我們先研究怎樣測量圓的周長,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

  把你們討論的結果向大家匯報一下?學生邊回答邊演示。

 。2)教師甩動繩子系的小球,形成一個圓。

  提問:小球的運動形成一個圓。你能用剛才的方法測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嗎?

  2.認識圓周率。

  (1)探討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儆美K測和滾動的方法測量圓的周長,太麻煩,有時也做不到,這就需要我們找到一種既簡便又準確計算圓周長的方法。研究圓的周長計算方法首先考慮圓周長跟什么有關系。

  請同學們看屏幕,認真觀察比較一下,想一想圓的周長跟什么有關系?

  課件演示圓的周長跟直徑有關系。(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向前滾動一周,留下的線段長就是圓的周長。)

  提問: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圓周長跟直徑有關系?

  ②學生測量圓周長,并計算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圓的周長跟直徑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呢?圓的周長跟直徑是不是存在著固定的倍數關系呢?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用你喜歡的方法測量圓的周長,并計算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得數保留兩位小數,將結果記錄在表中。

  生測量、計算、填表。在黑板上出示一組結果。

  請同學們看黑板,從這些測量的計算的數據中你發現了什么?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有什么特點?

 、壅n件演示,證明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繼續演示上面三個圓,直徑與周長進行比較,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這些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那么屏幕上這三個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多少倍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仔細觀察。(這三個圓的周長也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2)揭示圓周率的概念。

  通過以上的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任何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那也就是任何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他為圓周率。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圓周率?圓周率一般用π表示。(指導讀寫π。)

  (3)了解讓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圓周率的歷史。

  關于圓周率還有一段歷史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111頁方框中的方字,想:通過看書你知道了什么?

  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研究圓周率到底等于多少。后來數學家們逐漸發現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F在人們已經能用計算機算出它的小數點后面上億位。π=3.141592653……

  3.推導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根據剛才的探索,你能總結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嗎?

  學生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c=πd;c=2πr。

  要求圓的周長,你必須知道什么?(直徑或半徑)

  4.運用公式計算。

  (1)求下面各圓的周長,只列式不計算。

  課件演示:由第一個圓逐漸變大,分別出示第二個、第三個,提問:怎樣求這個圓的周長?(生答需測量出這個圓的直徑或半徑,師給出直徑0.8分米,學生計算它的周長。)

  (2)出示例1。

  ①在學生讀題后提問:求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多少米,實際上就是求什么?計算這道題應注意什么?

 、趯W生嘗試練習,反饋評價。

  ③提問:如果告訴你的不是這張圓桌面的直徑而是半徑,該怎樣解答?不計算,誰知道結果是多少嗎?

  (3)完成第112頁“做一做”。

  (4)看書質疑。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下面的說法對嗎?并說明理由。

  (1)圓的周長是它直徑的π倍。()

  (2)大圓的圓周率大于小圓的圓周率。()

  (3)π=3.14()

  2.測量一圓形實物直徑,計算它的周長。

  3.有一奶牛場準備用粗鐵絲圍成一個半徑是12米的圓形牛欄(如圖),請同學們幫忙算一算,至少需要買多少鐵絲才能把牛欄圍3圈?(接頭處忽略不計。)

  四、總結全課,儲存新知。

  這節課你自己運用了哪些學習方法,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思考題。

  課件演示:大圓的周長和兩個小圓的周長之和同樣長嗎?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5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直尺、細繩、圓片、學生準備生活中的圓形物品等。

  教學過程:

  一、 認識圓的周長

  1.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看過《米老鼠和唐老鴨》嗎?

  師:今天錢老師把這兩位“巨星”請到了我們的課堂,咱們鼓掌歡迎它們的到來好不好?

 。ㄉR鼓掌!)

  師: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在跑步,唐老鴨沿著正方形路線跑,米老鼠沿著圓形路線跑。到底誰跑得路程長呢?(屏幕動畫顯示)

  2.遷移類推

  師:(讓學生自由發言后說明)究竟它們誰跑得路程長?如果給你有關數據你能裁定誰跑得路程長嗎?

  (1)師:誰來說說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就是求什么?(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

  (2)師:誰再來說說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長?你會求正方形的周長嗎?

 。▏烧叫嗡臈l邊長的總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等于邊長×4。)

  師:知道邊長×4的含義嗎?(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系,周長是邊長的4倍。)指名說。

  (3師: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求圓的什么呢?(圓的周長)

  師:很好!那什么叫圓的周長,又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愿意嗎?

 。ò鍟n題:圓的周長)

  (4)師:我們已經知道,圓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這條曲線的長就是圓的周長。

  師:誰能概括一下,什么叫做圓的周長呢?小組討論后指名答。

 。ㄍ瓿砂鍟簢蓤A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師:(出示一教具圓片)誰來說說這個圓的周長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長?指名學生邊演示邊說。誰再來說說。

  3.實際感知

  師:請同學們拿起圓形紙片,小組之間互相指一指、說一說圓片的周長。

  二.測量圓的周長

  1.師: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很容易尺量計算,大家猜猜圓的周長用尺量計算方便嗎?(不方便)

  師:(出示教具圓片)那有什么辦法呢?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量出一號圓的周長,并把數據填寫在實驗報告單相應的表格中。聽明白了嗎,開始。(小組活動)

  2.小組匯報:(預設)

 。1)師:哪個小組愿意來匯報?

  方法一:用線繞

  師:誰來與老師配合繞給同學們看看?

 。◣熒献饔美@線的方法去測量圓周長)

  師:這樣繞了以后,怎么就知道了圓的周長呢?(生說明)

  師:(課件補充說明)用線繞圓一周以后,捏緊這兩個正好連接的端點,把線拉直,這兩點之間線的長就是什么……?(圓的周長)

  (2)師:除此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方法二:把圓放在直尺上滾動一周。

  師:(課件演示)請看大屏幕,在圓上取一點作個記號,并對準直尺的零刻度線,然后把圓沿著直尺滾動,直到這一點又對準了直尺的另一刻度線,這時候圓就正好滾動一周。圓滾動一周的長就是什么……?(圓的周長)

 。3)師:現在老師給你一個圓,你會測量它的周長呢?(會。)

  師:真的嗎?誰敢來試試。

  指名一生上臺測量黑板上的圓?赡苡镁繞。

  師:有什么感覺?(不方便!)

  師:那你可以把它搬下來滾動呀!

  這就說明用繞或滾這兩種方法測量圓的周長,有時還很不方便。這就需要我們探討出一種求圓周長的普遍方法。

  三、引導學生發現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系

  1.猜測

  師: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周長是邊長的4倍,圓的周長是否也與圓內某線段長有關系呢?(半徑、直徑)

  2.驗證

  師:誰知道圓的大小是由什么來決定的`嗎?(半徑或直徑)

  師:圓的周長是不是和直徑有關呢,請同學們來觀察幾個圓。(媒體演示)

  師:哪個圓的直徑最長?哪個圓的周長最長?哪個圓的直徑最短?哪個圓的周長最短?

  師:你感覺到了嗎?

  (圓的直徑越長,周長越長;圓的直徑越短,周長越短。)

  師:這就說明圓的周長肯定與圓的什么有關系?

 。▓A的周長與直徑有關系。)

  師:圓的周長與直徑到底有什么關系呢?這個問題要同學們自己去發現,F在請小組內相互分工一下,每位同學測量一個圓片的直徑,并計算出你那個圓片的周長除以直徑所得的商,得數保留兩位小數,并把數據填寫在相應的表格中。

 。ㄉ鷮嶋H測量、計算、填表)

  3.展示匯報

  師:哪一個小組愿意來匯報你們的數據。

  師:從他們匯報的數據看,同學們發現了什么嗎?(商都是三點一幾)

  師:也就是每個圓的周長大約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其他小組的也是這樣嗎?

  4.揭示規律

  師:這就說明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肯定是有規律的。在我們所測量的這些圓中,每一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

  屏幕出示圖3:

  師:在這三個圓中,不管是大圓還是小圓,每一個圓的周長也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如果再換成其它的圓來度量或者計算的話,同學們還會發現,它們每一個圓的周長仍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誰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關系?

 。▓A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

  師:這就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這個表示3倍多一些的數,其實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圓周率用字母"π" (讀pài)表示。

  5.介紹小知識。

  師:講到圓周率,我們不得不提到祖沖之。(媒體介紹祖沖之及圓周率的有關知識,增強了感染力,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五、揭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師: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想要知道這個圓的周長,其實我們只要測量出什么就可以了?

  (測量出它的直徑)

  師:那么已知這個圓的直徑該怎樣求它的周長呢?(用直徑去乘圓周率)

  師:說得不錯!(課件演示并教學用字母表示公式C=πd的過程)

  (板書:C=πd)

  師:如果已知圓的半徑r,可以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你是怎樣計算它的周長呢?你是怎樣想的?

  (板書:C=2πr)

  練習:(屏幕顯示)現在你能裁定米老鼠和唐老鴨誰跑的路程長了嗎?

  學生獨立計算。匯報:唐老鴨跑的路程更遠。

  六、應用圓周長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 教學例題:一張圓桌面的直徑是0.95米。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多少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課件出示)

  (1)學生獨立完成,匯報,弄清列式的依據。

  (2)小結:已知直徑求周長可直接套用公式。

  2.通過媒體演示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作業。

  飯店的門口豎著一個大鐘,它的分針長30厘米。這根分針的尖端轉動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

  小結:已知半徑求周長只要先用半徑乘以2求出直徑,再乘以圓周率,寫成公式是:C=2πr.

  五、總結,質疑,看書內化。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談談這節課的體會與感受。

  六、鞏固練習。

  1.判斷。

  (1)圓周率就是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2)π=3.14。

  (3)半徑的長短決定圓周長的大小。

  (4)同圓中,周長是直徑的π倍。

  2.一個圓形牛欄的半徑是12米。要用多長的鐵條才能把牛欄圍上3圈(接頭處忽略不計)?

  3.雜技演員表演獨輪車走鋼絲,車輪的直徑為40厘米,要騎過31.4米長的鋼絲,車輪要轉動多少周?

  4.求半圓的周長:d=6厘米(圖略)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圓的周長

  內容分析 :

  通過幫助學生回憶周長的概念,引出圓周長的概念;接著引出本課研究的問題: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14倍,給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介紹了祖沖之和圓周率,最后運用周長公式,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學生起點 :

  對圓和周長的概念已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理解圓周長的概念,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及公式的推導過程。

  3、以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合作的形式,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結合圓周率的由來,了解祖沖之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

  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教學準備 :

  直尺; 兩個有厚度、標明直徑、不同規格的圓片;棉線。

  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

  1、學生說圓的認識;

  (你對圓的知識有哪些了解)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圓的周長。(板書:圓的周長)

  二、新授

  1.認識圓的周長;

 。1)師拿出圓片讓學生指出圓的周長;

 。囊徊糠质菆A的周長)

 。2)描出兩個規格不同的圓的周長;感受圓的周長;

 。ㄕ埬忝璩鼍毩暭埳蟽蓚圓的.周長。)

  (哪一個周長長?)

  (3)揭示圓周長的概念;

  (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圓的周長)

  師小結: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圍成圓的一周的長叫做圓的周長。(幻燈出示)

  2、理解、運用圓周長的測量方法。

  師問:圓的周長長短不一,該怎么測量?

  生邊演示測量圓片周長,邊介紹繩測法。

  要求學生測量出兩個圓片的周長,并把周長和相應的直徑填入記錄單中。

  學生匯報測量結果,師記錄。

  圓片測量記錄單:

  3.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1)猜測跟圓周長相關的量;

 。ú聹y一下,圓的周長長短跟什么量有關?)

  計算記錄單中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學生反饋比值;

  周長(厘米)

  直徑(厘米)

  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得數保留兩位)

  (2)認識圓周率

  ①揭示圓周率: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其實這個比值是個固定不變的,我們稱它為圓周率,用π表示。

  (板書:圓周率 π )

 、诨脽羝故緢A周率的由來,學生自主閱讀;

  總結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偈遣皇撬袌A的周長都需要經過測量而得到呢?有沒有較好的計算方法?

  提示:從測量記錄單中找取。

  ②如果周長用C表示,字母式是怎樣的?

 、壑荛L跟半徑又是怎樣的關系呢?字母式呢?

 。ò鍟簣A周長=圓周率×直徑 C=πd 或

  圓周長=2×圓周率×半徑 C=2πr

  三、鞏固練習

  基本練習

  一個圓的直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 一個圓的半徑是10米,它的周長是多少? 判斷。

  只要知道圓的直徑或半徑就可以計算圓的周長。( ) 大圓的圓周率大,小圓的圓周率小。 ( ) 圓周率的值就是3.14. ( ) 4圓的周長是直徑的 倍。 ( ) 能力拼比:

  兩個小朋友同時同速從A點到B點,誰先到達?

  B

  A

  四、總結:學習了這堂課你有哪些收獲?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7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98~99頁例4、例5以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八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繞一繞、滾一滾等活動,自主探索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系。知道圓周率的含義,并能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學會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求圓周長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3、結合圓周率的教學,使學生感受數學的文化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操作導入

  談話引入,并指名說說怎樣測量圓的直徑。

  每個同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三個圓形物體(圓形鐵環、一元硬幣、塑料膠帶或其他任意一個圓)。

  學生獨立測量圓的直徑,比一比誰量得最精確。

  組織交流。

  [思考:量直徑是上一節課的內容。在教學新知之前進行復習,意圖有兩點:一是因為直徑與周長的關系是本節課的主要研究內容,量直徑能為研究圓周率和推導圓的周長公式服務;二是讓學生練習比較精確地測量直徑,為接下來比較精確地測量圓的周長做必要的準備。]

  二、揭示課題

  談話: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圓的周長。(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三、自主探索

  1、出示圓形鐵環。

  談話:這是一個用鐵絲圍成的圓,誰上來指一指這個圓的周長?(學生指出圓的周長)同桌討論一下,什么是圓的周長?(引導學生概括圓的周長的含義)

  提問:你能量出這個鐵絲圍成的圓的周長嗎?

  學生動手嘗試測量。(可能會想到把鐵絲剪開、拉直,再測量鐵絲的長。)

  指名介紹方法,并上臺進行測量演示。

  2、出示一元硬幣。

  提問:你能測量這枚硬幣的周長嗎?

  指名說說方法,學生動手測量。

  3、猜測聯系。

  提問:對于剛才這幾種測量圓周長的方法,你有何評價?

  談話:回憶一下,我們以前是怎樣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

  引導:是啊,用繞線法和滾圓法測量圓的周長比較麻煩,測量的結果也不夠準確,我們應該尋找更簡便的計算圓周長的方法。那么,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系呢?(與直徑的`長短有關)

  追問: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之間可能有怎樣的關系呢?(學生提出各種猜想,也可能會提出圓的周長等于直徑的3、14倍)

  談話:大家能提出不同的猜想,這很好!不過猜想只是猜想,圓的周長與直徑到底有什么關系,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與驗證。

  4、研究驗證。

  出示活動要求:

 。1)每個同學選擇一個圓形物體,分別測量它的直徑和周長,并計算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

 。2)把你們小組測量與計算的結果整理在下面的表格里(表格略)。

  學生活動后,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匯報。

  提問: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你有什么發現?

  小結:其實,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而且這個倍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稱為圓周率。一般情況下,人們用字母π表示圓周率。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的值等于3.1415926……為了計算方便,我們取它的近似值3.14。(板書:圓周率π)

  談話:關于圓周率還有一段值得我們驕傲的歷史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讀一讀第120頁下面的“你知道嗎”。

  提問:讀了這段介紹,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還想知道些什么?

  提問:為什么我們研究的結果和圓周率的實際值有一定的誤差?

  [思考:量鐵絲圍成的圓、一元硬幣、塑料膠帶等圓形物體的周長,是看似簡單、重復的操作,但實際上不斷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浪花。第一次量鐵絲圍成的圓的周長,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想到將鐵絲圍成的圓剪開、拉直成一條線段再測量,在操作中充分感受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量一元硬幣的周長,則不能直接剪開、拉直,而必須采用繞線法或滾圓法,這在引導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同時,又使學生感受到實際測量得到周長的方法并不方便,從而產生探究圓周長計算公式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分組自由選擇圓形物體測量周長,探究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5、推導公式。

  提問:根據圓周率的意義,怎樣求圓的周長?(板書: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提問:如果用C表示圓的周長,怎樣用字母表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呢?(板書:C=πd)

  談話:你能運用圓周長的計算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嗎?

  出示“試一試”。

  學生獨立解決后,組織反饋。

  四、練習鞏固

  1、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1)圓周率等于3.14。

 。2)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

 。3)一個半圓形的周長是這個圓周長的一半。

  學生判斷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

  樣想的。

  2、一個圓形木桶的外直徑是4.8分米,在它的外面加一道鐵箍,這道鐵箍長多少米?(接頭處忽略不計)

  讓學生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再獨立解答。

  3、地球赤道的半徑約是6278千米,繞赤道走一圈有多少千米?

  先讓學生估計地球赤道的周長,再獨立計算。

  五、課堂總結(略)。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8

  一、教學內容:

  圓的周長計算方法與應用

  二、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的進行簡單的計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

  3.領會事物之間是聯系和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以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思維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重點:

  1.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2.推導出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夠正確計算.

  四、教學難點:

  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五、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用多媒體出示:龜兔賽跑路線圖。

  第一次龜兔賽跑,小白兔輸了不服氣,于是進行了第二次比賽,這回小白兔畫了兩條比賽路線,小白兔跑圓形路線,烏龜跑正方形路線,結果小白兔贏了,觀眾紛紛表示比賽不公平,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2、師問:a.小烏龜跑的路程就是正方形的什么?小白兔呢?

  b.什么是圓的周長?請你摸一摸你手中圓的周長.

  3、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圓的周長。并出示課題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ㄒ唬┩茖A的周長公式

  1.學生討論

  (1)正方形的周長跟誰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2)你認為圓的周長和誰有關系?

  2.猜測

  看圖后討論: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幾倍?為什么?

  小結:通過觀察大家都已經注意到了圓的周長肯定是直徑的2—4倍,那到底是多少倍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3.動手操作

  (1)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進行實踐,1人拿學具、1人測量、1人記錄、1人用計算機算出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師:拿出老師為你們每個小組準備的學具,大家相互配合測量它的周長與直徑,然后算出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師:看哪一組配合好,速度快,較精確。開始!

  (2)整理并填寫表格。單位:厘米

  測量對象

  圓的周長

  圓的直徑

  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3)匯報小結。

  師:用實物投影展示整理的表格。

  師:引導學生觀察,看了幾組不同的結果,雖然倍數不同,但周長大多數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ㄈ┱J識圓周率、介紹祖沖之

  1.我們把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希臘字母π表示.

  π≈3.14

  2.介紹祖沖之

 。ㄋ模w納圓的周長公式

  1.怎樣求周的長?若我們用字母c代表圓的周長,d表示圓的直徑,那圓的`周長公式用字母怎樣表示?

  師板書:c=πd

  2.圓的周長還可以怎樣求?由于d=2r 則:c=2πr

  師板書:c=2πr

  師問:圓的周長分別是直徑與半徑的幾倍?

  三、鞏固應用,強化新知

 。1)求下面各圓的周長.

  1.d=2米 2.d=1.5厘米

 。2)求下面各圓的周長.

  1.r=6分米 2.r=1.5厘米

 。ǘ┡袛囝}

  1.π=3.14 ( )

  2.計算圓的周長必須知道圓的直徑. ( )

  3.只要知道圓的半徑或直徑,就可以求圓的周長. ( )

 。ㄈ┻x擇題

  1.較大的圓的圓周率( )較小的圓的圓周率.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2.半圓的周長( )圓周長.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ㄋ模┱n堂反饋

  你能夠準確的判斷出小烏龜和小白兔誰跑的遠了嗎?為什么?

 。ㄎ澹⿲嵺`操作

  請同學們,畫一個周長是12.56厘米的圓,

  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畫多大?如何畫?再操作。

  四、課堂總結,梳理知識

  師: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62~6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實際測量計算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2.通過對比分析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3.能用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4.通過對圓周率的計算,滲透愛國主義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推導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準確計算圓的周長。

  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塊鐘表

  問題1:你能猜想小秒針的頂端在一分鐘的時間里,所走過的軌跡是一個什么圖形嗎?

  學生猜想。

  教師演示小秒針的運動過程,證實學生的猜想是否正確。

  問題2:你能知道不知疲倦的小秒針頂端,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所走過的路程有多長嗎?我們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先計算出走一圈的路程有多長,在計算出走60圈的長度。

  師:非常好。那么小秒針走一圈的路程,就是這個圓的周長又怎么來求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引入課題——圓的周長)

 。ㄔO計目的:通過學生身邊的實物引入新課,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

  二、動手量一量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拿出你準備好的圓,小組內交換圓,合作完成下表,看哪一組完成的最快。測量值精確到毫米。

  物品名稱

  周長

  直徑

  1號圓

  2號圓

  3號圓

  4號圓

  教師評價學生小組合作的情況。

 。ㄔO計目的:強調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你們小組是怎么測量的,并展示一下小組測量的結果。

  學生展示小組的成果。

 。ㄔO計目的:通過實物投影,向其它小組的同學展示本小組的結果,增強學生的自信)

  三、對比分析

  師:觀察一下我們得到的幾組數據,你發現什么規律了嗎?

  學生自由談。

  學生發現:

  1. 一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點。

  2. 周長和直徑的比值與直徑相乘可以得到圓的周長。

  師:老師也做了一個圓,現在看一下老師是怎么測量這個圓的周長的。

  課件展示圓的周長的測量方法。

  (設計目的:通過讓學生對比分析表格,教師課件展示圓的周長的測量過程,讓學生能對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系更加清晰,激發學生想要知道兩者之間的具體關系的熱情)

  課件展示:圓的周長隨直徑的變化而在變化,而周長和直徑之間的比值確是一個定值。

 。ㄔO計目的: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得到結論——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定值,順利得到圓周率的值)

  小結1:圓周率: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在實際的應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數π≈3.14。

  你知道嗎?我們的祖先在圓周率的計算上可是有著輝煌的成績的,你能講給同學們聽嗎?

  學生自由談。

  我們有這么偉大的祖先,相信我們這些站在偉大巨人肩膀上的現代中國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設計目的:通過學生講故事滲透愛國主義思想)

  小結2:你能通過分析表格得到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了嗎?

  學生回答。(由于學生已經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和對表格的分析學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這個問題。)

  圓的周長(用字母C表示)計算公式:C=πd或C=2πr

  四、動手做一做

  下面我們來看看怎樣應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來解決問題。

  1.計算圓的周長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解題過程

  (設計目的:通過簡單的圖形計算讓學生理解圓周長的計算公式的應用,并強調解題的書寫過程)

  2.一個圓形噴水池的半徑是5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設計目的:通過轉化把由半徑求周長的問題轉化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

  3.小組交流錯誤原因。(可讓其他學生避免同樣的錯誤)

 。ㄔO計目的:通過實例計算,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來源于生活,又能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的作用,又可為最后的實踐題打下很好的伏筆)

  4.現在你能告訴大家不知疲倦的小秒針頂端,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所走過的路程了嗎?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想得到什么樣的數據。

  (設計目的: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條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此題和前面的引入題互相呼應,做到解決問題有始有終)

  五.你能說說在這一節課中你有什么收獲嗎?

  可讓學生從知識點,從測量方法——能力點,數學史知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總結自己的收獲。

  六、課外合作:

  小組合作完成,應用你的知識,想辦法測量一下,從學校大門口到圓城樓門口的距離大約是多少米。

 。ㄔO計目的:讓學生真正能夠達到學習上的學以致用,并且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學生的動手能力)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10

  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直觀認識圓的周長,知道圓的周長的含義;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能利用圓周長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2、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測量方法和圓周率的探索,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和形象思維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3、情感目標:通過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在圓周率的偉大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能利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教學難點:

  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準備:

  課件,直徑不同的圓,細繩,軟皮尺,直尺,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兩位老朋友了。(課件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

  師:相信大家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很多的了解了,我不讓大家介紹了,老師要問同學們兩個問題。”

  1、什么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什么有關?

  學生思考后回答:圍成長方形四條邊長的總和叫長方形的周長,圍成正

  方形四條邊長總和叫正方形周長。長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長和寬有關,正方形周長和邊長有關。

 。ㄕn件出示圓形)

  師:“你對圓形有哪些了解?”

  學生能說出圓的各部分名稱,直徑是半徑的2倍,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對稱軸就是圓的直徑。

  師:那什么是圓的周長呢?

  生:圍成圓一圈弧線的長度總和叫圓的周長。

  師:那你還想知道哪些圓的知識呢?

  生:我想知道圓的周長和面積。

  師:這節課我能滿足你們的一個愿望,我們一起來研究的是圓的周長。

 。ò鍟n題)

  二、探索新知

  1、周長的測量(自主發現、動手操作)

  師:利用準備的學具,測量一枚一元硬幣的周長,看哪位同學的方法最準確?

  學生說出三種方法:繩測法、滾動法、軟皮尺測,學生邊說邊進行演示。

  2、圓周與直徑的探究

  師:在剛才的操作中,我們用繩測、滾動的方法都能測量出圓的周長,但是繩測、滾動的方法測量圓的周長太麻煩,有時也做不到。這就需要我們找到一種既簡單又能準確計算圓的周長的方法。大家想一想圓的周

  長與什么有關系。生“直徑!

  師:你們是怎么看出圓的`周長和直徑有關系?圓的周長跟直徑是否存在關系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3、小組合作探究圓周長與直徑、半徑的關系。

  師:同學們,課前我們分好了四人小組,現在要小組合作了,老師希望每個小組成員都要先聽清楚要求再動手去做。

  小組合作要求:

  1、利用手中的學具測量物品中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

  2、把測量的數據填入記錄單中,用計算器算出圓的周長是它直徑的幾倍。(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3、觀察得到的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師:哪個小組先匯報?先說說你們采用的方法,再說結果。生:繞線法。生:滾動法。

  學生匯報幾組數據,教師板書。

  師: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你們發現了什么?哪個組說說?生:圓的周長÷直徑=3倍多一些。

  師:打開數學書,我們自學83頁知識來了解。

  學生自學了解了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個倍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我們在計算的時候只取它的近似值。

  (板書:圓周率π)課件出示補充祖沖之小知識窗

  早在1500多前,我國古代的數學家祖沖之就精密地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3.之間。這是當時計算出的最精確的圓周率的值,比國外科學家的發現要早1000多年。師:看完這個小知識,你有什么想法?生:祖沖之真偉大,我們的祖先非常的有智慧。師:我們的祖先很聰明,我們更應該發揚光大。師:圓的周長怎么求呀?生:圓的周長=直徑×師:板書C=πd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生:C表示圓的周長,d表示直徑,π表示圓周率,

  C=πd師:如果知道半徑,應該怎樣寫?生:C=2πr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在同一個圓里,直徑是半徑的兩倍。

  三、實踐與應用

  1、一面圓鏡的鏡面直徑是40厘米,在它的邊緣鑲嵌著一根金屬條。這根金屬條的長至少是多少厘米?

  2、求圓的周長

  (1)r=6

  (2) r=10

  (3) d=5

  3、校園里有一顆大柳樹,我想知道柳樹的直徑,你們有什么辦法嗎?同學們課下求一求。

  四、教師小結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11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62~6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實際測量計算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2.能利用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3.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

  4.通過對圓周率的計算,滲透愛國主義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測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驗證猜測等過程的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具、學具】

  課件、軟尺、直尺、繩子、圓形。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請同學們唱一首歌。

  (設計意圖:為了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探索知識,養成一種良好的課前準備的學習習慣。)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國王要與阿凡提比賽誰的小毛驢跑得快,通過觀看比賽圖,國王的小花驢跑的是圓形軌跡,阿凡提的小灰驢則跑的是方形的軌跡,結果國王的小花驢先到達終點,阿凡提覺得比賽不公平,引導學生說出比賽不公平的原因是比賽的路程不同,它們比賽的路程剛好就是正方形和圓形的周長,要相比較正方形和圓形的周長。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身邊的實物引入新課,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

  讓學生說一說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宰出示圓形紙片,邊比劃邊啟發學生說出圓的周長的含義。那么這個圓形紙片的周長是多少呢?你們能不能想辦法求出這個圖形的周長呢?今天就來探究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已經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性概念,因此應已學知識為基礎。即讓學生在充分理解了“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這個圖形的周長”這個一般性概念之后,再去理解圓的周長這個特殊概念。)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準備好的圓拿出來,圓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長,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師:同桌想一想圓的周長怎樣測量?

  師: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讓學生真正能夠達到學習上的學以致用,并且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學生的動手能力)

  師:老師發現很多小組已經找到方法了,哪個小組愿意到前邊來把你們的方法告訴大家?

  (設計意圖:通過實物操作,向其它小組的同學展示本小組的結果,增強學生的自信)

  生:我們的方法是用線繞圓一周,然后量出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

  師:這種方法還真不錯!為了讓大家看的更清楚些,老師把這種方法重新演示一遍。

  師演示(線繞圓一周,然后量出線的長度。)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我們小組是直接用米尺繞圓一周,就可以讀出圓的周長。

  師:大家覺得這種方法怎么樣?是呀,這個方法太簡單了,我們為他們鼓掌。

  生:我們小組把圓沿著尺子滾動一周,這一周的距離就是圓的周長。

  師:這個辦法也很妙!其他同學還有要補充的嗎?

  生:應該在圓上先做個記號,滾動時記號要和尺子的零刻度對齊。

  師:你的想法可真不簡單!

  師演示(圓沿著尺子滾動一周):圓沿著尺子滾動一周的距離就是圓的周長。

  師:剛才大家找到了這么多求圓的周長的好的方法。那我們能不能用這些方法測量出圓形體育場的一周有多長,或者把地球近似地看成一個球,繞赤道一周的長度是多少呢?因此有些圓的周長沒辦法用繞線和滾動的方法測量出來。那咱們能一起想辦法找到一種更簡便更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能!

  師:正方形的周長和什么有關?

  生:周長是邊長的4倍,

  師:那么圓的周長和什么有關系呢?

  生:圓的直徑越長圓越大,所以周長就越長。

  師:那周長和直徑有怎樣的'關系呢?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知道了周長是邊長的4倍,接著提出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這樣設計喚醒了原有的知識經驗:圓的半徑(直徑)決定圓的大小。再接下來猜想、探索、驗證就顯得自然順暢,并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師:同學們用自己手中的工具測量出了它們的周長和直徑,再請同學們動手計算一下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是多少?點名匯報結果。

  師:現在大家通過填寫表格發現了什么?

  生:在測量中發現,大小不同的圓的周長是不同的。

  師:既然不同的圓的大小是不同的,那么圓的大小是由什么決定的?

  生:是由半徑(或直徑)唯一決定的。

  師:圓的周長與直徑或半徑之間到底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生:每組算的結果不大一樣,但都是3點多。

  師:老師這里有一根繩子和一個圓,用來探究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可是老師忘記帶直尺了,于是老師就把這根繩子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長度都和圓的直徑相等,然后繞圓一周,發現圓的周長剛好是三個半徑多一點,老師探究的結果和你們計算的結果一樣嗎?

  生:一樣。

  師:這是怎么回事呢?其實早就有人研究出任意一個圓的周長和這個圓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這個數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來表示,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我們在計算時,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師:同學們你知道嗎?我們古代的數學家在圓周率的計算上可是有著輝煌的成績的,誰來講給同學們聽?

  我們有這么偉大的數學家,相信我們這些站在偉大巨人肩膀上的現代中國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設計意圖:挖掘圓周率蘊含的教育價值,讓學生了解自古以來,人類對圓周率的研究歷程,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研究數學的興趣,通過學生講故事滲透愛國主義思想。)

  師:你能通過分析表格得到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了嗎?

  學生回答。(由于學生已經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和對表格的分析學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這個問題。)

  師: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板書:圓的周長=π×直徑)。

  如果用字母c表示圓的周長,d表示圓的直徑,那么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是c=πd(板書),再根據直徑和半徑的關系得到c=2πr (板書)。

  生讀:c=πd c=2πr

  師: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要求圓的周長必須要知道哪些條件?

  生:圓的直徑或半徑。

  (設計意圖:通過填寫觀察表格,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了動手操作及計算得出結果的成功體驗。而且把不同的圓的有關數據,通過表格的形式呈現出來,更有利于學生觀察、比較,初步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值,引出圓周率的概念,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三、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我們通過猜想、探索、驗證得出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你們精彩的表現讓老師收獲了很多快樂。你有什么收獲呢?

  (1)今天我學習了圓的周長的知識。我知道圓周率是( )和( )的比值,它用字母( )表示。

  (2)我還知道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 )倍。已知圓的直徑就可以用公式( )求周長;已知圓的半徑就可以用公式( )求周長。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12

  【教學資料】

  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周長計算。(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第62~64頁的教學資料。)

  【教學目標】

  1.理解圓周率的好處,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的進行簡單的計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潛力。

  3.領會事物之間是聯系和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以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思維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能利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難點:深入理解圓周率的好處。

  【教材分析】

  “圓的周長”概念的教學,是以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知識為認知基礎的,是前面學習“圓的認識”的深化,“圓的周長”計算方法的教學,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又是后面學習“圓的面積”以及今后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的基礎。因此它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資料。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圓的周長前已經理解了周長的好處,掌握了關于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明白半徑,直徑的關系并且會畫圓,能測量出圓的直徑。這節課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前面的知識為這節課的學習活動做好了鋪墊。同時學生對各項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十分感興趣,并且本班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善于動腦思考,有必須的自主學習潛力,相互探討學習的風氣較濃,對新事物比較感興趣,平時教學中,經常開展小組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活動,學生有較強的合作意識。老師只要充分發揮、調動他們的就性,他們是樂意做課堂的主人的!

  【教學用具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細繩、直尺、繩子系的小球。

  學生準備:圓形物品、圓形橡筋、直徑為2、3、5厘米的圓形紙片、直尺、三角板、棉線、軟皮尺、剪刀、實驗報告單、計算器。

  【設計理念】

  我們的課堂是生活的課堂,生命的課堂。但是,在現實的課堂中“為討論而討論”、“為合作而合作”、“為活動而活動”等華而不實虛有其表的教學現象頻頻出現。細細反思,教學觀念與教學行為之間的距離主要涉及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如我在本課設計上力求為學生創設“探究——發現”的空間,讓學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探究中發現,在交流中升華,從而使小組交流、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得以有效進行。我在教學中采取的策略如下:

  1、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強大的演示作用。

  《圓的周長》從激趣引入、演示操作、指導探究、練習的出示都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將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等多種信息加工組成在一齊來呈現知識信息的特點,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他們的感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把知識的構成過程有效的呈現給學生。

  2、在操作中感悟。

  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把人類的知識成果轉為個體認識的過程,是一處“再創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實踐操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讓學生從各自不同的操作實踐中感悟“化曲為直”的數學思考方法,感悟“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關系”。

  3、在探究中發現與拓展。

  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方式。本設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透過測量圓的周長、探討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中發現知識、理解知識、應用知識。這樣,學生獲取的并非純粹的知識本身,更主要的是態度、思想、方法,是一種探究的品質。

  總之,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課堂應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跡、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的時空;課堂應是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溫情雙手的懷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悅是她最顯眼的標志。

  【設計思路】

  從本課教學資料整體看,我的設計思路是下面的圖:

  圓周長認識

  圓周長獲取

  測量

  圓周率

  圓周長應用

  公式

  計算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圓的周長。

  2、理解并掌握圓周率的好處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4、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潛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潛力。

  5、透過了解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所作的貢獻,滲透愛國主義思想。

  6、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潛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對圓周率的認識。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直徑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圓片各一個,有圓面的物體各一個,線,直尺,每組準備一只計算器。

  2、教師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動物王國正在舉行動物運動會可熱鬧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別在圓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賽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誰跑的路程遠?

  二、探究新知

 。ㄒ唬⿵土曊叫蔚闹荛L,猜想圓的周長可能和什么有關系。

  1、由比較兩種跑道的長短,引出它們的周長你會算嗎?(如果學生談到角或線的形狀,就順勢導:正方形是由4條這樣的線段圍成的,圓是由一條圓滑的曲線圍成的`。)

  2、(生答正方形的周長)追問:你是怎樣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師板書c=4a)那你們說說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邊長有什么關系?(4倍,1/4)(師,正方形的周長總是它邊長的4倍,這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

  3、圓的周長能算嗎?如果明白了計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來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下面我們就一齊研究圓的周長。(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4、猜想:你覺得圓的周長可能和什么有關系?

 。ǘy量驗證

  1、教師提問:你能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來測量它的周長呢?

  ①生1:把圓放在直尺邊上滾動一周,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師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長。

 、谟美K子在圓上繞一周,再測量出繩子的長短,得到這個圓的周長。

  2、①學生動手測量,驗證猜想。學生分組實驗,并記下它們的周長、直徑,填入書中的表格里。

 、谟^察數據,比較發現。

  提問: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么呢?(圓的直徑變,周長也變,而且直徑越短,周長越短;直徑越長,周長越長。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系。)

  3、比較數據,揭示關系

  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么,圓的周長秘直徑之間是不是也存在著固定的倍數關系呢?猜猜看,圓的周長可能是直徑的幾倍?

  學生動手計算:把每個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填入書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問:這些周長與直徑存在幾倍的關系,(3倍多一些),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概括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板書: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導學生看書。

 。ㄈ┙榻B圓周率

  1、師:任意一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來表示,用手指寫一寫。

  2、圓周率是怎樣發現的,請同學們看課本小資料,講述并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3、小結:早在1500年前,祖沖之把圓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外國人早了整整一千年,這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數學史的巨大貢獻,這天,同學們自己動手也發現了這一規律,老師相信同學們當中將來也會有成為像祖沖之一樣偉大的科學家,根據需要,我們一般保留兩位小數。

  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點。剛才我們是怎樣計算的?兩個數相除又可說成是兩數的比,所以這個結果就是圓周長與它直徑的比值。我們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表示。這個比值是固定的,而我們此刻得到的結果有差異主要是測量工具及測量方法有誤差造成的。那圓周率的數值到底是多少呢?說說你明白了什么?(強調∏≈3.14,在說的時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寫和算的時候要按準確值計算,用等號。)

 。ㄋ模┩茖Ч

  1、到此刻,你會計算圓的周長嗎?怎樣算?

  2、如果用c表示圓的周長,表示d直徑,字母公式怎樣寫?(板書:c=∏d)就告訴你直徑,你能求圓的周長嗎?圓的周長是它直徑的∏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

  3、明白半徑,能求圓的周長嗎?周長是它半徑的多少倍?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一張圓桌面的直徑是0.95米,求它的周長是多少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花瓶最大處的半徑是15厘米,求這一周的長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徑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長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徑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3、鐘面直徑40厘米,鐘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4、鐘面分針長10厘米,它旋轉一周針尖走過多少厘米?

  5、噴水池的直徑是10米,要在噴水池周圍圍上不銹鋼欄桿2圈,求兩圈不銹鋼總長多少米?

  四、課堂小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想和大家說點什么?

  這節課,同學們大膽猜想圓的周長可能和什么關系、有怎樣的關系,然后進行科學的驗證,發現了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你們正在走一條科學的研究之路,期望你們能堅持不懈的走下去。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14

  教學資料:

  圓的周長(小學數學九年制義務教材第十一冊).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圓的周長.

  2.理解圓周率的好處.

  3.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并能初步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圓周率的好處.

  教具學具:

  1.學生準備直徑為4厘米、2厘米、3厘米圓片各一個,線,直尺.

  2.電腦軟件及演示教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圓,誰能說說什么是圓心?圓的半徑?圓的直徑?在同圓或等圓中圓的半徑和直徑有什么關系?用字母怎樣表示?

  二、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圓的周長(板書課題).

  1.指幻燈圖片(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問:這些是什么圖形?誰能指出它的周長?

  2.指實物圖片(圓)問:這是什么圖形?誰能指出它的周長?

  問:什么是周長?

  出示:平面上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想一想:什么叫元的周長

  出示: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3.你能測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嗎?(能)

  4.指實物(用鐵絲圍成的圓)問:你能測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嗎?

  5.用拴線的小球在空中旋轉畫圓.問:你能測量它的周長嗎?

  回答:不能.

  想一想圓的周長都能夠用測量的方法得到嗎?(不能)這樣做也會不方便、不準確.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計算圓的周長呢?這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三、請同學們用圓規在練習本上畫幾個大小不同的圓,想一想圓的周長可能和哪些部分有關?(半徑或直徑)再看電腦演示(半徑不同周長不同)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或半徑究竟有什么樣的關系?請同學們測量手中圓片的周長(用線或滾動測量),再和直徑比一比,看誰能發現其中的秘密?

  四、學生動手測量、教師巡視指導.

  五、統計測量結果.

  觀察表中數據,想一想發現什么?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嗎?

  六、電腦出示:

  (幾個大小不同的圓,它們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誰明白我國歷史上最早發現這個規律的人是誰?圓的周長到底是直徑的3倍多多少?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認真讀書63頁,默讀“其實”到“π≈3.14”.以及“你明白嗎?”

  七、看書后回答問題:

  1.什么叫圓周率?

  2.你明白是誰把圓周率的值精確到7位小數嗎?

  師: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祖沖之就已經把圓周率精確到了7位小數了,他的發現比外國數學家早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是何等漫長的時間啊!為了紀念他,科學家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脈命名為祖沖之山,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3.明白了圓周率,還需明白什么條件就能夠計算圓的周長?

  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圓的周長,d表示直徑,r表示半徑,π表示圓周率,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就應怎樣表示?

  此刻你們已經掌握了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下面你能根據所學的知識決定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決定:

  1、π=3.14()

  2、只要明白圓的直徑或者半徑,就能夠明白圓的周長()

  3、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求下面圓的周長:(見課件)

  師:十分不錯,大家基本掌握了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我們能夠用這些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下面看例題1:

  八、出示例1:

  一輛自行車車輪的半徑是33厘米。車輪滾動一周,自行車前進多少米?小明家離學校一千米,騎車從家到學校,輪子C大約轉了多少圈(π取3.14,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請同學們想一想:車輪滾動一周的距離實際指的是什么?

  解:c=0.33單位:米

  c=2πr1000÷2=500(圈)

  =2x3.14×0.33

  答:騎車從家到學校,輪子大約轉了500圈。

  =207.24(cm)

  ≈2(米)

  答:車輪滾動一周約前進2米.

  九、課堂練習:

  (一)應用題:

  1.一張圓桌的直徑是0.95米。這張圓桌的周長是多少米?

  2.摩天輪的半徑是5米,坐著它轉動一周,大約轉過多少米?

  3.汽車輪胎的半徑是0.3米,它滾動1圈前進多少米?滾動1000圈前進多少米

 。ǘ┻x取填空:

  1、車輪滾動一周,前進的距離是求車輪的()

  A.半徑B.直徑C.周長

  2、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倍。

  πC.3

  3、大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小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

  A.大于B.小于C.等于

  十.思考:已知圓的周長,如何求它的半徑或直徑呢?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直徑=圓的周長÷圓周率

  半徑=圓的周長÷圓周率÷2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的

  1、經歷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探索圓周長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2、運用圓的周長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數學的價值。

  3、培養學生的操作試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掌握一些數學方法。

  4、了解圓周率的數學史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培養嚴謹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具準備

  圓片、鐵圈、繩子、直尺。

  教學過程

  一、把準認知沖突,激發學習愿望。

  1、問題從情境中引入:小明和小強進行賽跑比賽,(如圖)小明繞著長方形地跑,小強繞著圓形跑。小明跑的路程是什么?小強呢? 同桌互相指一指學具中圓片的周長,說說圓的周長與長方形或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有什么不同?誰能說說什么是圓的周長?如果兩人用相同速度,都跑一周,你認為小明和小強誰獲勝的可能性大些?(引導揭示課題:圓的周長)

  2、化曲為直,測量周長。

 。1)(出示鐵環)直尺是直的,而圓是由曲線組成的,怎樣測量圓的周長?討論:把鐵環拉直后測量——“剪開拉直”。

 。2)出示易拉罐(指底面),這是一個什么圓形?你能將它“剪開拉直”測量出它的周長嗎?你還能想出什么辦法,將它化曲為直,測量出周長呢?

  討論:

  方法1:可以用帶子繞圓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測出周長;

  方法2:將圓在直尺上滾動一周,測出周長。(板書:“先繞后量”和“滾動測量”)

  (3)教師拿一根繩子拴著一個物體,將它旋轉幾周,指出物體旋轉的軌跡是一個圓,你能用“化曲為直”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嗎?(不能)教師再指出黑板上所畫的圓,你還能用“化曲為直”的方法,測量它的周長嗎?(不能) 指出:化曲為直在測量圓的周長時存在一定局限性,必須要尋找一種普遍的方法來計算圓周長的方法。

  【反思】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過:“影響學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據此進行教學。”我們應遵循實際,在把學生已有的知識作為教學的起點。注意不斷地把學生的認識組織在矛盾運動中,使教學過程成為“不斷地揭示和呈現矛盾→引導學生分析矛盾和研究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測量圓的周長,教師讓學生經歷了“剪開拉直”→“先繞后量”→“滾動測量”→“尋找計算方法”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一起不斷地產生認知沖突,不斷地平息沖突,又不斷地產生沖突,最終產生尋找圓周長計算的一般方法。學生在這種“沖突→平衡→再沖突→再平衡”的周而復始的矛盾運動中,理解了知識,激發求知的欲望和熱情。

  二、經歷探究全程,驗證猜想發現。

  ㈠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系。

  1、猜想: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猜一猜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

  2、驗證: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滾動一周。(如圖)指出哪個圓的直徑最長?哪個直徑最短?哪個圓的周長最長?哪個圓的周長最短?

  3、總結:圓的直徑的長短,決定了圓周長的長短。

 、鎴A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系。

  1、猜想: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出示內接圓圖)對照這幅圖,猜一猜,圓的周長應該是直徑的幾倍?(正方形的邊長和圓的直徑相等,直接觀察可發現,圓周長小于直徑的4倍,因為圓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兩點間線段最短,所以半圓周長大于直徑,即圓周長大于直徑的2倍。)小結: 通過觀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經意識到圓的周長肯定是直徑的2~4倍之間,究竟是幾倍呢?你還能想出辦法來找到這個準確的倍數嗎?

  2、驗證:(小組合作)用先繞后量或滾動測量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求出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周長C(毫米)直徑(毫米)的比值(保留兩位小數)討論從表中你們小組發現了什么?(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3點幾,多媒體課件顯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反思】合理猜想——有效探究的前提。猜想是人們依據事實、憑借直覺所做出的推測,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v觀數學發展歷史,很多著名的數學結論都是從猜想開始的。偉大的數學家高斯指出:“若無某種大膽放肆地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識的進展的。”數學方法理論的倡導者波亞利對數學猜想有過這樣的描述:“在數學的領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負責任的態度!彼J為,在有些情況下,教猜想比教證明更為重要。所以,教會學生學會數學猜想就顯得尤其重要。本節課,教者引導學生進行了兩次合理猜想。一是猜想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是通過直覺觀察引發的。二是猜想圓的周長與直徑有倍數關系,是根據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關系而類比產生的。教者引導學生通過對圖形的分析,挖掘有價值的問題:圓的周長一定是直徑的2-4倍。合理的猜想科學地定位了探究的思路,提高了課堂的實效。學生在猜想過程中,新舊知識的碰撞,激發智慧的火花,思維有了很大的跳躍,提高了數感,發展了推理能力,鍛煉數學思維。小心驗證——科學歸納的保證。美妙的猜想,只有經過科學的驗證,才能彰顯智慧的光環。為了提高探究的效率,驗證時往往要融入討論、實驗、計算、觀察、歸納和概括于一體,教者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空,充分解放學生的腦、手、眼、口等多種感官參與探究過程。要在鼓勵學生發表獨特見解的基礎上,善于找到結論的相似之處進行歸納。小心驗證,還要講求實事求是。尊重學生研究的結果,要正確處理好研究結果與科學的結論之間的差距,不能簡單地否定學生研究的結果,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本節課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系,學生運用“化曲為直”的方法測量圓的周長,算出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由于測量的誤差,學生只能計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教者遵循實際,肯定學生驗證的真實性。課堂上教師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會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同時這種科學態度對學生終身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

  三、感受數學文化,激發情感體驗。

  1、介紹劉徽的“割圓術”。課件演示把圓切割成正十二邊形、正二十四邊形,分別算出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2、介紹祖沖之在求圓周率中做出的貢獻,讓學生想像祖沖之探索圓周率的過程,體驗科學發現的艱辛、不易。(附:祖沖之在一個直徑3.3333米的大圓里割到正一萬二千二百八十八邊形,計算出每條邊的長度是0.852毫米。雖然如此,祖沖之并沒有停步,繼續分割得到正二萬四千五百七十六邊形,每條邊已經和圓周緊密貼在一起了。祖沖之經過不懈地努力和嚴謹的計算,終于得到了比較精確的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在3.1415926和3.1418927之間。這個結論在當時的世界上獨一無二,比歐洲人發現這一結果至少要早一千多年。)

  3、介紹計算機計算圓周率的情況。

  4、教學圓周率:π≈3.14。

  【反思】數學文化的內涵不僅表現在知識本身,還寓于它的歷史。著名數學家霍格本曾經說過:“數學史實際上是與人類的各種發明與發現、人類經濟結構的演變、以及人類的信仰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確實打開數學發展史,見到的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讓學生更多地去了解,使得數學的學習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傳播。本節課向學生介紹了人類探索圓周率的過程,拓寬了他們的數學視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文明的發展,體驗到人類不斷探索的腳步。通過介紹劉徽和祖沖之,使學生了解到祖沖之令人神往的成就,感受到身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同時通過史話的介紹,讓學生覺得圓周率發現的不易,幫助他們從小培養嚴謹的科學精神。

  四、刷新應用能力,總結鞏固新知。

  1、請你用自己的話總結一下怎樣計算圓的周長?用字母怎樣來表示?如果知道圓半徑怎樣來求圓的周長?用字母怎樣表示?

  2、嘗試練習:一輛自行車車輪的直徑是0.66米。車輪滾動一周,自行車前進多少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3、明辨是非:

 。1)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的比值叫做圓周率。( )

  (2)大圓的圓周率大于小圓的圓周率。( )

 。3)π的值等于3.14。( )

 。4)半徑是10厘米的圓,它的周長是31.4厘米。( )

  4、搶答:求下面各圓的周長: d=2厘米,d=3厘米,d=4厘米,d=5厘米, d=6厘米,d=7厘米,d=8厘米,d=9厘米讓學生記住這些算式的乘積。 5、課堂作業:練習二十五2-5題。

  【反思】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反復強調:“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如果學習者不進行再創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的理解,更談不上靈活應用了”。我們不但要在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去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這種“再創造”,而且在組織練習時應不斷設置思維障礙,不斷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學生跳起來摘果子,去進行這種“再創造”,并在“再創造”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本節課教師在練習運用階段,通過讓學生搶答,引導學生記住3.14×1、3.14×2、……3.14×9這些算式的乘積。這看似有點死記硬背,但實踐證明:對這些運算結果的適當記憶,可以減輕學生的計算負擔,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16

  【教學資料】

  本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十單元《圓》。

  【教材分析】

  這部分資料是在學生認識了圓周長的概念和圓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透過實驗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自學自知圓周率,從而總結探究出求圓的周長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學生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圓周率的探索過程,理解圓周率的好處,掌握圓周長的公式,能運用圓周長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潛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理解圓周率的含義,熟記圓周率的近似值,結合圓周率的教學,感受數學文化,激發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

  透過多種數學活動推導圓的周長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教學難點】

  圓的周長與直徑關系的探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線、尺、塑膠板上剪下的直徑大小不一的圓、實驗報告單、計算器等。

  【教學過程】

  一、把準認知沖突,激發學習愿望。

  1.談話:同學們,明白大家都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動畫片,這天,老師把它倆帶到了我們的課堂。聽:(課件播放故事: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里,喜羊羊和灰太狼舉行跑步比賽,喜羊羊沿正方形路線跑,灰太狼沿圓形路線跑,一圈過后,它們又同時回到了起點。此時,它倆正為誰走的路程長而爭論不休。同學們,你們認為呢?)(學生進行猜測)

  2.要想確定它倆究竟誰跑的路程長,可怎樣做?(生:先求出正方形和圓形的周長,再進行比較。)

  3.指名一生說說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生:邊長×4=周長)這天這節課,我們一齊來研究圓的周長。(揭示課題: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喜羊羊與灰太狼》是當前孩子們最喜聞樂見的動畫片。設計兩者進行賽跑時生活問題,轉化為比較圓的周長和正方形周長的數學問題。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為后繼學習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筆。利用動畫的演示過程,很好地展示并便于學生理解圓周長的概念。)

  二、經歷探究全程,驗證猜想發現。

 。ㄒ唬┱J識圓周長的含義并初步感知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

  談話:那什么是圓的周長呢?(課件出示3個車輪)

  2.師:上面的3個數據是表示什么的?(生:圓的`直徑)“英寸”是什么意思?(學生看書回答)

  3.將3個車輪各滾動一圈,猜一猜,誰滾動的路程最長?從中你們有什么發現?(生:車輪滾動一周的長度是車輪的周長;直徑越長,周長越長,直徑越短,周長越短)

  (設計意圖:本環節淡化了對圓周長概念的講述,以生活中常見的三個車輪為研究的對象,在滾動的過程中具體理解圓周長的含義。并借助觀察、比較、合作交流,初步感知到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

 。ǘ┙涣鳒y量圓周長的方法:

  1.學生拿出課前剪的圓,互相指一指它們的周長。

  2.用什么辦法測量它們的周長?(同桌交流方法)

  3.指名到前面投影上展示測量周長的方法:

 、贊L動法。明確注意點:做好記號,從零刻度開始滾,滾動到這個記號再次指向那里,圓滾動一周的長就是這個圓的周長。

 、诶@圈法。明確:線貼緊圓周,把剩余的部分剪掉,把線拉直,這兩點之間線的長就是這個圓的周長。

 、塾密洺邷y量。明確:用軟尺上有厘米刻度的一面測量。從零刻度開始量,繞圓周一圈,然后看看對齊哪個刻度。

  4.小結:這些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生:將一條彎曲的線變成一條直的線)這就是數學上所講的“化曲為直”的方法。

  5.(課件出示摩天輪圖片)問:它的周長能用剛才的方法測量嗎?(生:不能,很不方便)問:那怎樣辦?引發學生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

 。ㄔO計意圖:精心做好實驗準備。為了發散學生的思維,課前讓學生準備了軟尺,因為軟尺既具備了線的特點又兼有尺子的功能,不僅僅能提高實驗的速度,而且也能減少實驗誤差。對學生實驗的方法進行深入細致的指導,促使學生有效地進行探究。最后拋出的一個問題也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新方法的欲望。)

 。ㄈ┱J識圓周率。

  1.談話:接下來同學們分4人小組,選取自己喜歡的方法,測量出身邊這些圓的周長與直徑,完成表格。(學生分組活動,完成書上表格)(課件出示表格)

  2.各小組組長匯報測量結果。(學生說結果,教師在課件上完善)

  3.讓學生觀察表格中的數據,說說又發現了什么?(學生小組交流后匯報:一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中,教師為學生帶給了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操作前明確操作要求、操作方法以及操作的注意點,然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動手實踐,探索圓周長和直徑之間比值的規律,提示出圓周率的概念,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學習體驗。)

  4.(課件出示)介紹《周髀算經》這本書及“周三徑一”的意思。(圓的周長大約是直徑的3倍)

  5.介紹祖沖之在求圓周率中做出的貢獻,讓學生想象祖沖之探索圓周率的過程,體驗科學發現的艱辛、不易。(課件播放資料,學生自學)

  6.學生說說從資料的介紹中明白了什么?(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所得)

  7.師小結:祖沖之是我們民族的驕傲與自豪,正因為他杰出的成就,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就被命名為祖沖之山,宇宙中第1888號小行星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期望同學們以后也能像他那樣刻苦鉆研,將來也做一個不平凡的人。

 。ㄔO計意圖:那里向學生介紹了人類探索圓周率的過程,拓寬了他們的數學視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禮貌的發展,體驗到人類不斷探索的腳步。透過介紹祖沖之,使學生了解到祖沖之令人神往的成就,感受到身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同時對學生的后續學習也起到了必須的激勵作用。)

 。ㄋ模┩茖Ч

  1.當學生弄清了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后,讓學生說說圓的周長怎樣計算?(生: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2.談話:如果圓的周長用大寫字母C表示,那么這個公式用字母怎樣表示?

  3.談話:還可已知什么條件求周長?(生:半徑)為什么?(生:在同一個圓中,圓的直徑是半徑的兩倍)那這個公式還可怎樣變換?

  4.齊讀公式,加深印象。

 。ㄔO計意圖:當學生發現了已知直徑求圓周長的方法后,讓學生思考還能夠已知什么條件來求圓周長,這樣透過學生自己總結得出的結論印象更深刻。)

  三、刷新應用潛力,總結鞏固新知。

  1.(課件出示第1題)學生口答兩個圓的周長。

  2.計算例4中三個自行車車輪的周長大約各是多少英寸?(課件出示3個車輪)透過計算,比一比誰的周長最長?這再一次說明了什么?(生: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

  3.(課件出示一個噴水池)一個圓形噴水池的周長是12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學生獨立完成在作業本上,投影儀展示答案)

  4.(課件出示摩天輪圖)它的半徑是10米,坐著它轉動一周,大約在空中轉過多少米?(學生獨立完成在作業本上,后在全班交流)

 。ㄔO計意圖:設計有層次的鞏固練習,從計算直觀的圖形的周長到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學以致用,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價值,進一步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愛好。)

  四、交流學習收獲,課后拓展延伸

  1.透過這節課研究圓的周長,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全班交流)

 。ㄔO計意圖: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進行一個系統的回顧和總結,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感受數學價值,增強學習和發展的自信心。)

  2.談話:此刻如果老師問喜羊羊和灰太狼誰走的路程長一些?同學們可怎樣做?(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有沒有其它方法?(學生可透過計算解決,也可直接觀察兩個圖比較)

  3.師:種種方法都能夠幫忙我們來確定誰走的路程長,所以當喜羊羊得知這一結果后,直喊比賽不公平,于是老村長為它們又重新設計了一種新的賽跑路線:

  問:如果喜羊羊和灰太狼沿這樣的路線賽跑,誰走的路程長一些呢?(學生課后思考,下節課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所學新知去解決課前矛盾,一方面讓學生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另一方面拓展題的創設使得本節課的知識有了一個很好的延續。】

  教學反思

  一、“情境”與“知識”兩條主線相互交融。

  結合本節課的教學資料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抓住“情境”與“知識”這兩條主線。在教學情境上,教師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活潑、和諧的學習氛圍。我們明白,《喜羊羊與灰太狼》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片,學生對此十分感興趣,也有必須的了解,以此為學習的背景,作為學習圓周長的切入點,使“情境主線”與本節課的“知識主線”有機的融合在一齊,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時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二、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構成過程。

  動手操作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本節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他們帶給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和開放的操作空間,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親身經歷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使學生的操作活動有目的、有思考、有選取、有創造,使學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過程中增長智力,提高動手實踐潛力,獲得用心的情感體驗。

  三、數學閱讀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厚實的文化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適當介紹一些有關數學發現與數學史的認識,能夠豐富學生對數學發展的整體認識,對后續學習起到必須的激勵作用。結合本節課的教學資料,教師向學生介紹了圓周率的有關認識。那里的介紹從《周髀算經》中的“周三徑一”、祖沖之的“算籌”到圓周率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以及用電子計算機來計算圓周率,使學生對圓周率的歷史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感受到我們祖先的智慧,體會數學知識與人類生活經驗和實際需要的密切關系。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 1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能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的計算圓的周長。

  2.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主動研究、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思想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教學難點

  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系繩的小球。

  學具準備

  塑料圓片、正方形紙板、圓規、剪子、直尺、細繩

  一、以舊引新,導入新課

  1.復習正方形的周長。

 、購土曋荛L的意義。什么叫周長?(學生匯報后,課件演示周長的意義)。

  ②復習正方形周長的意義。(課件演示小花狗圍著正方形跑一圈正方形的周長閃動紅色)要求小花狗所跑路程,實際上就是求這個正方形的什么?

  2.揭示圓的'周長。

 。1)(課件演示小白狗圍繞圓形跑一圈圓形的周長閃動黃色)要求這只小白狗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又是求這個圓的什么?(圓的周長,揭示課題)你能說說什么叫圓的周長嗎? (教師完成板書,學生讀書)

 。2)同位用自己帶來的圓形實物互相口述圓的周長。

  二、探索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1、動手操作,合作交流。

  師問:我們知道了什么叫圓的周長,那么怎樣測量圓的周長呢? 可以用什么工具來測量?

 、僬埻瑢W們拿出你們帶來的測量工具,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想辦法測量你手中圓的周長并做好填表記錄,(邊量邊交流測量方法)讓我看哪個小組做得最棒。(教師巡視操作過程)

  周長(C)直徑(d)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

 、谡埶娜诵〗M上臺演示操作過程,邊操作邊說方法。

  2、探索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課件演示填表)

  (1)請同學們看屏幕的表格,認真觀察比較一下,想一想圓的周長跟什么有關系?

 。2)討論:究竟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什么關系呢?

  (小組匯報)引出圓周率

  任何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板書)

  3、揭示圓周率的概念。

 。1)師:科學家的大量準確測量和精確計算得出,表示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這個固定不變的數叫什么?請自學99頁第二自然段。(叫做圓周率)什么叫圓周率呢?用哪個字母表示。誰能說一說(指導讀寫π。)

  (2)了解圓周率的歷史。(課件演示圓周率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關于圓周率還有一段歷史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99頁下面小的方字,想:通過看書你知道了什么? 我國古代著名數學家祖沖之在計算圓周率方面做出了什么貢獻?這個結果比外國數學家得到這個結果整整早了一千多年,可見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但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外國數學家利用計算機已經計算到小數點后一億多位,我國現在又落后了。哪我們還有機會超過外國人嗎?沒錯只要我們努力學習將來一定會讓中國走在世界前列。

 。3)推導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1)師:通過剛才的探索,我們已經知道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了,你能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嗎?(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那么要求圓的周長,你必須知道什么?(直徑或半徑)你會求嗎?

  4. 應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簡單的應際問題。

  出示例1(學生自學并獨立完成)。教師檢查自學情況,請一名同學上臺板演。教師評點。

  5看書、質疑

  (1)若將例1的直徑改為半徑,會求它的周長嗎?

  (2)及時反饋,完成第100頁(練一練1、2)。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下面的說法對嗎?并說明理由。

  (1)圓的周長是它直徑的π倍。()

  (2)大圓的圓周率大于小圓的圓周率。()

  (3)π=3.14()

  2.解答練習二十一第2題(課件演示)

  3.測量一圓形實物直徑,計算它的周長。

  4、扣展練習

  (1)畫一個周長12.56厘米的圓

 。2)思考題。(課件出示兩只蜜蜂分別在一個大圓和兩個小圓上走一圈)大圓的周長和兩個小圓的周長之和同樣長嗎?為什么?

  四、總結全課,學生互評。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誰的表現最佳?

  板書設計:

  圓 的周長

  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任何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圓周率)

  例1、一塊圓形鋁片的直徑是5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

【數學《圓的周長》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的周長》數學教學設計05-07

數學《圓的周長》教學設計07-28

數學《圓的周長》教學設計及反思07-04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04-16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08-17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5篇)04-27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25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5篇04-10

人教版《圓的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0篇)06-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中县| 广饶县| 永德县| 大名县| 友谊县| 贺兰县| 姚安县| 太原市| 梅州市| 新闻| 鱼台县| 五华县| 霍城县| 长沙市| 瓦房店市| 汕尾市| 陇川县| 丰台区| 莱阳市| 东辽县| 上高县| 贺州市| 沙河市| 双鸭山市| 诸城市| 进贤县| 淄博市| 石门县| 丹棱县| 西昌市| 马尔康县| 清徐县| 渭南市| 凤庆县| 汕头市| 田东县| 孟津县| 饶平县| 遵义县| 海阳市| 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