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5-9.扇形(教材第75頁內容,第76頁練習十六第2、3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弧、圓心角、扇形等概念。
2、理解扇形的大小與圓心角和半徑的關系。
3、能按要求畫扇形。
情感目標:
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體驗發現新知識的快樂,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教學難點:
如何按要求畫扇形。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合作,歸納推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把事先準備的畫著三個角的紙分發給學生,讓學生量出這三個角的大小并表示出來.
二、新課展開
(一)認識弧。
(1)教師直觀演示:先在黑板上畫一個虛線圓,再在圓上任意取兩點A和B,然后用實線連接AB兩點。
(2)設問:AB兩點間的實線部分是在什么上面畫出來的?模仿老師的畫法,請你也在一個虛線圓中畫一段實線。
(3)揭示概念,指導讀法。①學生練習后,教師直接指明:圓上AB兩點之間的部分就叫做弧。讀作弧AB。
(4)練習讀法。投影出示一組圖形,讓學生認識弧,并讀出來。
(二)認識扇形。
(1)教師用彩筆連接A點和圓心O,B點和圓心O。并且用彩筆將弧AB也連接起來,再用彩筆將扇形涂色。
設問:①涂上彩色的圖形同我們日常生活用品中的什么東西有點相似?(扇子)②它是圓的一部分,是由什么和什么圍成的圖形呢?(3)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并揭示:扇形是由兩條半徑和圓上的一段曲線(弧)圍成的。
指導學生練習。在剛才認識的圓中畫出扇形。課件出示教科書練習十六第2題。指出哪些是圓心角?哪些不是?簡單說明理由。繼續認識扇形與三角形的關系。設問:想一想,扇形與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三)認識圓心角。
(1)在例圖中標出圓心角1,指出像1這樣,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
(2)觀察并設問:圓心角是由什么組成的?頂點必須在哪里?
(3)投影顯示,練習第1題,指出哪些是圓心角?哪些不是?簡單說明理由。
(4)教師出示一組相等的'圓,復片投影,分別顯示圓心角是15090、40四個扇形,通過直觀比較。設問:扇形的大小與圓心角的大小有什么關系?歸納:在同圓或等圓中,圓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反之,圓心角越小,扇形就越小。教師出示圓心角相同,但半徑不同的一組圓,同樣進行直觀比較,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扇形的大小與圓半徑的關系。
(四)指導畫扇形。
(1)練習:畫一個半徑3分米,圓心角是80的扇形。
(2)討論作圖步驟,邊討論邊演示
三、應用反饋
完成教科書練習十五的第3題。學生練習畫,教師巡視指導。
四、全課小結。
今天學了什么?說說你知道了哪些知識?作業設計板書設計扇形的認識扇形是由兩條半徑和圓上一段曲線圍成的。在同圓或等圓中,圓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反之,圓心角越小,扇形就越小。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青島版)六年級下冊第66-69頁。
教材簡析:
《認識扇形統計圖》是在學生學習了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統計表及平均數后安排的,是小學階段統計知識的完成階段,是下一學段學習統計知識的基礎。
教學目標:
1、認識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表示的意義,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
2、經歷數據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感受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重點:
1、認識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表示的意義。
2、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
教學難點:經歷數據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感受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預習提綱、信息窗情境圖、限時作業。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在20xx 年北京奧運會上,我國體育健兒奮力拼搏、勇創佳績,共獲得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以獲獎牌總數第一名的傲人成績在世界運動史上又添上了光輝的一筆。其中,你對哪枚金牌的獲得記憶最為深刻?
學生暢所欲言,談談對觀看奧運比賽的感受。
談話:是啊,每一枚金牌都是運動員們的汗水和血水凝聚而成的,都來之不易。(出示信息窗1的教學掛圖)這就是第29界奧運會我國體育代表團金牌榜。仔細觀察這些數據,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根據信息提出問題,可以是計算方面的,也可以是和統計相關的。
談話:老師也給你們提個問題:各種項目獲金牌的情況怎樣?你能用學過的統計知識來描述一下嗎?
學生可能會想到用條形統計圖來解答這個問題,教師應該給予鼓勵。
二、合作探究,構建新知
(一)描述數據。
1.談話:在繪制統計圖之前,我們先應將數據分類整理一下。
學生小組合作,將信息表中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并完成教師提供的統計表。(教師在此說明:水上項目包括:跳水、游泳、劃艇等;重技類項目包括:柔道、跆拳道、摔跤、拳擊等。)
項目射擊水上舉重球類體操重技類其他
數量(枚)
2.學生回顧學過的統計知識,將統計表中的數據用統計圖的方式呈現出來。(大部分學生可能會用條形統計圖表示來。)
匯報交流,教師展示學生繪制的條形統計圖。
教師引導學生發現:用條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項目獲金牌的數量。
3.談話:怎樣用統計圖表示各項獲金牌的數量占總數的百分之幾?我們還可以用扇形統計圖來表示。(出示教材68頁的扇形統計圖)
教師結合教材簡要介紹扇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是用整個圓表示總數,用圓內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總數的百分比。
(二)分析數據。
談話:扇形統計圖中的這些數據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小組交流,互動討論。明確圖中數據是指各部分所占總數的百分之幾。例如:射擊9.8%表示射擊項目金牌數占金牌總數的9.8%。
談話:仔細觀察,你還能獲得什么信息?
學生了解各項目所占金牌總數的`比重。
(三)對比發現。
談話:比較兩種統計圖,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條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表示出每個項目各得了多少枚金牌;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各個項目所得金牌數與金牌總數的關系。
談話:是啊,兩種統計圖各有特點:條形統計圖能直觀地看出數量的多少;扇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在我們解決實際問題時,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三、實際應用,深化理解
(一)課后自主練習第1題。
這是一道閱讀扇形統計圖的題目。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先自己閱讀統計圖,然后和同伴說一說發現了哪些信息。交流時,重點說說各部分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如少數民族人口8.4%,能說出是指少數民族人口數占全國總人數的8.4%。通過該題,學生能對我國人口的基本情況有簡單了解。
(二)課后自主練習第2題。
這是一道鞏固扇形統計圖的意義并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練習時,可以先讓學會說說統計圖中各部分表示的意義,然后獨立解決問題。
四、課堂反饋,交流總結
談話: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經歷一系列的統計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數學內容,進行交流反饋,并和同伴說說學習心得體會。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 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106—108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對本班學生喜歡運動項目的數據分析,讓學生體會到統計圖的不同作用。初步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意義和作用。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反映部分數量同總數的關系,能從圖中讀出必要的信息,為決策服務。
2、能力目標:通過扇形統計圖中數據的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抽象思維的能力。
3、情感目標:在一系列的練習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反過來指導生活,以及健康知識教育。
教學重點:
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作用和意義
會讀扇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
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小組討論法、練習鞏固法、觀察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引導分析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明天我校要開展什么活動?
生:(運動會)
師;對,那你們都參加了那些項目呢?誰來說說?(生回答)
師:同學們都參加了這么多的運動項目,說明咱六(2)班的同學們都非常的喜歡體育運動。
2、出示調查數據表
(出示課件):六(2)班喜歡的項目統計表
項目足球跳繩踢毽乒乓球其他
人數1779632
師:請看屏幕,這是課下老師給咱六(2)班同學所喜歡的運動項目作的一個統計表。誰能給大家大聲地說一下,你從這個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我從這個表中知道了六(2)班喜歡足球的有17人,喜歡跳繩的有7人,喜歡踢毽的有9人,喜歡乒乓球的有6人,喜歡其他項目的有32人。
師:從這個表中可以知道六(2)班一共有多少人?(生答:71人)
2、觀察條形統計圖,揭示課題
師:從這個表里,我們只能知道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如果我們要一眼就非常直觀地看清各項目的數據情況,我們還可以將這個統計表設計成什么圖?
生:統計圖
師:好,現在我們把它制作成一個條形統計圖
(出示課件):條形統計圖
師:你能從這個條形統計圖中知道些什么?
生可能回答:
1)我知道了喜歡“其他”運動項目人數是最多的有32人。
2)我知道了喜歡乒乓球的人數是最少的。
3)我知道喜歡足球的有17人,喜歡乒乓球的有6人……
師:簡單地說,從條形統計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各部分數量的多少。如果我們想知道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用條形統計圖還能直觀地表示出來嗎?(生:不能)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師板書:扇形統計圖
二、探求新知
(一)新知引入
1、我想知道什么
師:從這個題目中,你想學到哪些知識?
生可能回答:
1)扇型統計圖有哪些特點?
2)扇型統計圖怎樣看?
3)什么叫扇型統計圖?
4)怎樣作扇型統計圖?
5)扇型統計圖有什么用處?它與我們學過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2、算一算
師:同學們真好學,想知道的可真多啊!但是今天這節課我們只要求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會看扇形統計圖以及它的作用。對于怎樣作扇型統計圖我們這節課不要求掌握,它的畫法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會學到。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好嗎?首先老師想請同學們算一算喜歡各運動項目的人數是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
請一組的同學算一算喜歡足球的人數是全班總人數的百分之幾;這二組的算喜歡跳繩的,三組算喜歡踢毽的,四組就算喜歡乒乓球的。做得快的同學可以算一算喜歡“其他”類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生動手計算,教師巡視)
師:除不盡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數),應除到第(四位)。
生匯報,教師板書:
足球:17÷71≈0.293=23.9%
跳繩:7÷71≈0.099=9.9%
踢毽:9÷71≈0.127=12.7%
乒乓球:6÷71≈0.085=8.5%
其他:32÷71≈0.451=45.1%
師:剛才同學們算出了喜歡個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比,現在我們用一種新的扇形統計圖把它表示出來看看應該是怎樣的,好嗎?
(二)探求新知
1、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出示課件):扇型統計圖
師:誰知道它為什么叫扇型統計圖?
生:它是由不同大小的扇形構成。
師:這個扇型統計圖由幾個不同大小的扇形構成?
生:五個。
師:(指著足球那塊扇形)這塊扇形表示什么?
生:表示喜歡足球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
師:你是怎么知道它表示的是足球的?
生:因為右圖告訴了我們紅色指的是喜歡足球的。
師:紫色表示什么?……(生回答)
師: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項目喜歡的人數,所有顏色合起來表示什么?(全班總人數)它表示多少?
生:單位“1”
(回答不上,就小組討論)
師:我們用整個圓代表單位“1”,表示全班的總人數。
師:45.1%是指什么?8.5%?……(生回答)
師:從這個扇形統計圖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什么?(生自由說)
2、對比分析
師:扇型統計圖與我們學過的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有什么不同?
生可能回答:扇型統計圖能直觀看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的關系,而條形統計圖能更清楚看出各部分數量的多少。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 4
扇形統計圖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6~107頁,例題及“做一做”。
教學目的: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簡單地分析扇形統計圖所反映的情況。
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投影。
學生準備:
課前收集自己一天內的作息時間安排情況的相關數據。
收集家中一個月支出情況的相關數據。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投影出示主題圖)談話:同學們喜歡什么運動項目?我們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這些情況呢?
2.數據收集和整理:請一名學生做主持人,統計全班最喜歡的各項運動項目的人數。(教師利用word,直接生成條形統計圖)
二、對比分析,生成新知
1.觀察條形統計圖,你從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從條形統計圖中,還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來?
引發學生思考,從而發現條形統計圖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與總量的.關系。
3.生成扇形統計圖(教師利用word,直接由條形統計圖生成扇形統計圖。)引導學生觀察從扇形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數學信息?(學生根據直觀觀察,發表見解)
4.根據統計圖上表示的情況,你對我班同學有哪些建議?
5.回顧知識生成,歸納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6.做一做:(投影出示)自主看圖,說一說,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有價值的數學信息?
根據題意自主計算,全班訂正。
三、知識應用,解決問題
1.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
拿出課前收集到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與李明同學的進行對照。先在小組內同學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說一說,怎樣安排時間才合理,才能做到勞逸結合。
2.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自主根據給出的條件計算出各項支出金額。
根據課前每人收集到的家庭一個月支出情況,在組內交流,教師可選擇幾個同學的數據制成扇形統計圖進行展示。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四、總結概括,拓展應用
1.請同學總結扇形統計圖產生的原因及特點作用。
2.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統計圖,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創新精神。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 5
教學內容:
課本第57——58頁“扇形統計圖“。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難點:
能讀懂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信息,體會扇形統計圖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我們已經學過的統計圖有哪些?
2、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是什么?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是什么?
3、師:在數學中,除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外,還有一種統計圖,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扇形統計圖)
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課件出示:這是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你知道應該怎樣合理搭配飲食嗎?
1、電腦課件呈現下表:
種 類 攝入量/克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類 501.3% 奶類和豆類 450 11.8% 魚、禽、肉、蛋等類 600 15.8% 蔬菜和水果類 900 23.7% 谷類 1800 47.4% 總攝入量3800 100%
(1)讀出表中的數據,說一說表中百分數的`意思
(2)對照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幫助笑笑家判斷吃得是否合理?
2、課件出示扇形統計圖:
這是根據表中的數據繪制的統計圖,你能看懂嗎?
3、引導學生思考:
(1)圖中整圓表示什么意思?
(2)為什么叫扇形統計圖?
(3)學生探討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什么?
4、課件驗證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后練一練
第1題,學生觀察課本中的扇形統計圖,讀一讀統計圖中的各類信息。
找生回答。
第2題,看圖回答問題
(1)一年級與六年級作息時間分配有哪些不同?
(2)算一算每組一道題。
匯報計算結果。
(3)你有什么好建議?
學生發言、交流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嗎?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特點: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占整體的百分比。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 6
預設目標:
使學生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一個圓的周長是18.84厘米,這個圓的面積是多少厘米?
2、一個環形花壇的外圓半徑是5米,內圓半徑是2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二、新課
1、認識弧.
教師拿出圓規和直尺,先畫一個虛線圓,在圓上取A、B兩點,再用實線畫A、B兩點間的部分。(出示小黑板)
教師:請同學觀察一下,這兩點間的實線部分是在什么上畫出來的?接著指出:圓上A、B兩點之間的部分叫做弧,讀做“弧AB”。然后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先畫一個虛線圓,再畫一段弧,并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是弧。
2、認識扇形
教師可在上面作圖的基礎上,用彩色粉筆畫出半徑0A、0B和弧AB(如書上右圖)。指出: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扇形。并用彩色粉筆把扇形部分涂上色。強調涂色部分就是扇形,讓學生也在練習本上畫出扇形。
教師:我們看到扇形是由兩條半徑和一條弧圍成的,誰能說一說扇形中三角形有什么不同?使學生認識到: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而扇形中有一條不是線段是弧,這條弧是圓的一部分。
3、認識圓心角。
教師在上面右圖的基礎上標出∠1,指出:像∠1這樣,頂點在圓心上的角叫做圓心角。使學生認識到:圓心角是由兩條半徑和圓心組成的,所以圓心角的頂點在圓心上。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幾個角,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圓心角。
教師接著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在圓上分別畫出圓心角150度、30度、45度的'扇形,使學生明確:在同一個圓上,扇形的大小與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大小有關,圓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小。
4、課堂練習:
做練習四的第1——3題
創意作業:自己畫一個扇形,標出圓心角的度數,半徑。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 7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對比體會扇形的特征,認識弧、圓心角及扇形。
2、了解扇形和圓的關系,能根據要求畫出扇形。
3、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弧、圓心角及扇形。
2、理解和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學準備:
課件、圓規、直尺、量角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激趣導入。
1、復習圓的各部分名稱。
2、出示復習題
一個底面是圓形的蒙古包,沿地面量得周長25.12m,它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導入
課件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扇形物體。師:這些物體都分別叫什么?這些物體的名稱都含有“扇”字,那什么是扇形呢?根據畫面情境,你能說出一些扇形的物體嗎?
4、揭示課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扇形的物體,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扇形。
板書課題:
認識扇形
二、自學新知
1、認識弧。
(1)出示扇形圖。
師:那什么是扇形呢,請同學們自學書P75,了解有關扇形的知識。
(2)學習弧的概念。讓學生看圖后說說什么叫做弧?具備哪些條件?
師指圖:這段彩色的線叫做“弧”。因為這條弧的兩個端點分別是A和B,所以稱這條弧為“弧AB”,弧是圓上的一部分。
課件出示概念:圓上A、B兩點之間的部分叫做弧,讀作:“弧AB”。
(3)嘗試畫弧。
學生試著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畫弧。
2、認識扇形。
(1)圖中涂有藍色部分是什么?
(2)扇形的概念。
師指圖:這塊涂有顏色的圖形就是扇形。
師:大家能說說什么叫扇形嗎?
(生回答后,師小結)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做“扇形”。
(3)指導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出扇形。
(4)教師指著屏幕上圓中扇形的另一邊空白部分問學生,這個圖形叫什么?
師明確:這個圖形也是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的兩端的兩條半徑圍成的圖形,所以也是一個扇形。
3、認識圓心角。
(1)師:你在書上還學到了什么?
課件顯示:兩條半徑所夾的角∠AOB,它是圓心角。
師:它的頂點在哪兒?”
師明確:像這樣,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
(2)讓學生在自己畫的扇形中找圓心角,并標上∠1的標志。
師:說一說自己畫的∠1為什么也是圓心角。
師生共同總結:圓心角應該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角的頂點在圓心;二是角的兩條邊是圓的半徑。
(3)鞏固練習一:下面各圖中,哪些角是圓心角?
鞏固練習二:下面各圖中的實線圍成的圖形是扇形嗎?
師小結:扇形都是由“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
4、討論:扇形與三角形的區別。
使學生明確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而扇形是由兩條半徑和一條弧(曲線)圍成的圖形。
5、師:在同一個圓中,扇形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呢?
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后,全班匯報。
師小結:在同一個圓中,扇形的大小與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大小有關,圓心角大的扇形大,圓心角小的扇形小。
6、以半圓為弧的扇形的圓心角是多少度?以1/4圓為弧的扇形呢?
三、鞏固練習
1、畫一個半徑是2 cm的圓,再在圓中畫一個圓心角是100°的扇形。
2、判斷。
(1)頂點在圓上的角是圓心角。
(2)因為扇形是它所在圓的一部分,那么圓的一部分一定是扇形。
(3)在同一個圓內,圓心角越大,扇形也就越大。
(4)圓比扇形大。
(5)半圓也是一個扇形。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
教材76頁1、4題。
六、板書設計
扇形
扇形是圓上的一部分,∠AOB是圓心角。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 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P106~107。
【教學目標】
1.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
2.學會觀察扇形統計圖,能根據扇形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扇形統計圖的價值,體會統計方法與統計思想。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好!,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開始學習第六單元。
師:請看屏幕——(出示主題圖)
師:這是六(1)班同學開展課外活動時的情景。同學們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還有的跳繩,踢毽子……熱鬧極了!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我們繪制一個統計圖,要能清楚地反映六(1)班同學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大家認為應該繪制什么樣的統計圖比較好呢?
師:嗯,老師也同意。(出示P106頁條形統計圖)這是老師繪制的六(1)班同學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統計圖。從這個條形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學生回答)
師:嗯,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就是可以清楚地反映各種數量的多少。但是,同學們,如果我們想清楚地知道喜歡每種運動項目人數各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你們還能從條形統計圖中直接看出來嗎?
不能。
師:老師告訴大家,有一種統計圖就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同學們想知道那是什么統計圖嗎?
二、自主學習
1、這種統計圖就是——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扇形統計圖。
這就是已經繪制好的六(1)班同學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的扇形統計圖。
2、學生自主學習(出示自學提示)
三、交流展示
學生匯報
四、啟發點撥
師:在這個扇形統計圖中,我們用整個圓表示全班學生的人數,也就是百分之百;用5個扇形分別表示喜歡5類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
師:其中橙色的扇形表示喜歡乒乓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同學們,那綠色扇形、藍色扇形、黃色扇形、紅色扇形分別表示什么呢?請同桌的`同學相互說一說吧。
生1:綠色的扇形表示喜歡足球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生2:藍色的扇形表示喜歡跳繩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生3:黃色的扇形表示喜歡踢毽子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生4:紅色的扇形表示喜歡其他運動項目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比。
師:嗯。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扇形統計圖,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從這個扇形統計圖中,你們又能了解哪些信息呢?
師:根據這個扇形統計圖,同學們能不能也像老師一樣提出幾個數學問題呢?
五、過關提升.
1.第一關
師:真不錯!同學們,你們了解牛奶所含的營養成分嗎?這是一個有關牛奶所含營養成分的扇形統計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看看你能了解到什么?
師:哦,你是這樣找到的,同學們也是這樣找到的嗎?很好,看了這個扇形統計圖,我們很清楚地了解到每100g牛奶里各種營養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師:那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補充營養成分各多少克?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生:用250克分別乘每種營養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了。
師:那好吧,現在請大家獨立完成這道題。
2、第二關
3、第三關
六、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教學過程
1、相關知識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為了更好更有效地加強我們六年級學生的體育鍛煉,學校對同學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進行了一項調查,并做了統計圖。下面請看這個統計圖。(出示條形統計圖)
這是我們四年級學過的條形統計圖,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什么?
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喜歡每一個項目的人數。
師:利用我們上星期學過的百分數,計算一下喜歡每一個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首先我們要看看全班人數有多少?
生:全班人數有40人。最喜歡乒乓球的人占了30%,喜歡足球的占20%……
2、學習新課。
師:根據這些百分數,老師還做了另外一個統計圖。(出示扇形統計圖)
同學們請注意觀察一下,從這張統計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圖是什么圖形?
生:這個圖是圓形。
師:這個圓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
生:這個圓由一塊塊的扇形構成。
師:沒錯,這個統計圖就叫做扇形統計圖。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扇形統計圖的初步認識。
現在請同學們用明亮的眼睛,來發現一下在這個扇形統計圖中,這個圓表示了什么?一塊塊的扇形統計圖又表示了什么?
生:圓表示了全班總人數,扇形表示了喜歡各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數。
師:圓表示了全班總人數,就是表示了總數;扇形表示了喜歡各運動項目的人數占全班總人數的百分數,就是表示了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數。(板書)
現在,請同學們來想一想,扇形統計圖的顯著特點是什么?
生: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3、對比學習,加進記憶。
師:再來看一下條形統計圖,誰來說說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生: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是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喜歡每一個項目的人數。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4、課堂小結,鞏固知識。
這節課我們就學這么多知識,現在我們再來鞏固一下,扇形統計圖的圓表示了什么?扇形表示了什么?扇形統計圖的顯著特點是什么?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 9
設計說明
扇形統計圖是小學階段所學的統計圖中較難的一種,它能恰到好處地表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為了讓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我在設計時打破了傳統統計圖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觀察、操作、討論為主要活動形式來教學新課。本節課的教學在設計上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層次性、實用性。
設計時,化繁為簡,注重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教學時以“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為學習材料引入,有利于學生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滲透了健康飲食的教育。在觀察扇形統計圖獲取信息階段,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觀察,不但使課堂教學具有“由淺入深”的層次性,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運用PPT課件輔助教學,直觀生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習效率。
設計時,教師充分利用課件的便利性和直觀性。在探索部分,巧妙利用表格引導學生尋找規律。在分析部分,充分利用課件的.直觀特征引導學生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征和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體現PPT課件對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活動卡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師: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但我們的膳食是否平衡呢?老師這里有一幅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課件出示)
師:它是結合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特點設計的,并用直觀的寶塔圖形式表現出來。同學們能不能從這個寶塔圖中知道我們需要的哪種食物最多?其次呢?接著呢?
設計意圖:以“我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引入,有利于學生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滲透了健康飲食的教育。
2.對比歸納,分析特點。
課件出示笑笑家一天各類食物的攝入量統計表。
(去掉最后一列百分比的數據)
師:我們應該選用什么樣的統計圖來表示圖中的數據呢?
(條形統計圖)
師:(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從條形統計圖中同學們能獲得哪些信息?
(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
師:大家再來看一下這張統計表,我們增加一個欄目“約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約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
3.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從條形統計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能不能看出每一類食物的攝入量約占總攝入量的百分比呢?(不能)有沒有哪種統計圖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小組討論)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一種新的統計圖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靈活應用圓面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中學習使用平移、旋轉等數學方法。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的樂趣。
教學難點:
利用圖形變換(平移、旋轉),實現未知向已知的轉化。
教具:
多媒體課件、茶杯墊等。
設計思路:
本堂練習課本著“數學源于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的理念進行設計。通過層層深入、循序漸進的探究,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第一,強化基礎。學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分組討論并計算“茶杯墊”面積,有效復習圓面積的計算方法(半徑一圓面積;直徑一半徑一圓面積;周長一半徑一圓面積)。第二,變式練習。通過計算與圓有關的組合圖形的面積,感受生活中“圓”的美,引導學生“通過平移、旋轉等方法將不規則圖形變為規則圖形”,靈活運用圓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問題。第三,思考與發現。通過嘗試驗證,感悟數學規律,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強化練習
展示情境:今天某制造廠來了一位客戶,他要求廠方為他們公司趕制一批圓形茶杯墊。但是他沒有給出杯墊的具體大小,而是帶來了樣品,要求按照樣品來制造。工人們很為難,同學們,你們能幫幫他們嗎?
1、出示樣品。
師:老師把茶杯墊樣品帶來了,要生產出這種茶杯墊需要用多大面積的材料,這要用到我們學過的哪些知識?
(學生討論。師生小結:圓面積的計算。)
2、小組合作(每4人為一組活動)。
你能用直尺、彩帶等工具,按照大屏幕上的樣品計算出這個圓形杯墊的面積嗎?教師先請幾個學生說一說,要計算這個圓形杯墊的面積自己是怎么想的。如,需要用到哪些數據,怎樣得到它們,會測量嗎?
(教師巡視,和同學們一起活動;發現問題,啟發或指導學生討論解決。)
3、師生小結:只要知道圓的半徑、直徑或周長中的任一條件都可以計算出圓的面積。
二、變式練習
師:同學們,這個制造廠還設計了其他款式新穎的產品,他們想知道做這些產品(陰影部分)各需要多大面積的材料,也請同學們幫他們算一算。
1、每組任選一題,完成后集體訂正(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課件出示:
2、師:遇到這樣的題目,要先從整體上觀察,然后運用平移或旋轉的知識,變不規則為規則,使計算更合理、簡潔。
三、拓展訓練
1、設疑。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練習,我們發現圓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很廣泛的,比如說(課件出示相關圖片:蒙古包、水桶、碗、太陽傘、茶杯、鍋)這些物體上都有一個面是圓形的',同學們有沒有想過,這些物體的面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
2、驗證。
(1)師:老師想用6.28米的繩子分別圍成圓形、正方形與長方形,你認為圍成的圖形哪個面積最大?(在學生述說自己想法的基礎上,提示:A.6.28米分別是三個圖形的什么?B.不論如何圍三個圖形的面積都是唯一的嗎?C.長方形的周長即使不變,但長、寬改變了面積也將隨之而變。長、寬的大小越接近,長方形的面積越大。)請4人小組合作計算驗證。
(2)各小組匯報交流。
(3)結論:周長相等的情況下,圍成的三個圖形中,圓的面積最大。
出示圖形,鞏固并深化認識。
師:現在同學們能解釋這些物體的橫截面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了嗎?
小結:正因為在周長相等的條件下,圓的面積是最大的(等周定律),所以圓的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扇形》教學設計04-03
《扇形統計圖》數學教學設計06-16
數學上冊教學設計11-28
扇形統計圖教學設計06-05
《扇形統計圖》教學設計02-04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設計《圓的面積》11-30
扇形統計圖教學設計最新05-11
蘇教版六年級《扇形統計圖》教學設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