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直線、線段、射線、角》數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制教材第八冊第六單元。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遷移認識直線、射線和角,了解直線、射線和角的性質。
2、通過操作討論知道角的大小跟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3、學會用三角板和直尺畫直線、射線和角。
4、通過學習,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射線和角的概念及性質
教學準備:
課件、尺子(學生、教師)、彩色粉筆、制作活動角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課前活動:
劃線:可以利用工具,也可以不利用;可以在自己的作業本上,也可以在黑板上劃你自己喜歡的線。
(老師進行巡視。)
師:同學們,很高興能和大家一齊上這節數學課,大家知道我姓什么了嗎?你怎么稱呼我呢?現在,我很想成為大家的朋友,你愿意接受我這個朋友嗎?謝謝大家,今天這節課,除了我以外,大家還會認識很多的朋友,怎么樣?想認識它嗎?好,咱們就一起進入今天的課堂,去認識我們的新朋友吧。
上課!(向所用的老師問好。)
2、導入新課:
老師剛才已經欣賞了咱們同學的作品,現在請同學們舉起你的作品,咱們互相欣賞一下。怎么樣,劃的線多嗎?
咱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一下線。(板書:線)。
二、直線、線段、射線:
1、將劃的線進行分類,并說出相關的理由:
瞧!大家劃出了這么多的線,你能將它們分分類嗎?
2、老師進行總結:(這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第一個朋友——直線。)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叫直線嗎?(沒有端點,無限長。)
板書:直線曲線
(若學生劃出線段等便直接總結端點問題,否則便老師進行引導。)
3、根據學生劃的圖,判斷什么是直線。
4、引導線段、射線。
是在直線上截取一段。說:瞧!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第二個朋友,你知道他的名字嗎?(線段)
關鍵:直線上兩點間的一段叫做線段。(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就變成了射線。(射線也是直線的一部分。)
這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第四個朋友——射線。
(在直線上點一點是兩條射線。)
5、生活中的射線:
太陽光、手電筒發出的光、燈光、……
6、比較直線、射線和線段,它們有什么不同?
生:端點的個數不同。
生:線段能量出長度,直線和射線不能量出長度。
生:線段最短,射線第二長,直線最長。
師:同學們同意它的觀點嗎?
短。
生:沒有能變長的尺子。
師小結三者的不同。
瞧!這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三位新朋友,怎么樣,他們的特點你都記清楚了嗎?
7、畫一畫:
A、在本子上點一個點,過這一點,你能劃幾條直線?(時間:10秒鐘。)
目的: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B、在本子上點兩個點,過這兩點,你能劃幾條直線?(時間:10秒鐘。)
目的:過兩點,僅且只有一條直線。
C、在本子上點一個點,過這一點,你能劃幾條射線?(時間:10秒鐘。)
(找一個同學上臺劃。)
目的: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
引出角。
三、認識角:
1、初步感知角:
現在,咱們要認識第四位朋友已經出現了,你找到他了嗎?
(用彩色粉筆標出。)
步驟:找出一個角,在旁邊畫出角的圖,便于大家認識角。
(畫法及方向問題。)
利用黑板上的圖及學生自己畫的圖,找出更多的角。
(正反方向。)
角的記法。
(與小于號區分開)
2、各部分的名稱。
板書:頂點邊
3、觀察比較,感悟角的大小
1、做一做
(1)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做成一個活動角。
(2)讓每一個學生活動手中的角,發現有什么特點?
(指名口答),引導學生發現活動角可大可小。
(3)小組討論: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4)全班討論交流發現活動角的特點:
(角的大小與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張口越大角越大,張口越小角越小)
2、比一比(老師出示自制學具)
(1)出示一組可以直接判斷大小的一組角。
(2)出示一組比較接近的一組角,讓學生判斷討論哪個角大?
(引導學生用重疊的方法)
(3)比較兩個邊長不一樣,但大小一樣的角,從而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四、鞏固應用。
五、小結:
(1)談收獲。
同學們,我們今天認識的這四個好朋友的本領可大了,隨著以后的學習,你們一定會有所了解的。
(2)同學們,今天大家玩得開心嗎?學得開心嗎?其實,學習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老師相信大家以后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更多的樂趣的。
好,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直線、線段、射線、角》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直線射線的教學設計12-27
光的直線傳播教學設計05-06
角的教學設計04-24
角教學設計04-11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02-18
角的教學設計優秀01-11
《旋轉與角》教學設計03-30
《角的度量》教學設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