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化學鋁的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
本節(jié)包含兩部分內容:鋁與鋁合金;金屬與金屬材料。課程標準對本節(jié)內容的要求是:“根據(jù)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研究,了解鋁、銅等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能列舉合金材料的重要應用”。教材從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入手,拓寬了學生視野,使學生認識各種金屬材料的重要應用;然后學習具體金屬——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與鋁合金;最后又回到各種金屬材料的應用中。針對此編排順序,特進行如下處理:
第一課時主要學習鋁單質的性質。在學生課前預習及查閱資料和聯(lián)系鋁制品在生活實際應用的'基礎上,由學生介紹鋁的物理性質,激發(fā)學生學習鋁的興趣。而后從金屬活動性順序入手,類比鐵鎂等得出鋁是活潑金屬并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然后通過實驗讓學生探究鋁單質可與氧氣、氧化鐵、酸、強堿溶液及鹽溶液反應。學生在依據(jù)已有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得出鋁有還原性。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方面:了解鋁的物理性質,理解鋁的化學性質并能運用它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2.過程方法方面:通過歸納類比鐵的性質,預測鋁的性質,通過實驗探究,來研究鋁與氧氣、氧化鐵及與酸、堿溶液的反應。進一步鞏固研究物質性質的程序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通過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體驗學習化學的樂趣,過鋁制品的收集與了解,使學生認識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1.鋁的化學性質、鋁的特性 2.學生發(fā)散思維和實驗研究
[教學分析]
1學情分析: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了鐵、鎂的性質及金屬活動性順序,學習鋁的性質不是難事,但是鋁與堿液的反應對學生來說應該是非常稀奇的。
2課堂設計:通過教材金屬制品圖片引出另類材料——金屬材料,借助門捷列夫的故事進一步引出金屬材料——鋁;通過類比已學習的鐵、鎂學習鋁,猜測并實驗驗證鋁與氧氣、氧化鐵的反應,進一步探討鋁熱反應特點和應用;通過實驗直接掌握鋁與酸的反應,對鋁與堿溶液的反應。最后小結,與鐵、鎂相似,又有不同。 重點難點
本節(jié)在知識技能方面的重難點是鋁與堿溶液的反應,在過程方法方面的難點是實驗的操作及突發(fā)因素。
教學過程設計(略)
【七年級化學鋁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初中化學教學設計(精選5篇)04-21
關于化學式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04-27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散步》教學設計04-24
化學教師教學心得04-30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