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行政單位內部控制預算業務管理制度
預算管理是指企業在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對未來的經營活動和相應財務結果進行充分、全面的預測和籌劃,并通過對執行過程的監控,將實際完成情況與預算目標不斷對照和分析,從而及時指導經營活動的改善和調整,以幫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業和最大程度地實現戰略目標。這是CN人才網小編整理的行政單位內部控制預算業務管理制度,歡迎閱讀。
行政單位內部控制預算業務管理制度一
預算業務控制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門,其主要由預算內部管理制度、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管理以及預算績效管理等方面有機組成的。
隨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財政部門預算改革的推進,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2012年,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財政部頒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文件,并將于2014年在事業單位中普遍施行。在這份文件中,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業務控制的要求和內容。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該以財政部頒發的文件為指導,對于在預算業務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風險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不斷加強單位的預算業務控制。
一、事業單位預算業務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風險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對于事業單位的預算業務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以部門預算為主的財政預算編制改革,以國庫集中賬戶支付制度為主的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和以政府采購為主要內容的財政支出管理改革。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改革的主要目標在于建立起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相分離的預算管理新機制。在這種背景下,事業單位的預算業務控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及風險。
1、事業單位存在較大的違規支付風險
隨著部門預算改革制度的推進,使得事業單位產生了較大的違規支付風險。長期以來,我國的事業單位的各個部門之間一直存在著相互擠占預算經費的問題,財政部門曾經希望通過部門預算來改變財政支出的管理方式,從而來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然而,在事業單位的預算業務控制的實際工作中,大多數單位的財政專項經費仍然存在著相互擠占的現象,因此,為了保障事業單位工作目標的完成,很多事業單位部分不得不通過擠占專項經費來彌補資金缺口,確保單位的收支平衡。在這種情況下,事業單位就存在著較大的違規支付的風險。
2、預算業務控制力度的不足帶來的資金收支失衡風險
目前,一些事業單位對于預算業務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使得單位的預算業務控制的力度比較不足,給事業單位帶來很多的資金收支失衡風險。事業單位沒有建立完善的預算內部管理制度,預算編制存在不科學不規范的地方,預算執行的力度不強,缺乏有效的考核監督機制,這些都給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的收支帶來很大的風險。首先,在對于收入的監督上,很多部門的管理存在著很大的缺失,造成預算資金收入流失嚴重,加大了財政部門經費保障的壓力。其次,在支出使用上,還存在很多收支掛鉤的現象,許多單位存在以收定支,胡亂收費的現象。
3、事業單位存在著較大的管理風險
事業單位預算業務控制方面的不足,預算管理體制的不健全,使得事業單位的預算業務控制活動出現了死角和盲區,預算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不到位。制度落實的缺失會降低事業單位管理工作的效果,監督落實的缺失使得事業單位預算業務的控制力被大大的削弱。另外,事業單位還存在著預算管理的手段落后、管理手段的創新不足等情況,極大地制約了事業單位預算控制水平的提高,使得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無法得到保證,進而增加了事業單位決策的失誤風險。
二、加強事業單位預算業務控制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能力
預算業務控制主要是指通過建立健全的預算內部管理制度進行科學的預算編制,對預算目標層層分解和執行,以及有效的預算監督、預算績效管理手段等,以此來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水平,使得事業單位的目標以及決策能夠得以貫徹執行的一種手段。預算業務控制可以將事業單位的各項活動進行統一的確定和規劃,并通過量化的方式表現出來,從而將事業單位的各項活動控制在預先設定的目標范圍內,加強對于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另外,通過嚴格的預算業務控制,可以促使事業單位加強自身的管理和改革,提高單位的管理水平。
2、有利于規范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預算業務控制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對于財政資金的管理和控制。首先,通過預算管理,可以加強對于事業單位預算期內的資金的來源的管理和控制,優化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將融資成本過高的資金拒之門外,從而降低資金融資成本。其次,通過對于預算期內資金的使用的計劃和安排,將資金支出的范圍限制在預算安排內,避免盲目的大范圍的支出,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也增強事業單位在資金管理方面的自我約束力,提高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效率。
3、是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需要
加強事業單位的預算業務控制,也是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目前,我國的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管理主要實行的是“收支兩條線”這種資金管理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加強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管理和控制,提高財政部門對資金的管控能力,是建立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首先,通過“收支兩條線”管理,使得原有的比較混亂的預算資金管理模式得以統一,提高了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管理效率。其次,通過“收支兩條線”的資金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財政資金管理的透明度,將事業單位的收入與支出通過明細賬的形式呈現在公眾面前,實現財政性資金管理的透明,有利于公眾對于事業單位資金收支的監督,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的要求。另外,這種資金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財政部門的宏觀調控能力。通過“收支兩條線”管理,可以提高財政部門對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管控能力,規范財政資金的分配秩序,提高了財政政策的有效性。
三、加強事業單位預算業務控制的措施
1、健全預算內部管理制度
加強事業單位的預算業務控制,首先需要有著健全的制度保障。事業單位應該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審批、執行以及決算和績效評價等預算內部管理制度,將單位的預算業務控制以制度的形勢落實下來。首先,事業單位應該在單位內部樹立良好的預算管理意識,讓單位的員工充分認識到預算業務控制的重要性,積極配合預算管理部門,參與預算業務控制的各項工作,為預算業務控制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其次,事業單位應該針對預算內部管理制度設置合理的崗位。事業單位應該明確相關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對于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審批、預算績效評價等不相容的崗位進行分離設置,確保各項預算工作能夠獨立完成。
2、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
科學的'預算編制對于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非常重要,事業單位可以將內部控制的目標以及過程全面融入到預算編制中去,通過預算編制的執行從而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事業單位一定要加大對于預算編制的重視,于每年年初要編制科學合理的預算,并加強預算的執行力度。在每年的單位預算編制時,一定要根據單位實際的收支情況和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計算和預測,使得預算編制能夠很好地反映單位的收支狀況,使得年度經濟活動狀況能夠有科學的管理依據。另外,事業單位應該建立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資產管理、人事管理等各個部門和崗位的協調溝通機制,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項目的評審工作,確保預算編制部門能夠及時取得和運用單位的各項數據和信息,從而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
例如,某單位涉及到的收入內容主要有:疫苗收入、職業體檢、公共場所空氣檢測等專項業務收入;支出的內容主要有:基本支出、項目支出、政府指定的公共項目開發支出以及專項業務及會議支出等。針對單位的實際情況,首先各部門應該根據上年的預算資金的收支情況,結合本年度的計劃和目標,科學合理地編制本年度的收支計劃。在收支計劃的預算編制時,要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絕對不能出現赤字預算的情況。其次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收費標準來進行收費,在相關支出中要嚴格按照預算指標來執行,專項支出要嚴格按照相關的程序規定來執行,并履行相關的審批手續。
3、確保預算的嚴格有效執行
在預算編制之后,事業單位應該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保預算能夠得以嚴格的執行。首先,事業單位要將預算編制在單位內部進行層層分解,并將指標下達各個部門,充分發揮預算對于單位內部各項活動的管控作用。其次,事業單位應該根據預算編制的情況安排單位的各項收支,確保預算能夠嚴格有效的執行。事業單位要建立預算執行的分析機制,定期對各個部門預算執行的情況進行檢查,對于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發現并予以解決,提高預算執行的有效性。
4、強化對于預算業務控制的監督和考核
預算業務控制的完成情況與監督和考核是密切聯系的,事業單位需要通過強化監督和考核來加強單位的預算業務控制的力度。首先,為了保證監督的客觀工作以及獨立性,可以由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部門配合各預算業務機構進行預算監督。通過內部審計部門對于預算執行的監督,可以提高監督的獨立性,使得預算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其次,事業單位應該加強預算績效考核,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考核機制。
隨著財政部門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作為內部控制中重要組成部門的預算業務控制,應該得到事業單位的重視。事業單位一定要及時發現目前預算業務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加強事業單位的預算業務控制,從而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
【行政單位內部控制預算業務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內部控制預算管理制度08-07
內部風險控制調研報告11-06
內部控制工作總結05-19
[經典]內部風險控制調研報告01-03
預算業務管理制度制定的政策依據02-21
內部控制自查報告02-01
內部控制工作總結范文07-11
學校內部控制評價報告09-02
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總結03-03
學校內部控制報告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