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部風險控制調研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經典]內部風險控制調研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內部風險控制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內部風險控制工作的難點
(一)思想認識不盡到位。人民銀行內控制度主要目標在于控制風險,提高內控制度執行力對防范各類風險具有極端的重要性。但部分干部職工對此認識不夠到位。一是少數領導干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對內控制度建設存在畏難情緒,未將內控真正滲透到各項業務、各個操作環節之中。二是部分員工認識不足,忽視內控制度在風險防范中的重要作用,在業務操作中憑經驗、圖方便,有章不循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制度本身不盡完善。一是部分內控制度不全面。一方面,有的業務從上到下制度缺失,比如關于同級監督,總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臺相關的規范性文件。另一方面,部分單位自身內控制度缺失。如有的缺少科學決策和民主監督方面的內控制度,有的制訂的內部控制制度不能涵蓋業務操作的各個環節等。二是少數制度設計的系統性不強。部分支行直接將上級行的規章制度作為自身的內控制度,有的內控制度是由基層行各個業務部門和部分綜合監督部門分別制定,對業務職能發生交叉的部位和崗位之間相互制約問題考慮欠周,缺乏明確細致的規定。三是內控制度修訂不及時。有的支行未根據人員、業務、環境的變化以及職能的調整及時修訂內控制度,尤其在反洗錢、征信、外管服務方面的內控制度很少,內控制度建設遲緩。四是個別內控制度可操作性不夠強。有些內控制度較原則,有些內控制度又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或與現實情況不符,不能為業務開展提供有效的指導和控制。
(三)隊伍結構不盡合理。主要表現在:一是人員數量不足。按照因事設崗的原則,每個崗位均有其職責并形成一套操作流程,因人員不足,難以滿足相互制約要求,尤其在業務人員出差或休假等情況下,違規兼崗頂崗現象難以避免,強制休假和重要崗位定期輪崗制度難以完全實行,潛在風險較大。二是人員老化趨勢嚴重。多年來,基層央行尤其是縣級支行員工老化趨勢日益嚴重。三是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員工整體文化水平、知識結構難以適應新業務發展的需要,加之系統的業務培訓較少,員工在內控制度的理解和執行上有時難免出現偏差。
(四)管理體制不盡科學。一是由于人員流出渠道還不順暢,縣支行又無人員進出處置權,使少數不愿受內控約束的員工得不到嚴厲處理,制度威懾力不強。二是內審、紀檢監察等再監督職能未能充分發揮。目前,基層行內審、紀檢部門未配備專職人員,且工作人員行政關系在本單位,致使同級監督缺乏應有獨立性。同時,干部提拔、職稱評聘、評先評優往往都以票定人,一些監督人員因擔心丟票而不愿打破情面,深查深究。
(五)相關機制不盡配套。一是內控建設評估機制不配套。目前,基層行雖然建立了內控評審系統,但因評審系統自身的缺陷而往往導致內控評審流于形式。二是內控制度執行的整改問責機制不配套。內控監督特別是同級監督發現問題責任認定難、整改難、責任追究難。同時,內控監督評價結果與工作人員日常考核結果較難掛鉤,對責任人實施經濟處罰或采取更加嚴厲的處理措施則難度更大。三是內控制度執行的激勵機制不配套。內控制度執行尚無激勵機制相配套,激勵不足導致動力和活力缺乏,內控制度執行力下降。
二、對策建議
(一)狠抓宣傳教育,強化內控意識。一是各級領導班子應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內控制度建設,把內控制度建設貫穿于全部工作始終;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配備骨干力量,具體負責內控工作的組織、協調、檢查、監督、評價、考核等工作,使內控建設制度化、規范化。
二是要不斷加大對員工職業責任、職業道德、職業紀律的教育力度,加強內部控制理念的灌輸,使全行員工自覺學習、執行內控制度,全面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
三是通過內控講座、專題調研、座談討論、征文、演講、知識競賽等活動,營造良好的內控氛圍。
【內部風險控制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內部風險控制調研報告11-06
內部控制自查報告02-01
學校內部控制評價報告09-02
學校內部控制報告12-12
單位內部控制自查報告02-21
2016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報告07-27
內部控制自查報告15篇02-01
內部控制工作總結05-19
內部控制工作總結范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