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小學生守則的“新”在哪
根據消息了解到,現行的《中小學生守則》是教育部2004年修訂的,并有配套的《小學生行為規范》和《中學生行為規范》。2012年,教育部啟動修訂工作,將三者合而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即把70條規范濃縮成9大準則,并于昨日公開征求意見。
2013年8月5日起,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沈曙虹發出多條微博,向教育部建言:修訂中小學生守則。“現行的規范太多太繁瑣,不便于記憶和踐行。”教育部表示,隨著時代變化,《守則》、《規范》在實施過程中有些規定不符合實際,因此做出更符合新時代的修訂方案。
記者對比發現,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刪除了老版中的部分內容。比如“見義勇為,敢于斗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等不見蹤影,“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也被“愛祖國。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取代。
增加“控制上網時間”和“自護懂求救”
與舊版相比,新版的內容簡潔明了。意見稿9大準則分為三“愛”、三“講”、三“護”,即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講文明、講誠信、講法治,護安全、護健康、護家園。在部分條款中增加了新的內容。比如“護健康”中增加了“控制上網時間”;“護家園”中增加了“踐行垃圾分類,低碳環保生活,保護生態環境。”等內容;在“愛勞動”中增加了“熱心志愿服務”;“護安全”這一條要求孩子們學會“自護懂求救。”
大家怎么看?
網友:新版內容更接地氣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征求意見稿發布后,引來眾多網友評說。記者發現,評論中點贊的不少。“早該改了。”有網友評論說。有網友認為,新版準則內容更接地氣,“教孩子們懂得自救自護,這是一大進步,很接地氣,希望類似的內容多一些。”
學校:更具操作性,便于落實
南京一位中學校長告訴記者,比如新守則上提出要學生學會自護、懂求救,而去掉了見義勇為等要求,這對未成年人來說是比較合適的。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以往的中小學生守則比較“粗放”,“老套”,但是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本土守則”。南京一位小學校長告訴記者,對孩子來說,這些越來越具操作性、越來越貼近實際的要求,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有益的。
學生:碰到具體問題知道什么是對錯
采訪中,一些學生表示對以前通用的《中小學生守則》并不了解,聽說了新守則,感覺比較容易明白。“這樣的'守則比較簡單易理解,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也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南京一位初二女生告訴記者。
專家建議:
最好還能細分小學生和中學生版本
據了解,新版中小學生守則正在征求意見。“新的守則更接地氣,操作性更強了,而且與時俱進。”曾經呼吁修改中小學生守則的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沈曙虹告訴記者。“很多人不清楚,其實我國的‘守則’也經歷了變革,現行的是教育部2004年修訂的,當時合并了中小學生守則,但有配套的規范,有一些細節化的要求,但是40條中學生行為規范、20條小學生行為規范,畢竟太多太繁瑣,既不便于記憶和踐行,現在推廣要好多了。”
不過對于新守則,沈曙虹還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這個中小學守則針對的對象是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的學生,年齡跨度大,身心狀況差距很大,在這樣的基礎上,中小學生共有一個守則是不太合適的。”比如說到熱心志愿服務,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本身對很多東西還沒有了解,自身的能力還不夠強,這個時候就要熱心志愿服務,要求有些高了。再比如,垃圾分類、低碳生活,也應該循序漸進。因此,如果中小學生守則能夠加以區分,變成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守則,在內容的制定上將更具針對性和科學性。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的“新”在哪】相關文章:
新的進出境旅客申報制度新在哪里?10-09
你的客戶藏在哪?10-30
銷售成交的關鍵點在哪?02-03
離婚手續在哪辦05-05
離婚手續在哪辦理04-28
失業證在哪辦理01-24
失業證明在哪辦理01-23
涉外離婚的手續在哪里辦理05-04
夫妻的辦離婚手續在哪辦理04-26
夫妻辦離婚的手續在哪辦理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