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道德演講稿范文集錦六篇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現在社會,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德演講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遵守道德規范,愛護公共財物》。
學習宣傳和實施公民道德規范,是精神文明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們小學生加強道德規范的一件大事,我們一定要把它帶進我們的校園,帶進我們的家庭,帶到我們的社會上。綱要指出小學生要立志成才,好好學習,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尊敬師長,誠實守紀,團結同學,關心集體。這些都是我們必需遵循的行為準則。
愛護公物是關心集體的表現,我們要把它落實在行動上。大掃除時不把掃把當作玩具玩 ,不亂扔畚箕,不在桌上墻上亂寫亂畫,更不能坐在椅子上搖來搖去,看到椅子上的螺絲松了,應該主動把它擰緊。還要愛護一切設備,如電腦,錄音機、幻燈機等,節約水電,做到外出隨手關燈。
我們不但在校內要做到這些,在校外也是同樣。當我們外出旅游參觀時,不要在文物古跡上亂刻亂畫;當我們到公園玩耍時,不要亂摘花枝,不隨意踐踏草坪;當我們遇見別人在損壞公物時,應該上前勸阻。我們還可以組織同學,建立雛鷹小隊,利用節假日,一起打掃路邊的電話亭,郵筒和路燈等,參加一些公益勞動。
同學們,讓我們大家共同來文明使用公物吧!人人爭做心集體,愛護公物的優秀少先隊員!
道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十分感謝組織對我的培養,把省直機關“道德模范”這樣崇高的榮譽授給我。在我心里,這個榮譽更是一種鞭策和動力,讓我時常提醒自己要更加努力工作,更加關愛別人,在未來的歲月中以更嚴格的要求做好本職工作,以更熱忱的態度對待生活。
今天,我報告的題目是《有你相助,此道不孤》,向大家介紹我的工作經歷和一些想法,同時,也借此機會,請大家關注像殘疾兒童這樣的弱勢群體,關注殘疾人保障工作,關注慈善事業。
我從事特殊教育工作將20年了。記得剛畢業那會兒,我,一個滿臉稚氣的小姑娘,對未來有著太多美好的憧憬,滿腔熱血地總想闖出一番事業,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1990年8月,我成為浙江民政康復中心(原浙江殘疾兒童康復中心)一名特教老師,一名智障兒童康復老師。我面對的是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生活不能自理,幾乎沒有學習能力;他們情緒很不穩定,常常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甚至攻擊別人或傷害自己。而這一切,并非由于父母的溺愛,而是出于先天的原因——大腦早期發育障礙。
這樣的孩子還怎么教呢?——這是最初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剛開始,面對這樣一群孩子,他們與正常孩子的行為形成如此反差,讓人著實手足無措。在教學中,我費盡口舌與他們說話,想盡花招跟他們玩游戲,然而無論我怎樣努力,孩子始終無動于衷。我感覺一直以來,都是我一個人在自導自演一場場“獨角戲”。撫摸著身上被他們抓咬的傷痕,看著仿佛從未實施過的教案,一切的一切,讓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挫傷和無助。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初選擇這份工作的初衷是不是太天真?自己的工作價值在哪里?我理想的未來怎么會是這樣的呢?
有一天,一位智障兒童的母親對我說,她有時幾乎感到絕望,甚至想到**,然而,每每當她看到想到我們老師對孩子如此和藹可親,如此不厭其煩,她就感到一種安慰,一種寄托。因為她感受到這世上還有人在關心著他們,感受到還有人居然能像她自己那樣呵護善待她的孩子,她就又有了希望。
她的話讓我感到欣慰,甚至有一絲自豪,因為我的敬業得到了家長的認可。
她的話又讓我有些慚愧,因為我從未想到過,我的工作其實對于她的家庭,乃至整個社會是那么的重要。
我想起一個朋友曾給我的一句評價——你的工作很偉大,正是有你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業,這世界才和諧。——他眼里透著真誠,讓我知道他說“和諧”并非是為應景。
那位母親還說:“中國人口這么多,現在環境污染又越來越嚴重,以后出生缺陷可能更多,你們特教老師應該多學習,在工作中總結經驗,就算不能用在我的孩子身上,也好為將來的孩子做些積累。這也算是我的孩子、我們這樣的家庭為這個社會做的貢獻了。”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位母親,自己承受著命運的打擊,卻還想到別人,想到社會的未來。家長的言語鼓勵著我,我不再急于追求教師的成就感,轉而更切實地投入工作,更認真地制定每日計劃,更細致地觀察孩子的反應和變化。孩子們不能表達他們需要什么,但我知道我能給他們什么,那就是我的愛心、耐心、信心、和恒心。同時,我也寬慰憂心忡忡的家長,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根據孩子的現狀,向家長提供各種建議,讓家長積極配合開展家庭康復訓練。我還利用一些活動機會做些宣傳工作,讓更多的家長能及早意識到“早發現早干預”的重要性,讓殘疾兒童能得到更加及時有效的幫助。 作為一名部門負責人,我始終如一地嚴格要求自己,堅持以主人翁態度對待工作。雖然日常事務繁忙而瑣碎,我還是堅持不斷優化知識結構,除了幼兒教育的知識技能,還學習了特殊兒童教育學、言語病理學、聽力學等相關學科知識。xx—xx年我積攢自己難得的休假,赴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就讀研究生課程,學習“聽力與言語病理學”專業,使自己能夠在特殊教育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起好“領頭羊”作用。正是在這樣一種帶頭作用的影響下,全體保教人員也任勞任怨,始終充滿愛心,給予孩子們母親般的關心照顧。整個科室積極向上,大家團結奮斗,共同進步,鍛煉出了一支具有高度愛心、責任心和專業素質的隊伍,贏得了家長、社會的信任和口碑。特殊教育部于xx年1月榮獲省級巾幗文明崗,xx年7月榮獲省級青年文明號,xx年6月榮獲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單位的稱號。
xx年3月,我接觸到另一群特殊的孩子——自閉癥兒童,他們外表沒有半點異常,可是,他們拒絕和人交往,看似總是沉浸在一個我們永遠無法觸及的世界里,他們精力充沛卻性格孤僻、行為怪異。
記得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早上,來了一位極重度的自閉癥孩子,他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控,喜歡嚎叫,并用咬人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情緒。家長一見到我,就哭著說:“張老師,這孩子整夜整夜地折磨我,我都不想活了,求您一定要幫幫我,救救他吧。”我雖然明知康復這樣一個孩子要付出多大的艱辛,但看著孩子父母痛苦的樣子,我還是打算接下來。這不僅僅是為了孩子的康復,更重要的是為了挽救一個家庭。
為此,我又開始了新的創建,利用業余時間努力搜集和鉆研最新的自閉癥康復教育資料,不斷深化自閉癥兒童康復和教育的意義、目標和要求,制定出適應自閉癥兒童身心發展的教學計劃,指導教師們如何根據自閉癥兒童的特點開展教學。根據師資短缺、經驗不足且沒有現成的康復器材等實際情況,我克服困難,堅持不懈地籌建自閉癥康復區。為了不影響已開展的康復教學質量,我與教師們利用休息時間前往各個市場挑選適合孩子們的康復器材和教玩具,雖然大家都累得說不出話,但彼此的眼神里都傳遞著一股堅毅的信念。終于在20xx年6月自閉癥兒童康復區正式開學了。開學至今,我們共收治了150名自閉癥兒童,有很多來自外省,如福州、合肥等地。經過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已有30名兒童赴普通幼兒園就讀,深得專家和家長的認可,在國內同類機構中已擁有一定的知名度。許多家長是慕名而來,并辭去工作在杭租房陪伴孩子進行康復訓練。
xx年9月,我多次接到福利院院長們的電話,許多“計劃”唇腭裂手術后的兒童,雖然手術很成功,但說話含糊,沒有家庭領養,希望我能開辦語言康復班進行矯治,負責探索孤殘兒童語言訓練工作。xx年3月開辦至今,已收治200余名唇腭裂術后兒童。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全體兒童的語言能力都有明顯提高,為他們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拓展“計劃”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探索出了新路。前期工作匯報檢查時,得到省廳領導和福利院院長的認可和好評。例如:蘭溪福利院一個小朋友,剛入院時,膽小內向,只會說簡單的人稱代詞,發音非常含糊,經過3個月的言語訓練,已能用簡單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愿,性格也活潑開朗多了,最近已被正式涉外領養了。
一次,我抱著一個發高燒的孩子去醫院,孩子無法接受陌生環境和生人,情緒非常激動,不肯配合,掛一次鹽水竟拔了三次針頭。有人受不了,責備我們:“你們是怎么做家長的,連個小孩都看不住!”一同來的是孩子年邁的外婆,眼角閃著淚,我明白,她不愿讓眾人知道孩子的實情。我忙解釋,孩子不懂事。“孩子不懂事,大人總該懂事吧!”我只好沉默,把孩子摟在懷里貼得更緊,抵消著他的抗爭,一邊更溫柔地撫慰他,直至平靜。
由于特殊教育部的殘疾兒童大部分是長期托管,一般到年底才回家,所以保育工作量非常大。特別是許多福利院來的孤殘兒童,年齡在2周歲左右,體質較差,容易生病。因此,在夜間和休息日送他們去省兒童醫院看病已成了我的“專項工作”。經常是深夜甚至凌晨才回家休息,雙休日、國定節假日與家人團聚已成為一種奢望。為了讓殘疾孤兒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我多年來承擔著“母親”的職責,放棄生育自己的寶寶。20xx年我身患疾病,不得不進行手術治療,而我卻一再推遲手術日期,直到年底放假后才住院治療,但我絲毫不后悔,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是我最大的心愿。
程度較輕的殘疾兒童有了較好的康復效果,家長就希望能讓孩子進入正常幼兒園或小學隨班就讀。然而大部分園校都不愿接收這樣的孩子。世人的不了解,社會的排斥,孩子被無奈地軟禁在家里。家長們并不逃避當前的責任,但他們難以設想自己百年之后,長大****卻仍不能自理的孩子該怎么辦。
所以,今天,我想借這個機會,既讓大家了解我,了解我這個職業,更想讓大家來關注我所從事的事業。一個智力障礙兒童的背后是一個家庭的命運,而對他們的扶助,獲益的絕不僅僅是這些家庭本身。
社會保障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面的協力配合,需要我們大家共同承擔與堅持。最后,我想對大家說,“有你相助,此道不孤”。
謝謝大家!
道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道德,生命中最絢麗的色彩》。
在生活中這樣的鏡頭你一定不會陌生:公園里,給小朋友系鞋帶;在家里,我們把自己煮好的飯菜端到晚歸的媽媽手中;校園里,我們把一張廢紙悄悄地塞進自己的口袋……
這就是道德的舉動。道德教育演講稿_講文明講道德演講稿
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范,是獲得別人尊敬和信任的一個標準。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難,其實你用心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很簡單,因為道德有時是一種愛心。
20xx年5月12日,四川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淳樸善良的父老鄉親,在廢墟下呻吟,撕肝裂肺的呼救聲,揪動著共和國的每一根神經!“災難無情人有情”,解放軍向四川挺進,醫療隊向四川挺進,志愿者向四川挺進!支撐他們冒險挺進的就是那一顆顆滾燙的愛心。全國人民都向災區人民伸出了援助的手。我們也紛紛捐款,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我校的張其浩同學過十歲生日,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捐出了所有的生日賀禮, 9200 元,我也毫不猶豫地砸碎了自己的儲蓄罐,將平時積攢下來的80元零花錢全部捐了出去。這不正是“愛心流淌的高尚道德”嗎?道德教育演講稿_講文明講道德演講稿
道德有時是一種感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這樣的小故事:某學校舉辦了一個親子游戲活動。活動中,先給媽媽們蒙上雙眼,看他們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己孩子的手,結果所有的媽媽全都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當游戲進行到下一個環節——讓孩子們蒙上自己的眼睛去摸尋媽媽的手時,卻沒有一個孩子能摸到媽媽的手。所有的媽媽都哭了,像孩子一樣哭得那樣傷心、委屈。因為她們為孩子付出那么多,卻得不到愛的共鳴。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故事。現在的孩子怎么啦?學會感恩以成為培養道德之心之首要。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們要學會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溫馨的避風港;我們要學會感恩老師,因為老師教育我們用知識和修養去書寫青春的篇章;我們要學會感恩社會,因為社會讓我們發揮所長、神采飛揚!
道德,有時是一種習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每天都要問一問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壞了,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只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熱茶,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座,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生活是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播種思想,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道德教育演講稿_講文明講道德演講稿
道德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泰山之重; 道德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心靈高貴;道德沒有體積,卻可以讓人的情緒高昂。道德是做人的準則! 讓我們追隨道德之光,讓道德在生命中綻放最絢麗的色彩吧!
道德演講稿 篇4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誠信是道德的一個體現。富蘭克林說:誠實和勉勵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黃金有價,誠信無價!《狼來了》這個簡單的故事,曾在我們幼小的心靈烙下了誠信的印記,讓我們明白了誠信的重要。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與舍友、同學、老師、朋友交往的一個前提就是誠信。相信沒有哪個人愿意與一個滿口謊話的人來往,也沒有那個人想活在爾虞我詐的環境里。只有大家都誠信相待,才能營造一個和諧美滿的校園氛圍!
節約是道德的另一個體現。我們生活中很多的細節都與節約相關!作為當代大學生,節約糧食、水電之類的都做到了嗎?一首《鋤禾》大部分人都能諳熟于心,學校食堂里也貼這些名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傾倒剩飯剩菜的同學卻不在少數,如果每個同學都按需點餐,還會有那么多剩飯剩菜嗎?這些節約出來的糧食或許就間接的幫助了那些處于饑餓當中的人。還有隨手關燈、隨手關水龍頭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一個小小的舉動卻能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珍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不浪費每一粒糧食吧!
現在不道德的事情時有發生。隨地吐痰、隨地扔垃圾、損壞公物等等。作為大學生的我們,首先要加強自我修養,嚴于律己不道德的行為堅決不做;其次當我們看到不道德行為時,勇敢站出來,或許我們離道德社會有更近了一步。
道德,讓我們與你同行!
道德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楊郅涵,來自三年級四班。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透過流動著美好的光;道德是一道光,孕育沉浸在純潔中的心田。
在生活中,愛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你前進的方向;愛就像一團火焰,融化你心中的冰霜;愛就像火紅的太陽,給予你奮進的力量。愛,時刻縈繞在我們身邊,愛,無處不在!
地震無情人有情,無數中華兒女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用自己的生命譜寫出一曲又一曲“愛”的凱歌,他們用“愛”詮釋著人間最神圣的使命,用“愛”傳遞著人間最真摯的感情!
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當教導主任譚千秋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手死死地抓著課桌護著身下的4名學生時,他心中只有一個字——“愛”,只有一個念頭——“不能讓學生受到傷害!”最后,學生全部獲救,而他卻不幸遇難…地震無情,大愛無疆!譚千秋老師在地震來臨時那千鈞一發的時刻,用他這雙曾傳播了無數知識的手臂又從死神手中奪回了4個年輕的生命,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達著老師對學生無盡的愛!譚老師的舉動讓我為之動容,我為我們中華兒女有這樣的好老師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同學們,當你坐在公交車上,看到年邁的老人拉著欄桿站著,你會讓座嗎?當你走在校園里,看到地上的垃圾,你會撿起來嗎?當你看到路旁的自行車倒了,你會去把它們扶起來嗎?也許你不會,不去做的原因不是你不想做,而是因為你會怕,怕別人誤會垃圾是你扔的,自行車是你弄倒的,怕別人說你是故意做給大家看的。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是早晨初升的太陽,在成長的道路上,首先應該學會的是做人,做一個能把每一件簡單、平凡的事做好的人,做一個能將“愛”常駐心中的人,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明是非,分善惡,辨美丑;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熱愛祖國,我們要從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熱愛家庭做起;服務人民,我們要從服務父母、服務老師、服務同學做起;崇尚科學,我們要從刻苦學習、發憤成才做起;
辛勤勞動,我們要從勤做家務,積極打掃校園衛生做起;團結互助,我們要從學會合作,關心同學,樂于助人做起;我們只有用自己真摯的愛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盡自己的所能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才能讓這個世界更溫暖,才能讓這個世界更精彩!
同學們,當“三創一辦”的號角吹響時,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講文明,樹新風,做一朵又一朵的道德模范之花,盛開在校園的每個角落!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道德演講稿 篇6
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讓我明白了知識與道德的關系,也感覺到道德的重要性。記得我剛進小學一年級開始,老師幾乎明天都在對我們說:“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道德,這一詞也時而出現在我們教科書里,它陪伴了我整整4年,我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倆因此也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蘊含著道德的真諦。前些天我乘公交車去外婆家。車至中途,車廂內已座無虛席。此時,又上來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婦女。靠近車門的一位年輕小伙子忙熱情地站起來讓座,只見中年婦女二話沒說,徑直坐下,隨后有說有笑地逗起孩子來。我在對小伙子投以贊許目光的同時,心中也生出一種怪怪的感覺。小伙子主動給帶小孩的女同志讓座,固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總覺得在“理所”與“當然”之間,似乎還少點什么——中年婦女是否應該向小伙子道謝呢?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報,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認可,大至社會的認可,小到一個人的認可。假如那名中年婦女對小伙子說上一句感謝的話,相信小伙子心里會感到一種付出的快樂!蕓蕓眾生,人人都應時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別吝嗇你的感激;獲得了別人的尊重,也要學著去尊重別人。因為,尊重別人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
曾幾何時,我的心很沉重,我的眼睛時常濕潤。因為在歷史的旅程中發生了一件讓炎黃子孫銘記在心的事——四川大地震。就是在20xx年5月12日這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瞬間帶走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看著一片片廢墟,一個個孤兒,做為一名小學生,一名少先隊員,我的心怎能不潸然淚下呢?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獻出我們的一點愛心,溫暖災區人民的心。這時,我放棄了身邊一些美好的事物,拿出了自己一個月的零花錢,捐給了災區人民。是啊,災區需要幫助,災區人民更需要幫助啊!伸出你的援助之手,鑄造愛的橋梁。這難道不能體現我們中華人民的道德高尚嗎?
日常生活中我時常提醒自己,在家在校多為身邊的人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茶,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座,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
【【熱門】道德演講稿范文集錦六篇】相關文章:
【熱門】道德演講稿范文錦集五篇04-12
【熱門】道德演講稿范文集合7篇04-23
有關道德演講稿范文集錦五篇04-20
【推薦】道德演講稿范文集錦9篇04-04
有關道德演講稿范文集合9篇04-11
【推薦】道德演講稿范文集合7篇04-11
精選道德演講稿范文匯編7篇04-09
【實用】道德演講稿范文匯編10篇04-08
有關道德演講稿范文匯總五篇04-17
【實用】道德演講稿范文匯總8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