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銀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及答案
為大家整理了2017銀行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競賽培訓試題及答案,歡迎閱讀參考。
(一)填空題
1、各商業銀行最遲于(2017年12月31日)前應對所有網上銀行高風險賬戶操作統一使用雙重身份認證。
2、附加身份認證信息應不易被(復制、修改和破解)。
3、高風險賬戶操作應至少包括:向非本人,不含與本行簽訂業務合作等法律協議和客戶預先約定的指定賬戶,如:代收費、第三方支付、貸款還款帳戶等,賬戶轉移資金單筆超過(1000元)或日累計超過(5000元)。
4、商業銀行還應積極研發和應用各類維護網上銀行使用安全的技術和手段,保證(安全技術)和(管理水平)能夠持續適應網上銀行業務發展的安全要求。
5、商業銀行應建立規范的網上銀行(電子銀行)(業務投訴處理機制),建立客戶投訴的登記、統計制度,指定專門的人員或部門及時處理客戶投訴,并對客戶投訴情況進行研究分析。
6、雙重身份認證由(基本身份認證和附加身份認證)組成。
(二)判斷題
1、商業銀行可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和風險控制要求對本行網上銀行高風險賬戶操作進行具體界定。(對)
2、對于身份認證強度相對較弱的網上銀行賬戶操作,商業銀行可不評估風險。(錯)
3、對于其他電子銀行業務類型(非網上銀行),商業銀行可依據其安全程度自行確定是否參照網上銀行管理,但應保證其他電子銀行業務類型不構成網上銀行的安全管理漏洞。(對)
4、商業銀行應將掃描查找假冒本行網上銀行網站及其它針對電子銀行的犯罪活動納入日常工作程序。(對)
5、對于客戶投訴集中的電子銀行業務環節和產品,應及時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加以改正。(對)
6、基本身份認證是指網上銀行用戶知曉并使用,預先注冊在銀行的本人用戶名。(錯)
7、附加身份認證是指網上銀行用戶持有、保管并使用可實現其他身份認證方式的信息(物理介質或電子設備等)。(對)
8、附加身份認證信息應易被復制、不易被修改和破解。(錯)
(三)單選題
1、商業銀行應綜合平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降低網上銀行客戶雙重身份認證的使用 ,促進雙重身份認證的推廣普及。(A)
A.成本 B.價格 C.難度 D.風險
2、高風險賬戶操作應至少包括:向非本人(不含與本行簽訂業務合作等法律協議和客戶預先約定的指定賬戶,如:代收費、第三方支付、貸款還款帳戶等)賬戶轉移資金單筆超過 元或日累計超過5000元。(B)
A.2000 B.1000 C.1500 D.10000
3、商業銀行應加強對與本行系統存在技術和業務連接的第三方機構的管理,通過正式 明確雙方的糾紛處理、賠償等相關法律責任,向客戶充分披露銀行與第三方機構的業務流程和責權關系,積極防范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B)
A.合作關系 B.法律協議
C.合作協議 D.技術協議
(四)多選題
1、雙重身份認證由那些部分組成?(AC)
A.基本身份認證 B.通用身份認證
C.附加身份認證 D.附隨身份認證
2、商業銀行應切實承擔起對網上銀行客戶的安全教育責任,內容應至少包括:(ABCD)
A.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向公眾明示本行正確的'網上銀行官方網址和呼叫中心號碼;
B.在本行網站首頁顯著位置開設網上銀行(電子銀行)安全教育欄目;
C.印制并向客戶配發語言通俗,形象直觀的網上銀行安全宣傳折頁或手冊;
D.在網上銀行使用過程中應在電腦屏幕上向用戶醒目提示相關的安全注意事項等。
3、屬于加強網上銀行安全防范的措施的有:(ABCD)
A.定期搜索與本行相關的假冒網站(郵件、電話、短信號碼等);
B.檢查本行網頁上對外鏈接的可靠性;
C.開辟專門渠道接受公眾舉報
D.發現風險應立即采取防范措施,并通過本行網站及其他渠道向公眾進行通報提示。
(五)簡答題
1、什么叫基本身份認證?
答:基本身份認證是指網上銀行用戶知曉并使用,預先注冊在銀行的本人用戶名及口令/密碼。
2、什么叫附加身份認證?
答:附加身份認證是指網上銀行用戶持有、保管并使用可實現其他身份認證方式的信息(物理介質或電子設備等)。
3、商業銀行應如何加強與本行系統存在技術和業務連接第三方機構的法律責任約束?
答:商業銀行應加強對與本行系統存在技術和業務連接的第三方機構的管理,通過正式法律協議明確雙方的糾紛處理、賠償等相關法律責任,向客戶充分披露銀行與第三方機構的業務流程和責權關系,積極防范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