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區的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等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全面落實市、區有關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安排,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突出重點,標本兼治,強化監管,聯合執法,狠抓宣傳培訓教育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實開展非煤礦礦山大檢查的各項工作,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生產行為,有效防范和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各項控制指標在市上下達的控制指標以內。
一、安全生產工作情況
(一)及時安排,明確目標。
年初下發了《區2013年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要點》和《2013年區打非治違和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安排部署了2013年全區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明確了工作目標、措施。
(二)突出重點,靠實責任。
按照《安全生產法》、和及省、市、區“兩個”責任規定,突出落實政府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和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督促鄉鎮與轄區內的非煤礦礦山企業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當地政府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企業成立由企業負責人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具體負責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在企業內部企業的主要負責人與企業的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工人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使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每個生產環節和崗位。
(三)宣傳教育,提高素質。
針對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生產意識不強、安全管理水平低等問題,配合市局對全區非煤礦山企業的183名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取得《安全資格證書》,做到全員持證。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督促企業通過例會、黑板報、標語、安全生產事故案例等形式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通過宣傳培訓強化了礦山企業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對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四)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
依據省、市、區關于開展嚴厲打擊非煤礦山領域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和安全生產大檢查行動及隱患排查的安排部署,制定下發《全區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大檢查方案》,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采取“企業自查、行業檢查、綜合督查”相結合的方式,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結合全市非煤礦山整頓方案,以“治亂、治散、治差”為重點,采取“關閉、整合、提升”等措施,不斷加強對非煤礦山的現場安全管理,及時消除各類事故隱患。共檢查非煤礦山企業103礦次,排查隱患721條,整改706條,對未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延期手續的14戶企業責令停產整頓并向區供電部門提出斷電行政建議。對25戶企業未辦理采礦許可證或未延期采礦許可證的企業依法移送區國土局進行處理。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11戶企業依法予以關閉。有力的維護了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嚴肅性,確保了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
(五)開展職業危害檢查,確保從業人員職業健康。
依據《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就企業勞動防護用品的發放、職業危害宣傳、職業危害相關制度措施的落實執行等方面及時開展檢查;根據我區非煤礦山企業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情況,督促磚瓦粘土和采砂采石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為從業人員配發符合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工人正確佩戴和使用,降低了作業現場的粉塵危害,要求各企業對工人開展健康體檢,建立健全職業健康檔案。認真填報了《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表》,摸清了職業危害情況,為下一步開展職業危害整頓治理奠定了基礎。
(六)嚴格安全許可,落實新建非煤礦山企業“三同時”制度。
根據《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的規定,按照國家、省、市、區對頒發《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安排部署,及時督促30戶企業新辦和延期辦理了《安全生產許可證》。對5戶新建的采砂采石場辦理了安全設施“三同時”手續,從源頭上杜絕了安全欠賬。
(七)認真開展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專項檢查工作。
根據市安監局《關于印發市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和省安委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市安委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安排,認真開展了區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排查出6類影響管道安全運行的問題,并督促相關園區、部門、鄉鎮認真抓好整改工作。
二、存在問題
(一)區屬非煤礦山企業缺乏專業技術力量,多為季節性生產企業,從業人員流動性大,文化素質較低,自我保護意識差,導致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難度大。
(二)我區非煤礦山企業分布于38個鄉鎮,量多面廣,安全基礎比較薄弱的現狀仍未得到根本改變。
(三)因非煤礦山企業規模小、經濟效益低,對安全生產的投入不足,導致企業安全基礎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