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回大地手抄報圖片內容大全
春回大地手抄報圖片一
春回大地手抄報圖片二
春天養生的方法:
春季養生,就是指在春天通過各種方法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肝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它具有調節氣血,幫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功能以及調暢情志、疏理氣機的作用。因此,春季養肝得法,將帶來整年的健康。
中醫養生學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意思是說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的肝臟有著密切的關系。早春時節,專家指出,養肝護肝要從飲食、起居、鍛煉和情志四方面入手。
春季飲食要根據個人體質進行選擇,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張大量進補。身體特別虛弱的人可以適量食用海參、冬蟲夏草等補品。
對于健康人群而言,春季飲食要清淡,不要過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同時,因為此時陽氣上升容易傷陰,因此要特別注重養陰,可以多選用百合、山藥、蓮子、枸杞等食物。對于“吃肝補肝”的說法,可以適量吃一些豬肝,但一定要保證飲食衛生。
春天的三個月,是自然界萬物復蘇,各種生物欣欣向榮的季節。人們也要順應自然界的規律,早睡早起,起床后要全身放松,在庭院中悠閑地散步以舒暢自己的情志。
春季的運動養生保健是恢復身體“元氣”的最佳時節。由于寒冷的冬季限制人們的運動鍛煉,使機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和內臟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減弱,特別是全身的肌肉和韌帶,更需要鍛煉以增強其運動功能。春季人們應該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慢跑、體操、太極拳等,保持體內的生機,增強免疫力與抗病能力。
春天的.氣候呈現溫差大、風大的特點,要注意防風御寒,在遇到強風時要適當地減少外出鍛煉,以免風大傷肝。
中醫理論認為肝屬木,與春季相應,生理特性為“喜條達而惡抑郁”,故有“大怒傷肝”之說。肝的生理特點是喜歡舒展、條暢的情緒而不喜歡抑郁、煩悶。
專家指出,在春季保健重點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暢,努力做到不著急、不生氣、不發怒,以保證肝的舒暢條達。
春季養生,情緒上要樂觀,不宜抑郁或發怒,不要過分勞累,以免加重肝臟負擔。有肝臟疾患的人,要做到心寬、心靜。在繁忙浮躁和充滿誘惑的塵世紛擾下,要做到“恬然不動其心”,就能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防止心理疾病的發生。
春季養生禁忌
單鞋不要過早穿
霧天不宜鍛煉
忌上火就用解毒丸
春主生發,燥是一大特點,很多人會出現口干舌燥、大便干結等“上火”癥狀。中醫將“上火”分為實火、虛火,要根據“火種”來滅火。
春天為什么容易犯困?
常言道:春困秋乏,這是一種正常的人體感受。健康專家指出,春困是人體生理機能隨著自然界氣候變化而出現的一種生理現象。
受氣候變暖的影響,人體的皮膚血管漸漸擴張,血流量也隨之增加,全身的血流量重新配置,大腦的'供血量和供氧量相對減少,腦組織便降低興奮性進行自我保護性,因此人們就有了睡意。
春天氣溫變暖加快了人體的新陳代謝,全身耗氧量升高,導致使腦供氧量下降,由于在冬天大腦養成了對高氧環境的依賴,短期內不適應環境的改變,大腦的興奮性受到抑制,人也就感到困倦。
此外,缺乏維生素B族與飲食過量也是重要原因。天氣變暖致使人體各個器官活動加速,因此對能量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但是在糖分和脂肪轉換為能量時需要大量維生素B群,因此在營養不足、缺少維生素B群時,便會抑制大量消耗能量的大腦的興奮性,使人們感到困倦。
很多家庭或辦公樓在密閉環境中開空調,造成空氣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含量過高,也會加重春困癥狀。在辦公大樓,如果有20%的人出現嗜睡、打哈欠、眼睛睜不開、臉潮紅、迎風流淚、掉發等癥狀,就應該停開空調。
【春回大地手抄報圖片內容】相關文章:
品味書香手抄報圖片「內容圖片」08-10
科學手抄報內容及圖片07-20
數學手抄報內容圖片07-21
手抄報防溺水內容及圖片07-19
愛國手抄報內容圖片07-29
古爾邦節手抄報圖片及內容資料07-25
贊美春天手抄報圖片內容08-09
霧霾手抄報內容及圖片08-04
國慶節手抄報圖片內容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