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提高防溺水意識手抄報
造成溺水事故的原因:
1、心理原因:指怕水,心情緊張,一旦遇到意外時,就驚慌失措,動作慌亂。四肢僵硬等導致溺水,還有尋死、自溢溺水;
2、生理原因:指體力不支,飽食、饑餓,酒后等導致溺水;
3、病理原因:指患有不宜在水中活動的疾病的人(如癲癇病者)等下水后引起病發導致溺水;
4、技術原因:指游泳技術不佳,或技術失誤者出現意外等導致溺水;
5、其他原因:游泳者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等導致溺水。
容易發生溺水事故的情況:
1、不小心從岸邊、船緣等處落入水中;
2、身上浮具脫離,沉入水中;
3、游泳技術不佳,在水中遇到碰撞等意外,驚慌失措、動作忙亂;
4、突然嗆水,不會調整呼吸;
5、入水方法不當或對江、河、湖等水下情況不熟悉瞞目跳水;
6、過于逞強;
7、冒險潛水;
8、被溺水者緊抱不放的其他游泳者;
9嬉水時,被人按壓等等。
水上救生 - 提高保護意識
1.熟悉水域、場所和環境
一切進入水上活動場所的人員,必須認真了解本場所的活動環境情況(如本場所是否有人經常在此游泳,水下情況有無暗礁、樹頭、木樁、漩渦等)。
2、及時呼救意識
在水中活動過程中,如遇到意外或危險時,應迅速、及時地發出求救信號,然后再進行必要的自救處理(當然是在有能力的基礎上)。
3、爭取時間意識
呼救后,如有能力進行自救,可以采取適當的技術自救。如已經不可能進行自救,則應盡量放松身體,采取仰臥姿勢使身體漂浮于水面(繼續呼救),爭取更多時間,等待獲救。
4、靠岸意識
在水中遇險后,如當時情況許可,還是應采取積極的自救方式,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努力向岸邊靠攏(邊靠邊呼救),靠岸越近獲救機率越高。
總之,預防意識和預防自救能力必須在平時培養和訓練,而在水中遇險之后,又必須建立在沉著、冷靜、積極的基礎上,運用合理、正確的自救手段和方法,達到自救或被救的目的。
特別注意:遇到有人溺水時,須運用最安全的方法,如能在岸上施救的,絕不下水去救;如能用器材去施救的,絕不要徒手去救。不論使用那一種方法,都要先要求做到自身的安全,才能談到去救助他人,千萬不要變成“人溺已溺”
【提高防溺水意識手抄報】相關文章:
防溺水手抄報資料:防溺水安全兒歌07-20
防溺水手抄報資料:防溺水很重要07-19
防溺水手抄報資料:防溺水安全標語07-23
防溺水手抄報的資料:防溺水注意08-20
提高安全意識防詐騙宣傳句子04-13
手抄報防溺水資料10-06
防溺水的手抄報內容精選07-29
防溺水手抄報10-04
防溺水安全手抄報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