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暑期實踐報告范文
社會實踐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職業和行業的了解,更好地進行職業規劃,也可以幫助我們為從學生向職場轉變進行準備,而且也有助于我們將來在就業時增強競爭優勢。如下是中國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暑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但和天氣一樣熱的是研究生對社會實踐的熱情。他們走出校門,融入社會,在多樣的社會實踐中,豐富自己的閱歷,了解和感悟人生真諦。
力行而后知之真。社會實踐是促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校與社會相結合、學生與群眾相結合的有效渠道,同時,研究生社會實踐更注重實踐與學術研究結合、實踐與就業掛鉤,提倡開展專業社會實踐。今年暑假,我校研究生共組成10支實踐隊奔赴農村、社區、石油石化企業、街道、機關等不同區域開展多方位、多領域、多角度的專業實踐、科技服務、社會調研等活動。其中,博士團社會實踐是我校研究生社會實踐的品牌活動,今年博士團前往遼陽、新疆油田等地參觀考察和開展科技交流,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自身明確科研方向,提升科研的動力和信心。
理論與企業生產相結合,專業實踐展風采
“學至于行而止。行之,明也”,“致知”和“力行”是學習過程中互相促進的兩個環節。為使研究生將所學的專業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走在科技合作和服務企業的前列,今年10支研究生社會實踐隊中有3支以“百名博士赴基層,千名碩士去一線”為目標。他們結合我校專業特色,立足石油石化企業需求,分別奔赴遼陽石化、遼寧奧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和惠城石化,進行專業實踐和兼職鍛煉。
“請問咱們遼陽石化公司在催化加氫裝置中主要使用的催化劑是什么類型的催化劑、其壽命大約為多長時間,回收利用情況如何?”“請問在煉油和石化設備中經常出現的腐蝕性問題是如何解決的?”“請問在芳烴車間,如何控制對二甲苯的產率和產物的選擇性?”這是在遼陽石化分公司的會議室里,博士團成員與遼陽石化各科室負責人和主要技術骨干進行交流時詢問的一些問題。遼陽石化是我國著名的石油化纖基地,原油加工年產量為千萬噸,芳烴及其衍生物產量位居全國前列。博士團成員深入實踐,參觀了加氫裂化、加氫精制、加氫脫硫及催化重整等裝置和控制車間,并就實際生產過程中面臨的各種技術難題,與現場領導、專家進行深入探討,在為油田技術創新出謀劃策的同時,自身的理論與實際也得到更好的結合。
博士團赴新疆油田開展社會實踐期間,先后參觀訪問了新疆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和實驗檢測研究院,針對新疆油田在勘探開發、穩產增產、環境保護等方面面臨的技術難題,博士團成員與油田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探討,并對新疆油田稠油開采特色技術—SAGD技術的發展應用提出自己的見解。
而化學工程學院的社會實踐隊員開展了為期21天的“博學在石大,篤行于惠城”實踐活動。實踐隊員在惠城石化被安排在技術服務中心,生產管理部二車間、反應崗位、干燥崗位……進行頂崗實習。他們和惠城石化公司的員工一起,進行催化劑原料性質分析和油品分析,巡檢設備和車間,繪制車間總工藝流程圖等。這期間,隊員們還了解到不少關于日常生產所需檢測控制的內容,學習內操師傅負責的DCS控制系統,了解現代化生產的控制操作方法。“21天的時間,我們度過了求學生涯中最豐富寶貴的階段,領略了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奧妙,體驗了專業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無限魅力,使我們的工作能力與人生閱歷都有了很大提升與拓展。”隊員步長娟說道。
致力于專業理論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研究生社會實踐越來越受到重視,經過多年探索,學校形成了以油田企業和鄰近企業為依托、“課題研究、鍛煉能力、服務社會、促進就業”四位一體的社會實踐模式。這一模式立足于石油石化企業需求,結合研究生專業特色和企業工作特點,極大地鼓勵了研究生結合導師項目、課題研究等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做好科技服務工作。
關注社會熱點 勇于責任擔當
“關注社會熱點,點評當今時事,以獨特的視角呈現出世界各個角落的人文特色,讓自身有所思有所想”,這就是研究生社會主題實踐的宗旨與意義。除了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開展有針對性的具有學術背景的社會實踐活動外,在研究生社會實踐隊伍中還有不少以社會熱點為關注對象,在對社會焦點問題的調研和探求中體現著自身的擔當。今年的兩支研究生實踐隊伍就將調研重點放在了社會普遍關注的新生代農民工及嬰兒島等社會熱點問題方面。
7月5日,孫思聰所在的行知實踐隊由學校啟程,先后趕赴青島啤酒廠、海信集團、城陽區工業園、城陽區人才招聘市場、城陽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地實地調研新生代農民工生存、生活狀況。他們入住青島啤酒廠和海信集團等企業、工廠,與新生代農民工共同生活,近距離了解他們的生活現狀;在新生代農民工密集的'地區如城陽區中心街道,了解市民對他們的看法。與此同時,實踐隊員還聯系到當地法院、醫院向新生代農民工開展法律、維權講座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法律(心理)咨詢室或熱線電話,為他們的“再教育”、“再就業”提供良好的渠道。此外,實踐隊還在農民工當中舉辦了“寫給自己的信”活動,幫助他們減輕心理壓力。
“夢想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新生代農民工雖然獲得城市的認同困難一些,扎根城市的夢想也較難實現,但他們都在努力奮斗著、前行著,我們非常敬佩他們,也呼吁社會多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助。”實踐隊員王迪說道。
針對當前廣受熱議的嬰兒島話題,8月下旬,我校研究生組織的社會實踐隊對嬰兒島相關情況展開調研。實踐隊員先后奔赴南京、濟南兒童福利院,調研嬰兒島使用狀態和棄嬰的相關情況。根據調研情況,目前國內大部分兒童福利院所設立的嬰兒島都處于封閉狀態,不準外人參觀、咨詢、調查任何相關事項。就南京市兒童福利院而言,嬰兒島外部已有鐵欄圍住,大門緊閉,嬰兒島不設開放日,也不允許進行慰問和咨詢。據了解,該福利院自正式啟用以來已經收容棄嬰800多名,棄嬰年齡大多在1至3歲之間,殘疾率極高,可達98%左右。嬰兒島本應是“生命的呵護之地”,如今卻成為棄嬰人不負責任的“逃難所”。
“看到年僅2歲的可愛寶寶被遺棄成為孤兒就好心痛,這怎么也是一個生命啊!”隊員李哲說,“希望相關家長承擔起身為父母的責任,同時期待社會加大救助力度和執法力度,讓父母不因無力救治而遺棄病殘孩子,對于惡意丟棄嬰兒的行為也要依法從重處理。”
把握時代脈搏 探究就業難題
“針對當前研究生倍感壓力的就業問題,我們進行了就業地域選擇和工作心理變化兩方面的調研。”研究生就業調研社會實踐隊隊員喬夢辰說道。實踐隊的隊員們通過學校、相關學院的網站及QQ、人人網、朋友圈等新媒體渠道發起關于“在校研究生就業城市選擇”的問卷調查,并分別在北京、青島、東營、濰坊等一、二、三線城市,進行實地走訪調查,同時通過網絡即時通訊工具、電話等方式對其他城市的學生進行語音訪談。
“當前研究生就業壓力較大,只有10.29%的研究生有清晰長遠的生涯規劃,而89.71%的研究生對自己專業的就業前景感到困惑,半數以上的同學對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不大看好,倍感壓力。選擇職業時首先選擇工資水平及福利高的國有企業的研究生占85.29%;同時,50%以上的研究生更愿意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發展,去西部等偏遠地區發展的很少;在影響就業的因素方面,工作經驗、綜合素質、性別差異占前三位。此外,已經在邊遠地區就業的研究生也有50%以上打算跳槽。”隊員張濤說道。
無論是專業實踐、社會專題實踐還是社會調研,今年暑假我們在專業實踐中磨礪,在服務社會中成長。“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能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了解企業生產實際和社會百態,是研究生們鍛煉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平臺,研究生們一定會在實踐與學術研究相結合的道路上不斷磨練自己,成就自己,砥礪篤行之。
【研究生暑期實踐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范文12-02
暑期實踐總結報告04-07
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1-14
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范文03-04
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報告范文03-04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01-07
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范文4篇11-24
最新暑期社會實踐總結報告范文04-05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報告04-06
關于暑期的社會實踐報告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