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2016
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2016,希望對您的學習有幫助: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2016(1)
今年寒假,我走進社會,體驗了一些社會實踐,談不上實踐,我只能說我去過去兩個地方,看過他們部分的工作和生活,自己也動了些手而已。
首先我去了泰州電視臺。這個電視臺是我表哥工作的地方,他是個記者,工作沒幾年,自然也比我大不了多少,和我關系不錯。我打電話和他說要去實踐的時候,他說跟制片人說一下,第二天事情敲定,我就去了,這一去就是一個星期。我是下午去的,到了臺里也沒什么事,表哥說明天才去做采訪,讓我先玩玩。我在格子間里玩著大富翁,打發著時間,我真的沒有事做,但我在聽著周圍發生的事。我表哥所在的節目組是個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問題的小單元,還不算太過于接觸那些社會的陰暗面。他們接電話接的挺忙,電話里都是人民群眾反映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表哥的同事們議論著各種事情,我靜靜地聽,靜靜地思考,沒有實事做,這卻也是學習。第二天上午我和小晴姐出去采訪,是去移動宣傳一個服務。那是一個告知參加醫保的人民群眾醫保余額之類的服務。我們來到移動服務大廳的時候,已經有人來到大門迎接了,畢竟是宣傳他們的服務么。采訪的時候小晴姐讓我舉著話筒,這就是我做的活。可采訪的那個人很實在,說采訪她的話要給錢,不過這也乃怪,人家是做傳銷安利的。采訪了幾個都不成功,后來好不容易才解決了,于是打道回府。中午回去,下午就下雪了,節目組罵聲一片,曾經在那些人心中或好玩的或浪漫的雪啊,成了艱巨他們采訪任務的敵人,然而生活就是生活。
后幾天我和表哥去采訪因租田而引發的十年的今天浮出水面的部分租金缺斤少兩的問題,第二個采訪是一個懷疑自己有嗜賭癥的而立之年男子在貸款幾次離家出走賭博輸掉一百多萬后來節目組希望解決自己的問題,第三個是解決某農民自己有各種齊全手續建的房子卻拿不到房產證的問題。有時候聽著表哥給我講著那些幾乎可以寫成小說拍成電影的新聞故事,我心里總是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也許是一種無奈吧。臺里面年底評選先進個人,那個先進個人請大家吃飯喝酒,表哥沒帶我去,他說自己很晚回來,讓我拿他的鑰匙先回家。可是晚上,我很困,十二點睡了,手機開著放在枕邊,等電話給他開門。后來我醒來時哥哥已經進來了,和他合租房子的同時一起進來的,他說他們吃完飯后去了酒吧,他喝了很多酒,他有點醉了,于是他給我講了很多東西,很多道理。我清醒地傾聽著他的實戰經驗,有些我們的私事,還有以后的事,他說了很多,我記了很多,絕對受益匪淺。去的一個星期里,我給他打過一天同期聲,其他也沒幫什么忙,主要是去看他們工作,也可以說是長見識吧。我此行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也清楚的知道我缺乏太多的知識,無論是技術上的還是社會上的,我還很嫩,這個自己心里清楚。
第二個工作的地點是父親所在的工作的工廠,一個生產柴油機現在兼做3g信號塔電池托架的廠。這里的活很臟很累,我早就想去廠里了。去之前一天我和父親一起去吃他們的工作餐,更加堅定了我去的意愿。我自己來的,我騎著車來的時候給父親打電話,他來接我,他穿著工作服帶我去工作區。我又見到了小哥哥,他比我大一歲,他是個殘疾人,全身肌肉有點不聽使喚面部扭曲的那種可是他很樂觀,很愛笑,很多人嫌他臟,認為他難看,但我卻喜歡看他的笑臉,那么純凈。我們叫他毛毛,毛毛的殘疾是遺傳的,因為近親結婚,毛毛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死了,在世的時候治病使得家里債臺高筑。毛毛為了還家里的債,不僅要工作,他還要訓練,他是個殘疾人運動員,在江蘇還算跑出點成績,去年得了六千多獎金,今年要去江蘇參加比賽。他五點起床,跑完十公里后就到廠里不知疲倦地工作,天黑了別人吃完晚飯他還要撐著不好使的眼睛工作,因為他的活是計件給錢的,回家后他在黑暗中再跑十公里,每天二十公里,他說教練讓他跑的。沒有人監督他,他是自覺的,他為了他的家庭在跑,他說所有的錢都給媽媽。他一看就是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如果你問他每天吃什么,他會歪著臉響亮的回答你:青菜,他沒有第二個回答,他每天這樣拼命地奮斗每天只能夠吃青菜,沒有油水,他晚飯都能吃兩海碗米飯。他一坐下來就打盹,他真的真的太累了。他的眼睛不好,每天只能在外面做工,他干的是打磨,使用打磨機,很危險,很多人的手指就是被它奪去的。在滴水成冰的天氣,在呼嘯的北風中他就這樣工作著,在這樣的天氣,我知道你在家里還感到很冷。有一段時間非常冷,父親讓他休息一下,他說:媽媽會揍我的。我聽到這句話,眼淚就在眼眶里了,真的給我太多的感動。廠里還有很多的殘疾人,因為廠里可以因此減少交稅,他們很多都和我一樣年紀,還有的窮的孩子長這么大連蘋果都沒吃過,有的殘疾孩子歪著嘴流口水流的衣服上都是口水卻無法合上嘴,甚至還有殘疾孩子兩只腳內彎腳尖幾乎朝后到只能站著便便……他們為了生活而來……
寒假里我還聽了許多的九十年代的搖滾,聽到了搖滾中那些吶喊的聲音;經歷了一些事,那些令我思考的事;看過一些人,看看他們對生活的態度。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在路上。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2016(2)
寒假的第一天,我們小組到溫州書城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用小組一個成員的話說,這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個工作崗位。雖然說好早上9點,但是大家都早早就到了。
我們從上午9點開始一直忙到下午3點才離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任務,有被派去收銀臺幫忙的,負責擦書柜的,整理書架的,一天下來大家都蠻累的。當天有冷空氣,還下著雨。擦書柜的成員要用冷水清洗抹布,而且她們并沒有手套。理書的同學一不小心手就會被或厚或薄的書劃到,弄的紅紅的。負責管小學書籍的成員忙的不可開交。因為小學生看完書都很少放回原來的位置。剛整理好的一下子就又亂了。然后又要反復去理。在收銀臺幫忙的成員負責前來查閱的人。他們打字很慢,但是那些人們也不會嫌棄他們,還會很照顧的對他們笑。會有一些小朋友、幫孩子找書的阿姨、或者是自己來買書的爺爺來問我們關于某本書在哪里的問題。其實我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大家都會很耐心的幫他們去找。看她們找到自己要的書籍我們都很開心。
這是假期的第一天。我們本可以在家里睡著懶覺或是出去逛街。可是我們選擇了走出學校,走進社會,去書城實踐。進行實踐活動,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并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工農群眾學習,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機會;是提升我們修身,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同時,社會實踐也加深了我們與社會各階層人民的感情,拉近我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身上的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這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才能得到體現。謝謝很照顧我們的工作人員,也謝謝充滿善意的人們。
陰冷了多天的春節,終于迎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空氣里洋溢著節日的喜慶。“這將是美好的一天”我們祝福著,來到陽光書屋。書屋的負責人一見到我們,就熱情地向我們介紹賣報紙的有關情況。如:哪些報紙好賣,應該怎么賣報紙,賣報紙的小竅門等。很快我們分成三組,決定去不同的地方賣報紙,比賽誰賣的最多。彩飛、女青、婷婷去車站;周陸澤、張菲特、林偉強去各個吃飯的地方;林婷婷、蔣凱偉、周春珍就在馬路上。隨之我們立刻分頭行動。
在車站的女生們費盡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面對過無數次陌生人的冷漠拒絕,依舊厚著臉皮叫賣著。終于,幸運之神聽到了她們心中的呼喚,一位面善的老爺爺買了一份,并且不停地鼓勵她們,稱贊她們不退縮,不氣餒。面對好心人的鼓勵,原本心灰意冷的女生再次重燃信心,她們相信老天不負有心人。那么其他幾組呢,從沒有碰到過如此尷尬情況的我們有將如何面對?我們咬著牙堅持到了最后,即使有一組最后一份都沒賣出,即使我們遭到不理解的陌生人嘲笑的目光,即使我們受盡了委屈,這有何妨?
我們學會了用最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陌生人,用最真誠的態度賣出每一份報紙;學會了感激每一個擦身而過的人所給予我們不同的鼓勵;學會了放低自己的心態,平和地對待每一件事。
筋疲力盡的我們,望著被我們捏得已有些爛了的報紙,手心被汗水浸濕的硬幣,心里充滿了欣慰。也許手里的報酬對我們來說微不足道,但在我們心里,它們是我們用自己雙手掙來的第一筆真正屬于我們的財富,是人生中最深刻的最燦爛的體驗。我們可以自豪得對世界說:“我們長大了!我們學會獨立了!”
告別了這間流淌下我們汗水的書屋,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夕陽投下余輝,拉長了我們的身影,一排背著書包蹦跳著的小“大人”,這幅圖畫深深地銘刻在我的腦海。經過一天的勞動,我們懂得了太多太多。
又是一個早上,仍舊是寒風滿街,但是相對于早起的我們來說有些不同,因為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溫州市豪康流體鋼管有限公司。感謝老天爺,在全國都在遭受寒流的時候,給了我們溫州一個陽光的早上,也給我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溫州市豪康流體鋼管有限公司生產高精度無縫不銹鋼管及管件、閥門,是國內同行業中專業制造流體鋼管的廠家。公司從二00二年成立至今,憑著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及良好的信譽,贏得了國內外客 戶的一致好評。現擁有冷拔管機、多輥式冷軋管機、自動拋光機、端銑機、高壓沖冼機和檢測儀等生產設備,基于國內領先的技術和優秀的管理方式,專業生產“浙豪牌”高精度潔凈衛生級不銹鋼管。產品品種齊全、形成系列,能滿足食品、啤酒、制藥、果汁、水處理、生物工程、高純度氣體等行業的需求。 “浙豪”品牌高精度不銹鋼流體管原材料采用標準SUS304、SUS304L、SUS316、SUS316L鋼板及鋼坯,具有極高的強度和搞腐蝕能力。嚴格執行ISO、IDF、DIN、GB和3A工業標準,產品質量完全達到 GMP要求。另外,“浙豪”產品光潔度可按用戶不同技術要求進行定制。 “客戶是生產過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滿足客戶的需要是該公司的第一追求。“浙豪”人將以自己的 執著,誠信和尊嚴,精心打造每一件產品,提供最佳服務。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雖然通過網站我們知道了很多。但是想到今天要親身去體會一下,大家還是很興奮。
在集合完畢后我們就對該公司進行了的參觀。整個上午雖然對于這些東西的制造是如何如何我們沒有深入的了解,但是我們還是學會了不少
首先,看到了那么多工人在臨近年關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工作我們很感動,想到溫州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其實離不開這些外地來溫打工者,他們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城市,用自己的汗水建設溫州,因為寒流現在還不能回家,卻毫無怨言,真的很值得大家尊敬,
其次,我們體會到了工人們的辛苦,了解到他們為了生計付出了許多,而我們這些高中生過著父母提供的最舒適的生活,所以我們更該努力學習,讓父母放心。
最后,通過這次參觀 我們了解到現在技術的發展,就連一個小小的產品也蘊涵這么多的技術,更加感受到現在知識的重要,我們將來真是任重道遠啊!
2月4日,新的一年就要到了,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我們小組參加了雙嶼鎮旗山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的'社區大掃除活動。
下午一點,小組9人和其他一行人在居委會大媽的帶領下,開始了大掃除。由于我們小組有9人,大媽把最大的一片劃給了我們。為了提到我們的效率,我們組內又進行了一次分工,3個人刮廣告紙,3個人掃地,3個人擦樓梯的扶手。
寒風襲襲,每一個人的手都凍得通紅,但我們沒辦法,誰叫我們在義務勞動呢!干著干著,我們發覺不再像開始時那么冷了,可能是勞動的過程中讓我們忘卻了冷吧!平日里我們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過慣了“溫室”的生活,可今天的勞動讓我們認識了許多:
父母為了我們,總在夜以繼日地工作,為了我們能生活的更好從來沒有一句怨言,今天短短的幾個小時的義務勞動又能算什么呢?要知道我們對于父母也只是義務罷了,可他們總在不停地“拼命”,我們應該感到滿足了!
最近我們南方的天氣出奇的冷,對于那些站在工作崗位上的勞動者來說,比我們可要辛苦百倍了,為了溫州的建設,為了溫州人民在春節期間的正常生活,他們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奮斗,我們應該對他們表示感謝!他們在寒風中的時間可比我們長得多呀!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2016(3)
1月22日至2月27日,我隨工程學院三下鄉隊伍來到周家村社會實踐。對于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經歷。短短的五天時間,感受了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也產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1550畝,住戶面積200畝,230戶人家,800口人,其中黨員19名。村固定資產120萬,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平。周村長自74年上任以來,為村里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里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長,村里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那既有經濟效益又能美化環境的柿子樹,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著相當大的區)。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夸張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為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里的領導介紹,村里的主要收入來源于種植業,其中200畝果園收益可達每畝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達到了每畝10000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項目時,村里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木器廠,在村里投入生產,但不到3年,木器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幾次上項目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學校并不算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與偏遠山區相比,以令孩子們滿足。但與我從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學已有著天壤之別。僅從每天上完課孩子們必須將自己的凳子搬回家來說,這的學習環境并不能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幾乎想要我們在5天之內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大學生成為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后回不回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小學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左右的考大學,去大城市的話影響著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回到自己的家鄉。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回蕩著。
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床頭貼著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只有九個字:別忘了!你是農村戶口!!!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于自己農村戶口及生活環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脫落后的環境,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里的驕傲考出去成為大學生以后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
這種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后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于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孩子們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來源于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爺的聊天當中,老人告訴我們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考學去了城市,在談到孫子時,老人很自豪的告訴我們,他的大孫子剛在一所省重點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我問老人想沒想過讓孫子回家鄉支援家鄉建設,老人說: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來說,村子應屬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讓孩子回來,可想而知其他貧困村的情況。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關鍵在于和韓國合作的200畝高效田,其實這對村里既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又是一種勞動力的利用。韓國人出種子,出技術,村里出勞力,出土地,收獲后,韓國人回收所有果實和種子,付給村里的報酬只是收益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還規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種,否則將受重罰。這完全是一種勞動力的欺騙,可是以我們的知識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技術關鍵。而我們為了這筆可觀的收入,還必須甘受韓國人的這種技術欺騙,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試想如果村里有這么一批農業知識相當豐富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掌握韓國人的技術,從而為我們自己所用,那時所有的收益都將歸我們自己所有。村里將遠比現在要富裕!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一些客觀現實又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開放20年來,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采訪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80%的家庭將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為自己未來幾年內的最重要支出。在資金比過去有了保障之后,我們支持農村教育以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幫助,還應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觀念上的幫助。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適應時代發展的觀念和大局觀。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支持農村的教育事業!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2016】相關文章: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6-19
大學生超市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2-02
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1-24
【推薦】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1-07
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1-14
大學生寒假餐廳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1-19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優秀范文07-29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10篇01-07
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調研報告范文05-24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