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失業保險費率降低 到手的工資將增多
國務院常務會議25日召開,確定進一步減稅降費措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和創業創新。會議決定,將失業保險費率由現行條例規定的3%統一降至2%。那么什么是失業保險呢?失業保險的補償又該如何領取呢?
●到手的工資將增多
根據浙江省執行的2%失業保險費率辦法,個人承擔費率由1%減半為0.5%,月薪3000元則實得增15元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在前期國家已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和創業創新的減稅降費力度。
會議決定,將失業保險費率由現行條例規定的3%統一降至2%,單位和個人繳費具體比例由各地在充分考慮提高失業保險待遇、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
初步測算,僅這一減費措施每年將減輕企業和員工負擔400多億元。
地方對此已有探索。如浙江省此前已下發文件,決定從2015年起,浙江全省調整失業保險費率,即失業保險費率統一由3%調整為2%。根據新規,浙江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繳納費率比原來分別下降0.5個百分點,用人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1.5%、職工個人按照本人工資的0.5%繳納失業保險費。
如果按照目前浙江下調的失業保險費率來算,若一名當地職員月均工資為3000元,其所在公司共300人的話,失業保險費率降低后,此職員每月比原來少繳15元,公司每月比原來少繳4500元。
●失業保險金介紹
失業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它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之一。失業保險具有如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是普遍性。它主要是為了保障有工資收入的勞動者失業后的基本生活,其覆蓋范圍包括城鎮勞動力隊伍中的絕大部分成員。
二是強制性。它是通過國家制定法律、法規來強制實施的。按照規定,在失業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內的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參加失業保險并履行繳費義務,不履行繳費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是互濟性。失業保險基金主要來源于社會籌集,由單位、個人和國家三方共同負擔,繳費比例、繳費方式相對穩定。籌集的失業保險費,不分來源渠道,不分繳費單位的性質,全部并入失業保險基金,在統籌地區內統一調度使用,以發揮互濟功能。
失業保險的覆蓋范圍很廣,城鎮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臺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各類企業及事業單位都必須參加失業保險并按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上述單位的職工也要按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失業后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社會團體及其專職人員、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城鎮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業主及其雇工是否參加失業保險,由省級人民政府確定。
失業保險是國家給予失業人群的權益保障,失業人群可通過申請失業保險金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申領失業保險金應具備的條件
一是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
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即失業人員不愿意中斷就業,但因本人無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斷就業。勞動保障部發布的《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對哪些情形屬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作了規定,主要包括:終止勞動合同,職工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職工被用人單位開除、除名和辭退的,用人單位違法或違反勞動合同導致職工辭職。出現上述情形造成職工失業的,職工有權申領失業保險金。
三是已辦理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辦理失業登記是為了掌握失業人員的基本情況,確認其資格。須有求職要求,是考慮到失業保險的一個重要功能是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這是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一個前提,也是失業人員應盡的義務。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二的,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并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一)重新就業的;(二)應征服兵役的;(三)移居境外的;(四)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五)被判刑收監執行或者被勞動教養的(六)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當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或者機構介紹的工作的。
凡是符合領取條件的失業人員,都可以申請失業保險金來保障自己最根本的生活。
●失業保險金的領取程序
首先要督促公司人事部到社保局辦理解聘報備,并獲得審核回復。到社保局領取失業保險的大致過程如下:
一、 社保局規定辦理失業報備。這需要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之日前15日內出面派員到各失業保險交納地的社保局辦理,辦理報備不直接對失業本人。如果辦理總人數超過8名,公司人事部還得提前通知社保局預約報備。公司隨后在辦理員工離職手續時應向離職人員轉交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回復的審核意見。
二、社保局規定繳納失業保險金超過一年以上才能辦理領取失業金。要求個人具備
1、不是個人原因失業的。
2、已辦理失業登記的。
3、有再就業要求的。
4.愿意接受再就業培訓的
三、辦理報備中用人單位需要向社保局遞交四種材料,并加蓋單位公章。
1、單位出具的解聘通知書和相關檔案材料。
2、社保局統一格式4聯式,失業證明。
3、社保局統一格式一式兩份,失業登表。
4、社保局統一格式一份,公司致社保局例行公文。
四、失業登記之后。社保局審查失業登記合格后,通知失業人員前去培訓并可領取失業金(每月約400元以上),同時辦理下崗證。失業保障金是交滿一年為基點可以申領3個月,每多交一年在此基礎上增領2個月,即交2年領取5個月,3年領取7個月,類推但最高只有24個月。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就醫的,可報銷醫藥費60%到80%
五、個人后續的準備。失業人員自與用人單位終止、解除勞動聘用后,持社保局發給的審核文件和《職業指導培訓卡》、《戶口簿》、《身份證》和3張一寸免冠照片,到戶口所在地街道(鎮)有關部門進行失業登記、辦理申領失業保險金手續。從下一個月起,失業人員憑證到指定地點領取失業保險金。
專家說,自己主動辭職不能算是辭職。在失業之后應該立即辦理失業登記,不要過了辦理時間,注意一下時效性。
●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準
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準中關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和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問題。根據《失業保險條例》關于統籌層次的規定,失業慧擇網保險基金在直轄市和設區的市實行全市統籌;在其他地區的統籌層次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的規定規定。發放標準中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和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即是指統籌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和統籌地區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如果統籌層次所在地區沒有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者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與統籌層次所在的地區不一致,以哪個城市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作為參照,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來確定。
至于低于最低工資標準和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規定。主要考慮失業保險金,是為了保障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而發放的一項社會保險待遇,它有兩大基本功能,即保障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和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從這一原則出發,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準應不高于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所得工資的最低標準,即最低工資標準,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容易形成養懶漢的制度,不利于失業人員積極尋找工作,實現再就業;同時,也不應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如果低于這個標準,不但難以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也不利于失業保險制度的實施。正是基于上述各方面考慮,條例對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準作了上述規定。
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準與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掛鉤,主要考慮到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應逐步提高,與此相適應,失業保險待遇的水平也應逐步提高,使失業人員和其他勞動者一樣,享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成果。將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準與最低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掛鉤,可使失業保險金隨著最低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調整而調整,有利于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
http://m.shddsc.com/【2015失業保險費率降低 到手的工資將增多】相關文章:
江蘇再次降低失業保險費率08-29
2017失業保險費率降低是如何12-08
蘇州市區失業保險費率將下降至1.5%08-04
失業保險費率介紹12-07
2017深圳失業保險費率標準11-29
2017失業保險費率下降多少08-01
2017內蒙古失業保險費率11-26
關于湖南失業保險費率和待遇標準的解析08-04
2017年起河南省失業保險費率09-08
解讀高郵失業保險繳費費率再降低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