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與商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區別
保險是一個漢語詞語,本意是穩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工傷保險與商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區別,希望能幫到大家!
工傷保險與商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之間有何不同?工傷保險與商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不同之處是,保險目的不同、實施對象不同、實施方式不同、基金來源不同、保障水平不同、管理體制不同。
1、保險目的不同。
工傷保險是政府實施的一項社會保障措施,它的目的是保障受傷害職工的合法權益,以便妥善處理事故和恢復生產,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安定,這項保險不以贏利為保險目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則以贏利為目的,即商業保險公司設立該險種,是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
2、實施對象不同。
工傷保險的實施對象是所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各類職工,工傷保險的被保險人與企事業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勞動關系;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實施對象是符合保險合同規定條件的任何人,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等價交換關系,雙方根據保險合同產生權利義務。
3、實施方式不同。
工傷保險的'實施方式是強制實施的,它是社會保險管理機構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強制屬于實施對象的企事業單位必須參加的社會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實施方式是自愿的。
4、基金來源不同。
工傷保險基金的來源是用人單位根據政府確定的一定費率繳納的保險費,職工個人并不繳納保險費,企業可將這項保險費用列入成本。當保險基金不足以應付所需的保險待遇支出時,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墊付;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基金的來源是投保人根據保險合同的有關條款規定而繳納的保險費,國家對商業保險公司不給予任何補貼。
5、保障水平不同。
工傷保險的保障水平是根據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由政府單方面確定。工傷保險是一種基本的保險,一般而言,它所提供的保障水平僅是保障勞動者及其家屬的基本生活需要,高于社會貧困線,低于勞動期間的工資標準;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所提供的保障水平是依據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簽訂的保險合同和投保人繳納保險費的多少而定的,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
6、管理體制不同。
工傷保險是由國家授權的勞動保障部門或社會保險機構管理,是一種政府行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則是由金融系統的商業保險公司管理,是一種商業行為。
工傷保險報銷程序
工傷(亡)人員的待遇申請由單位填寫《職工工傷(亡)保險待遇申報審批表》并提交相關資料后,統一向醫保辦申報辦理,應提交的相關資料如下:
1、工傷(亡)認定通知書、《因工傷殘證》或勞動能力鑒定結論。
2、發生工傷醫療費的,待醫療終結后提交醫院有效發票、計費清單或醫囑復印件、出院小結。
3、工傷救治轉院,超范圍用藥的,攜帶《工傷職工轉院申報審批表》和《工傷職工特殊檢查治療用藥申報審批表》。
4、安裝假肢、矯形器等輔助器具的,攜帶《工傷職工殘廢輔助器安裝申請表》。
5、供養親屬撫恤金享受人的戶口簿、身份證及公安戶籍管理部門出具的生存證明。街道、鄉鎮政府出具供養親屬撫恤金享受人無生活來源的證明。民政部門出具供養親屬撫恤金享受人是孤寡老人或孤兒的證明。供養親屬撫恤金享受人在校讀書證明。供養親屬撫恤金享受人供養子女,應出具領養公證書等材料!
工傷保險報銷范圍
工傷職工受到事故傷害后,所在單位在第一時間電話通知或三日之內以書面形式向工傷經辦機構報告,并填寫《工傷職工就醫診治申請表》報經辦機構批準。
以下各種發生在勞動能力鑒定中心(以下簡稱市勞鑒中心)核準的工傷醫療期、康復期內的醫療費用,屬于工傷醫療費用報銷范圍:
1、工傷保險參保人在工傷協議醫療機構發生的與工傷相關的門(急)診、住院的醫療費用。
2、工傷保險參保人發生工傷后遵循就近搶救的原則,在非工傷協議醫院發生的與工傷直接相關的門(急)診、住院的醫療費用。即工傷發生當日的門(急)診、工傷發生當日起7天內的住院費用。
3、工傷保險參保人因公出差、公派學習、長駐異地工作,在境內本統籌區外發生的與工傷直接相關的門(急)診、住院的醫療費用。
【工傷保險與商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區別】相關文章:
工傷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險的區別02-04
工傷保險與商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有什么不同01-12
工傷保險與意外傷害險的區別01-25
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并不等同于工傷保險01-01
工傷保險與意外傷害險的5大區別01-05
工傷保險與商業保險的區別01-26
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01-18
意外傷害人身保險合同02-18
人身意外保險等同于工傷保險嗎?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