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4年最新山東高溫補貼標準
立夏一過,就進入了炎熱的夏天。2024年最新山東高溫補貼標準法律規定是多少?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2024年最新山東高溫補貼標準,歡迎參考~
2024年最新山東高溫補貼標準
每年夏季,高溫津貼都是不少勞動者關心的話題。“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的天氣都屬于高溫。”據介紹,根據規定,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工作都可享受高溫補貼。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戶外露天作業,也可享受高溫補貼。
2024年最新山東高溫補貼標準法律規定:
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臨沂市執行的高溫補貼標準為2015年8月1日下發的《關于調整企業職工防暑降溫費標準的通知》,其中企業職工防暑降溫費標準為,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4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共4個月計發,列入企業成本費用。
企業在崗且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列入發放范圍。職工未正常出勤的,企業可按其實際出勤天數折算發放。據悉,各類企業要履行防暑降溫工作主體責任,按《山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健全防暑降溫制度,落實防暑降溫工作措施,調整工作時間,減輕勞動強度,確保夏季生產安全和職工身體健康。
高溫補貼時間
6月、7月、8月、9月
高溫作業中暑 也能申請工傷
火辣辣的陽光,滾燙的熱風,雖然一年中最熱的天氣還沒到來,但想想這即將到來的天氣也讓人難耐。高溫天里,企業應如何合理安排員工工作時間?
根據2011年我省下發的《山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當日應當停止工作;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至40℃以下,全天戶外露天作業時間不得超過5小時,11時至16時應當暫停戶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至37℃以下,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戶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加點。
中暑也算工傷,很多上班族并不了解。根據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等4部門印發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高溫天氣作業物理因素引起的中暑,診斷為職業病的,人社部門認定為工傷后,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經診斷為職業病的,用人單位可持職業病診斷證明書,30日內到屬地人社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職工在醫療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該發不發可撥打8139170舉報
“高溫津貼只是一項福利,企業可發可不發。”一些勞動者及企業存在這樣的看法。對此,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高溫津貼屬于勞動報酬的組成部分,要求現金發放,該發不發屬違法行為。
據介紹,根據規定,企業提供的清涼飲料等不能充抵防暑降溫費,高溫補貼必須以現金形式發放。根據《山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強迫勞動者在高溫天氣期間工作的,或未按規定標準發放防暑降溫費的,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山東高溫津貼標準為200元/月
“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的天氣都屬于高溫。”據介紹,根據規定,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工作都可享受高溫補貼。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戶外露天作業,也可享受高溫補貼。
根據規定,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20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40元,以保障企業安全生產和勞動者合法權益。
根據《山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強迫勞動者在高溫天氣期間工作的,或未按規定標準發放防暑降溫費的,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附:山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工作,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工作適用本辦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戶外露天作業,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高溫天氣是指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站發布的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的天氣。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工作的領導。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經濟和信息化、住房城鄉建設、水利、交通運輸、海洋與漁業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對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檢查。
電力、冶金、郵政、燃氣等行業,根據各自行業特點,做好本行業的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工作。
工會組織依法對用人單位高溫天氣期間勞動保護措施實行監督。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高溫天氣預警預報制度,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發布高溫預警信號后,廣播、電視、報紙、電信等媒體應當及時向公眾傳播。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防暑降溫工作制度,落實相關措施,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七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高溫天氣期間,應當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減輕勞動強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當日應當停止工作;
(二)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至40℃以下,全天戶外露天作業時間不得超過5小時,11時至16時應當暫停戶外露天作業;
(三)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至37℃以下,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戶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加點。
用人單位采取空調降溫等措施,使工作場所溫度低于33℃的,以及因行業特點不能停工或者因生產、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八條 用人單位不得強迫勞動者在高溫天氣期間工作。
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者降低勞動者工資。
第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發放夏季防暑降溫費,所需費用在成本費用中列支。
防暑降溫費標準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向在高溫天氣期間工作或者戶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清涼飲料和含鹽飲料;提供的清涼飲料等不能充抵防暑降溫費。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高溫天氣期間的生產環境安全,向勞動者提供必需的勞動保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并加強對勞動保護設施的維護和用品的管理工作。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合理布局生產現場,改進生產工藝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熱、通風、降溫設施,保證生產現場符合國家標準。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期間高溫作業和露天作業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或者記入勞動者健康檔案。對患有心、肺、血管器質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環境的勞動者,以及孕期、哺乳期、年齡較大、體質較差的勞動者,應當在高溫天氣期間調整其工作地點或者工作崗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調整的,應當在高溫天氣期間對其加強預防中暑和其他疾病的保護措施。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傳教育,增強勞動者高溫天氣作業的自我勞動保護意識。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改善勞動者高溫天氣期間的飲食衛生條件,防止夏季疾病流行。
第十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工作環境下設立休息場所,并設有座椅,保持通風良好或者有空調等防暑降溫設施。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數量和高溫天氣作業情況,設立中暑緊急救助場所或者配備中暑救助人員。
第十八條 勞動者在高溫天氣期間因工作發生中暑的,用人單位應當安排勞動者停止作業,立即救治;發生重癥中暑的,用人單位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減少人員傷亡,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告當地主管部門。認定為工傷的,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第十九條 勞動者應當服從用人單位在高溫天氣期間合理調整作息時間或者工作崗位的安排。
第二十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有權向有關部門舉報、投訴;新聞媒體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有權予以曝光。
第二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用人單位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的;
(二)未建立勞動者健康檔案的;
(三)未設立中暑緊急救助場所或者配備中暑救助人員的;
(四)提供的清涼飲料和含鹽飲料不符合衛生標準的。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用人單位強迫勞動者在高溫天氣期間工作的,或者未按規定標準發放防暑降溫費的,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 其他氣象災害條件下,用人單位應根據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所屬氣象臺站發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其防御指南,調整工作時間,保證安全生產,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最新山東高溫補貼標準】相關文章:
2017年江西高溫補貼標準09-25
山東車改補貼標準解讀02-16
廣東省高溫補貼標準201609-26
2016年28省高溫補貼標準09-26
湖南省高溫補貼標準201510-15
高溫補貼通知11-04
2024山東日照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準及補貼標準03-07
高溫補貼通知通用03-28
高溫補貼通知優秀11-07
給員工的高溫補貼通知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