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就業對策研究論文
分析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的頂崗實習、溝通協調能力和就業心態,通過層次性、遞階性的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工地實際資料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如何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率成為各職業院校面臨的難題。特別是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以及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的提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所面臨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這就對高職類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戰。總體來說,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就業方向有工程技術方向,設計、規劃及預算方向,質量監督及工程監理方向,公務員、教學及科研方向。所涉行業包括建筑業、勘察、設計單位、房地產開發業、路橋施工、政府機關以及科研單位等。本文就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的頂崗實習、溝通協調能力和就業心態加以分析,同時通過層次性、遞階性的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工地實際資料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一、重視專業優勢的培養
隨著房地產發展日趨平穩,市場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特別是技術性人才的需求變得更加強烈。因此對于學生來說,學會一門專業技能尤為重要,而高職院校的生源良莠不齊,這就需要從教學的源頭抓起,制訂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需要邀請企事業用人單位和學校一起制定,把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職業技能課結合起來。同時采用全新的課程教學標準,把課堂教學內容全部融入對學生職業素質、專業技能培養的全過程。通過不斷調整優化專業知識結構,堅持在理論教學后進行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實地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發現自己知識和能力的不足,進而查漏補缺,這樣更有利于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從而提高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獲取知識的渠道是多元的,畢業生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工地實際資料來充實自我,學校還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信息化實訓等手段更加直觀地讓學生進入工作角色,進而實現學校和企業的無縫對接。
二、提高實踐教學的.比例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的提出,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由全面化變得更加專業化,用人單位選人原則逐漸由高素質、高學歷人才向專業化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轉變。而很多職業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理論課程設置太多,過多地強調專業知識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加上很多專業課理論教學知識點偏難、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很少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缺乏動手能力,在面對市場競爭時感到迷惘。為此,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加強實習實訓環節的開展,以便學生快速適應用人單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一)強化學生實習實訓環節。實習實訓是對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向實際應用的轉化,在實習實訓的過程中可以檢驗出學生對理論教學的知識掌握程度。在實習實訓環節可以采用案例導入的方法,例如墻體裂縫是如何產生的,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全面分析。首先,從材料角度分析水泥強度、砂子的細度模數;其次,從配合比的角度檢驗混凝土和砂漿試驗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是否滿足要求,如果材料和配合比都滿足要求,還可以從施工工藝和工人的施工水平上找原因。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回憶學過的理論知識,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在實體建筑物中發現問題,用自己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最后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去解決問題或者在以后的施工中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唯有如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由于所學專業理論知識較多,學生個體之間對知識的接收能力存在差異,因此,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對理解能力較好、知識技能掌握較快的學生,可以適當地加大難度,找一些對綜合技能要求比較高的實訓任務來做,如某個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讓學生根據參觀過的工地現場,獨自考慮施工總平面圖的布置,進行施工區域的劃分、建筑材料的放置、合理組織施工人員的生產生活等,進而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而針對理解能力較差、知識技能掌握較慢的學生,教師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確保學生逐步完成各個單項的訓練,然后再進行綜合技能訓練。實踐教學環節如果能夠持續這樣進行,相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每個學生的潛能都能得到很好地發揮。
(三)推進校企合作深化工程。滿足企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是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校企合作是搭建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橋梁,通過深化校企合作,明確企業所需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從而改進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此外,推進校企緊密合作,可以使學校對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進行訂單式培養,如實施“2+0.25+0.75”的人才培養模式,即讓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專科學習期間前兩年在學校學習,最后一年分成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0.25年在校企合作企業進行系統地實踐學習,第二階段0.75年在對口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在實踐學習和頂崗實習的過程中,實現畢業生從學生到職工角色的轉變,從而提高學生的初次就業率。此外,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所學知識面較廣,畢業后可以在建設單位、施工企業、監理咨詢公司、勘察設計單位或工程測量單位進行工作。因此,學校在開展校企合作時也要因人而異,根據學生對專業的掌握程度和興趣愛好,安排在不同的校企合作企業進行實習實訓。同時,學校也應加強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技能的培養,針對不同工種建設不同的校內實訓室,例如建設建筑全真模型實訓室、建筑材料實訓室、施工設備操作實訓室、力學實訓室以及建筑構造實訓室等,滿足學生對建筑構造、建筑材料、施工設備、施工工藝和工序方面的技能訓練等,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培養良好的就業心態
(一)轉變就業觀念。畢業生要降低就業期望值,總體來講,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當前就業形勢比較樂觀,但與其他專業相比,學生在畢業前的實習階段收入普遍較低,2015年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習期平均工資僅為800元,很多畢業生感到付出與回報不成比例選擇放棄。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不應該斤斤計較眼前的得與失,而應該加倍珍惜實習的機會,不但要認真做好領導安排的日常工作,而且要主動請纓去做一些有難度的工作,這樣才能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對建筑工程技術畢業生而言,有些畢業生平時善于交際選擇因而選擇去施工單位,而有些學生喜歡穩定的工作環境從而選擇去設計院,我們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自己的擇業方向。這就要求我們全面分析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和特長,判斷好自己究竟適合干哪一類工作。此外,在求職時還必須正確認識到性別、年齡、身體健康狀況等生理方面的因素。例如,體質較差,難以從事繁重體力的勞動。因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僅要認真學習,同時應適當參加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學生社團活動,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正視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樂觀的求職心態和堅強的意志力是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必備的心理素質,在新形勢下,畢業生求職的過程不僅是對其體力、財力和智力的考驗,更是對他們自制力和精神的磨煉。很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反饋,面試的單位很多,但雙方達成意愿的很少。偶爾有意向單位的,學生還會對薪水、工作地點提出各種要求,因而很多人中途放棄,認為所學專業用處不大。在求職擇業的過程中,畢業生會因主觀條件或者外界環境的影響,或多或少會面臨一些現實矛盾和艱難的抉擇。因此,畢業生要正視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會合理控制自身的情緒并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選擇性困難時,要理清主次、學會放棄,以便達到預期的效果。
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的實施,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的發展進步帶來了許多新的機遇,為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然而,機遇與挑戰并存,沿線各個國家基礎性建設條件差別較大,尤其在人才培養方面和科研水平等方面發展不是很均衡。這些外界條件都將激勵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生不斷充實自己去適應社會的發展。總之,土建類畢業生要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來求職,加強專業技能學習,積極進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在擇業過程中謀取一份理想的工作。
【新形勢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就業對策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就業前景及就業方向分析04-01
建筑工程技術的就業前景04-04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就業前景怎樣03-24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簡歷模板08-05
通信類專業畢業研究生就業狀況論文01-09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價值取向研究論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