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族節日古倫木沓節
古倫木沓節并非是單一的祭神祭祖日,同時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古倫木沓節有很長時間停止活動,近幾年雖然有群眾自發性地加以恢復,但活動的方式和內容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傳統活動瀕臨消失。因此,保護這一民俗節日刻不容緩。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活動習慣在每年的`春季舉行,屆時人們帶著好酒好肉及帳篷等物,舉家騎馬到預定地點參加活動。節日期間,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白天則舉行賽馬、射箭、射擊、摔跤及唱歌、跳舞、講故事、下棋、玩木牌等文體活動;夜間攏上篝火,請薩滿跳神,祭神祭祖。
基本內容
鄂倫春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 少數民族之一,自古以來繁衍生息在 黑龍江流域和 大小興安嶺的密林深處,世代以 狩獵和 游獵為生。這種獨具特色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傳統節日--古倫木沓節。
"古倫木沓"為 鄂倫春語,意為祭祀 火神。古倫木沓節由祭祀火神的儀式演變而來。自古以來,鄂倫春人每到年節或吉日,家家戶戶都要在自家門前燃起 篝火,并焚香跪拜禱告,以求火神保佑平安;飯前還要向火塘灑酒拋肉,以示供奉。長此以往,形成了一種世代傳承的民間習俗。
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活動習慣在每年的春季舉行,屆時人們帶著好酒好肉及帳篷等物,舉家騎馬到預定地點參加活動。節日期間,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白天則舉行 賽馬、 射箭、 射擊、 摔跤及 唱歌、 跳舞、講故事、下棋、玩木牌等文體活動;夜間攏上篝火,請 薩滿跳神,祭神祭祖。
古倫木沓節并非是單一的祭神祭祖日,同時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然而,由于歷史原因,古倫木沓節有很長時間停止活動,近幾年雖然有群眾自發性地加以恢復,但活動的方式和內容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傳統活動瀕臨消失。因此,保護這一民俗節日刻不容緩。
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古倫木沓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鄂倫春族節日古倫木沓節】相關文章:
鄂倫春族春節習慣11-07
鄂倫春族風俗習慣11-13
黔南州《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獲通過02-22
改口沓舌成語解釋12-26
2月14日圣瓦倫丁節是什么節日11-13
西方情人節圣瓦倫丁節11-14
朝拜獅山干木女神是什么民族的節日11-25
贈汪倫02-16
贈汪倫古詩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