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行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和國家先導性行業,創新是它的本質屬性和應有之義。傳媒行業作為先導性行業,不僅在提高國家整體的營銷水平和創意水平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優化以及國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中也起著發動機的作用。當前我國的傳媒行業正面臨著商業化的重大轉折,人才需求出現了巨大增長,很多求職者都將目光瞄向了這一領域。
傳媒行業人才需求的形勢
新時期我國傳媒行業的角色定位呈現多重特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傳媒業人才需求的多樣性。新形勢下行業所需要的傳媒人才大致可以歸納為四種類型:
傳統的專業型傳媒人:即記者、編輯、主持人等傳統意義上的一線采編人員,他們是傳媒業的中堅力量,其專業能力直接決定著傳媒產品的質量水平,決定著傳媒組織的興盛與榮譽。但隨著近幾年來傳媒行業的走俏,各高校相關專業紛紛上馬,此類人才的供應比較旺盛,幾近飽和。
“新聞媒體不再喜歡萬金油式的新聞專業畢業生,而需要各種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專業的畢業生,著力培養專家型記者。”新型傳媒人應同時掌握新聞專業知識和另一門學科基本知識如金融、體育、軍事等,做復合型的專業人才。
職能管理類人才:即市場、策劃、發行、廣告、人力資源管理、品牌運營等職能人員。據有關機構統計,在幾類傳媒人才中,“市場、廣告、公關”類人才需求占傳媒產業人才需求總量的39.74%,其后依次為“創意、策劃、設計”類、“文案、編輯、記者”類、“影視、制作”類。
職能人員一方面管理內部業務,人、財、物等資源,依據現代企業理念使傳媒管理企業化、規范化;另一方面,他們行使經營職能,策劃、包裝、宣傳和運作傳媒市場,利用有效資源追逐組織收益最大化。其中,傳媒人力資源總監是目前國內傳媒業最緊缺的人才之一,因為目前國內沒有人真正精通傳媒人力資源的職業內容。所以真正需要的傳媒人力資源人才是那些有人力資源專業基礎,又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的人,他們能夠通過學習和熟悉傳媒人進而管理傳媒人。
職業經理人:就是傳媒業務經理人,傳媒管理者的高層代表。包括電影、電視、廣播節目制片人,報業傳播業務項目經理,出版界項目負責人等。
這類人才與職能人員、專業人員最大的區別在于其綜合性,突出的職業特征是能夠融媒體傳播與經營管理的知識和能力為一體,是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專業人員精通傳媒業務,職能人員精通傳媒管理。而他們卻既懂傳媒、又懂管理。理論上學有專長、實踐中經驗豐富。
國際型傳媒人:即那些能夠將傳媒業務能力擴大到國際領域里的從業人員,他們行使國際傳媒功能,是另一個層面的復合人才。這部分人不僅需要精通外語更重要的是需要熟悉國際傳媒的運營和操作,包括國際化的傳播者與經營者兩類人才。傳播者必須要了解海外受眾的文化特色,熟悉跨國際文化傳播,制作出既能體現中國特色、又能為外海外受眾接受的文化產品。經營者則需要熟悉國際傳媒規則,了解海外傳媒市場和資本運作,采用與國際接軌的手段將我們的產品推向世界,擴大宣傳力度,進而增強國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