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開題報告
篇一:工會會員管理系統開題報告最終版
北學院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 工會會員管理系統
學生姓名 :xxx學 號 xxx
專業名稱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年 級: 20xx級
指導教師: 張
所 在 系(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12年 3月 5日
說 明
1、根據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管理規定》,學生必須撰寫《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由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各教學單位審查,畢業設計(論文)領導小組負責人批準后實施。
2、開題報告是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學生應當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前期內完成,開題報告不合格者不得參加答辯。
3、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各項內容要實事求是,逐條認真填寫。其中的文字表達要明確、嚴謹,語言通順,外來語要同時用原文和中文表達。第一次出現縮寫詞,須注出全稱。
4、本報告中,由學生本人撰寫的對課題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應不少于3000字,沒有經過整理歸納,缺乏個人見解,拼湊而成的開題報告按不合格論。
5、開題報告檢查原則上在第3周內完成,各教學單位完成畢業設計開題檢查后,應寫一份開題情況總結報告。
篇二:論文開題報告
法商學院畢業論文開 題 報 告論文選題 論文選題 專業班級 學生姓名 學生學號 學生學號論集體協商制度的法律完善指導教師(職稱) 指導教師(職稱)填寫日期2012 年 3 月 5 日
一、選題的研究現狀述評及研究意義
。1)選題的研究現狀評述。 截至 2011 年底,全國共簽訂集體合同約 947 萬份,覆蓋企業約 1559 萬個,覆蓋職工 108087 萬人。目前,集體協商制度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 為:談判機制不完善,合同的實效性不強,約束力不夠,合同履行情況不理想, 職工群眾對此的認可度不高。其中最大的問題是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流于形式, 難以開展真正的談判。協商談判需要在平等上著力,集體合同需要在履行 上下功夫。甚至一些學者認為,這項制度在具體實踐中出現了一些異化現象, 如有些基層單位建立集體合同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應付上級的檢查,平等協商程 序不規范,集體合同的質量差,履約率低,形式主義走過場,工會一方的協商代 表缺乏有效保障等。形成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如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需要 一個過程,推行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也要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 我國有關集體協商方面的法規不統一、 不健全。 《公司法》 、 《工會法》 、 《集 體合同規定》《工資集體協商試行辦法》等對企業工資支配權的決定主體規定 、 各不相同,由此造成了不同的主體對工資究竟是由有關雙方協商確定還是由單 方確定的問題產生歧異。法律依據的不健全是制約集體協商開展的重要原因。
。2)研究意義。
1.推行集體協商制度是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從宏觀層面上講,提高職工工資收入正當其時。當前,改革開放的第一 階段目標已經實現。國家通過稅收、轉移支付、政策扶持等方式,使勞動者實 現體面勞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帶動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時機已經成熟。 而收入分配作為民生之源,更是黨中央提出的 “ 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題中應有之義。
2.推進集體協商是實現勞動者勞動收入分配合理化的重要路徑,雇主在 勞動力市場中的主導作用和缺乏市場急需的特定性能力的勞動者在就業選擇上 的局限性,導致需要借助集體協商制度實現勞動力的公平待遇。
3.在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下,使得雇主在勞動力替代方面具有較 低的成本,可以采取壓低勞動力價格的手段獲得超額價值,需要借助集體協商制 度幫助勞動者取得合理的報酬和待遇。
4.人力資源管理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以人為本在很大程度上沒有落 實,傳統的行政性人事管理仍然處于主導地位,在整體上人力資源管理無法取代 集體協商的職能, 仍然需要集體協商制度發揮幫助勞資雙方進行平等對話的職 能。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1)主要內容:我國集體協商制度建設尚存在薄弱環節,其作用未能充 分顯現。通過對存在問題的分析與思考,從工會、政府、立法、勞動者本身角 度提出加強和完善集體協商制度建設的措施建議,為協調集體勞動關系、促進 社會穩定和發展奠定牢固基礎。集體協商制度建設能為集體協商制度的有效運 行提供重要保障,能為協調集體勞動關系、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奠定制度 化基礎。特別在我國勞動關系已從個別勞動關系階段發展到集體勞動關系的現 階段顯得更為重要。我國集體協商制度建設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存在 著對集體協商非正式制度重視不夠的薄弱環節。以至于到目前為止,勞動關系 雙方對集體協商制度重要性及所包含的性質還未完全接受和認同。要充分發揮 集體協商制度的功效,加強集體協商制度的建設.
。2)研究基本思路:
1 、我國現行集體協商制度的規定
2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中關于集體協商的法律規定
3 、我國集體協商制度展開障礙
4 、政府部分、工會、勞資雙方關于集體協商建議的規定
5、 我國集體協商法律責任規制的加強
6、 我國集體協商爭議解決機制的建立及其完善
( 3)主要方法:
文獻研究法: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 所要研究問題。其作用有:
、倌芰私庥嘘P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 題。
②能形成關于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觀察和訪問。
、勰艿玫浆F實資 料的比較資料。
、苡兄诹私馐挛锏娜。這是論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2.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
三、研究的重點難點和創新之處
(1)重點難點:選題我國集體協商制度完善問題重點難點在于集體協商制 度的理論分析及其運作機制、國內外集體協商制度研究、我國關于集體協商制 度法律的規定。講述我國集體協商制度的規定以及在協商過程中具體的實施和 應用,通過具體案例說明在現實協商制度中存在著的一些現象;經過分析探討 得出我國集體協商制度的解決方法和途徑。
。2)創新:結合湖北省近幾年有關集體協商的實例進行探討和研究以期進 一步貼近事實的說明問題。 結合國內外的立法和相關做法提出對我國集體協商制度的完善對策。
四、研究進程安排
1)、202 年 2 月 20 日--3 月 1 日,選定論文題目開始進行資料收集與查 閱,并進行一定的實際調查。
2)、2012 年 3 月 1 日--3 月 3 日,撰寫論文開題報告,全方位了解研究內 容。
3)、2012 年 4 月 1 日--4 月 22 日,撰寫文獻綜述、英文翻譯、論文初稿。
4)、2012 年 4 月 22 日--5 月 13 日,撰寫論文二稿、三稿。
5)、2012 年 5 月 14 日--5 月 20 日,論文校對打印定稿。
五、主要參考文獻
1.田芝健、韋剛: 《政治文明視野下的工會維權》 ,人民出舨社社,北京,2007 年
2.孫德強: 《:中國現代工會法律制度構建》 ,中國法制出版社,北京,2007 年
3.許曉軍: 《中國工會的社會責任》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06 年
4.中華全國總工會: 《工會集體合同勞動合同工作概論》 ,中國工人出版社,北 京,2006 年
5.中華全國總工會:<國際工會運動概況》 ,中國工人出版社,北京,2006 年
6.山東省總工會法律工作部:<平等協商與集體合同資料匯編》 ,濟南,2005 年
7.胡錦濤: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
8.中國工會十五大報告、山東省工會十三大報告5
9.2006、2007 年全省工會理論政策研究優秀成果匯編
10.湖北省總工會: 《湖北工運研究期刊》
11.常凱主編:勞動關系勞動者勞權,中國勞動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
12.郭悅持筆:勞科所轉型時期中國勞動關系問題研究課題組,轉型時期中國 勞動關系問題研究,2004 年 1 月。
13.肖盛鋒: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勞動關系的影響及對策,工會理論與實踐,2003 年第 3 期。 14.王賢森:西方國家工會集體談判經驗研究,工會理論與實踐,2003 年第 6 期。
15.王友明:德國工會的困境,工會理論與實踐,2004 年第 3 期。
16.簡曉培: 《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問題的思考》,《中國勞動》 ,2007 年第 12 期。
17.彭光華: 《團體勞動關系法的理論課題與研究方法》,《工會理論與實踐》 2003 , 年第 4 期。
18.李德宏: 《股份制經濟與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制度》,《中國勞動》, 1998 年第 4 期。
19.田艷芳: 《集體談判制度在我國的發展及面臨的問題》,《經濟研究導刊》 2007 , 年第 4 期。
20.黃愛華、鄭柏禮: 《美、日、中工會與勞資談判機制對比分析》《華南理工 , 大學學報》 ,2002 年第 9 期。
21.高凌霄: 《我國集體合同法律制度研究》 蘇州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2004 年。
【工會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開題報告-開題報告12-15
經典開題報告01-04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與開題報告的寫法07-06
課題開題報告的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12-22
有關開題報告課題來源的開題報告文章12-30
開題報告格式與開題報告寫作技巧01-15
課題開題報告格式及寫開題報告的技巧07-07
醫學開題報告01-06
開題報告記載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