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洋節是否等于遺忘傳統議論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過洋節是否等于遺忘傳統議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過洋節是否等于遺忘傳統議論文1
一年一度的圣誕節又到了。漫步在繁華街道,耳邊充溢著悠揚舒緩的《平安夜》《圣誕佳音》,眼里繚亂著五彩繽紛的圣誕樹,還有噴涂在櫥窗上的圣誕老人和圣誕祝福語……濃厚的節日氛圍讓我們仿佛跨越了萬水千山,與地球另一端的人們普天同慶。
與熱鬧的圣誕節相比,中國的傳統節日就顯得冷清多了。花好月圓的中秋節,卻只有華而不實的月餅大行其道;紀念屈原的端午節,竟被韓國搶先申遺;甚至連中國人最重視的春節,多少也讓人有些失望。在外來文化強烈沖擊中國傳統文化的今天,我們不禁要問,洋節到底該不該過?
要過,但要過得理性,要注重挖掘體驗西方節日的內在文化,而不能只停留在物質享受上,要樹立對待西方節日的正確觀念。
說到觀念,不得不說的是,如今在中國盛行的西方節日,無疑都是浮躁的、喧囂的。大多數人對西方節日的追捧,只是出于崇洋媚外的心理,完全忽略了西方節日所蘊含的文化,加上商家的推波助瀾,使西方節日更加經濟化、淺層化。
而中國傳統節日是中國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與表征,是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跌宕起伏,沉淀下來的一種藝術,是中華兒女的精神寄托,是支撐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而不衰的支柱。每一個中國人,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便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熏陶,它看不見摸不著,卻如空氣般彌漫在中華大地上,浸潤著每個中國人的生活,為不同時代的人們鐫刻特定的生命印記。如果說中國是一棵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古樹,那么一直支撐著它的便是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不過,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受到洋節的挑戰,除了人們的求異心理外,自身也有一定的問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節日遭受冷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吸引力。傳統節日是從古流傳至今的,難免受到封建文化的影響,表達方式上也過于單調,不如西方節日豐富。在現代化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在不違背傳統節日初衷的前提下創新表達形式,使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讓傳統文化更加適應現代文明,讓現代人更好地接受、傳承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另外,人們之所以會產生崇洋媚外的心理,還是因為民族自豪感不夠強。在這方面,國家應加快現代化的步伐,增強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波普爾說:“沒有比毀掉傳統的構架更危險的了,這種毀滅將導致犬儒主義和虛無主義,使一切人類價值被漠不關心,并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文明也隨之消失。”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我們更應弘揚傳統節日文化,莫在洋節的狂歡中迷失了自己。
過洋節是否等于遺忘傳統議論文2
近年來,圣誕節、情人節、萬圣節、感恩節等一個個洋節來勢兇猛,大有反超中國傳統節日、喧賓奪主之勢,無怪乎有人要驚呼“抵制外來文化侵略”,無怪乎有學校要封校禁止過洋節。
然而,洋節真的能沖擊我們的傳統節日嗎?這么想未免太缺乏文化自信了。承載著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傳統節日,表達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祈盼,千百年來,何曾間斷?
洋節對中國傳統節日觀念的影響,更多地體現在消費行為上面。其實,各種各樣的洋節在中國的火爆,正是得益于很多商家把洋節包裝得無比熱鬧,助推了洋節在中國的流行。中國年輕人過的圣誕節,是舶來品,沒有虔誠的宗教信仰,只有熱銷的'平安果;沒有安詳和寧靜,只有喧鬧和沸騰,又何談文化沖擊?
過洋節并不一定代表著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冷落,這只是說明了年輕人對新事物的一種好奇。就像你覺得蘋果好吃,但有一天你發現橘子更好吃,但你并不一定會因為橘子好吃而不愛吃蘋果。
黃佳明在《傳統節日文化的現代困境及其出路》中說:“圣誕節的溫馨、愚人節的娛樂、情人節的浪漫、萬圣節的瘋狂,都因給不重視傳統文化而變得平淡的年輕人的生活,增添輕松愉快的時刻而備受青睞。”也正是如此,年輕人過洋節的原因很簡單,不是因為文化信仰,而是因為輕松愉快。這些洋節在西方和在中國顯然有著不同的內涵,有著不同的本質。年輕人過洋節,不過是擁有了一個可以用來狂歡的日子,甚至不過是“逗樂”而已。
所以,年輕人熱熱鬧鬧地過幾個洋節,算不上“節日殖民主義入侵”,也并不代表著中國的傳統節日受到了沖擊。如果說中國的傳統節日被人們淡忘了的話,那每年春節前夕也就不會出現所謂的“春運”了。之所以傳統節日并沒有受到那么多的關注,首先是因為我們的傳統節日講究的是團圓,要求自家親人歡聚一堂,而離其他朋友較遠,這也就不利于制造這么火熱的氣氛。如果擔心傳統節日受沖擊,那不妨改進傳統節日的過節理念和過節方式,讓傳統節日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
最后,我想再說明一下,洋節熱是經濟發展與全球化的結果。經濟全球化推動了文化的全球化,中國的節日實際上也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傳播到了其他的國家,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因此,當傳統節日遭遇洋節,我想沒必要“一山不容二虎”,沒必要一定要讓東風壓倒西風,也沒必要“猶抱琵琶半遮面”,我們完全可以充滿自信、大大方方、快快樂樂地過個洋節。
過洋節是否等于遺忘傳統議論文3
親愛的災區小朋友們:
你們好!
那一瞬間,汶川大地震發生了。坐坐高樓被夷為平地,條條道路被震為殘石。這一震,震裂了中華大地;震離了無數家庭;震毀了我們的家園。但這一震,也震合了民族精神,震出了民族氣魄,震動了血濃于水的情感。
那一瞬間,到處殘垣斷壁,血肉模糊。看到這里,淚流了,心碎了。同為一個時代的花朵,我們可以偎依在媽媽懷里撒嬌,坐在寬敞的教室里學習。而你們卻面對這家人分離的痛苦,家園毀滅的無助……
那一瞬間,多少故事感動著我們。你們在地震發生時,幫助同學脫離險境;同學之間相互扶持;面對災難堅強勇敢……一下子涌現出了無數抗震救災小英雄!
人們都以為90后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經不起風雨,受不住挫折。但是,他們錯了,你們讓他們看到了90后的孩子的堅強勇敢、頑強不屈、舍己為人、相互扶持等可貴品質,讓他們看到了我們并不是小公主、小皇帝,讓他們看到了祖國未來的希望!
地震剛發生不久,總理來了,書記來了,司令員來了,軍隊來了,武警來了……
一句句溫暖的問候,一個個奮力搶救的身影,一碗碗如期騰騰的飯菜,使我們真正體會到了大愛無疆,人間有愛!也在死神面前釋譯了真愛的全部!
相信在當和全國人民的關懷下,你們一定可以安心讀書,重建家園!
祝:
身體健康!快快樂樂!
一個中學生
20xx年5月27日
【過洋節是否等于遺忘傳統議論文】相關文章:
日本傳統偶人節01-08
法國傳統紅酒節12-22
侗族傳統花炮節11-07
侗族傳統姓氏節11-07
壯族傳統藥王節11-06
下元節傳統禁忌06-04
苗族傳統龍船節10-30
日本傳統男孩節05-31
2017清明節高速是否免費04-01
2017銀行清明節是否放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