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論文
摘要:
“學生成長導師制”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一體化管理制度。本文通過一個個案介紹了這一教育模式的做法及效果。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能有效地預防和矯冶學生心理問題和行力,促成學生生活上自理、行動上自律、評價上自省、心態上自控、情感上自悅,最終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學生成長導師制;心理輔導
一、前言。
由于生理成熟期的提前,小學高年級已成為學生向青春期的“過度時期”,他們生理上的迅速“成長”極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間、心理諸因素之間的平衡。這時期,他們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有了顯著的發展,但又有較多的片面性和主觀性。他們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帶有沖動性,不善于克制,行為不易預測,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可惜對于這種悄悄來到的變化,學生自身沒有思想準備,我們的一些家長、老師也往往缺乏充分的思想準備,沒有主動及時地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幫助他們渡過“過渡時期”、“危險年齡”,致使這時期成為心理問題的多發時期。因此,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更要莊重學生的心理輔導,“學生成長導師制”就是基于此而產生的新的教育模式。“學生成長導師制”在于關注學生的整體成長發展,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質量與個性、個性化學習需要。它體現了兩大特色:
一是從“導學”走向“導育”,使教師從學生的“學業導師”真正變成“人生成長導師”。
二是從“導師制”走向“導生制”,教師的指導最終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自主發展需要,轉化為學生的人生規劃意識和能力。
通過“學生成長導師制”的實施,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內在的潛力,真正做到“教師人人是導師,學生個個受到關愛”。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能有效地預防和矯冶學生心理問題和不良行為,促成學生生活上自理、行動上自律、評價上自省、心態上自控、情感上自悅,最終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二、個案基本情況及問題原因分析。
五年級的男生小韜,父親是某物業公司經理,母親是幼兒園園長。小韜從小任性刁蠻,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鬼點子多,個兒不高,卻常常捉弄人,惹人嫌。課堂上不遵守紀律,隨意下位,亂插話,常常影響同學聽課。稍有不順,就會跟老師鬧情緒,恨老師,有時會捉弄老師。
學校實行導師制,我成了小韜的導師。為了做好小韜的輔導工作,我們走訪了家長、幼兒園及以往教過他的老師,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學生問題產生的原因:
其一,由于其母親是幼兒園的園長,幼兒園的老師礙于面子,給予他更多的“特殊待遇”,不敢對他進行嚴格管理和教育。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欺負同學也不會受到批評。
其二,該孩子的母親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并對他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一旦他到了學校出現了問題,母親想管時,或許管的方式不科學,他嫌母親煩,太啰嗦,因而母親對他的教育根本不起作用,還常常與母親鬧不愉快。
其三,在學校,某些老師不能正視調皮的學生,常把他的特點當缺點。如:在課堂上,當他嘴里喊:“老師,我來!我來!”小手舉起,躍躍欲試時,有的`老師便訓斥道:“你喊什么喊,狗嘴吐不出象牙。你給我坐好!”有的還這樣諷刺:“虧你還是幼兒園園長的兒子,這么吵的,你媽怎么教你的。”這就嚴重地挫傷了孩子的自尊,讓他覺得沒有面子,因而就會在課堂上搗亂。
三、輔導策略和措施。
經過分析,找到小韜問題產生的原因所在后,我們在心理輔導中采取以下輔導策略和措施。
1、從心理學的角度正確對待學生。
對有心理問題或心理困惑的學生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不斷,破壞課堂紀律等現象,不宜采用批評、訓斥甚至是體罰等方式處理。因為懲罰是不利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的,甚至會加劇學生的心理問題。這要求導師有極大的愛心、耐心和覺察學生心理與行為變化的高度敏感性。在教育過程中,避免出現對號入座現象,避免對學生發展及其心理問題的矯冶產生消極影響。另外,在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傾聽學生的傾訴,同時,為了消除學生的顧慮,要保護學生的隱私。 2、從“導其心”入手,進行導其言、其行
①以誠心贏得他的信任。為了獲得他的信任,我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心平氣和地以朋友的身份與其交談,開始幾次他對我愛理不理。隨著交談次數的增多,他與老師的距離開始拉近,開始愿意和老師說說心里話,在課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增強。
②以愛心撫慰他的心靈。青春期的學生面臨著由生理變化帶來的心靈的迷茫,導師應該有責任為學生營造一個適應他的身心健康發展的平等、和諧、友愛的氛圍。為此,我時刻關注他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動態。在學習上,讓他當語文科小組長以督促他主動學習。同時,在課堂上讓他多發言。在班隊活動中,讓他發揮“點子多”的優勢,為班級活動出謀獻策,讓他盡情表現,以增強他的自信心。
③善于抓住他的閃光點。在一次運動會的接力賽中,對手故意碰撞,把班上的隊員撞傷,他主動上前跟對方講理,并幫助受傷的同學。我抓住這個契機,與他促膝談心,使他更關心班級,為班級做事,改變以往不勞動,“游手好閑”的公子樣。
3、營造和諧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的關系,創設愉快安定的學習生活環境。
我注意及時與家長互通信息,讓家長懂得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教育學生的正確方法。且利用教師家訪、小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教師家長聯系簿等渠道,密切教師與家長的聯系。家長、教師和諧的關系能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的心理環境,幫助學生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評價,樹立學習生活的自信心、進取心。
4、公平對待每個學生。
教師不能憑主觀感情,偏愛成績好的“尖子生”,對“夾層”中的學生漠不關心,對所謂的“問題生”全盤否定,出語不遜。應該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絕對不能挖苦、諷刺學生,要以一顆寬容慈愛之心像愛護自己的孩子那樣去愛護關心學生。
四、與思考。
經過與小韜“結對子”后,小韜轉變了許多,在課堂上能自我約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特別讓我感動的是,在畢業前夕,他發動全班同學每日課間守候在我校惟一的一棵木棉樹下撿木棉,為我做了一個木棉枕頭。還附言:“老師,我們讓您操心了,您就枕著這個木棉枕頭好好休息吧!”做過小韜的導師,我逐漸明白,小學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多半與生活環境、不良行為得不到正確的引導有關。我們只有尋找適合孩子改錯的途徑才能使孩子從迷失的路上返回正途。在實施“導師制”的過程中,要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契機,從“導其心”進而導其言促其行,使學生和諧健康地成長。
學生成長導師制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一體化管理制度,它的實施給了我做好德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我堅信,這種親情化、個性化教育必將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都真正體會到成長的快樂,也讓我們這些導師們體會到與學生一起成長的愉悅,體會到教書育人的幸福感。
【實施學生成長導師制,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論文】相關文章:
實施畢業德育答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論文07-29
大學生心理論文04-16
加強小練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論文01-01
導師制對大學生科技本科畢業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的作用論文07-19
心理健康教育下的語文寫作實施策略論文07-20
命題作文引發與學生寫作心理教育論文03-21
學生綜合自我成長描述12-12
大學輔導員送給畢業學生的贈言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