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體的選擇
平面設計中的字體應用,根據設計的內容不同,其文字的形式也相應的發(fā)生改變。字體的類型、大小和繁簡都要符合整體的版式設計。在字體選擇上,一定要能在瞬間給人視覺帶來沖擊,讓人們對設計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幅好的平面設計作品,文字的信息首先要表達明確,然后才能對字體加以美化,讓人產生美好的印象。以完美的形式將設計內涵充分體現出來,這是每一位平面設計師所追求的。
如何創(chuàng)作出風格獨特、字體個性化的設計,更好地將字體設計融入到平面設計中,在未來平面設計的道路上顯得越來越重要。當前世界,科技、信息成多元化、快速化發(fā)展,字體設計成為最直接、最有效的傳播方式之一。
所以,合理地選擇字體,恰當地對字體進行設計、美化,將能提高設計的傳播力度。這一過程需要在設計過程中不斷的摸索、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需要我們孜孜不倦的去努力。字體的選擇好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最終的設計作品。
因此,選擇什么樣的字體、如何去選擇字體,將是進行設計的重要前提。俗話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字體的選擇要能夠看到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是否容易進行組合排列,整體編排能否和諧,對不同的字體要能夠統(tǒng)一協(xié)調起來,使整體的版式美觀大方。字體的本身也是一種圖形,每一個文字的形狀都是不一樣的,字體的大小和筆畫都是可以成為設計的關鍵。設計者可以根據字體的外形,加以想象和創(chuàng)新,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文字的編排
文字在人類歷史進程中以及人類社會發(fā)展扮演重要的角色,是文化發(fā)展、傳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平面設計中,文字的不同排列和組合,能夠產生各種各樣的視覺效果,合理地對文字進行編排,可以提高設計作品的吸引力和審美價值。
在國外,一些設計師造就對文字的編排展示出了令人驚訝的視覺效果。不同的段落使用不同的線條、反白或者加邊框,縮小文字、字母或者加以放大等等,目的就是為了讓設計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震撼,帶來不一樣的感覺。這些看似“不可理喻”的文字編排,實際能夠吸引人們的閱讀興趣,提高人們閱讀積極性,有效地傳遞出設計的信息,最終達到了設計的目的。在文字的編排上,需要設計者做到以下三點:首先,從文字與文字之間的關系進行設計。
其次,從字體的結構、大小上去考慮。再次,從文字整體的布局空間去考慮。做到以上三點,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足以得心應手,這是最基本的。但是,設計不能一味地死守在這三點上,否則就不會有突破和發(fā)展。設計最大的忌諱就是一成不變,固步自封,這樣設計出來的作品就顯得呆板。
平面設計中文字的編排需要在以上三點的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打破常規(guī)四平八穩(wěn)的布局方式,設計一種風格獨特的編排效果。靈活運用設計版面空間,適當地加以編排、留白、布局,以時尚、新穎的設計帶給人們煥然一新的感覺,這樣的設計才能符合更多人的追求,跟得上社會的發(fā)展,反映時代進步的氣息。
三、處理好文字和圖片之間的搭配
文字在平面設計中應用已經相當普遍了,作為一種視覺語言和設計元素,將是平面設計以后發(fā)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設計元素。文字的主要功能就是傳遞信息,平面設計中文字并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與對應的圖形共同存在整個設計作品之中。
因此,如何處理好文字和圖片之間的搭配關系,能夠更好地傳遞設計信息和內涵,提高整體設計的美觀將是設計的關鍵。
處理好文字和圖片之間的搭配關系應注意一下三點:
1.文字與圖片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設計作品中的圖片能夠直觀的表達出設計的信息,文字是對圖片充分的補充說明,為了讓人們能夠更好的了解設計的內涵和目的。因此,平面設計中應當分清主次,圖片是主要的,文字是次要的,是對圖片加以補充說明的,這樣才能做到層次分明。
2.合理分配整個空間布局。平面設計中,整個布局空間可以劃分為正負兩部分。正的部分指的是整體空間里任意寫的文字和設計的圖片。負的部分指的是除了寫的文字和設計圖片之外剩余的那部分空間。正負空間的比例大小將直接影響到整體設計的美觀。現代平面設計中,正負空間是相互呼應、相輔相成的,二者所占的比例需要經過精心的設計,合理分配,才能達到整體的設計效果。
3.文字和圖片要符合設計的主題和風格。每一幅設計作品都有一個主題,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這是設計者設計之初在內心就已經形成了。一幅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畫面上出現的文字和圖片必須要迎合整體的設計風格,體現設計主題,如果違背了這兩點,設計整體就會顯得不協(xié)調,設計主題混亂,設計風格模糊,整體設計雜亂無章,失去設計的最終目的。
所以,在不影響整體設計主題和風格的前提下,合理地處理好文字、圖片,使之既能很好地體現設計主題、設計風格,又能提高整體設計版式的美觀。
平面設計中的字體應用是一種新興的趨勢,針對不同的設計需求應該選擇相應的文字。如兒童類圖書封面設計,字體應該選擇一些可愛、趣味和活潑的線條文字,時尚類的圖書封面設計,應選擇光鮮、靚麗、時尚、夸張的個性文字。
哲學類書籍封面應選擇莊重富有哲理的文字。學術類的書籍封面應選擇嚴謹、端正的文字。此外,在一些LOGO標志設計中,應盡量選擇一些字數筆畫較少的文字,并進行形象轉換,以加強設計的主題。平面設計中的字體應用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每一位設計者認真的去發(fā)現、去摸索、去研究,努力提高我國平面設計的發(fā)展水平。
平面設計研究論文(范文二)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歷史,在這個過程中,民族文化及國家文化也不斷的得以變化與發(fā)展,而要想得到長久且穩(wěn)定的發(fā)展,那么就需要合理的繼承傳統(tǒng)文化,要有機的與現代文化氣息相結合,以便于更好的主宰自己的文化。
其實藝術就是不斷的激發(fā)出文化內在的東西,并且予以不斷的延續(xù),這與色彩藝術可謂是一致的。現階段,許多全新的傳媒媒介即便是已經紛紛嶄露頭角,比如包裝設計、書封設計和海報藝術等,均得以不斷涌現,然而,在這些傳播媒介中所形成的現代平面設計色彩卻始終與傳統(tǒng)色彩文化的演變發(fā)展及其色彩觀念有著不容忽視的關系。
一、傳統(tǒng)美術色彩體系
1.道家五色體系
道家主張寡欲及淡泊無為,是黑白兩色充盈的一種世界觀,老子講授的守黑知白,道家提倡的有無相生等,均是重要體現。道家認為所有事物的發(fā)展及變化都是無與有的互相演變交替,并且是事物發(fā)展的兩大極端,采用黑與白兩色彩就可以表現出來。我國的水墨繪畫便深受道家的影響,追求的是簡單平靜的色彩,使用的是白色宣紙和黑色墨色,逐漸構成特有的水墨畫境界,傳統(tǒng)美術汲取了道家色彩觀,以簡單、樸素的色彩來對寧靜氣氛予以表達。
2.儒家五色世界
我國的哲學思想、文化精神以及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等自成體系,對我國人民色彩觀念的養(yǎng)成產生了重大影響。色彩作為我國傳統(tǒng)美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可以十分準確的將傳統(tǒng)美術色彩觀念展現出來。
在銀商時期,甲骨文便對有掛無色的四色白、黑、黃、赤的文字加以記載,而《周記•冬宮考工記》則是五色的確切記載始源,主要將五色的概念提出,并且記述了色彩與對比關系、時間觀、空間觀的結合等。
我國的傳統(tǒng)五色體系極大的影響了平面藝術色彩觀的發(fā)展及進步,與傳統(tǒng)儒家思想結合,間色代表著卑微,正色代表著權威與尊嚴,使我國封建社會的政治、軍事、經濟和宗教與色彩結合起來,色彩的運用則將嚴格的程式及規(guī)范呈現出來,同時,在我國民間五色體系確立了尤為深厚的情感基礎,推動了民間色彩觀的形成。
二、平面設計中傳統(tǒng)美術色彩的應用
1.色彩是性格、品質及地位身份的象征
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影響深遠,對使用色彩也制定了尤為嚴格的規(guī)范及程式,自古以來我國便被稱作是炎黃子孫,黃河是我國的重要象征,在五行中黃色占據正中位置,代表著中央政權及國土,是最為尊貴的,并且還代表著權勢及威嚴。黃色到了隋唐后便成為皇室帝王的專用色彩,平民若使用黃色便會引來殺身之禍。在民間所演繹的戲劇中,色彩的運用便逐漸成為約定俗成的法則,在傳統(tǒng)美術中色彩成為不同性別的象征,比如紅男綠女。
2.平面設計中傳統(tǒng)美術的色彩程式化及裝飾性應用
我國傳統(tǒng)美術作品的色彩關系并非是隨意搭配的,而是歷經長時間的演變而逐步積累下的配色試驗。我國是崇尚紅色的一個民族,黑色與紅色的搭配是相當久遠的,原始社會的彩陶、漢代的漆器以及民間的年畫等,均是采用紅色及黑色來將強烈的視覺沖擊形成。
在現代色彩學中,紅色與綠色是相互補充的顏色,在古代便利用紅色、綠色的搭配來對傳統(tǒng)加以表達,而且還能夠形成十分鮮明的對比效果。作為傳統(tǒng)美術的一項重要要素,色彩通過理想化、程式化、規(guī)律化及秩序化的特性來達意傳情。
色彩的裝飾性不但將美術創(chuàng)作者的精神追求體現出來,并且還將我國古代哲學思想所帶來的影響體現出來,將古代人的審美思想體現出來,類裝飾性歷經歷史的演化及發(fā)展,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律。在美術作品中,傳統(tǒng)美術色彩的裝飾性也就是色彩關系的形式化、適宜性。
三、綜上所述
總而言之,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不斷促進著文化藝術的全球化發(fā)展,并且還推動著我國藝術設計不斷的邁向世界。平面設計的現代化以及色彩的國際化,已經逐漸成為廣大設計師的追求,所以,我們應當充分的挖掘平面設計中的傳統(tǒng)美術色彩,從而將我國的平面設計推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