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民法學選擇練習題
導語:民法學是研究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現象和民法所反映的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下面是民法學的模擬試題,歡迎參考!
1.甲的原戶籍所在地為A地,2011年甲從A地開出戶口遷移證,遷往B地。在到B地辦理入戶登記之前,甲得病,在C地某醫院住院治療一年半,病愈后甲前往D地打工,并在某區辦理了暫住證,居住期限為6個月,現住在××區××街×號。甲的住所應確定為
A.A地 B.B地
C.C地某醫院 D.D地××區××街×號
2.依照《合伙企業法》的規定,不能成為普通合伙人的是
A.私有企業 B.國有企業
C.外資企業 D.合資企業
3.下列行為中,可以適用代理的是
A.事實行為 B.違法行為
C.簽訂合同 D.某畫家按合同約定創作作品
4.下列對我國民法效力的表述正確的是
A.依照屬地主義,我國公民甲在倫敦購物產生的糾紛適用中國法律
B.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國民法對人的效力同時采取屬人主義與屬地主義
C.依照屬地主義,我國公民在國外的民事法律行為一律適用所在國法
D.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外國人不適用我國民法規范
5.下列對法定代表人的表述正確的'是
A.法定代表人對外以法人名義進行活動,需要得到法人的授權
B.法定代表人是對外代表法人開展活動的人,但不一定是法人的負責人
C.法定代表人的所有行為均為法人的行為,由法人負責
D.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
6.古代民法的典型代表是
A.法國民法典 B.德國民法典
C.羅馬法 D.瑞士債務法
7.甲以其房屋一套做抵押向乙借款20萬,雙方簽訂了借款合同,并約定: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對該約定的表述正確的是
A.該約定是合法的行為,可以作為附條件民事行為中的條件
B.該約定的內容為法律的規定,不能作為附條件民事行為中的條件
C.該約定是尚未發生的事實,可以作為附條件民事行為中的條件
D.該約定是將來能否發生不確定的事實,可以作為附條件民事行為中的條件
8.依照《繼承法》的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
A.可以作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
B.可以作為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
C.不能作為法定繼承人,但可以分得適當的遺產
D.可以按代位繼承分得遺產
9.王某與李某系夫妻,二人帶女兒外出旅游,發生車禍全部遇難,但無法確定死亡的先后時間,三人均有繼承人。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三人互不發生繼承,各自的遺產由各自的繼承人繼承
B.三人均可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彼此的遺產
C.王某和李某互不繼承,女兒可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王某和李某的遺產
D.王某和李某互不繼承,但均可繼承女兒的遺產
10.下列關于無過錯責任原則的表述正確的是
A.無過錯責任原則只適用于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錯的情形
B.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歸責時,不以行為人主觀過錯為責任構成要件
C.無過錯責任原則是侵權責任的一般歸責原則
D.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時不存在法定免責事由
11.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
A.構成共同侵權,由教唆、幫助人和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B.構成共同侵權,由教唆、幫助人和監護人承擔連帶責任
C.不構成共同侵權,由教唆人、幫助人單獨承擔侵權責任
D.構成共同侵權,由教唆人、幫助人承擔主要責任,監護人承擔次要責任
12.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損害的
A.行為人不承擔侵權責任
B.行為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C.行為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對其責任可以減輕
D.根據公平原則由致害人和受害人分擔損失
13.一物之上不能同時設立兩個所有權,體現的物權法原則是
A.物權法定原則 B.一物一權原則
C.物權平等原則 D.公示公信原則
14.根據占有是否具有法律的根據或原因,可以將占有區分為
A.善意占有與惡意占有 B.自主占有與他主占有
C.有權占有與無權占有 D.直接占有與間接占有
15.依據我國現行法的規定,居住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最高年限是
A.70年 B.50年
C.40年 D.30年
16.以正在建設的建筑物抵押的,抵押權設立的時間為
A.抵押合同生效時 B.建筑物建設完成時
C.抵押合同簽訂時 D.辦理登記時
17.以下關于無因管理中管理人的權利,表述錯誤的是
A.有權請求受益人清償必要債務 B.有權請求受益人補償損失
C.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必要費用 D.有權請求受益人支付報酬
18.以下關于附隨義務的說法正確的是
A.附隨義務是依誠實信用原則發生的義務
B.附隨義務自合同簽訂時便確定了
C.附隨義務可以單獨請求履行
D.不作為義務不可以作為附隨義務
19.甲公司分立為乙公司和丙公司。在分立過程中,乙公司和丙公司對甲公司所欠的某銀行的債務達成協議:乙公司承擔某銀行的債務,丙公司不承擔債務。后因乙公司無力承擔銀行的債務而發生糾紛。關于乙公司和丙公司分割債務的協議的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協議因乙丙公司的意思表示一致而對雙方及債權人生效
B.該協議因未取得債權人的同意而不生效
C.該協議因未通知債權人而不對債權人生效
D.該協議因未取得債權人的同意而不對債權人生效
20.同一主債有二人以上的保證人時,如法律或合同沒有明確是承擔按份保證責任或連帶保證責任,應
A.承擔按份保證責任 B.平均承擔保證責任
C.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D.不承擔保證責任
【自考民法學選擇練習題】相關文章:
自考民法學模擬試題08-28
自考《大學語文》選擇題練習題10-21
自考《計算機基礎》選擇題練習題09-08
自考《比較教育》練習題12-12
自考公共政治練習題09-12
自考《教育管理原理》選擇題12-13
自考《幼兒文學》模擬練習題12-06
《比較教育》自考練習題11-25
自考《文化概論》練習題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