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自考《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簡答題
2017自考《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簡答題會考什么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自考《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簡答題,希望大家喜歡!
1.簡述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1)客觀性原則。(2)發展性原則。(3)教育性原則。(4)理論聯系實際原則。(5)倫理性原則。
2.小學生自我評價發展的特點是什么?
(1)自我評價由"他律性"向"自律性"發展。
(2)從依據具體行為進行評價向應用道德原則進行評價發展。
(3)從根據行為的效果進行評價向把動機與效果結合起來進行評價。
(4)從正確評價別人的行為向正確評價自己的行為發展。
3.簡要比較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特點。
①功能:短時記憶是操作性的,長時記憶是備用性的②容量:短時記憶的容量是7±2個組塊,長時記憶的容量很大③表征:短時記憶以視覺或聽覺的表象表征為主,也可以用抽象的語義命題表征;長時記憶的表達較復雜,一種觀點認為陳述性知識以命題網絡表征,程序性知識以產生式系統表征;另一種觀點認為,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既可用語義編碼,也可用形象編碼。
4.簡述教師期望效應的過程
期望效應主要包括以下過程:
(1)教師對不同學生產生不同的態度與期望。
(2)不同態度與期望導致了不同的教育方法。
(3)學生對教師不同的態度、方法產生不同的態度、反應。
(4)學生的反應加強、印征了教師的期望。
(5)學生的學習成績沿著教師的期望而提高或降低,證實期望。
5.簡述皮亞杰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四個主要因素。
(1)成熟,即神經系統的成熟,是心理發展的必要條件。
(2)練習和習得經驗,包括物理經驗和邏輯—數理經驗。
(3)社會經驗。
(4)平衡,指不斷成熟的內部組織和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心理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即決定因素。
2.怎樣分析影響人的心理發展的社會環境?
(1)家庭和父母是核心子系統。
(2)托幼機構和伙伴關系是中間子系統。
(3)社會網絡和社會階層是外在子系統。
(4)歷史文化是外在子系統。
3.簡述科爾伯格道德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學說的主要內容。
科爾伯格在皮亞杰的兒童品德發展的“四階段學說”的基礎上,采用兩難故事法提出了品德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學說”。(1)前世俗水平,分服從于懲罰的定向和樸素的利已主義的定向兩個階段。(2)世俗水平,分社會習俗的定向和秩序與法規定向。(3)后世俗水平,分社會契約的定向和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則的定向。
4.簡述高中生記憶發展的特點。
(1)記憶力增強。
(2)以理解記憶為主
(3)視覺記憶和聽覺記憶發展速度放慢,基本停滯。
(4)抽象記憶占優勢。
(5)短時記憶逐漸穩定。
5.簡述奧蘇伯爾有意義學習的條件及種類。
奧蘇伯爾認為有意義學習的條件有三個:
(1)學習材料必須具有邏輯意義;
(2)學習者必須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3)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同化新知識的適當觀念。
種類:代表性(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6.簡述初中生的生理發展對其心理發展影響的主要表現。
1)、促進了“成人感”的產生和“我”的形象的改變;
2)、運動顯著增強;
3)、出現心理和行為上的一些不協調性;
4)、性意識的覺醒與發展。
7.小學生學習興趣發展的特點是什么?
1)、低年級的小學生從對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外部活動更感舉,逐步發展到對學習的內容和需要獨立思考的'作業更感興趣。
2)、從不分化到逐漸對各種不同學科內容產生初步的分化性的興趣。
3)、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對有關具體事實和經驗較感興趣,對抽象的因果關系的興趣在初步發展著。
4)、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以游戲方式進行的學生活動感興趣,中、高年級小學生對這種學習活動的興趣逐步下降。
5)、閱讀興趣也在逐步發展。
8.簡述影響學習策略學習的內部條件。
原有知識背景。元認知水平。動機。歸因模式。自我效能感。
9.簡述影響教學監控能力的主要因素。
教師自身因素:
(1)動機;(2)有關的教學活動的知識與教學實踐;(3)教育觀念:對學生的看法、教學效能感等;(4)情緒、情感等。
環境因素:學校中的人際相互作用、學校的風氣、教師待遇等。
10.簡要說明元認知的訓練方法。
(1)言語訓練法;(2)他人提問訓練法;教師提問和學生互相提問;(3)自我提問訓練法。
11.簡述初中生心理發展的特點。
(1)過渡性;(2)閉鎖性;(3)社會性;(4)動蕩性。
12.什么是成熟決定論?
(1)美國發展心理學家格塞爾提出;(2)支配心理發展的因素有兩個:成熟和學習,其中成熟更為重要;(3)心理發展是一個按順序出現的過程,這個順序與成熟的關系較大,與學習的關系較少;(4)心理發展主要由成熟決定。
13.診斷性學習評價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為學生的合理編班、分組提供可靠信息;(2)發現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學生;(3)診斷學生學習落后的原因;(4)為因材施教提供服務。
14.簡要說明皮亞杰關于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的看法。
成熟:主要是指神經系統的成熟。成熟揭示了新的發展的可能性,是發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
練習和習得經驗:是發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包括兩類經驗:物理經驗和邏輯數理經驗。后者來源于動作。
社會經驗:即社會的相互作用與社會傳遞過程。同樣是發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
平衡:不斷成熟的內部組織和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心理發展的決定因素。
15.嬰幼兒思維的發展特點是什么?
嬰兒以直覺行動性思維為主,即只能在行動過程中進行思維,行為一旦停止,思維隨之終止。這是人類思維最初級的形式,概括性很低,調節機能很差。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概括思維開始發展。幼犯的思維主要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來進行,而不是憑借對事物的內在本質和關系的理解來進行。
【2017自考《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簡答題】相關文章:
2017自考《教育管理原理》模擬試題12-14
自考社會學概論簡答題練習09-28
2017自考《教育電聲系統及軟件制作》模擬題與答案12-14
2018考研心理學簡答題專項練習09-24
2017財政與金融自考試題09-07
自考《心理學》測試題12-02
2017自考國際運輸與保險復習題11-11
2017自考國際運輸與保險練習題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