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律考熱點預測和歷年試題分類解析(二)法理學多
.(96卷4/22)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法制的重大變化主要體現在()。A.強調法律的社會化
B.強調法律不僅保護個人杈利,更要保護社會利益
C.強調私有財產更加神圣不可侵犯
D.個人權利至上的原則被社會化法律原則代替
[答案]ABD
[解析]壟斷階段重要的法制變化是法律的社會化,即立法由早期的個人本位轉向社會本位,私有財產更加神圣不可侵犯變為為社會利益可以適當限制等等。
2.(96卷4/2/4)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關系的主體有()。
A.具有我國國籍的中國公民
B.居住在我國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C.國家
D.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
[答案]ABCD
(解析]市場經濟下所有法律關系主體在法律面前平等。
3.(97卷1/3/51)對法律進行分類,可以從不同的標準、角度出發。一般來講,根據不同的法律形式,可以把法劃分為以下哪兒類?()
A.國際法與國內法
B.根本法與普通法
C.一般法與特別法
D.成文法或不成文法
[答案]ABCD
[解析]以上都是對法律的分類,其中根據創制和適用主體的不同,分為國際法和國內法;根據法律效力、內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分為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據適用范圍的不同,分為一般法與特別法;根據創制和表達形式的不同,分為成文法或不成文法。
4.(97卷1/3/52)某林區村民于小林為蓋房欲去山上伐幾棵國有林木。父親對兒子說,未經許可去伐國有林木屬亂砍亂伐,是違反《森林法》的。于是小林依從了父親的勸導。該事例說明法的哪些功能?()
A·引導功能
B·評論功能
C.教育功能
D·強制功能
[答案]ACD
[解析]本題AC比較好選,強制功能在于制裁、懲罰違法和犯罪行為,這種規范作用的對象上違法者的行為。但是法的強制功能不僅在于制裁、懲罰違法和犯罪行為,而且還在于預防違法把罪的行為,故D對。
5.(97卷1/3/53)法律體系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歷史階段上以現行的和即將制定的法律規范為基礎,以憲法為主體,由不同的部門法律組成一個內容和諧一致、形式完整統一的有機整體。依照這一理論,下列哪些法不屬于一國法律體系中的內容?()
A.國內法
B.國際法
C.已失效的國內法
D.已失效的國際法
[答案]BCD
[解析]題干中已經給出了法律體系的定義,注意“現行”二字,所以CD都不是一國法律體系中的內容,又從概念中得出一國的`法律體系不包括國際法,故B也對。
6.(97卷1/3/54)對法與國家的關系有如下凡種表述,其中哪幾項是正確的?()
A.法律形式直接受國家形式的影響
B.國家的存在以法為前提條件
C.法律規定國家的性質及組成,國家的性質決定法律的性質
D.國家機構必須依靠法律組織、建立和發展
[答案]ACD
[解析]B錯,應該是法的存在以國家的存在為前提。
7.(97卷1/3/58)下列哪些法律行為必須經過有關國家機關履行一定手續加以證明,才能引起法律關系的產
生、變更或消滅?()
A.小張和小王結婚B.老杜將自己的私有住房轉讓給小丁
C.陳女士參加所在選區的人民代表選舉D.某公司去保險公司為職員大李投保
[答案]BCD
[解析]A選項結婚須領取結婚證;B選項轉讓住房必須到房屋管理部門辦理過戶手續;C選項必須有選民證才能參加選舉;D選項沒有對于履行一定手續加以證明的限制。
8.(98卷1/69)下列哪些情況不屬于法律關系的范疇?()
A.限制行為能力人之間的法律權利和義務關系
B.奴隸主對奴隸之占有使用關系
C.政黨社團章程所規定的權利義務關系
D.無效的合同關系
[答案]BCD
[解析]法律關系是指法律規范調整一定社會關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人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合乎法律規定是法律關系的重要特征,也是它區別于事實關系的關鍵所在的。法律關系的構成要件包括法律關系主體、內容。其中主體要求是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人,內容要求是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據此,B中依據奴隸制法律,奴隸不具備法律關系主體資格;C中權利義務關系不是法律規定的權利義務關系;D中無效的合同關系是不合法的事實關系。
9.(98卷1/71)原始社會的氏族習慣之所以不能稱為“法”,原因在于哪些方面?()
A.它與宗教規范、道德規范渾然一體
B.它不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C.它不是用語言或文字表述的
D.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監獄等機關來保證實施的
[答案]BD
[解析]法的特征包括:(1)法是調整人們的行為或社會關系的規范;(2)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3)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4)法是在國家權力管轄范圍內普遍有效的社會規范。
10.(98卷1/80)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和1990年的《德國民法典》均是以羅馬法為基礎編纂而成的。從《法國民法典》到《德國民法典》和羅馬法的本質和淵源上看,下列選項中的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A.三者都歸屬于同一法的歷史類型
B.法的發展過程具有歷史延續性
C.法律概念、技術和原則具有繼承性
D.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移植的關系
[答案]BC
[解析]法的歷史類型是按照法所據以產生的和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的性質和體現的階級意志不同,對人類歷史上的法律所做的分類。《羅馬法》是奴隸制法,《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是資本主義法,二者不是同一法的歷史類型;法的移植是一個國家對同時代的其他國家的法律的吸收和借鑒。故AD錯誤。
II.(98卷1/83)按照自然法學派的觀點,法具有道德內容,體現一定的道德性。自然法學派這一觀點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A.道德的原則可以上升為法律原則
B.違反人道的法律不具有法的品質
C.法的安全性原則優先
D.只有實在法才是有效的法律
[答案]AB
[解析]理論上有實然的法和應然的法之分,實然的法即實際存在的主權者的命令,無所謂道德上好壞,甚至是惡法亦法。應然的法是指只有體現道德內容的法才具有法的本質,例如種族滅絕法就不是法。
http://m.shddsc.com/
【2000年律考熱點預測和歷年試題分類解析(二)法理學多】相關文章:
2016司考《法理學》復習知識點:立法過程和立法程序09-01
人力資源供需預測方法和程序02-16
垂直細分類APP已成用戶和資本最愛09-14
科目二易錯難點解析04-30
英國留學的獎學金的種類和申請解析07-18
2017年上海最新公積金提取和貸款使用政策熱點解讀02-17
注會考試各科目難度預測和復習建議04-03
解析考研英語二大綱02-22
往年司法考試《法理學》試題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