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金融碩士考研基礎知識點
一、2016金融碩士考研基礎知識點:商業銀行主要風險
1)信用風險:借款人無法按照合同條款按期還本付息的風險。這是銀行面臨的一種最基本的風險。
2)國家風險:銀行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業務,而他國由于政治、經濟、自然等原因影響借款人的償付能力,尤其是政府貸款。國家風險中的特例,轉移風險。
3)市場風險:金融資產的價格變化,尤其表外業務的市場風險很高。
4)利率風險:存貸款利率的波動造成利差變化。因為銀行多位短期貸款,而長期存款,零存整取等賬戶均為固定利率。
5)流動性風險:無足夠的流動資產來滿足客戶的提款要求或合理的貸款要求。
6)操作風險:由于銀行內部的控制機制或公司治理結構的失效而導致的損失。
A、無健全的內部控制監管制度,有欺詐,越權行為。
B、電腦系統故障風險。
二、2016金融碩士考研基礎知識點:發展中國家金融體系
一、衡量金融發展水平的指標:
1、金融資產的種類和數量。
2、金融機構的種類和數量。
3、金融市場的規模和結構。
4、金融資產的價格。
二、發展中國家金融體系的基本特征:
1、金融資產形式單一,數量有限。
2、金融機構存在著明顯的“二元結構”。
3、金融機構單一。
4、直接融資市場及其落后。
5、金融資產的價格嚴重扭曲。
發展中國家為了降低工業化的成本,通常將實際利率壓低到很低的水平。另一方面高估本國貨幣的幣值,以降低進口機器設備的成本。
三、金融抑制政策
在羅納多* 麥金農和愛德華* 肖等人看來,發展中國家落后的金融體制是由過多的政府管制造成的,他們稱之為金融抑制政策。
1、金融抑制政策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對利率進行嚴格的`管制。
2)常常采用信貸配給的方式來分配稀缺的信貸資金。
3)對金融機構實施嚴格的管制。
對金融機構的設立、業務、法定準備金等實施嚴格的限制。
4)人為高估本幣的匯率。
正是由于這些金融抑制政策的存在阻礙了金融體系的發展,而金融體系的滯后反過來有制約了整個經濟的發展。
三、2016金融碩士考研基礎知識點:商業銀行發展前景
1、集中化
二戰后,銀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就是集中化,許多國家的銀行業主要為少數幾家大銀行所控制。進入90年代后,銀行業集中化的進程更是加速發展,銀行合并的浪潮風起云涌,首先在日本出現了比較有影響的銀行合并。美國銀行在90年代同樣也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銀行合并浪潮。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團的合并標志著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業開始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國銀行業全能化的進程。歐洲同樣也有大規模的銀行合并。例如、香港匯豐銀行收購了米蘭銀行。
總而言之,銀行合并的浪潮還會繼續下去,因為,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單家銀行無法與其它的大銀行相抗衡,此外,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銀行內部的成本變得低廉所以銀行規模開始擴大。
2、全能化
商業銀行有全能型和職能分工型兩種模式,80年代以后,職能分工型開始逐漸向全能型銀行轉化。
范圍經濟:當一個機構同時從事多項業務且這些業務相互互補,這是我們就說是范圍經濟。
1999年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方案》是銀行全能化格局的標志性法案,同時也標志著《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所規定的分業管理、分業經營體制的終結。
銀行業的全能化趨勢對中國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因為1995年的《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不能介入證券、保險等領域。
3、電子化
例如:自動取款機、信用卡、24小時無人銀行、網上銀行等等。此外還有銀行內部的電子資金轉賬系統。
4、國際化
銀行業務越來越多地超越了國界。
http://m.shddsc.com/【金融碩士考研基礎知識點】相關文章:
2016考研:央財金融學碩士就業前景分析06-15
考研英語的基礎02-25
2017金融專碩考研預測六個知識點01-31
金融專業碩士就業前景02-22
2017金融考研學校排名09-11
會計碩士考研就業方向01-19
金融期貨基礎知識測評02-26
2014考研英語:把握基礎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