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共基礎知識常見考點
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1、運用經濟常識說明培養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必要性。
A 勞動者職業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勞動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B 市場經濟具有竟爭性。學會經營才能更好參與市場竟爭。
C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D 提高農民素質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客觀要求。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2、運用政治常識說明新農村建設如何實現“管理民主”。
(1)完善農村基層民主制度,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維護農民民主權利,讓農民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
(2)堅持依法治國,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農民的法制意識,提供法律保證。
(3)加強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和用,用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
(4)轉變基層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3、運用經濟學有關知識分析說明我國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正確性。
、俎r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解決“三農"問題是相互統一的。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解決“三農”問題始終是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
②社會公平、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特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徑。
、壅{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才能持續健康發展,長期以來,在三大產業中,農業是薄弱環節,剩余勞動力多,農村產業結構不合理,影響了農村自身的發展和整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4、運用政治學有關知識分析說明黨和國家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應發揮怎樣的作用?
、俳ㄔO社會主義新農村,既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中國共產黨應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要通過政治領導,為其發展提出正確的路線方針與政策。
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可*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既包括物質文明建設,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因此,國家既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提高農民的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③國家應行使好經濟職能、社會公共管理職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農村全面進步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5、簡要說明中央實施系列惠農政策的經濟意義。
A加大對“三農”的財政投入,能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強化國民經濟的基礎,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B對農業的“多予少取”,能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能提高農村的消費需求,啟動農村市場,進而擴大內需;
C增加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經費,有助于提高農民的素質,進而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水平;
D系列的惠農政策,使農民進一步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體現社會公平,也為新農村建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物質基礎。
6、運用國家的有關知識說明新農村建設要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的問題的基本理由。
A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人。
B我國國家職能就是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因而農村工作要從農民最關心的事情抓起。
C我國的國家機構是人民群眾利益的執行者和捍衛者,解決農民最關心、要求最迫切的問題是我國國家機構的職責所在。
D對人民負責是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新農村建設中不斷讓農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正是對人民負責原則的體現。
7、運用經濟常識為解決民工荒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A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維護外來勞工的合法權益,這是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
B充分發揮公共財政的作用,適當增加政府維護勞工權益的社會保障的支出。
C加強立法,為保障勞工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依據。
D適當提高外來勞工的最低工資標準,進一步發揮國家的宏觀調控的作用。
E加大對拖欠工資的處罰力度。
F開展“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現代公民教育活動,加強職業技術培訓,全面提高外來勞工的素質。
8、從政治常識的角度說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與黨的先進性的一致性。
、冱h的先進性集中體現在黨代表先進的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生產發展是發展生產力的客觀要求;生活寬裕主要是指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改善農民的生存與發展環境主要是指建設農村文明建設和社會建設,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強農村的民主政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三個代表”的具體體現,體現了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9、運用國家職能知識說明政府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律設。
、僬温毮埽杭
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維護農民的民上權利。②經濟職能: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③文化職能: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素質。④社會公共服務職能:改善農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維護社會穩定。
10、運用政治常識的有關知識,說明黨和國家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性。
(1)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領導核心,黨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體現黨對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領導。黨堅持并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沒,體現了實現并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2)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提出并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是國家正確實施職能的要求。黨和國家推動新農村建設.是維護社會穩定、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
11、運用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分析說明國家財政增加用于支持“三農”的投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作用。
財政是國家有效調節資源配置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宏觀經濟手段。國家增加財政支出,推動新農村建設,有利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的物質條件: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有利于促進農村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和農村的城鎮化進程。
12、簡要分析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原因。
我國農村勞動力的流動,原因是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村居民家庭年收人大大低于城鎮居民家庭,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收人遠遠低于東部發達地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必然會自發地配置勞動力資源,從而促使農村勞動力的流動。由于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出現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必然要尋找新的出路。
13、運用經濟常識有關知識說說我們為什么要取消對農民進城務工的不合理限制。
平等性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各類市場主體在商品交換、投資、就業等方面應享有平等的權利,城鄉居民有平等就業的權利,這也是勞動法規定的公民的勞動權利。有利于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各地統籌協調城鄉經濟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打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為農民進城務工就業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護,有利于增加農民收人,有利于促進城市經濟和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為東部地區和城市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和各種勞動服務,改善和提高了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有利于加快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加快實現全面小康,有利于調整農村經濟結構。
14、運用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聯系實際分析怎樣才能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實現“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生活富裕”?
①必須發揮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需要組織生產,推進農業產業化;
② 繼續穩定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減輕農民負擔,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應用財政、稅收等政策促進農業發展;
、 實施科技興農,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④ 建立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
15、運用政治常識有關知識,聯系實際分析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 全面履行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深化農村體制改革,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
、 要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始終把促進農村生產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我國當前農村工作的中心;
、 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把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實現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農村工作的出發點。
二、建設創新型國家
1、請從政治常識角度,說明黨和政府加強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依據?
、僦袊伯a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加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要求,說明了黨的先進性,體現了黨的政治領導。
、诩訌娍萍甲灾鲃撔履芰,離不開政府的管理引導和支持,要求政府發揮統籌規劃、合理引導等職能,這是國家組織領導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實施公共服務職能的體現。
③加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這是對人民負責原則的體現。而科技創新、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都要求政府制定相應的法律和法規,加大依法監督、依法行政的力度,這正是依法治國的體現和要求。
、墚敶鷩H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由于我國目前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貢獻率所占比重過低,因而使許多產業和產品缺乏綜合國力,也影響了綜合力的提高。因此,要增強綜合國力,必須加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2、從政治學角度,談一談我國應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賵猿忠脏囆∑嚼碚摵“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诩訌妵业慕洕毮芎臀幕毮,深化“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③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健全法律法規,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芗訌婞h的領導,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⑤堅持以人為本,讓科技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3、運用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說明國家應如何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
、僖允袌鰹閷,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诩訌妵业暮暧^調控,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
、弁晟品峙渲贫龋试S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收益分配,激發社會成員的創新積極性。
④加大財政對科技的投入,為自主創新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⑤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通過稅收減免措施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⑥讓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
附:用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說明國家為什么要提高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
、倏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自主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核心。
、谧灾鲃撔率亲咝滦凸I化道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增長方式根本轉變的需要。粗放型經營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和環境的破壞,因此,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就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③為了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要提高產業技術水平和產業素質,必須通過自主創新來實現。
、転榱藨獙θ找婕ち业膰H競爭,提高我國經濟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4、運用國際競爭的知識說明為何要提高我國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賴H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诮洕腔A,科技是龍頭,各國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國內,都以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努力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力圖在將來的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
③科技創新能力是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沒有核心技術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我國的產業發展就不可能突破發達國家及跨國公司的技術壟斷,也就不可能獲得有利的貿易地位。
、苤挥刑岣呶覈淖灾鲃撔履芰Γ拍茉诩ち业膰H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5、從哲學上說明應怎樣推進企業的自主創新。
、僦饔^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和活動。創新需要勇氣,就是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規律,創造條件,克服困難,走自主發展之路。
②世界是物質的,規律具有客觀性。推進企業刨新需要科學的態度,就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
、蹖嵺`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創新需要行動,只有弘揚創新精神,立足群眾實踐,企業自主刨新爿能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6、運用經濟常識分析我國為什么必須實現自主創新的戰略轉變?
、僖淖兾覈趪H產業分工中處于低端位置,必須通過自主創新,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谝档湍茉础⒃牧虾蛣趧恿Φ倪^高投入,必須通過自主創新,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依*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垡苊庠趪怅P鍵設備與核心技術方面受制于人,必須做到引進技術和自主創新相結合,貫徹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為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實現國家經濟獨立和經濟安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7、從政治常識角度,談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黨和政府應該做好哪些工作?
、冱h應該加強政治領導,制定好大政方針和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政策,深入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還應加強思想領導,提高全民族的創新意識,提高國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②國家要依法治國,完善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政府要履行經濟職能,統籌規劃,搞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要扶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政府要履行文化職能,重視人才培養,尊重知識和人才,建立完善創新激勵機制。政府要履行對交流職能,發展國際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提高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三、民主政治建設
1、不斷完善黨的執政方式,就是要堅持把人民意志和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
、賵猿职讶嗣褚庵竞忘h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是黨依法執政的重要表現。
②依法執政不僅強調黨要領導立法,還必須強調黨要帶頭守法,保證執法,實施依法治國。
③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依法執政有利于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完善黨的執政方式,還需要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
附:運用政治學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的具體形式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黨領導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掌握國家權力,以此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當家做主;
、陬I導人民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垲I導人民實行基層民主,由群眾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
、茴I導人民嚴格貫徹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的原則,使公民享有法律上、事實上的廣泛的自由和權利,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公平與正義。
2、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組織,它的作用是促進祖國統一。
(1)觀點認為人民政協是統一戰線組織,它的作用是促進祖國統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把它的作用僅歸結為這一點是片面的
(2)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為國家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發揮著重要作用
(3)人民政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它圍繞團結與民主兩大主題,團結聯合各黨派各族群眾,為黨和政府廣集民智,反映社情民意,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重要貢獻。
3、辨題:“開門立法”,就是要使廣大人民群眾直接行使立法權,確保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僭谖覈磺袡嗔儆谌嗣,我國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體現。實行“開門立法”有利于保證人民群眾更好地行使民主權利,保證立法以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為依據。
、谠谖覈,人民是通過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認為“開門立法就是要使廣大人民群眾直接行使立法權”的觀點是錯誤的。
、酃裨诜擅媲耙宦善降鹊脑瓌t,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和平等地適用法律。實行“開門立法”有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民主政治權利,但“開門立法”并不意味著公民在立法上一律平等。
4、人大立法中舉行聽證會,這在我國尚屬首次,請運用政治學知識談談你對人大舉行立聽證會的認識。
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土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有權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
、谖覈娜嗣翊泶髸贫仁侨嗣衩裰鲗U䥽倚再|的體現,人民有權參與立法
③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才能使立法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芨愫昧⒎üぷ鳎瑢τ跀U大公民的立泫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⑤有利于立法工作科學化,提高立法質量。
5、從政治常識角度運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說明公民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應有的正確態度。
在我國,國家、集體和公民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公民也應該自覺履行義務,提高素質和職業技能,維護國家利益。因此,公民要積極主動學習,在行使公民權利和履行公民義務時,必須把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
6、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公民應自覺節能、節水、節電。同時政府要求水、電、氣等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部門和單位,要全面推行辦事公開制度;建立社會聽證制度,在水價、電價的制定上,社會聽證已逐步成為各級政府在作出決策時經常采用的方法。運用政治常識有關知識說明,我國政府的上述舉措對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作用。
①可以推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支持和保證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
、谀軌蛱岣哒ぷ鞯耐该鞫龋U先嗣袢罕妼φぷ鞯闹闄、參與權和監督權。
③擴大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參與程度,促進政府自身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做到對人民負責。
7、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地位體現在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上。(辨析)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監督權等政治權利和自由,是人民當家作主地位的重要體現。
(2)在我國,人民不僅享有政治權利和自由,而且在經濟、文化等方面也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它們也是人民當家作主地位的體現。
(3)人民當家作主地位由人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構成,通過其權利與義務體現出來。權利與義務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只有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才能充分體現人民當家作主地位。題中觀點是片面的。
8、運用政
治常識說明政府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理由。
、偃魏喂穸计降鹊叵碛袘椃ê头少x予的權利。農民工的經濟、政治以及受教育等合法權利應受到法律的保護。政府必須履行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職能。
、趪冶Wo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是實現城鄉經濟發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具體體現。③切實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9、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對于加強黨的建設有何重要意義?
(1)有利于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
(2) 有利于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組織保證。
(3) 有利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4) 有利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10、從政治常識角度,談談黨為什么要堅持依法執政?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依法執政,就是黨要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有利于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方向,才能為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1、用政治常識知識說明我們黨怎樣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
、倏茖W執政: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行動指南,掌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規律辦事,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
②民主執政:支持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提高領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
、垡婪▓陶簣猿忠婪ㄖ螄,加強黨對立法、執法和法律監督工作的領導,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治化、規范化。堅持黨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的原則。
http://m.shddsc.com/【公共基礎知識常見考點】相關文章:
中考政治基礎知識考點之中國夢08-21
計算機公共基礎知識09-03
電氣工程師《供配電》常見考點07-20
《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經濟術語)03-20
2015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5)09-25
2015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6)09-25
事業單位改革與管理試題-公共基礎知識08-02
電氣工程師公共基礎知識強化試題07-20
計算機二級公共基礎知識模擬試題07-28
2017計算機二級公共基礎知識模擬試題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