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恪,字公肅》閱讀附答案
徐恪,字公肅,常熟人。成化二年進士。授工科給事中。中官欲出領抽分廠,恪等疏爭。中官怒,請即遣恪等,將摭其罪,無所得乃已。出為湖廣左參議,遷河南右參政。陜西饑,當轉粟數萬石。恪以道遠請輸直,上下稱便。弘治初,歷遷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違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賜書誡王。河徙逼開封,有議遷籓府三司于許州者,恪言非便,遂寢。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撫其地。故事,王府有大喪,遣中官致祭,所過擾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復之。恪請如先帝制,并條上汰冗官、清賦稅、禁科擾、定贖例、革抽分數事,多議行。戶部督逋急,恪以災變請緩其事。御史李興請于鄖陽別設三司,割南陽、荊州、襄陽、漢中、保寧、夔州隸之。恪陳五不可,乃止。恪素剛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為巡撫,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嚴,宗人多不悅。平樂、義寧二王遂訐恪減祿米、改校尉諸事。勘無驗,坐恪入王府誤行端禮門,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無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責,命湖廣巡撫韓文與恪易任。吏民罷市,泣送數十里不絕。屬吏以羨金贐,揮之去。至則值岐王之國,中使攜鹽數百艘,抑賣于民,為恪所持阻不行。其黨密構于帝。居一歲,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進用,宜出廷推,未聞有傳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進,請賜罷黜。帝慰留,乃拜命。勢要家濫索工匠者,悉執不予。十一年考績入都,得疾,遂致仕,卒。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議遷籓府三司于許州者于:到 B.恪言非便,遂寢寢:停止
C.恪素剛正素:向來 D.其黨密構于帝構:勾結
9.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徐恪剛正的一組是( )
①中官欲出領抽分廠,恪等疏爭 ②恪以道遠請輸直,上下稱便
③徽王府承奉司違制置吏,恪革之 ④戶部督逋急,恪以災變請緩其事
⑤吏民罷市,泣送數十里不絕 ⑥勢要家濫索工匠者,悉執不予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喪,朝廷派中官致祭,經過之處騷擾百姓。皇帝即位,恢復過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辦。
B.徐恪上奏,請求汰除冗官、清查賦稅、禁止科擾、制定贖例、革除抽分等幾件事,這些事經過討論大多得以施行。
C.御史李興請求在鄖陽分別設置三司,割南陽、荊州、襄陽、漢中、保寧、夔州隸屬它。徐恪陳述五點理由反對,此事最終被罷止了。
D.徐恪被調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晉升任用,應出于朝廷推薦為理由請賜罷黜,皇帝寬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帝知恪無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責,命湖廣巡撫韓文與恪易任。5分)
(2 )中使攜鹽數百艘,抑賣于民,為恪所持阻不行。(5分)
參考答案:
8. D(構:陷害)
9. B(②表現獻計獻策④表現體恤民情,也有不畏朝廷之意⑤表現百姓對他的愛戴)
10.A(3分。應為成化末年,開始就地派王府承辦。到皇帝即位,又恢復過去派中官致祭的做法。)
11.略
【《徐恪,字公肅》閱讀附答案】相關文章:
《徐邈傳》閱讀答案02-05
徐俯《春游湖》閱讀答案04-05
白發閱讀附答案12-27
《野望》閱讀練習附答案12-31
網紅閱讀附答案12-28
聰明的徐文閱讀理解答案02-11
晏子諫景公閱讀答案04-05
《曹公南征表》閱讀答案03-06
遠公講論的閱讀答案12-27
《摔琴》閱讀題附答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