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4-09-24 12:59:28 淼榮 高考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我們會經常接觸并使用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檢測考試者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你所了解的試題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 1

  一、選擇題:l~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課程計劃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

  A.課程設置

  B.教學時數

  C.課程開設順序

  D.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

  2.“讀萬卷書,走萬里路。”這句話反映的教學原則是()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3.當代國外課程改革,在學科類型上趨于()

  A.職業化

  B.現代化

  C.理論化

  D.綜合化

  4.資本主義社會實行的紀律是()

  A.懲罰紀律

  B.饑餓紀律

  C.自覺紀律

  D.棍棒紀律

  5.青少年發展過程中充滿矛盾、被稱為“危機期”的時期是()

  A.青年初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晚期

  6.學生在參加課外校外教育活動時所體現的特點是()

  A.實踐性

  B.自愿性

  C.靈活性

  D.全體性

  7.我國課程設置以綜合課程為主的階段是()

  A.初中階段

  B.高中階段

  C.小學階段

  D.大學階段

  8.我國將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教學計劃”改為“課程計劃”的文件頒布于()

  A.1994年

  B.1992年

  B.1993年

  D.1985年

  9.教學原則是有效進行教學必須遵循的()

  A.方針政策

  B.基本要求

  C.具體細則

  D.主要技能

  10.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

  A.教科書

  B.學科課程標準

  C.課程計劃

  D.教學資料

  11.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國民體質

  B.提高國民素質

  C.提高國民創造力

  D.提高國民學歷水平

  12.學制中關于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目的、入學條件等方面的規定主要受()

  A.政治經濟制度的制約

  B.本國學制的'歷史和國外學制經驗的制約

  C.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制約

  D.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科學技術發展狀況的制約

  二、辨析題:l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3.教師職業也是一種專業。

  14.德育過程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過程。

  三、簡答題:l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基本點是什么?

  16.班主任如何作好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

  17.簡述教育與生產力的關系。

  四、論述題:l8小題。15分。

  18.試述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相互制約性。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 2

  一、選擇題:1~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前蘇聯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最早探討教育問題的是()

  A.蘇霍姆林斯基

  B.凱洛夫

  C.馬卡連柯

  D.克魯普斯卡婭

  答案:D

  2.夸美紐斯的教育代表作是()

  A.《大教學論》

  B.《教育論》

  C.《教育漫活》

  D.《愛彌兒》

  答案:A

  3.赫爾巴特的教育主張被稱為()

  A.現代教育派

  B.傳統教育派

  C.形式教育論

  D.實質教育論

  答案:B

  4.以杜威為代表所倡導的教育理論主張被稱為()

  A.現代教育派

  B.傳統教育派

  c.形式教育論

  D.實質教育論

  答案:A

  5.近代最早一部系統淪述教育問題的專著是()

  A.《教育漫活》

  B.《大教學淪》

  C.《愛彌兒》

  D.《教育論》

  答案:B

  6.《教育過程》一書的作者是()

  A.斯賓塞

  B.根舍因

  C.赫爾巴特

  D.布魯納

  答案:D

  7.《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作者是()

  A.克魯普斯卡婭

  B.蘇霍姆林斯基

  C.馬卡連柯

  D.贊科夫

  答案:B

  8.我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是()

  A.《中庸》

  B.《禮記》

  C.《論語》

  D.《學記》

  答案:D

  9.在西方,占羅馬昆體良的教育名著是()

  A.《理想國》

  B.《論演說家的教育》

  C.《大教學論》

  D.《教育論》

  答案:B

  10.我國第一部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系統論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是楊賢江以李浩吾化名于1930年出版的()

  A.《普通教育學》

  B.《新教育大綱》

  C.《教育學》

  D.《教育原理》

  答案:B

  11.廣義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家庭教育

  答案:D

  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反映了下列哪種因素對于人發展的影響(  )

  A.環境

  B.遺傳

  C.教育

  D.社會活動

  答案:A

  二、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3.教育規律足指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答案:錯誤。此說法不全面。教育規律既包括教育內部各因素之問的本質的聯系,也包括教育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系。如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的關系等。

  14.教育學等同與二教育方針政策。

  答案:錯誤。教育學不等同于教育方針政策。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因此客觀性是教育學的特點。而教育方針政策的制定既要體現人的主觀愿望,同時又要遵循教育規律。

  三、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簡述教育學與教育科學的關系。

  答案:教育科學已形成一個包含有許多分支教育學科的龐大的體系,每一具體學科都有一特定的具體研究領域,其中包括教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學論等等,教育學是教育科學體系中的基礎學科。

  16.學習教育學有哪些意義?

  答案:(1)有助于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提高貫徹我國社會主義教育方針、政策的自覺性。

  (2)有助于鞏固熱愛教育事業的專業思想,全面提高教師的素養。

  (3)有助于認識和掌握教育規律,提高從事學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動學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學研究。

  17.為什么說“教育救國論”是錯誤的。

  答案:(1)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不起決定作用,它不能決定政治經濟發展的方向,不能成為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2)“教育救國論”企圖在不觸動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前提下從改造教育人手,產生清明政治,富國強民,實際是行不通的。我國歷史上出現的“教育救國論”皆以失敗而告終。

  四、論述題:18小題。15分。

  18.舉例論述選擇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和運用教學方法的總要求。

  答案:(1)選擇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是:①教學任務。每節課的具體教學任務不同,教學方法應有所不同。

  ②教學內容。學科的性質和教材的特點不同,以及具體教學內容不同,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③學習的年齡特征。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考慮學生的認識特點、知識水平等年齡特征。

  (2)運用教學方法的總要求:①綜合性。要求教學方法本身不僅能完成具體教學任務,而且應有利于能力和品德發展,并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②靈活性。要求教學方法的運用根據實際需要隨時調整,不拘泥于書本教條。

  ③創造性,要求教師在把握現有方法的基礎上有所創造。

  五、選擇題:19~30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9.人的心理包括哪兩部分 ( )

  A.認識過程與意志過程

  B.意志過程與情感過程

  C.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

  D.認識過程與情感過程

  答案:C

  20.人的個性心理的結構成分主要包括 ( )

  A.認識、情感和意志過程

  B.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

  C.能力、氣質和性格

  D.個性傾向、個性心理特征

  答案:D

  21.個性心理特征的結構成分主要包括 ( )

  A.認識、情感和意志

  B.感知、記憶、思維、想象

  C.能力、氣質和性格

  D.需要、動機、興趣、愛好

  答案:C

  22.下列哪一選項必屬于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 ( )

  A.望而生畏

  B.談梅生津

  C.望梅止渴

  D.B嘗梅生津

  答案:

  23.植物和單細胞動物反映形式是 ( )

  A.反映

  B.感應性

  C.感受性

  D.知覺

  答案:B

  24.從動物的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具有決定意義的條件是 ( )

  A.語言

  B.制造工具

  C.勞動

  D.直立行走

  答案:C

  25.下列哪一個選項屬于條件反射 ( )

  A.眨眼反射

  B.吮吸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號反射

  答案:D

  26.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留下痕跡的過程稱之為 ( )

  A.反映

  B.感受性

  C.意識

  D.感應性

  答案:A

  27.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屬性及其規律的反映稱之為 ( )

  A.情感過程

  B.認識過程

  C.意志過程

  D.個性

  答案:B

  28.“談虎色變”屬于哪類反射活動 ( )

  A.無條件反射

  B.非條件反射

  C.第二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

  D.第一信號系統的條件反射

  答案:C

  29.熟練地騎車、熟練地織毛衣中的注意是()

  A.無意注意

  B.不隨意注意

  C.隨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答案:D

  30.魯班發明鋸子是借助于()

  A.定勢

  B.變式

  C.問題解決

  D.原型啟發

  答案:D

  六、辨析題:31~3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3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

  答案:錯誤。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

  32.望梅止渴、談虎色變這類反射活動屬于無條件反射。

  答案:條件反射是指在無條件反射基礎上,經過后天學習和訓練建立起來的反射活動。如望梅止渴、談虎色變等都屬于條件反射活動。

  七、簡答題:33~35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3.試分析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答案: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心理活動)的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主要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這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方面。(1)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2)個性包括個性心理動力(或稱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能力、氣質、性格)。

  34.簡述心理學科的任務。

  答案:心理學科的基本任務是了解、掌握人的心理與行為活動的規律,并為有效地指導、控制和調節人的心理與行為提供依據。具體任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探討人類心理活動的積極性規律,促進和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2)探討人類認知活動的規律,為知識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養提供依據;(3)探討人類情意活動和性格形成的規律,為健康人格的培養提供依據。

  35.什么是意識?意識有哪些特點?

  答案:意識是心理的.高級的、完整的形式,它是人在勞動中,和語言一起發生和發展起來的、人所獨有的、憑借語言實現的心理反映。意識的基本特征是:(1)自覺性——先有正確的動機、明確的目標、周密的計劃、具體的方法和手段,然后再行動。(2)能動性——人不是消極被動的反映,而是積極的、主動的反映,有意識的、主動的調節和支配實踐活動。(3)社會歷史制約性——社會意識與個體意識的發生、發展、變化等都受社會因素制約與影響。(4)第二信號與抽象邏輯思維活動特點。

  八、論述題:36小題,15分。

  36.舉例說明注意種類在教學中的應用。

  答案:(1)喚起學生的隨意注意,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明確目的任務;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的思維;正確組織教學,嚴格要求學生;

  (2)正確運用無意注意規律組織教學;教學環境應有利于注意集中,防止分散注意;教學方法豐富多樣,有吸引力,防止單調死板。

  (3)引導學生幾種注意交替使用,設法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方式和學習活動的多樣化是保持學生注意的重要條件;教學內容應該難易適度,過難過易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削弱注意力;教學速度適宜。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 3

  一、教育學選擇題:1~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規定不準男女同校,輕視女子教育,體現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特點的現代學制是(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答案:B

  2.將教學過程分為“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個階段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昆體良

  C.杜威

  D.赫爾巴特

  答案:D

  3.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

  C.教育機構

  D.教育功能

  答案:A

  4.教育學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是出版了(  )

  A.《論演說家的教育》

  B.《大教學論》

  C.《普通教育學》

  D.《民主主義與教育》

  答案:B

  5.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

  A.運動競賽

  B.運動隊訓練

  C.早操、課間操

  D.體育課

  答案:D

  6.長期以來的教育實踐證明,學校工作必須做到(  )

  A.以教學為主

  B.教學、科研并重

  C.教學、科研、生產三中心

  D.所有時間用于搞教學

  答案:A

  7.課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組織形式是(  )

  A.小組活動

  B.集會活動

  C.個人活動

  D.文體活動

  答案:A

  8.“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體現了(  )

  A.鞏固性的教學原則

  B.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C.直觀性的教學原則

  D.啟發性的教學原則

  答案:A

  9.在教師指導下鞏固知識、培養各種技能和技巧的教學方法是(  )

  A.實驗法

  B.實習作業法

  C.練習法

  D.實踐活動法

  答案:C

  10.蘇聯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學方法是(  )

  A.“掌握學習”教學法

  B.“綱要信號”圖表式教學法

  C.“導學式”教學法

  D.情景教學法

  答案:B

  11.最早使用美育一詞的是(  )

  A.赫爾巴特

  B.席勒

  C.盧梭

  D.孔子

  答案:B

  12.教師的創造性主要體現在(  )

  A.運用教育教學規律

  B.進行科學發現

  C.進行科學發明

  D.探索未知領域

  答案:A

  二、教育學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3.教師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學生,可以拆看學生的信件。

  答案:錯誤。教師違反了《教育法》規定的受教育者享有的隱私權。從法律角度來說,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他們的權益受法律的保護。隱私權,包括通信等,受到法律的保護。

  14.在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設置中,高中階段應以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為主。

  答案:錯誤。高中階段應以分科課程為主,使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有個性的發展,課程標準應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時要設置豐富的選修課供不同的學生選修:初中階段設置的課程才是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

  三、教育學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簡述教育在人的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1)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它規定著人的發展方向;

  (2)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刻;

  (3)學校有專門負責教育工作的教師。

  16.簡述我國中小學德育的任務。

  答案:(1)培養學生初步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引導學生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3)逐步使學生養成社會主義的基本道德品質、法紀觀念和文明行為習慣;

  (4)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質。

  17.簡述課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內容。

  答案:(1)社會實踐活動;

  (2)學科活動;

  (3)科技活動;

  (4)文學藝術活動;

  (5)文娛體育活動;

  (6)社會公益勞動;

  (7)課外閱讀活動。

  四、教育學論述題:18小題,15分。

  18.試述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

  答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

  (1)課程任務方面的改革目標。改變課程任務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

  (2)課程結構方面的改革目標。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幢小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課程內容方面的改革目標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牛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4)課程實施方面的改革目標。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課程評價方面的改革目標。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6)課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標。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五、心理學選擇題:19~30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9.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學習材料的干擾稱(  )

  A.前攝抑制

  B.后攝抑制

  C.泛化

  D.遺忘

  答案:A

  20.技能的活動方式是(  )

  A.合乎法則的

  B.不隨意運動的

  C.遺傳獲得的

  D.知識經驗的

  答案:A

  21.學生動作的執行由出聲的外部語言到不出聲的外部語言,再到內部語言的過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個階段(  )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內化

  D.操作練習

  答案:C

  22.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是(  )

  A.反映

  B.感受性

  C.反射

  D.感應性

  答案:C

  23.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是(  )

  A.感覺

  B.知覺

  C.表象

  D.后像

  答案:B

  24.青少年異性交往的原則是(  )

  A.真實坦誠

  B.自然

  C.留有余地

  D.克服羞怯

  答案:B

  25.人們看書時,用紅筆圈出重點,便于重新閱讀,是利用了知覺的(  )

  A.整體性

  B.選擇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答案:B

  26.第一個強調出生順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學家是(  )

  A.卡特爾

  B.艾森克

  C.榮格

  D.阿德勒

  答案:D

  27.盡管刺激不完整,但人們仍把一個事物知覺為一個整體,這是因為知覺具有(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選擇性

  D.整體性

  答案:D

  28.以新穎、獨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是(  )

  A.分析思維

  B.直覺思維

  C.再造性思維

  D.創造性思維

  答案:D

  29.意志行動的基礎是(  )

  A.克服困難

  B.隨意運動

  C.興趣愛好

  D.意志自由

  答案:B

  30.心理學成為獨立的學科始于(  )

  A.1789年

  B.1798年

  C.1879年

  D.1897年

  答案:C

  六、心理學辨析題:31~3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31.“激情”與“應激”是同一種情緒狀態,只是叫法不同罷了。

  答案:錯誤。按強度和持續時間,情緒可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其中,激情是一種爆發式的、猛烈而短暫的情緒狀態。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

  32.因為注意可以分配,所以人可以任意地同時進行任何活動。

  答案:錯誤。注意的分配是有條件的:(1)與他所從事活動的熟練程度有關。(2)與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的性質有關。

  七、心理學簡答題:33~35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3.智力技能的培養有哪些要求?

  答案:(1)確立合理的智力活動原型。

  (2)有效地進行分階段練習:

  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和概括性;

  ③適應培養的階段特征,正確使用言語;

  ④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34.創造性思維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1)思維與想象的有機統一;

  (2)與創造性活動相聯系;

  (3)常有“靈感”出現;

  (4)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相結合;

  (5)分析思維與直覺思維相統一。

  35.簡述人格的特點。

  答案:(1)獨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句俗語為人格的獨特性做了最好的詮釋。

  (2)穩定性。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這里的“稟性”就是指人格。

  (3)整合性。人格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一個有機體,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控。

  (4)社會性。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時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而是人生成敗的根源之一。

  八、心理學論述題:36小題。15分。

  36.結合思維品質的特性,談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答案:良好思維品質的特性有:

  (1)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2)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

  (3)思維的邏輯性和嚴謹性;

  (4)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辯證唯物主義思維方法的訓練,學會全面地、發展地、實事求是地看問題;

  (2)運用啟發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3)加強言語交流訓練;

  (4)發揮定勢的積極作用;

  (5)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品質。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 4

  一、教育學選擇題:1~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著教育,這體現了教育的(  )

  A.永恒性

  B.歷史性

  C.階級性

  D.相對獨立性

  答案:A

  2.馬克思主義認為教育起源于(  )

  A.神話

  B.生產勞動

  C.本能

  D.無意識模仿

  答案:B

  3.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系統闡述學科內容的是(  )

  A.教學指導書

  B.教學參考書

  C.教材

  D.教案

  答案:C

  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

  A.了解和研究學生

  B.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C.做好個別教育工作

  D.做好工作計劃和總結

  答案:B

  5.稱贊教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育家是(  )

  A.加里寧

  B.蘇霍姆林斯基

  C.巴班斯基

  D.陶行知

  答案:A

  6.通過親身實踐來獲得知識、技能,體現了課外校外教育的(  )

  A.自愿性

  B.靈活性

  C.實踐性

  D.直觀性

  答案:C

  7.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是(  )

  A.復式教學

  B.分組教學

  C.個別教學

  D.班級授課制

  答案:D

  8.“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段話講的是(  )

  A.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B.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C.直觀性的教學原則

  D.啟發性的教學原則

  答案:D

  9.“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每一個人”的提出者是(  )

  A.蘇霍姆林斯基

  B.馬卡連柯

  C.加里寧

  D.陶行知

  答案:B

  10.德育是指教育者培養受教育者(  )

  A.道德的活動

  B.品德的活動

  C.政治素質的活動

  D.法紀觀念的活動

  答案:B

  11.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是(  )

  A.《論演說家的教育》

  B.《大教學論》

  C.《普通教育學》

  D.《民主主義與教育》

  答案:A

  12.馬克思主義認為,造成人的片面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舊的社會分工

  B.生產力水平低下

  C.資本主義制度

  D.階級剝削

  答案:A

  二、教育學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3.素質教育是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智力和能力為根本目的的教育。

  答案:錯誤或不全面。素質教育應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促進學生“雙基”的掌握,發展智力、能力僅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

  14.教材就是指教科書。

  答案:錯誤或不全面。教科書只是教材的表現形式之一,教材還可以包括音像教材、教學軟件等。

  三、教育學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教育要遵循人的發展的哪些規律?

  答案:教育主要受以下四方面規律的制約:

  (1)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順序性和階段性,循序漸進地促進人的身心發展;

  (2)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發展的某一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

  (3)教育要適應人的發展的穩定性與可變性,既考慮穩定性,不任意改動教育內容和方法,又注意可變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發展潛力;

  (4)教育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16.簡述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答案:(1)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2)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發展過程;

  (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17.簡述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作用。

  答案:(1)教材建設的突破;

  (2)教學組織形式的突破;

  (3)師生關系的'突破;

  (4)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5)擴大了教學規模。

  四、教育學論述題:18小題,15分。

  18.閱讀下列案例,并回答問題。

  年輕的黃老師每次教完生字后,總是讓學生回去把每個生字抄10遍,準備第二天聽寫,但學生的生字聽寫成績總是不理想。黃老師想,肯定是抄寫不夠,又讓學生每個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學生的聽寫成績仍沒有明顯提高。黃老師逐漸意識到,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需要改進。通過思考,黃老師向學生宣布了“新規定”:老師不專門布置生字抄寫作業,但要季生保證第二天的聽寫過關。于是,在學生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習字方法。除了抄寫外,有的學生口讀、手寫、心記“三管齊下”;有的學生將生字做成卡片,隨時隨地記一下;有的季生采用組詞、造句、編順口溜的方法……結果,學生的聽寫成績非但沒有下降,還大有提高。問題:請用。鞏固性教學原則”的相關原理分析案例中黃老師的“新規定”出臺前后教學效果不同的原因:

  答案:(1)鞏固性教學原則的基本含義: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出來。

  (2)貫徹鞏固性教學原則的基本要求:

  ①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②要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加強知識的鞏固。

  ③組織好學生的復習工作。

  ④教會學生記憶的方法。

  (3)案例分析:在“新規定”出臺之前,黃老師對鞏固性教學原則的含義和貫徹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教學中所采用的鞏固方式單一,機械重復訓練較多,既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新規定”的實施,表明黃老師已經較好地理解、把握了鞏固性教學原則的內涵及其貫徹要求,故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心理學選擇題:19~30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9.人腦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的事物歸到一定的類別中去,是思維過程的哪個環節(  )

  A.具體化

  B.抽象

  C.分析與綜合

  D.系統化

  答案:D

  20.社會態度的結構主要有三種成分,即(  )

  A.認知、情感、行動

  B.認知、情感、知識

  C.情感、知識、認知

  D.情感、行動、知識

  答案:A

  21.突然的敲門聲,打斷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這屬于(  )

  A.隨意注意

  B.不隨意注意

  C.隨意后注意

  D.注意的動搖

  答案:B

  22.人們對所感知的對象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對周圍其他的事物只是當作陪襯和背景,這是知覺的哪一種特性(  )

  A.整體性

  B.選擇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B

  23.對人名、地名、定理等的記憶屬于(  )

  A.內隱記憶

  B.情景記憶

  C.程序性記憶

  D.陳述性記憶

  答案:D

  24.在全體人口中,智力呈(  )

  A.常態分布

  B.偏態分布

  C.正偏態分布

  D.負偏態分布

  答案:A

  25.我國較多的心理學家認為,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應變能力

  B.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C.想象力

  D.直覺思維能力

  答案:B

  26.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是哪一種情緒狀態(  )

  A.激情

  B.心境

  C.應激

  D.熱情

  答案:B

  27.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產生的(  )

  A.主觀認識

  B.內化過程

  C.態度體驗

  D.外顯狀態

  答案:C

  28.個體對某態度對象的卷入水平屬于態度的(  )

  A.深刻維度

  B.強度維度

  C.中性維度

  D.外顯維度

  答案:A

  29.下列選項中,屬于心理健康的現實標準的為(  )

  A.統計分析

  B.社會規范

  C.主觀感受

  D.人際關系協調

  答案:D

  30.智力的二因素論,將智力分為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首先提出這一理論的是(  )

  A.吉爾福特

  B.斯皮爾曼

  C.加德納

  D.斯坦伯格

  答案:B

  六、心理學辨析題:31~3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31.人對同一個目標同時產生兩種對立的動機斗爭是雙趨沖突。

  答案:錯誤。趨避沖突,又稱為接近一回避型沖突,指一個人對同一目標同時產生兩種對立的動機,一方面好而趨之,另一方面惡而避之的矛盾的內心沖突。

  32.氣質無好壞之分,性格有優劣之別。

  答案:正確。氣質是人的天性,無好壞之分。它只給人們的言行涂上某種色彩,但不能決定人的社會價值,也不直接具有社會道德評價含義。性格是在后天社會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異。性格有好、壞、優、劣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風貌。

  七、心理學簡答題:33~35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3.簡述性格與氣質的關系。

  答案:聯系:

  (1)兩者都屬于穩定的人格特征;

  (2)兩者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彼此制約。

  區別:

  (1)氣質受生理影響大,性格受社會影響大;

  (2)氣質的穩定性強,性格的可塑性強;

  (3)氣質特征表現較早,性格特征出現較晚;

  (4)氣質無所謂好壞,性格有優劣之分。

  34.心理健康的現實標準是什么?

  答案:(1)自我意識正確;

  (2)人際關系協調;

  (3)性別角色分化;

  (4)社會適應良好;

  (5)情緒積極穩定;

  (6)人格結構完整。

  35.簡述影響無意注意的主客觀因素。

  答案:影響無意注意的客觀因素:

  (1)刺激物的新異性;

  (2)刺激物的強度;

  (3)刺激物對比的差異性;

  (4)刺激物的變化與運動。

  影響無意注意的主觀因素:

  (1)主體的需要、興趣和期待;

  (2)情緒和生理、心理狀態的影響;

  (3)知識經驗的影響。

  八、心理學論述題:36小題。15分。

  36.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談談影響人格形成的諸因素。

  答案:(1)生物遺傳因素。

  ①遺傳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響因素;

  ②遺傳因素對人格的作用程度隨人格特質的不同而異;

  ③人格的發展是遺傳與環境兩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遺傳因素影響人格的發展方向。

  (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會文化的媒介,它對人格具有強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養方式的恰當性,會直接決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無意地影響和塑造著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會遺傳性”。

  (3)學校教育因素。學生只有在學校里通過學習與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自己優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順利地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生活。學生通過課堂教育接收系統的科學知識,同時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此外,校風、班風、教師的言行等都是影響學生人格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4)社會文化因素。社會文化塑造了社會成員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員的人格結構朝著相似性的方向發展,這種相似性具有維系社會穩定的功能,又使得每個人能穩固地“嵌人”整個文化形態里。

  (5)個人主觀因素。環境因素必須通過個體已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和心理活動才能發生作用。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 5

  一、選擇題:1~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人的認識的傾向性是(  )

  A.興趣

  B.需要

  C.動機

  D.理想

  答案:A

  2.根據需要起源不同,可將其劃分為(  )

  A.生理與社會需要

  B.物質與精神需要

  C.愛與隸屬需要

  D.成就與交往需要

  答案:A

  3.動機水平適中,最有利于激發學習動機的理論(  )

  A.成就動機理論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成績結構理論

  D.強化理論

  答案:B

  4.馬斯洛需要層次中的最高層次需要是(  )

  A.生理與安全需要

  B.社交與尊重需要

  C.求知與審美需要

  D.自我實現需要

  答案:D

  5.根據動機的性質與社會價值不同,動機劃分為(  )

  A.生理型與社會性

  B.高尚和低級

  C.長遠與短暫

  D.主導性與輔助性

  答案:D

  6.蘇聯教育家阿募納什維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學的理論。合作教育學的核心是()

  A.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

  B.學校和社會之問的合作

  C.學校和家庭之間的合作

  D.學生和學生之問的合作

  答案:A

  7.試圖在心理學基礎之上建立教育方法論,并提出了著名的階段教學的教育家是()

  A.夸美紐斯

  B.斯賓塞

  C.赫爾巴特

  D.杜威

  答案:C

  8.教育科學現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科學體系,這個體系中的基礎學科是()

  A.教育學

  B.教育哲學

  C.教育心理學

  D.教育生理學

  答案:A

  9.在教育的文化功能中,將存儲形態文化轉變為活躍形態文化是教育()

  A.傳遞文化的功能

  B.活化文化的功能

  C.交流文化的功能

  D.更新文化的功能

  答案:B

  10.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

  A.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B.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

  C.德育與智育、體育相結合

  D.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答案:D

  11.在我國現代學制改革中,第一次規定男女同校、廢止讀經,并將學堂改為學校的學制是()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答案:C

  12.19931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曾提出“兩基”的教育發展總目標。其中‘‘兩基”是指()

  A.傳授與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C.基本完成教育體制改革,基本完善教育結構

  D.基本完成課程改革任務,基本實施素質教育

  答案:B

  二、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3.韋納指出,多數情況下,人們只把成功與失敗結果歸結為智力、努力、任務的難度及運氣四個因素。

  答案:正確。韋納指出,多數情況下,人們只把成功與失敗結果歸結為能力、努力、任務的難度及運氣四個因素。

  14.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變的.。

  答案:錯誤。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學習任務比較簡單時,學習動機強度較高可達到最佳水平,學習任務比較困難時,學習動機強度較低可達到最佳水平。

  三、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如何利用學習動機學校效果的互動關系來培養學習需要?

  答案:(1)學習動機通過直接制約學習積極性,影響學習效果。

  (2)由學習效果所產生的成敗體驗,反作用于學習動機。

  (3)掌握評分的藝術,使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感。

  (4)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知識技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16.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創設問題情境?

  答案:要想創設問題情境,首先要求教師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結構,了解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此外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狀態,使新的學習內容與學生已有水平構成一個適當的跨度。這樣,才能創設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它既可以用教師設問的方式提出,也可以用作業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從新舊教材的聯系方面引進,也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經驗引進;它既可在教學開始時進行,也可在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束時進行。

  17.德育過程有哪些基本規律可循?

  答案:(1)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2)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發展過程。

  (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四、論述題:18小題。15分。

  18.如何合理設置課堂環境,妥善組織學習競賽?

  答案:在實際的課堂環境中,主要存在著三種現實的課堂結構:競爭型、合作型和個體化型。在競爭型目標結構中,團體成員之間的目標具有對抗性,只有其他人達不到目標時,某一個體才有可能達到目標,取得成功;如果其他人成功人,則降低了某一個體成功的可能性。

  在合作型目標結構中,團體成員之間有著共同的目標,只有所有成員都達到目標時,某一個體才有可能達到目標,取得成功;如果團體中某一人達不到目標,則其他人也達不到目標。

  在個體化目標結構中,個體是否成功與團體中的其他成員是否達到目標無關,個體注重的是自己對學習的完成情況和自身的進步幅度。

  競爭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存在一定的消極影響,但完全取消競爭也是不現實的,關鍵是如何正確使用競爭手段。學習競賽以競賽中的名次或勝負為誘因,可以滿足學生的附屬和自我提高的需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影響其學習效果。

  心理學部分

  五、選擇題:19~30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9.教學的特殊組織形式是(  )

  A.課堂教學

  B.小組教學

  C.現場教學

  D.復式教學

  答案:D

  20.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觀察實物或模型,或向學生作示范性的實驗,以使學生獲得有關感性知識的教學方法是(  )

  A.實驗法

  B.演示法

  C.參觀法

  D.實習作業法

  答案:B

  21.《論語》上提出的“舉一反三”的教學要求體現了教學的(  )

  A.鞏固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答案:B

  22.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

  A.備課

  B.上課

  C.布置作業

  D.課外輔導

  答案:B

  23.學校工作必須堅持以(  )

  A.教學為主

  B.德育為主

  C.教師為主

  D.學生為主

  答案:A

  24.我國當今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

  A.課堂教學

  B.個別教學

  C.小組教學

  D.現場教學

  答案:A

  25.教學是(  )

  A.教師教的活動

  B.學生學的活動

  C.教加學的活動

  D.教師教學生學的活動

  答案:D

  26.以綱要形式規定的有關課程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  )

  A.課程計劃

  B.教學方法

  C.教材

  D.學科課程標準

  答案:D

  27.人們常說,“教有法,而無定法”,這句話反映了教師勞動的(  )

  A.連續性

  B.創造性

  C.長期性

  D.示范性

  答案:B

  28.在近代教育史上,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訓練學生的智力或思維而傳授知識無關緊要的理論被稱為(  )

  A.現代教育理論

  B.傳統教育理論

  C.形式教育理論

  D.實質教育理論

  答案:C

  29.神經系統基本的活動方式是()

  A.反射

  B.反饋

  C.反映

  D.反應

  答案:A

  30.看到一個蘋果,它的形狀、大小等屬性都會在人腦中同時得到反映。這種心理活動是()

  A.感覺

  B.知覺

  C.直覺

  D.聯覺

  答案:B

  六、辨析題:31~3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31.循序漸進教學原則中的“序”是指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順序

  答案:錯誤。此說法不全面。“序”有兩層涵義:一是學科的邏輯系統;二是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順序。

  32.知識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答案:錯誤。要使知識的掌握真正促進智力的發展必須具備如下條件:第一,從傳授知識的內容看,傳授學生的知識應是規律性的知識。只有掌握了規律性的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才能實現知識的“遷移”,才能由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維能力。而且也只有規律性的知識,才需要理性思維的形式。第二,從傳授知識的量來看,在一定時問范圍內所學知識的量要適當,不能過多。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通過思考,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第三,采用啟發式教學。教學過程自始至終都應喚起學生積極的思維,啟發學生學習的愿望,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始終使學生處在一種對知識的追求狀態。

  七、簡答題:33~35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3.教學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答案:(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2)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3)直觀性原則;

  (4)啟發性原則;

  (5)循序漸進原則;

  (6)鞏固性原則;

  (7)因材施教原則。

  34.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法有哪些?

  答案:(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2)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有演示法和參觀法;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有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和實踐活動法;

  (4)以探究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

  (5)以情感陶冶(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有欣賞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

  35.簡述如何根據記憶規律促進知識的鞏固。

  答案:(1)明確記憶的目的,增強學習主動性。

  (2)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建立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3)對學習材料進行精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學習材料。

  (5)運用多種信息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

  (6)注重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八、論述題:36小題,15分。

  36.試述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答案:(1)涵義:它是指教學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現代先進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為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奠定基礎。

  (2)這一原則的實質是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把教書和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的思想性與科學性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一般地說,科學性是思想性的基礎,思想性是科學性的靈魂和內在屬性。

  (3)貫徹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的基本要求:

  ①教師要保證教學的科學性;

  ②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思想水平。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02-15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02-15

2015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03-26

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教育學試題及答案02-21

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沖刺試題及答案02-21

2015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1)03-26

2015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論》模擬試題及答案(2)03-26

成人高考民法模擬試題及答案08-01

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沖刺試題及答案三04-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泽县| 宁武县| 嵊泗县| 林口县| 确山县| 霍山县| 油尖旺区| 南丹县| 清苑县| 桐庐县| 华容县| 大埔县| 九龙县| 长海县| 云龙县| 宜丰县| 东安县| 甘洛县| 崇文区| 天镇县| 比如县| 佛坪县| 泾阳县| 玉林市| 沙坪坝区| 双流县| 长泰县| 东乌珠穆沁旗| 寿光市| 科技| 昔阳县| 正安县| 广安市| 舞钢市| 双鸭山市| 闵行区| 中西区| 丹阳市| 阳高县| 灵山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