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的論文開題報告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是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一個二級學科,本文將介紹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的論文開題報告。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的論文開題報告:
一、研究學科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二、研究現狀、成果
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FME)和紐約中華醫學基金會(CMB)為提高全球醫學教育質量分別制定了本科醫學教育國際標準和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為促進中國醫學教育的國際化提高醫學教育質量規范醫學教育管理我國于2002年成立了 “醫學教育標準課題組”進行研究思考我國醫學教育標準的問題。2009年9月教育部、衛生部聯合印發了《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國際和中國的醫學教育標準均定位于本科醫學教育承認不同地區以及不同醫學院校之間的差異同時又考慮了每所醫學院校在人才培養中根據院校實際情況必須達到的基本標準和應該達到的高質量標準。醫學教育的標準既規范了總的辦學宗旨和人才培養的過程又強調了各人才培養環節中所應達到的質量及教育的結果為我們找到了醫學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國際化的參照標準也為調整醫學本科人才培養的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對照醫學教育標準通過分析中國高等醫學教育的現狀發現我國高等醫學人才培養環節中與醫學教育標準的要求確實存在較大差距。其中突出表現在人才培養目標教育指導思想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科學研究職業態度、行為和醫學倫理等方面。
國內外醫學教育界已廣泛建立“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訓練學生的臨床動手能力但僅限于單一的臨床操作技能還沒有成體系獨立的實踐教學為主體的課程。全世界都認識到醫學教育不僅是醫學知識的傳授更強調臨床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我們培養的醫學生不能是只有醫學理論知識面對患者時卻不知所措的醫生而是應該使我們的醫學生在醫學院校畢業后就能夠掌握應對和處理病人的疾病的方法有能力、會看病的合格醫生。國內外文獻報道在醫學教育中應用模擬教學綜合訓練先通過模擬情景的學習再接觸臨床真實病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醫學的學習實現從醫學生到“準醫生”的轉變^實驗組學生測試成績和問卷結果均優于對照組醫學模擬教學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國外文獻表明模擬醫學教學還可以應用兒科高級生命體征支持的培訓家庭居民的醫療公共培訓_、急救生命支持訓練。我國的執業醫師法也不允許醫學生在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情況下進行各種醫療行為因此在醫學院校內利用模擬醫學教學手段并積極幵設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程讓學生在利用模擬醫學教學設施創建的真實的臨床環境和臨床情景中進行訓練在教學中學生允許犯錯誤在錯誤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逐漸積累各項臨床專業技能綜合國內外的研究以醫學模擬教學為基礎的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能夠培養醫學生的職業素質也保護病人的醫療安全有利于醫患關系的和諧和醫學教育的發展國內的臨床實踐教學剛剛起步臨床操作規范不統一沒有成系統的課程設置、教學大綱和教材。對于臨床實踐教學的評價也遠遠不足以改革現有的醫學教育模式本課題以來華醫學留學生全英文醫學教育為平臺創新開設了以模擬教學為基礎的臨床實踐教學的教學體系并綜合客觀的評價該教學體系的教學效果。
天津醫科大學于1997年成立國際醫學院決定采用全英文授課方式進行留學生教學經過長期的探索與研究按照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推薦的《本科醫學教育國際標準》和國際醫學教育組織提出的《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以我國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為基礎參照留學生來源國家醫學教育特點創建了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專業全英文教學體系與質量保障體系在制定留學生臨床醫學專業培養方案、編寫系統化全英文教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留學生精品課程建設等方面在國內西醫院校中率先研究、率先建立、率先實踐并取得顯著成效。醫學理論教育從來沒有問題但是醫學教育包括了醫學知識、臨床技能和職業素質并重的三個方面傳統醫學教育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特別是在當前的醫療環境下醫患關系緊張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臨床實踐教學資源短缺醫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得不到充分的臨床技能訓練。目前國內大多數院校采用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學生在醫學院學習期間只進行知識的傳授沒有臨床實踐的機會。只有在臨床見習階段和最后一年的臨床實習時才能進入臨床但是能夠提供給醫學生的臨床操作機會甚少學生大多數時間是在醫院觀摩臨床操作動手能力以及綜合臨床實踐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訓練。
三、研究成果
2010年利用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教育部、天津市財政局的專項撥款及自籌資金共1700萬元建立了全方位模擬臨床情景的教學設施——模擬醫院m錄1)全方位的模擬臨床的情景醫學生能夠在校內完成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
打破傳統醫學教育模式創立了貫穿本科醫學教育始終(自入學至臨床實習前)的臨床醫學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體系。定位于緊密聯系醫學理論的獨立實踐教學創新設立臨床實驗課和實習前集中訓練等課程幵發了全新的實踐教學大綱和教材等教學資源。學生走入醫學院的第一天幵始循序漸進的接觸臨床實踐直至能夠完整實施醫療行為將醫學職業素質教育自始至終融入課程內容實現了從醫學生到臨床醫生的職業角色的順利轉換使醫學生受益終身。該教學體系經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后國內外未見與本體系相同的報道。
本研究對臨床醫學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體系進行評價。提出了醫學教育改革的方向打破原有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將醫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作為醫學教育的重點提高醫學生的臨床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醫學職業素質。
四、研究目的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是改革醫學教育模式提高醫學生綜合臨床能力。針對當前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現狀在市場經濟、高校大規模擴招、法制社會建設、人們權利意識R益增強和信息化的新形勢下臨床醫學實踐教學面臨著一些新的困境。探討新的醫療環境下醫學教育改革的新模式以模擬醫學教育為依托利用模擬醫學教學設施構建創新型臨床實踐教學體系培養醫學生的臨床能力切實提高醫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臨床實踐動手能力、專業能力、臨床思維、醫學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探索臨床醫學實踐教學的新模式利用高仿真的模擬醫學教學手段創設真實的臨床環境、病例和情景實施臨床動手操作技能教學和醫患溝通能力等醫學職業素質培養提升醫學教育水平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有效保護患者的醫療安全更好的完成醫學教育的使命。
本課題以來華醫學留學生的醫學教育為平臺按照臨床醫院的設置構建了全仿真的模擬醫院以來華醫學留學全英文授課為平臺創建集醫學知識、臨床技能和職業素質訓練為一體的模擬醫學教學體系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運用模擬醫學教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羊段提高醫學生的臨床綜合實踐能力。不斷反饋改進教學體系解決臨床教學資源短缺的問題讓醫學生熟練掌握所需的基本臨床技能和應用能力學生通過臨床綜合能力測試合格后進入臨床實習有效地保護了患者的醫療安全減小醫療事故的發生。改革醫學教育模式培養有能力、會看病的高素質醫學人評價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的應用效果對該課程體系培養的醫學生與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的醫學生的畢業考核成績、臨床教師對于實習學生的臨床能力的評價進行分析對比評價模擬醫學臨床實踐教學應用于臨床各個學科的教學效果收集學生和教師對于該教學體系的滿意度不斷改進醫學教育中臨床實踐教學的教學體系促進我國醫學教有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五、研究對象
本研究基于留學生全英文授課的醫學教育平臺為試點所有的課程均釆用全英文授課我校招收的留學生生源國的官方語言大多為英語學生對于英語授課的接受和理解沒有問題1997年以來經過長期的探索與研究以我國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為基礎參照留學生來源國家醫學教育特點建立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專業全英文教學體系與質量保障體系能夠充分保證留學生全英文授課的醫學教育的質量。
2010年天津醫科大學國際醫學院模擬醫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從2007級開始開設以模擬醫學為基礎的實踐能力訓練的教學。2008級136人(A組)在本課題研究期接受了 “臨床實驗課”和“實習前集中訓練”兩個階段的實踐教學內容;2007級145名(B組)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只增加了 "實習前集中訓練” 一個階段的實踐教學內容;對照組2006級留學生138名(C組)由于模擬醫院建成時已進入臨床實習階段未接受醫學模擬訓練。鑒于教學的要求所選取的對象均為該年級學生全體具有全面的代表性。
分析研究對象三個年級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學生的入學年齡(指學生進入我校學習醫學的年齡)、國籍、官方語言、漢語水平等基本信息用于評價不同年齡以及國籍、地區差異和學生的語言水平對于學習醫學的影響。收集三個年級的學生醫學基礎課程的成績包括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五門學科基礎醫學課的平均成績用于學生五門基礎醫學理論成績評估學生進行臨床實踐教學前的基礎醫學知識水平。
六、論文提綱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3 統計方法
2 結果
2.1 學生基本信息統計2.2學生基礎醫學課程平均成績
2.3 學生畢業考核成績
2.4 畢業操作考核中不同學科的成績
2.5 臨床教師對于學生臨床能力的評價
2.6 學生對于模擬醫學實踐教學的滿意度調查
2.7 教師對于模擬醫學實驗教學的滿意度調查
3 討論
3.1 本課題解決的主要問題
3.2 臨床實踐教學的保障體系
3.3 臨床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
3.4 臨床實踐教學的職業素質教育
3.5 臨床實踐教學的創新點
3.6 臨床實踐教學的拓展
3.7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存在問題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的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統計學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8-02
論文開題報告08-10
論文的開題報告07-28
論文開題報告精選01-17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及如何寫論文開題報告07-09
關于農村衛生建設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01-13
園林論文開題報告08-23
論文的開題報告模板01-12
論文開題報告范本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