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醫院消除瘧疾工作計劃3篇
瘧疾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寄生蟲病。下面是CN人才網給大家整理的2017醫院消除瘧疾工作計劃3篇,歡迎參考~
篇一:2017醫院消除瘧疾工作計劃
為積極實現消除瘧疾目標,積累及應對輸入性病例的經驗,建立消除瘧疾考核評估體系,推動我縣消除瘧疾工作,根據《中國消除瘧疾試點工作方案(試行)》和《社旗縣消除瘧疾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計劃。
一、 工作指標
到2014年底實現如下工作指標:
1、發熱病人年血檢總人數346人。其中,1月-6月份完成血檢人數達76份。
2、瘧疾病例實驗室檢測率達到100%。
3、瘧疾病例診斷后24小時內的報告率達到100%。
4、瘧疾病例規范治療率達到100%。
5、報告瘧疾病例中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比例達到100%。
6、疫點居民瘧疾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90%。
二、 工作內容
1.內容與方法
(1)人員培訓:2014年我院要開展一次檢驗人員、醫務人員有關瘧疾檢測、診斷、規范治療和疫情信息報告管理等方面的培訓,瘧疾防控人員開展疫情處理、資料數據收集整理等方面的業務培訓,以推動專業技術人員理論和實踐水平的'提高。培訓工作在6月份前完成。
(2)督查:本院公共衛生科不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工作,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有序開展。
2.“三熱”病人血檢
(1)“三熱”病人(臨床診斷為瘧疾、疑似瘧疾和不明原因的發熱病人)以瘧原蟲抗原檢測方式開展瘧疾病原學檢查,同時采血制作厚薄涂片。對瘧原蟲抗原檢測陽性者,即開展血涂片的鏡檢,鏡檢后將血涂片送縣級鏡檢中心復核。
(2)病人診斷與疫情報告
各醫療機構結合病人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測結果,按照瘧疾診斷標準(WS-259-2006)對進行診斷。
所有瘧疾病例(包括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和疑似病例)一旦診斷,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有關規定及時進行疫情信息網絡報告。
(3)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我院公共衛生科要開展至少一次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制作至少1種以上適宜的宣傳材料,并下發社區、學校、企業。
“全國瘧疾日”前后或瘧疾流行季節,送一篇廣播稿到武原鎮廣播站,對全體居民組織宣傳國家的瘧疾防治政策和相關防治知識,提高居民自我防護和積極主動參與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意識。
三、明確部門職責,強化措施落實。 各科室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共同做好消除瘧疾工作。院瘧疾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綜合協調工作。
在2014年底全面完成上級布置的工作任務。
xx鎮衛生院
20xx.1.22
篇二:2017醫院消除瘧疾工作計劃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的海南省13個廳局制定的《海南省消除瘧疾實施方案》和萬寧市衛生局、市疾控中心《2014年萬寧市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及瘧疾防治工作計劃與方案》和要求,加強我院消除瘧疾管理工作,為盡快實現全市消除瘧疾的目標,結合我院實際,制定2014瘧疾防治工作計劃。
一、目 標:
(一)加強消除瘧疾工作,爭取通過消除瘧疾省級達標考核評估。
(二)加強輸入性瘧疾病例管理工作,及時發現報告、及時處理,防止出現第二代輸入性瘧疾病例。
(三)凡使用抗瘧藥的病例一律在用藥前采集血樣送檢,經CDC核實后在24小時內上網報告。
(四)開展消除瘧疾培訓工作,醫教部負責、疾控科協同對我院相關人員進行消除瘧疾知識與技能的培訓。
(五)結合“全國瘧疾日”加強消除瘧疾的宣傳工作,提高居民瘧疾防治知識水平。
(六)按消除瘧疾技術方案(2011年版)要求,促使消除瘧疾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管理,瘧防資料妥善歸檔保存。
二、工作任務與要求:
(一)加強瘧疾傳染源控制和管理
1、開展發熱病人血檢工作
對“三熱”病人(即:臨床診斷為瘧疾、疑似瘧疾、不明原因的發熱病人)開展顯微鏡檢查瘧原蟲(以下簡稱“鏡檢”),保留所有血片,并于每月10日前將上月所有血片送市疾控中心復核。
2、規范治療瘧疾病人
對發現的瘧疾病人均需先電話立即報告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派人復核,未經核實的瘧疾病例不得使用蒿甲醚等抗瘧藥治療。抗 瘧藥品由市疾控中心統一免費提供,臨床醫生要按照衛生部下發的《抗瘧藥使用原則和用藥方案》進行治療,并做好抗瘧藥的登記和使用記錄。所有瘧疾病人須在使用抗瘧藥之前制作血涂片2張(陽性者10張)、采集濾紙血1張(2個母指大血樣)及2-5毫升抗凝血樣,冷藏保存,市疾控中心3日內送省疾控中心復檢。所有瘧疾病例使用伯喹治療前進行G6PD檢測,無G6PD缺乏者按方案進行規范治療,G6PD缺乏者用小劑量伯喹間歇治療。
3、加強瘧疾疫情報告
對發現并經當地疾控中心核實后的瘧疾病人均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的規定24小時內報告瘧疾病例。
4、 輸入性瘧疾病例管理
負責病例的診斷、報告和治療;并告知間日瘧患者于次年3~4月份到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休止期根治。
5、抗瘧藥管理
全省實行集中采購、統一分發登記、免費使用、藥前采血樣送檢的抗瘧藥管理制度。抗瘧藥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集中采購,各市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儲存、發放,臨床醫生嚴格按照衛生部下發的《抗瘧藥使用原則和用藥方案》(參見附件)免費使用(不包括境外瘧疾預防藥品),并做好使用登記。
(二)、加強瘧疾健康教育
結合“全國瘧疾日”活動,通過放發宣傳資料、懸掛橫幅、健康講座、設立瘧疾防治知識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瘧疾防治知識和國家消除瘧疾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護意識和參與瘧疾防治和消除工作的積極性。
(三)、大力開展相關人員培訓工作。
醫教部負責、疾控科協同對我院相關人員進行瘧疾診斷、治療、預防知識技能及消除瘧疾工作要求的培訓。
(四)、質量控制。
由醫教部牽頭,疾控科協同,每季度對全院開展瘧疾防治工作相 關科室進行督導檢查,加強瘧疾防治工作的質量控制,及時通報、反饋存在問題,對存在問題的進行整改追蹤,保證各項瘧疾消除措施的.有效落實。
附件: 抗瘧藥用藥方案
(一)間日瘧的治療。
氯喹加伯氨喹:氯喹口服總劑量1200mg。第1日600mg頓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mg;第2、3日各服1次,每次300mg。伯氨喹口服總劑量180mg。從服用氯喹的第1日起,同時服用伯氨喹,每日1次,每次22.5mg,連服8日。
此療法也可用于卵形瘧和三日瘧的治療。 (二)惡性瘧的治療(選用以下一種方案)。
1. 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口服總劑量青蒿琥酯和阿莫地喹各12片(青蒿琥酯每片50mg,阿莫地喹每片150mg),每日頓服青蒿琥酯片和阿莫地喹片各4片,連服3日。
2. 雙氫青蒿素哌喹片:口服總劑量8片(每片含雙氫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320mg),首劑2片,首劑后6—8小時、24小時、32小時各服2片。
3. 復方磷酸萘酚喹片:口服總劑量8片(每片含萘酚喹50mg,青蒿素125mg),一次服用。
4. 復方青蒿素片:口服總劑量4片(每片含青蒿素62.5mg,哌喹375mg),首劑2片,24小時后再服2片。
(三)、重癥瘧疾的治療(選用以下一種方案)。
1.蒿甲醚注射劑:肌注每日1次,每次80mg,連續7日,首劑加倍。
第4/8頁
若病情嚴重時,首劑給藥后4—6小時可再肌注80mg。
2.青蒿琥酯注射劑:靜脈注射每日1次,每次60mg,連續7日,首劑加倍。若病情嚴重時,首劑給藥后4—6小時,可再靜脈注射60mg。
采用上述兩種注射療法治療,患者病情緩解并且能夠進食后,改用ACT口服劑型,再進行一個療程治療。
3.咯萘啶注射劑:肌注或靜脈滴注,總劑量均為480mg。每日1次,每次160mg,連續3日。需加大劑量時,總劑量不得超過640mg。
(四)孕婦瘧疾治療。
孕婦患間日瘧可采用氯喹治療。孕期3個月以內的惡性瘧患者可選用磷酸哌喹,孕期3個月以上的惡性瘧患者采用ACT治療。孕婦患重癥瘧疾應選用蒿甲醚或青蒿琥酯注射劑治療。
(五)間日瘧休止期根治。
伯氨喹:口服總劑量180mg,每日1次,每次22.5mg,連服8日。 (六)預防服藥(選用以下一種方案)。
1.磷酸哌喹片:每月1次,每次服600mg,睡前服。 2.氯喹:每7—10天服1次,每次服300mg。 注:
①氯喹、磷酸哌喹、伯氨喹和咯萘啶的劑量均以基質計。 ②方案中劑量均為成人劑量,兒童劑量按體重或年齡遞減。 ③地喹可引起粒細胞缺乏,萘酚喹可引起血尿, 服用時如出現副反應,應立即停藥。
④使用青蒿琥酯注射劑做靜脈注射時,需先將5%碳酸氫鈉注射液1ml注入青蒿琥酯粉劑中,反復振搖2—3分鐘,待溶解澄清后,再注入5ml
第5/8頁
等滲葡萄糖或生理鹽水,混勻后緩慢靜脈推注(不宜滴注)。配制后的溶液如發生混濁,則不能使用。
⑤使用咯萘啶注射劑做靜脈滴注時,需將160mg咯萘啶藥液注入500ml等滲葡萄糖或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速度不超過60滴/分。
⑥磷酸哌喹有肝臟積蓄作用,采用磷酸哌喹片進行預防服藥時,連續服藥時間不宜超過4個月(需要時,應停藥2—3個月后再次進行預防服藥)。
⑦孕婦、1歲以下嬰兒、有溶血史者或其家屬中有溶血史者應禁用伯氨喹;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地區的人群,應在醫務人員的監護下服用伯氨喹。
附:兒童抗瘧藥使用劑量參考表 一、間日瘧病例
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療法不同年齡組服藥劑量
注:根據成人服藥劑量和不同年齡組的比例折算后給予相應劑量。
15歲及以下兒童抗瘧疾治療劑量也可按公斤體重折算后給藥,氯喹口服總劑量按24mg/Kg計算,伯氨喹口服總劑量按3.6mg/Kg計算。
二、惡性瘧病例
(一)雙氫青蒿素哌喹片。
雙氫青蒿素哌喹片不同年齡組服藥劑量(單位:片)
(二)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不同年齡組服藥劑量(單位:片)
三)復方磷酸萘酚喹片。
磷酸萘酚喹片不同年齡組服藥劑量(單位:片)
(四)復方青蒿素片。
復方青蒿素片不同年齡組服藥劑量(單位:片)
篇三:2017醫院消除瘧疾工作計劃
20xx年消除瘧疾工作計劃 瘧疾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寄生蟲病。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縣的瘧疾已經得到有效的控制。為切實做好我縣消除瘧疾工作,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根據《湖北省2010年—2020年消滅瘧疾實施方案》,結 合我院實際,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組織措施
為貫徹預防為主、科學防治的方針,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堅持各級政府領導、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加強科室之間合作與交流,不斷提高科技水平,充分利用國內外各類資源,保證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醫院特成立瘧疾防治工作領導管理小組:
組長:
組員:
二、工作目標
(一) 到2013年,全院均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2014年我院按期通過消除瘧疾考核評估。
(二)完善各項瘧防工作制度,做到經常化、系統化、制度化、規范化,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 及 時采取相關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三、工作措施
(一) 瘧原蟲鏡檢:從元旦起,必須常規開展瘧原蟲鏡檢,積極完成血檢任務。特別是門診醫生,接診“三熱”病人后,應及時填寫查驗瘧原蟲的'化驗單,并通知檢驗人員采血、染色、涂片、鏡檢,正確診斷并規范治療。檢驗人員采血涂片后,應作好“三熱”病人血檢登記。
(二) 組織全院各臨床醫生、護士、醫技人員瘧疾防治業務培訓:采取集中統一和分散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瘧疾防治基本知識和技術的業務培訓學習,受訓學習比例須達95%以上。
(三) 監測管理
1、 “三熱”病人年血檢率均應達總人口的3‰左右7~9月累積血檢數應占年血檢總任務數的70%以上;行政村血檢覆蓋面應達95%以上。凡是初診為瘧疾、疑似瘧疾、發熱原因不明的其他發熱病人,必須取血涂片檢查。
2、搞好現癥瘧疾病人主動搜索和流動回歸(外來流入) “三熱”病人的主動監測。特別加強對流動回歸(外來流入)人員密集和往來頻繁地區的主動監測,問清并記錄好流動史,不漏一個病人,及時發現和根治病人、規范處理疫點,嚴防因輸入性積累導致本縣常住人口的瘧疾爆發流行或突發疫情。
3、定期對各臨床醫生加強督導,并做好督導記錄。
4、加強對環境和媒介生物的消毒殺蟲工作。
5、必須在次月5日前,做好上月月報表,確認上月完成數予以統計上報。
四、質量考核
(一)應對本院的瘧防工作,進行2-3次督促檢查和現場指導、培訓,及時妥善處理有關問題,并將任務完成好壞情況真實納入有關人員年終考核,予以考評獎懲。
(二)對未能完成規定任務或弄虛作假、瀆職、不作為,特別是導致區域暴發流行的科室或個人,視其情節輕重和造成不良后果嚴重程度不同,給予相應批評教育或直至追究行政、法律責任。
【醫院消除瘧疾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如何消除面試緊張感09-25
教你消除戀愛疑心病07-24
大學生如何消除面試緊張感?07-25
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方案詬病與消除誤區07-20
醫院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計劃07-20
醫院經典面試問題02-07
醫院院務公開制度08-10
醫院面試常見問題08-08
實習周記(醫院實習)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