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數學高三工作計劃三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高三工作計劃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高三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是高三最后學期,任務重,時間緊。是“非常時期”,總目標是提高高考升學率,幫助學生做好考前復習工作,圓學生夢、家長夢、老師夢、校長夢。結合學校和教務處教學工作計劃擬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每周召開一次備課組會議,總結上周工作,以及布置下階段工作與任務。
(二)認真研究和分析市第一次模擬考試試卷,對學生在試卷中出現的問題指定專人作專題報告。具體是文科部分由夏冬生老師評析;理科部分由何文權老師評析。評析要求要有針對性,有個性化。要細化到題,到人。分析問題,提出提高的措施。
(三)認真研讀《考試說明》,結合說明制定本學期復習計劃。在備課組會議上研究今年考試說明與去年的相同點,特別要研究不同點,提出第一輪復習的大概時間。編寫和準備第二輪復習資料。理解把握了《考試說明》命題的指導思想也就把握了二輪復習的方向。研究《考試說明》考試內容與要求,旨在把握二輪復習的主干內容,結合一輪復習中學生暴露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各個擊破。
(四)做好不學期每一次考試的考前準備、考后分析。這學期共有三次大型聯考:三月初的江南十校、三月底的合肥二模以及四月中旬的巢湖二模,結合考試找問題、找不足。
(四)做好學生高考前的復習和調整工作,五月份的模擬考試重點是調整。將復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老師主要研究近年來的高考試題,掌握高考信息、命題動向。
數學高三工作計劃 篇2
根據本學期的復習任務,將本學期的備考工作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專題復習):從20__年2月15日~20__年4月27日完成以主干知識為主的專題復習;
第二階段(綜合演練):從20__年4月28日~20__年5月18日完成以訓練能力為主的綜合訓練;
第三階段(自由復習):從20__年5月-----日~20__年5月----日完成以自我完善為主的自主復習;
第四階段(強化訓練):從20__年5月-----日~20__年6月03日。
第一階段:專題復習(20__.2.17~20__.4.27)
(一)目標與任務:
強化高中數學主干知識的復習,形成良好的知識網絡。強化考點,突出重點,歸納題型,培養能力。
根據高考試卷中解答題的設置規律,本階段的復習任務主要包括以下七個知識專題:
專題一:集合、函數、導數與不等式。
此專題函數和導數以及應用導數知識解決函數問題是重點,特別要注重交匯問題的訓練。每年高考中導數所占的比重都非常大,一般情況是在客觀題中考查導數的幾何意義和導數的計算,屬于容易題;二是在解答題中進行綜合考查,主要考查用導數研究函數的性質,用函數的單調性證明不等式等,此題具有很高的綜合性,并且與思想方法緊密結合。
專題二:數列、推理與證明。
數列由舊高考中的壓軸題變成了新高考中的中檔題,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數列的通項與求和,與不等式的簡單綜合問題是近年來的熱門問題。
專題三:三角函數、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
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恒等變換是重點。近幾年高考中三角函數內容的難度和比重有所降低,但仍保留一個選擇題、一個填空題和一個解答題的題量,難度都不大,但是解三角形的內容應用性較強,將解三角形的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將是今后命題的一個熱點。平面向量具有幾何與代數形式的雙重性,是一個重要的知識交匯點,它與三角函數、解析幾何都可以整合。
專題四:立體幾何。
注重幾何體的三視圖、空間點線面的關系及空間角的計算,用空間向量解決點線面的問題是重點。
專題五:解析幾何。
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軌跡方程的探求以及最值范圍、定點定值、對稱問題是命題的主旋律。近幾年高考中圓錐曲線問題具有兩大特色:一是融綜合性、開放性、探索性為一體;二是向量關系的引入、三角變換的滲透和導數工具的使用。我們在注重基礎的同時,要兼顧直線與圓錐曲線綜合問題的強化訓練,尤其是推理、運算變形能力的訓練。
專題六:概率與統計、算法與復數。
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閱讀理解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對算法的考查集中在程序框圖,主要通過數列求和、求積設計問題。
專題七:系列選講。
包括極坐標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
(二)方法與措施:
1、任務完成要求
把專題內容包含的考點或題型劃分為若干課時,本專題內容的考情簡析,專題知識要點融合,近五年真題回放,選題要以常規題型為主,注重知識之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嚴格控制解答題難度,中低檔題的比例應占到80%左右,要有利于中等學生水平的提升;所選參考書上的例題及作業題要有詳解答案。
2.強化集體學習。
認真研讀《考試大綱》,研究學習20××年數學學科《考試說明》,認真研究各地模擬卷,準確掌握各章內容的高考要求,以便在學習中把握方向;每位高三考生要把近3年的新課程高考試卷重做一遍,仔細剖析每類題的題型特點,考查重點、考查方向、命題規律,弄清試題的變化分布規律,分析總結出共同的特征,收集整理出有用的高考信息,提高自身解題能力并制定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復習方案;
3.抓好兩課(即復習課、習題講評課)
(1)聽復習課力求做到:
①系統性:將老師所講的知識前后銜接,梳理歸納成串;
②綜合性:將各間章節,和題型縱橫聯系,知識交叉,多角度、多層次;
③基礎性:著眼雙基,中檔為主,面向多數;
④重點性:突出主干知識,把重點知識有詳有略進行鞏固與總結,以便復習之用。
(2)聽習題評講課應該做到:
①針對性:抓住各種題型的方法,消除疑問,解其多難;
②診斷性:找出失分原因,找出正確思路,總結方法,以防重犯;
③輻射性:以點帶面,畫龍點睛,舉一反三;
④啟發性:啟發思維,點撥思路,發散開拓。
4.落實好常規學習,抓好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課堂中,能自己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把握好每一次自習課,遇到問題及時向老師提出,認真對待每一科,每一次的作業,在答題時做到表述規范及計算準確。
5.切實抓好強化訓練,注重知識的鞏固和滾動
每章一次綜合測試、每月一次月考、對每次訓練要做到及時總結,發現問題,查漏補缺,及時反饋。并同時要反思錯解原因,以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力爭做到練有所得,聽有所獲。
做練習量要求限時完成,認真作答。一是強化學科能力訓練,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二是培養規范、完整、準確地答題習慣 。
6.處理好模擬考試和專題復習的關系
除了正常的考后試卷分析,我們對每次考試、練習都要分析自己知識點的得分情況,分析各次考試自己的得分點是否有變化、有提高,并采取相應措施。把能夠得分的題型通過考后練習、講評后一一突破。 要有目的解決學習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
7.注重心理訓練。
學習實力與心理狀態是高考成功的兩大基本要素,良好的心態是高考制勝的法寶。有意識的鍛煉自己心理素質,增強應變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提高應試技巧。
此階段的學習要特別注意研究各地的模擬試題,細心揣摩,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內容,學科思想,學科方法的研究,密切關注知識的交叉點和結合點,關注新課程的新重點,牢牢把握好復習的方向;此階段還要解決好熱點問題-開放型問題、探索性問題、存在性問題等。
第二階段:綜合演練(從20__.4.28~20__.5.18)
(一)目標與任務:模擬訓練,強調規范,查找問題,完善提高;
(二)方法與措施:根據各地的高考擬模擬試卷,通過規范訓練,訓練考試技巧和學生的應試心理,發現平時復習的薄弱點和思維的易錯點,提高實戰能力,走近高考。
該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1、強化知識的綜合性和交匯性,鞏固方法的選擇性和靈活性。
2、檢查復習的知識疏漏點和解題易錯點,探索解題的規律。
3、檢驗知識網絡的生成過程。
4、領會數學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題和新穎的模擬試題時的工具性。
通過應試技能的訓練,在考試中要求學生注意如下幾點:
1.容易題爭取不丟分規范表述少跳步
2.中等題爭取少丟分得分點處寫清楚
3.較難題爭取多拿分知道一點寫一點
4.克服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問題
第三階段:自由復習(20__.5)
(一)目標與任務:自由復習,自主整理,要求回歸課本,回歸基礎,收攏、鞏固已有知識,同時進行適度訓練做好心理的調試,逐步達到最佳狀態。
(二)方法與措施:制定出自由復習和考前計劃。參考教師建議,自主復習,主動做到:
1.檢索自己的知識系統,緊抓薄弱點,并針對性地做專門的訓練。
2.抓思維易錯點,注重典型題型及解題方法。
3.瀏覽自己以前做過的習題、試卷、改錯本,回憶自己學習相關知識的歷程,做好再糾錯工作。
4.不做難題、偏題、怪題,保持情緒穩定,充滿信心,準備應考。
第四階段(強化訓練)
常考知識點必須過關,對相關題型熟練,做到有的放矢。
四、復習進度表
第一階段專題復習
專題內容課時
專題一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復數與算法4
專題二不等式、函數與導數12
專題三三角函數、解三角形、平面向量10
專題四數列、推理與證明10
專題五立體幾何7
專題六解析幾何10
專題七概率與統計7
專題八選修系列10
數學高三工作計劃 篇3
上學年,在學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經過我組教師和學生們的共同合作與努力,高二年級的數學成績圓滿地完成了學校所下達的教學目標。本學期,我校提出了以“四星創建”為契機,強化教學工作過程管理,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素質教育實施水平,促進師生身心全面發展。質量是學校的生命,而教學質量的提升關鍵在課堂。因此作為一線的教師必須緊扣我校的工作目標,結合我校具體情況,準確把握新課程的理念,合理有序地安排課程,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真正做到消滅無效、低效教學,落實有效教學,促使教學質量的提高。現就我組全體教師的具體工作計劃制訂如下:
一、日常工作安排
(一)組內分工安排與要求:我組共有教師13人,其中有五人任教兩個班級,而其余八人各任教一個班級。本屆高三共有10個理科班(4個強化班),6個文科班(2個強化班)和2個藝術班。根據任課教師的工作量的大小及任教畢業班的年限,因此文化班的午練、周練和單元檢測主要由王春、朱粉紅、沙德敏、程海龍、王衛華和仇海寧老師負責編寫與審核,而藝術班的午練、周練和單元檢測主要由王月紅和向德友老師在文化班編寫的午練、周練和單元檢測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改編而編制而成,其余五位老師只需把他們平時教學過程發現的問題和想法及時反饋給編制教師即可。
(二)集體備課安排與要求:以征訂的《贏在高考》(根據學生的層次不同,共有文、理兩個版本)為母本,在此基礎上各任課教師結合集體備課時討論的意見和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刪、補。提前一周備課,每次4至5節內容。每位教師在上課的同時,要預備下周所教內容,然后在每周周二下午全組教師在辦公室集中研討,盡量不要遲到、早退、缺席、并要積極準備發言,力求發揮集體智慧。主要是對上一周的教學進度、教學得與失進行總結,對下一周的教學內容、課標要求、課時分布、例題選講,作業布置進行研討。
(三)午練安排與要求:每天中午12:15——12:45進行當堂訓練,內容以近三天的教學內容為主,兼帶已復習的教學內容中易錯的、重點的知識,還有高考中簡單的、必考的知識(如集合、算法、統計、邏輯、概率、復數等),通過滾動練習,從而達到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目的。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決定題量,基本控制在8至10題,其中簡單題1-2題,中檔題5-6題,提高題1-2題,題型分布為8道填空題,2道解答題,盡量使普通班的學生能做對6-8題,強化班 ℅的學生能全部做完,正確率能達到 ℅以上,并且做到當天批改,當天反饋,及時糾錯。
(四)周練安排與要求:一周一份練習,若放假,則周五由學生帶回,周日交回檢查并反饋,若不放假,則在周日學生自主學習時限時獨立完成,并及時收、批及反饋。內容以本周所學內容為主,兼帶已復習過的教學內容中易錯的、重點的知識,還有高考中簡單的、必考的知識(如集合、算法、統計、邏輯、概率、復數等),通過滾動練習,從而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題量為十四道填空題,六道解答題,分值為160分,另外理科每周三下午進行一次附加題的訓練,題型安排與高考試卷相同,附加題試卷主要來自近三年江蘇省各個大市的“模擬題”。
(五)過程檢測安排與要求:由于是高三,期中、期末的檢測試卷基本都來源于市教研室。而每章節的單元過關卷和及時補救卷基本仍放在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題量為十四道填空題,六道解答題,分值為160分,理科需帶附加題。內容為本章所學內容,盡量能反映學生平時復習中的易錯知識點及重點知識。
(六)教研安排與要求:雙周周二下午安排一位教師開設一節公開課,其余教師聽課,課后及時積極互評到位,評價要實事求是,不能只撿好的說。單周周二下午部分教師參加區、市組織的教學研討,回來后積極傳達研討的內容和精神。
二、教學進度安排計劃
文科:根據市教研室的要求,本學期在學期結束前必須完成一輪復習。
理科:根據市教研室的要求,最遲在第二學期的開學三周內結束一輪復習。
周次 教學內容 集體備課 主備人 午練 編制人 周練(單元檢測) 編制人 公開課 開設人
一 9.1~9.3 完成兩套綜合模擬卷
9.4~9.6南京市高三學情調研
二 9.9~9.13集合及其表示、子集
集合的運算
命題的四種形式、充要條件簡單的邏輯聯結詞、全稱量詞和存在量詞
三 9.16~9.20一元二次不等式
二元一次不等式(組)與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
基本不等式
中秋放假
四 9.23~9.27不等式的綜合應用
函數的概念及表示
函數的值域與最值
函數的單調性與奇偶性
二次函數
五 9.30~10.4 指數與指數函數
對數與對數函數
冪函數與函數的圖像
國慶放假
六 10.7~10.11函數與方程
函數模型及其應用
導數的概念、幾何意義及運算
導數的應用
國慶放假
七 10.14~10.18三角函數的概念
同角三角函數關系式與誘導公式
和、差、倍角的三角函數
簡單的三角恒等變換及其應用
八 10.21~10.25弧度制與任意角的三角函數
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
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
九 10.28~11.1三角函數的圖像
三角函數的性質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應用
十 11.4~11.8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線性運算
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
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及應用
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十一 11.11~11.15期中考試
十二 11.18~11.22數列的概念與通項公式
等差數列 等比數列
數列求和
精品源自 物業管理條例
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數學組教學工作計劃提要:集體備課安排與要求:以征訂的《贏在高考》(根據學生的層次不同,共有文、理兩個版本)為母本,在此基礎上各任課教師結合集體備課時討論的意見
精品源自 物業管理條例
十三 11.25~11.29數列的綜合應用
空間幾何體的概念、表面積和體積
空間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空間的平行關系
十四 12.2~12.6空間的垂直關系
空間向量的概念與運算
空間向量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直線的斜率與直線方程
十五 12.9~12.13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圓的方程
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橢圓
十六 12.16~12.20雙曲線
拋物線
直線與圓錐曲線的綜合應用
曲線與方程
十七 12.23~12.27統計
兩個計數原理、排列與組合
二項式定理
隨機事件的概率、古典概型
十八 12.30~1.3幾何概型、互斥事件及其發生的概率
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及數學期望
元旦放假
十九 1.6~1.10算法 數學歸納法 矩陣與變換 坐標系與參數方程
二十 1.13~1.17期末考試(市“一模”)
注:1.由于文科班與藝術班在高二下學期已復習完第一章集合與常用邏輯語和第二章不等式,所以文科班與藝術班每周的復習進度可根據學情適當放緩。
2.期中、期末前的練習的編制到時再重新分工。
【數學高三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高三數學工作計劃02-13
【精選】數學高三工作計劃四篇07-02
高三數學教師工作計劃08-15
數學高三工作計劃九篇12-21
高三數學老師工作計劃02-13
高三數學的教學工作計劃01-16
【熱門】數學高三工作計劃四篇08-28
數學高三工作計劃集錦10篇08-25
數學高三工作計劃集錦5篇08-14
數學高三工作計劃匯編六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