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精選11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故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創業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 1
高中生李想放棄高考 創億元身家
5月21日,中關村鼎好電腦城。李想公司內間隔開的每組辦公桌之間僅能容一個人通過,坐著的人都在忙碌。
泡泡網今年規模幾經擴展,人數從不到50人到80人,又到100人,目前超過了110人,預計到年底將達到180人。700平方米的空間已經無法容納,公司的發展也到了需要注意商務形象的階段。
李想的泡泡網是一家從事電腦硬件、個人和辦公數碼產品的信息服務的網站。六年前,在石家莊某中學讀高三的李想沒有對未來做過多謀劃,只做了一個簡單的決定:不參加高考。
李想第一次接觸電腦在初一,立即著了迷。到了高一,李想終于擁有了自己的`電腦,花了8000多塊,并且是按自己要求的配置攢的一臺機。當時只能撥號上網,李想的月均上網費用為七八百塊,花的都是自己的錢。這個錢是他給計算機專業報刊寫稿得的稿費。
高三,李想搞了“顯卡之家”的網站,每天花費7—8小時,更顧不上課程學習。不讀書后的第一個月,一個廣東老板說要給李想寄推廣費,他沒當真,結果對方真寄來了6000多塊錢。
當時他還沒構思好如何進行網站的商業化運作。到年底,他賺到10萬塊。
2000年春節前,李想說服大學畢業后到深圳打工三個月的 樊錚回到石家莊,把兩個人的網站合到一起,成立泡泡網。2003年底,泡泡網的業務翻了3倍。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 2
大學生戴志康 發明軟件掘起第一桶金
同樣生于電腦時代的戴志康比李想早兩年接觸電腦,小學五年級。戴父是大慶石油學院的博導。在父親的指引下,他迷上了電腦編程。戴讀初二時,市場上有了瑞星防毒軟件。經過琢磨,戴發現了其中的技術瑕疵。
考上哈爾濱工程大學后,戴志康想找點事做,為將來事業發展打基礎。一天,很偶然地,戴去到一個電影論壇,發現那里竟然有10萬注冊用戶。他想:如果有一種軟件,能在一個社區論壇的服務器上裝一個,光一個用戶就帶來10萬人,100個是1000萬,1000個就是1億,這樣完全是幾何級的'發展模式。
戴決定搞這樣的軟件,將它命名為Discuz。一年多后,這個軟件因為支持用戶習慣,迅速為網上用戶所接受。
做了兩年后,他意外地收到香港一家公司的報酬,這才發現自己的勞動完全可以轉化為實際價值。他準備將產品商業化。
2004年初,戴懷揣掙到的第一桶金,從哈爾濱跑到北京。他先花七八十萬買了間公寓做辦公室,便開始注冊自己的康盛公司,這時,他還是在校大學生。截至2005年,公司銷售月均增長50%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 3
“小崽兒”茅侃侃 一條短信萌發金點子
2005年以前,四個人中年紀最小的茅侃侃也沒有閑過,從最初的紅旗中文2000公司,到后來的“起勁地折騰”。一系列的跳槽是茅刻意而為,他曾干過技術、銷售、管理、包裝和推廣等工作。由于手快,他負責的工作通常會比別人早完成。
Majoy的創業點子來源于茅一次出差收到的短信:四川移動通信歡迎您!這條很多人都會收到的短信,使他突然聯想起如果將傳統的電腦網絡游戲或者單機游戲方式挪到現實中,把手機或者PDA之類的移動終端和各種通訊方式的后臺技術整合起來,不是能制造另一種更數字化的.真人實 景游戲方式么?
返回北京后,茅挨個咨詢所認識的人,調研后,他認為將網游搬到現實場地中,由真人扮演角色,通過大量移動終端(PDA和手機)和電子化道具,來掌控游戲是一個既基于傳統娛樂形式又突破傳統娛樂形式的創新模式。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 4
財經記者高燃 從報社步入IT界打天下
1998年,高燃有半年在東莞樟木頭的一家廠里打工,那時他是中專畢業。半年后,他考上清華大學時,村里有鄉親激動地評論:“高燃將來肯定能當中央委員!”2003年,陰差陽錯地,高燃錯過了南方報業集團的最后一輪面試,后來他在《經濟觀察報》做了財經記者,還被報社評為當年最佳新記者。
8個月的記者生涯后,大學里對財經、IT一竅不通的高燃縱身到IT界創業了。正是人脈網里的清華校友,幫他現在的'公司融入了一筆美國的風險投資。公司一下子身價上了千萬。
后來,高燃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出現了。江蘇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在長春參加一個會議時,見著了站一夜火車來遞計劃書的高燃。蔣錫培投給了高燃100 萬,高燃的電子商務計劃沒把這筆投入燒出個所以然。他開始選擇另外一些項目,這時清華的同學鄧迪琢磨出了P2P流媒體傳輸技術的應用,可以讓一部片子的視頻直播成本從7元錢降到7分錢,2005年2月兩個人走到了一起,并在6月將各自的公司合并,專做視頻直播的Mysee誕生了。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 5
對聞名來說,這個周末是個很重要的日子。昨天他接到“線報”,大學同學肖露露今天在家開生日派對,時間地點全部到位。聞名不由得摩拳擦掌,他必須珍惜這個機會。大學時他就暗戀肖露露,卻一直沒有表白,沒想到畢業后就失去了聯系,當然這是相對肖露露來說,從此她就再也沒見過聞名,可她的一舉一動全收在聞名的眼中。
報信的同學提醒聞名:“現在肖露露身邊的追求者,不比在大學時少,你的生日禮物可要別出心裁!甭劽粫r還真為難了,自己是剛工作不久的小白領,過于貴重的禮物也買不起,送點什么,能讓肖露露一下就對他留下深刻印象呢。
聞名按地址趕到肖露露家時,派對已經開始了。聞名剛進屋就被花香嗆得打了個噴嚏,他暗自慶幸,自己沒送老套的禮物,不然就是掉人堆里了,肖露露根本不會記住這個不是很熟悉的老同學。
果然,肖露露還是在同學的提醒下才想起聞名的名字,過來打個招呼轉身就要走。聞名鼓起勇氣叫住她:“露露,先收下禮物。”
肖露露出于禮貌,走了過來,順手接過聞名抱在手中的小盒子。
“好沉啊!毙ぢ堵扼@呼一聲,“是什么?”聞名微笑著上前拉開緞帶,肖露露馬上發出一聲驚叫,全場剎時安靜下來,人們紛紛看過來。原來盒子里竟然放著一只小豬,粉白的皮膚,頭上還用緞帶打了一個大大的蝴蝶結,一對小眼睛滴溜溜的像兩個黑扣子,看著就喜氣。
肖露露又叫了一聲,這次是充滿驚喜:“好可愛的小豬啊!”
“豬你快樂!”聞名用了一句剛學來的新新人類流行語。肖露露一張臉笑得粉白,就像盒子里的小豬。小豬把肖露露反復吸引到聞名的身邊,他們還一起給小豬起了個名字叫香香。這是聞名費盡心思淘來的時尚寵物,長不大的香豬。
這天晚上,聞名做了一夜的美夢,他盼著和肖露露的關系展開新的一頁。可出乎他意料的是,肖露露似乎并沒有記住他,隔兩天聞名的電話打過去,肖露露竟然疑惑地問他是誰,提到香香時也只是“噢”了一聲,又說有客戶在,以后聯絡。從此石沉大海。
再接到肖露露的.電話,已經是三個月后的事了。電話里肖露露有些氣急敗壞,讓聞名馬上去她家一趟。
一進肖露露的家門,聞名就聞到一股怪味。肖露露和父母橫眉冷對站在門前,一字排開歡迎聞名。肖露露生日那天,聞名為了拖延留在她家里的時間,曾經幫著肖父肖母一起收拾戰場,當時聊得挺好,聞名干脆賠著笑臉湊上去叫“伯父”、“伯母”。
肖露露上前打斷他,扯著袖子就拖著他往陽臺走。聞名只覺得氣味越來越重,到了陽臺門前他就呆住了。半晌,聞名才結結巴巴地問肖露露:“這個就是香香?”
“對!看你干的好事!”肖露露氣不打一處來。剛收到香香時,肖露露還挺喜歡,沒想到香香特別能吃,還長得飛快,很快就有幾十公斤了,面對這個龐然大物,肖露露一家人都懵了,不知怎么處理才好,還是肖父提醒,肖露露這才想起始作俑者聞名。
聞名干巴巴地解釋著:“賣主跟我保證,這豬不會長大,還說長大了可以去找他換。”
肖露露一聽就說:“那好,你快帶著去找他吧,這豬我不要了!
聞名差點哭出來:“我是在天橋上買的,現在能不能找到賣主還是問題呢!
肖露露見狀更生氣了,就逼著聞名快把香香帶走,聞名撓了半天頭才想起來,實在沒辦法就把香香送到屠宰場去。正準備著要帶香香出門,肖父走上前來,擋住聞名的去路:“香香不能走,我和它相處三個月已經有感情了,不能看著它送命!”
肖露露一時哭笑不得。還是聞名機靈,忙問:“肖伯伯,你留下香香也沒地方養活它啊!
沒想到,肖父還真有辦法。他帶著聞名上了天臺。原來這些樓的頂層天臺,都是做過防水處理的,劃分出來,每戶頂樓的居民都有自己家居住面積那么大的一塊地方,F代人哪有閑心弄這個,全都閑置著,肖父想把香香給弄上來?墒切迋豬圈不是輕松活兒,他想讓聞名幫著干點活。聞名馬上說沒問題,他小時候生活在鄉下,什么活都做過,當然不在乎這點事。
聞名是個細致人,干活有始有終。從那天起,他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放在肖家的天臺上,肖父跟著聞名打下手,兩人越聊越投緣,肖母也不像剛開始時冷冰冰的樣子,只要聞名來干活,就給他炒兩個菜。一邊吃飯一邊和他拉家常,不過就是抱怨肖露露太不聽話,成天在外面跑,白天忙工作也罷了,晚上不是出去泡吧,就是熬夜玩網游,每次結束語都是:“看人家聞名的父母多有福,我要是有這樣的兒子真是燒高香了喲!
肖露露漸漸已經習慣聞名在家里進進出出的。這天她回家來換了衣服就要出去,卻被媽媽攔住了,肖母冷著臉說:“你這孩子真是不懂事,整天在外面跑也就算了,你爸爸的生日也不能把你拴在家里一會兒?”
肖露露見媽媽生氣了,忙上前說好話。幫著媽媽端酒菜上了天臺。
一上天臺,肖露露就愣住了,這哪里是天臺,簡直是人間仙境。只見天臺上劃出了四個小區,香香住在一個角落,木制窩棚做得規規矩矩。挨著豬圈種著一排灌木,隨后是幾畦地,種著時令蔬菜。最絕的是這邊的葡萄架,架上果實累累,架下清香徐徐。石桌不遠處,還有個小小的池塘,幾只金魚搖頭擺尾,一葉浮萍悠閑自在。
肖父和聞名早就坐在桌邊了,四個人邊吃邊聊,不一會月上中天,肖露露突然驚呼一聲:“看啊,好多星星!”聞名不覺微笑:“很奇怪嗎?我可是天天看到它們。”
肖露露白了他一眼:“我可是很久沒看到了,這空氣好清新啊,比空調房間里可是感覺好多了。我真想好好在這里睡一覺!
“那你就睡吧,我先走了!甭劽f著轉身就下樓去了,肖露露怔了一下,又坐了回去。這一夜肖露露真睡在天臺上,奇怪的是她醒來時驚奇地發現,身上沒有一個蚊子吻過的痕跡。而且經過這一夜的休整,精力充沛,到了公司就有人驚奇地問:“露露起早就做面膜了?”把她好不得意一番。
晚上照例遇到聞名在修剪花草,肖露露就隨口問問。想不到聞名還是個行家,娓娓道來,這個是夜來香,那個是落地生根,種在天臺上,又能遮掩香香的臭味,又能避蚊蟲。聽得肖露露刮目相看:“想不到你還挺細心的!
見聞名面露得意之色,肖露露又忍不住打擊他:“一個大男人,不去創事業,天天弄些豬啊草啊的,有什么出息!
聞名正色道:“其實不然,生活是多重的,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是一部份,家庭的幸福也是很重要的。我會努力出去打拼,也會給家人幸福的空間!
肖露露頓時啞口無言。她的身邊有很多成功人士,可是每天都把時間花在了工作上,根本沒有個人的空間,這也是她遲遲不肯托付終身的原因,到底什么樣的生活是幸福,她也說不好。
慢慢的,人們發現肖露露變成乖乖女了,每天下班就往家跑,不論誰請都不到。大家開始還奇怪,有一天看到聞名牽著肖露露的小手逛菜市場,這才恍然大悟。
有情人終成眷屬,肖露露和聞名的婚禮就定在天臺上舉辦。肖母看著香香就發愁:“這么個大家伙,留著也沒用。”
肖父可不急:“現在外面的豬肉吃著不放心,就送出去殺了,我們吃肉!
聞名一聽不干了:“爸爸,那時候不是你說和香香有感情了,不肯讓我把它賣到屠宰場的?”
肖父哈哈笑了,卻不答話。肖母可是明白了,用手一點肖父道:“你個老頭子,我才明白過來,你是用計啊。我說你怎么忍得了這臭味!
肖父點頭道:“對,就是用計,我下鄉的時候在農場喂了七年豬,啥豬能長多大膘,我用眼睛一瞄就知道了。小香香來時我就看出這豬得長五指膘,可是看聞名這小伙子不錯,那天幫著我們收拾房間,我一下就看出這是個讓我們放心托付女兒的人。我將錯就錯,這不把女婿騙到手了!”
聞名嘿嘿一笑:“爸爸,不是只有你會看豬,我小時候在農村放過豬,小香香還是我回鄉下豬欄里親手抓來的呢。不這樣怎么有機會接近你的寶貝女兒?”
肖露露哼了一聲:“就我笨,上了你們的當!”
那三人笑她道:“瞧把你得意的!”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 6
80后創業到底能不能成功?80后青年王大山,19歲開始創業,他率先回村自學養殖特種魚,成為東西湖區水產行業最年輕的千萬富翁。80后創業成功案例,他還發起成立了大山水產專業合作社,帶領200多戶村民一起致富。他預計:3000多畝的養殖規模,今年年產值過億元。
棄保安工作回家養魚
王大山,荷包湖農場一個普通農家孩子。2002年,他中專畢業后,找不到理想工作,在常青花園小區當起了保安。一次,他和幾個朋友到餐館吃飯,要了一盤鱖魚,價格100多元,“其實,這種魚在我們村很常見,沒想到這么貴?”2003年,收音機一則“致富經”把他給吸引住了:人工養殖鱖魚,市場前景好,一斤賣到50元,投資回報率非常高。這年,他辭掉工作,在華南海鮮市場做調查,并翻閱了一些養殖鱖魚的書籍。19歲的王大山有了創業沖動。他決定,回家養殖鱖魚。事實上,荷包湖農場水源充足,魚塘多,具備鱖魚養殖條件。他把想法跟父母和盤托出,“我的話還沒說完,就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你年紀小,社會經驗不足,也沒有技術,靠不住。”父母的擔心不無道理,荷包湖農場就有多個養殖鱖魚失敗的例子。但王大山的哥哥李允表示支持。父母無奈,只得同意兄弟倆,并拿出了11萬元積蓄予以支持。
第一年虧得血本無歸
挖魚塘,蓋棚屋,找魚苗,置增氧機,王大山信心滿滿。2004年,他用16畝魚塘養殖鱖,并花了2個月時間,到漢江邊找漁民收集了萬余條小鱖魚苗。曾養過鱖魚的蔡師傅告誡他,“鱖魚要吃小活魚,死魚不吃,餓了就互相殘殺,且對水質要求很高,缺氧就死。”王大山從廣東引進了300萬條小麥鯪魚作為活餌料養殖。但給鱖魚喂多大的餌料魚,又是一門學問,“太大,吃不下去;太小,增加了鱖魚的捕食活動量,影響生長速度;太多,耗氧高,鱖魚難受!7月的一天,離鱖魚上市僅3個月。天氣悶熱無比,耐氧能力差的鱖魚,紛紛浮出水面。浮頭就意味著死亡。當王大山開始抽水、轉塘時,一切為時已晚,整塘鱖魚瞬間全軍覆沒,損失達10萬元,血本無歸。“我很絕望!钡醮笊讲⒉徽J輸,他總結了失敗教訓:野生鱖魚不適宜人工養殖;餌料投放比例要掌握好;鱖魚病蟲害預防要及時。
債主緊逼險些賣掉魚塘
王大山的失敗,引來了村民們的嘲諷!澳愀氵@行不行,完全是瞎掰。”當時,在村民汪文學看來,王大山成不了大事。經朋友介紹,2005年,王大山赴黃岡羅田縣找郎正全師傅學技術,并一呆就是3個月!澳隳昙o這么小,有這個闖勁,讓我佩服!崩蓭煾祵⒆约旱镊Z魚育苗孵化、養殖技術,全部教給了王大山。王大山不想放棄,回家后再借3萬元錢,購了8000條鱖魚苗。但這么多鱖魚的“吃飯”難題,又讓他栽了跟頭!梆D料供應不足,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鱖魚自相殘殺!3年的時間,王大山先后虧損20萬元,債主無數。2004年春,王大山家窮得連買米的錢都沒有了。恰巧在這一年,哥哥李允患了腎病綜合征,需要大量的錢治病。一些債主眼看李家無錢還債,甚至抱走他家的電視等值錢物件。母親哀求王大山,“你把魚塘賣掉吧!蹦且豢,他哭了,“搞了幾年的養殖,眼看就要成功了,要放棄我心有不甘。”在他困難時刻,李允的岳父出手,幫他解了燃眉之急。
畝產2500斤鱖魚創養殖神話
2008年5月,連敗3年的王大山,放手一搏。他找親戚、朋友再湊了5萬元,購置了自動測氧機。實際上,此時的王大山,其鱖魚養殖技術,已是十分成熟,“何時下餌料,每畝下多少,何時換水、消毒,這一切我了然于胸!睘榱私鉀Q“活餌料魚”供應問題,他將“麥鯪”養殖交給其他村民,然后以2.5元價格收購。2008年,他承包的50畝魚塘,收獲了8000斤鱖魚。當時,鱖魚價30多元一斤,這年,他的毛收入近30萬元,純利潤達15萬元。2008年,王大山擴大了養殖面積,承包的魚塘面積達100畝,他拿出70畝養殖鱖魚,此外,還用30畝養殖新品種“黃顙魚”,實現多元化養殖,分擔風險。“黃顙魚可高密度養殖,耐低氧,抗病能力強,產量易保證,風險系數相對較小!边@一年,他的毛收入有200多萬元,純利潤就有100多萬元,并且創造了我省鱖魚養殖畝產2500斤的`神話。
合作社年產值將過億
王大山致富了,賺錢的信息,總能觸動村民的神經。2009年開始,那些曾嘲笑王大山的人,紛紛找王大山拜師;其中也有汪文學,他40多歲成了王大山的第一個“徒弟”。這一年,汪文學養殖鮭魚也賺了5萬元錢。此前,他養普通魚種欠債約7萬元。此后,來找王大山“取經”的村民眾多,其中包括仙桃、漢川、監利等地的養殖戶。截至目前,王大山共帶了20多個徒弟。2010年,王大山發起成立了大山水產專業合作社,王大山為理事長。截止到2011年4月,該社社員發展至200多人,養殖面積達3000余畝,預計年產值過億元!昂献魃缣峁┘夹g,從種苗,飼料,魚藥,技術支持,成魚銷售等方面,為廣大養殖戶服務,真正做到產、供、銷一條龍!睋榻B,合作社社員年收入大增,少則賺10萬元,多則80萬元。今年,王大山還擴大了養殖品種和規模,并在黃陂承包了300多畝水域,養殖鴨嘴鱘、鱸魚。目前,他正在通過中間商聯系銷售渠道。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 7
高率1984年生人,李國鋒1985年生人,是很多人眼中典型的80后年輕一代。這兩個來自不同城市的年輕人在無錫相遇了,然后攜手在淘寶上開了一家網店:維億服飾專營店,專門售賣男鞋。短短一年的時間,這家新店的交易量就達到了皇冠級別,一年之內賣出了3萬雙鞋子。他們說,準備在無錫這個城市搭建起自己的“理想國”。
是什么讓兩個來自他鄉的年輕人想要在無錫奮斗?是什么讓他們堅持要把這條路走到底?日前,高率將他和李國鋒創業的甜酸苦辣向記者娓娓道來。
第一張單子等了一個星期
我是浙江麗水人,2005年到無錫的時候,就在崇安寺的名典鞋業工作。我也是在那個時候認識李國鋒的,他是鹽城人。因為我是個“月光族”,有一段時間覺得經濟有點窘迫,所以就謀劃著換了工作。
其間,我去過常州,開過小店,做過網絡美工,但都不太成功。2008年底,我到了溫州,為那里的一家鞋業公司做市場調查,開始熟悉起鞋子,一段時間后甚至開始自己動手設計。我覺得這一行熟悉了,就萌生了自己開店的念頭。
但是無錫崇安寺的店面租金實在太貴了,我想還是從網店開始吧。我就給李國鋒打了電話,因為他以前自己開過網店,賣過童裝。他很爽快地答應了,那就開吧。
實際上開網店并不如我們想的那樣簡單,現在想想,比開實體店還要辛苦。比如拍產品照,我三天三夜沒有離開過屋子,基本都沒有睡覺。就這樣我和李國鋒大概拼了一個多星期,終于把店開出來了。
上線那天我們兩個一直呆在電腦旁邊,一步都不敢走開,就怕漏了單子,結果就這么呆了一個星期,終于聽見了第一聲“叮”,當時我們都跳起來了,那種開心是沒有辦法形容的,感覺之前所受的苦都不重要了。
沒日沒夜地干就怕漏單
我因為在溫州還有一份工作,所以大部分時間在無錫守著的一直是李國鋒。不過,對我們兩個來說通宵工作已經是常態了。我只要在溫州的工作一做完,哪怕晚上六七點也會開車回無錫,到這里基本都要凌晨二三點了,在無錫吃早飯,到溫州吃晚飯,這是常態。過去一年,我光在溫州和無錫之間就來回開了5萬公里。李國鋒也非常辛苦,每天凌晨一二點睡覺就算早的了,很多時候都要忙到三四點鐘。
并不是半夜還有生意,而是我們一般都要把一天接到的單子全部做好,盡可能地保證時間和質量,因此一做就常常要到這個點。當然,你慢慢做也行,但是我們擔心漏掉,或是后面的單子來不及跟上,哪怕是漏掉一張單子,也會讓我們心疼半天的。我總記得第一次接到超過一百張單子的'那天。
要知道,剛開始那幾個月,一天也就十張單左右,我們已經覺得很滿足了。到2010年11月11日那天,我們突然就接到了120多張單子,那叫一個興奮啊。那天,我們干了一個通宵,沒有一個人覺得累。
經驗總是在教訓中得出的
去年年底我們的生意好了起來,每天的單子最少都要維持在100左右。那時,不管是庫存還是人手都開始顯得局促起來。所以我們從一個一室一廳的房子搬到了一個兩室一廳的房子,現在已經搬到了一個別墅里。整個別墅的一樓都是倉庫,我們的常規庫存鞋子一般在3000到5000雙左右,還請了6個員工。
這一年所賺的錢都投在擴大經營上了,至今一分錢都沒有賺到。本來沒覺得自己經營上有問題,但最近生意一清淡下來,就發現了自身太多的不足。
首先是盲目擴張,對發展情況估計不足,結果現在變成了一大堆的庫存。其次是對宣傳投入的使用不充分。比如我們在中山路上花大價錢租了一塊廣告牌,結果只在上面寫了歡迎光臨四個字,你說是不是浪費,我們光在宣傳這一塊上就花了十幾萬的冤枉錢。
但這也讓我們認識到一點,生意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做,很多經驗都是在教訓中得出的,最關鍵就是要學會吃一塹長一智,那這些學費也不算白交。
教80后的你如何走創業路“80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酸甜苦辣“85后”回鄉創業大學生的光輝夢想花“癡”男孩:有夢想就要創業廖心:80后創業年收千萬 不靠學歷靠毅力80后大學生自主創業開包子店 月收入達3萬元兩個“80后”的創業之路80后創業榜樣:從大學生到店老板80后美女姜文婷:在創業中綻放光彩南京創業達人祁政:做雄心勃勃的火鍋店老板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 8
他是80后,他是四川大學化學工藝專業的碩士,作為獨生子的他也有機會繼承父親的企業。
畢業之后他卻放棄了城里的工作機會,甚至沒有選擇繼續在父親的企業中打拼,反而在畢業一年之后用東拼西湊的資金創辦了自己的品牌水性漆企業。
如今他的年銷售額已達200萬,客戶遍及平度、萊西、萊州、濰坊等地。11月6日,筆者來到平度市平信涂料有限公司,與這個年輕的總經理面對面,聽他講述了他自稱“很簡單”的創業經歷和他始終堅守的“倪氏創業經”。
川大碩士回家鄉
11月6日上午,筆者到達平度汽車站的時候,倪平早已等候在那里。第一眼看上去,他給人的感覺就是直爽和干練,還帶有一些掩飾不住的書卷氣。在去公司的路上,倪平告訴筆者,從四川大學化學工藝專業研究生畢業之后,本來教授也有意留他在實驗室繼續工作,而且在城市里也有很多的就業機會,“但是也許是受父親的影響,我從來都沒想過要去求職找工作,一直想自己做企業,而且當時我爸爸也想讓我回家來接手他的廠子,所以畢業之后就順理成章地回家了。”他說。倪平的父親很早就開了工廠,主要生產經營自行車配件,在平度當地也是小有名氣。
2007畢業之后,倪平聽從父親的安排回家接管了廠子,他似乎與生俱來的經營才能也得到發揮!捌鋵嵞菚r候自行車越來越少,自行車配件的生意已經不好做了,所以為了廠子能繼續生存下去,我就跟我父親商量轉型的問題!蹦咂揭贿呴_車,一邊告訴筆者。此后的幾個月,倪平打破原來單一的產品模式,不斷聯系新的客戶,開始利用已有的車床為一些大型太陽傘、太陽能熱水器企業生產產品配件,找到新的盈利點之后的工廠開始慢慢進入轉型期。
大學里就研制出漆配方
從學生時代起,他就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創業項目。研究生最后一年,他就一邊做著畢業設計,一邊開始借助實驗室的材料研究新的水性漆配方!耙驗楸旧砭拖矚g這一塊,而且當時就覺得隨著國內對于環保漆要求的提高,盡管競爭激烈,但是這個市場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蹦咂秸f。憑著自身的稟賦和不懈的努力,在臨近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倪平自己的水性漆配方就已經基本成型。
2008年6月,工廠建成一個月之后,他自己研發的第一桶水性漆下線!爱敃r激動了好幾天!蹦咂叫χf,“感覺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特別親。”然而,一個月之后,滿心歡喜的倪平就被澆了一頭冷水,他必須為自己的水性漆找到“婆家”,而這對于當時已經被各大品牌劃分完畢的涂料市場來說談何容易。第一年公司一共仨人
2008年5月,在父親的支持下,倪平向親戚朋友籌措了一部分資金之后終于建成了自己的廠房,并購買了設備和原材料。“還是得感謝我爸的支持,如果沒有他,我可能也走不到今天。”倪平說。
公司成立的第一年,一共就三個人,除了一個和他一起創業的大學同學外,還有一個從本地招聘的銷售人員!拔覀兊乃云嵯戮以后,我的大學同學主要負責生產,我和銷售人員主要去跑市場。”他回憶道。剛開始,倪平到處找經銷商去推銷自己的產品,然而剛開始的兩個月,他們得到的就是一種答復,你們回去等電話吧。
卻從未接到一個訂貨電話。
“后來我們開始轉變策略,我們帶著樣板、涂料和盆子到經銷商那里,在現場刷上涂料,然后把樣板泡在水里,放在那一個星期!闭f到這,他的眼睛里閃著光,“后來那經銷商看到了我們的'產品的質量,才要了我們五桶漆。后來我們用這種辦法一家家介紹產品,慢慢地才有了一定的知名度,F在平度經銷商那里基本上都有我們的產品,并且開始逐漸走出平度!
最重要的是態度
筆者問及他三年來自己創業的經驗,倪平有些靦腆地笑了!澳挠惺裁唇涷灒彩敲髦^來的!钡黄鸬拿貢鴧s悄悄告訴筆者,倪平有著自己的“倪氏創業經”。
在倪平看來,創業最重要的就是態度!拔野志徒洺8艺f,如果想要別人買你的東西,你就得把你自己的東西做到最好。”倪平說,“我們現在做水性漆,各種原材料,只要我們了解到的,就盡力買到最好的,不為別的,就是對我們自己做的產品的一個態度問題。我們現在堅持一個看法,”客戶第一次不用我們的產品,是客戶的錯;以后不用我們的產品,就是我們的錯。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 9
第一眼看到李倩,很難看出她是一個做生意月入萬元的老板,戴著眼鏡,喜歡笑,略顯青澀,仍然未脫大學時期的稚氣……據了解,李倩本來已經找好一份穩定的工作,拿著每月固定的工資。對于大部分女孩來說,過這樣的日子再合適不過。但對于李倩來說,她卻并不滿足。她一直有個想法,一心想著去創業致富。終于在 2011年,李倩勇敢邁出了第一步,在工農村開始了她的地攤生涯。
李倩先在四川省德陽市區一小區里租下了一套兩室一廳, 既作為住房又是她的工作室?蛷d整體布局有些雜亂,堆滿了她編織蝴蝶結的各色布料。令人始料未及的是, 很快, 這個房間即將書寫一段用汗水換成功的草根人物的創富故事!爱敃r我一邊上班,一邊晚上去擺地攤賣衣服。當時收入也不錯,一晚上能賣七八百元,凈賺一半。期間,通過朋友認識一位喜歡做手工的人。也就是從這時候, 我開始接觸蝴蝶結!崩钯徽f。據李倩介紹,當時的德陽,還沒有一家有手工做蝴蝶結的店。不過,她也最初也只是當作一種興趣,并未想到把編織的蝴蝶結拿出去賣。那時候,她每天的日程就是白天上班,晚上擺地攤、家里編蝴蝶結。
“每天晚上都會做幾個,慢慢的越來越多,后來我媽媽說,編那么多自己也戴不完,干脆拿出去賣吧!眿寢尩慕ㄗh讓李倩靈光乍現,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于是,她賣衣服的地攤又增設了一個新內容:蝴蝶結。但令李倩萬萬沒想到的是,幾十個蝴蝶結第一次上架,就“風卷殘云”般的很快被銷售一空!坝捎诓恢篮Y的行情,賣的很便宜,有時候5塊錢就能買兩個。后來一算賬,根本沒賺到錢!崩钯换貞浀。
無心插柳,蝴蝶結輕松月入上萬
“我賣衣服是擺著柜臺銷售,看起來比較有檔次,而且衣服都是通過網上訂貨的,比其他攤主賣的衣服款式要新穎得多。”李倩說,后來那些攤主向她打聽了進貨渠道,漸漸也開始提升地攤檔次,本是獨樹一幟的她也逐漸失去了優勢,生意開始下滑。也是這個時候,蝴蝶結這條獨占的“貨源”,正式被李倩重視起來,成為地攤生意的主打產品。剛好李倩又被公司調入城區上班,她的“戰場”轉移到城區。在調查了蝴蝶結的市場后,李倩開始決定把價格定在合適的范圍內!昂靡稽c的蝴蝶結,商場里要買300多元,而我的才有100多元,優勢明顯!崩钯徽f,她所銷售的蝴蝶結,價格從十多元到上百元不等,“普通的蝴蝶結價格在15元到 20元之間,比較好的在50元到80元之間,再往上則是100多元一個!
李倩說,每天下班后,她會擺3個小時的`地攤,有時候在旌湖邊,有時候在商場門口,有時又在南街。第一個晚上賣了58元,第二晚上賣了80多元,每天晚上的業績都在增長。這讓她十分的興奮!2013年的時候,每天晚上賣蝴蝶結,一個月下來都有上萬元的收入!崩钯徽f,后來由于各種原因并未堅持,這也成為她比較后悔的事。
化蛹成蝶
今時今日,李倩的手工蝴蝶結在當地已小有名氣,引得不少顧客專程前來光顧,消費者稱,較其它飾品而言,更看重李倩的私人訂制。為了專心的從事蝴蝶結,今年下半年,李倩辭掉了穩定工作。周一到周四在她的工作室編織蝴蝶結,當然也有顧客找上門來,而周五到周日在文廟新天地擺地攤。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 10
牛頓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80后的小田說:“如果說我為什么能夠創業成功,那是因為我也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那么,小田說的巨人到底是誰呢?
如今,80后已經成為一個流行的話題,80后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乃至億萬富翁已經稀松平常,也經?梢栽陔娨暽峡吹。
然而,作為改革后開放后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依然有許許多 多的人在苦苦思考到底應該如何創業。
20出頭還在上大學的小田是80后的典型代表,由于學的理科計算機專業,所以他就很自然地接觸了IT行業。有著創業沖動的小田在大三時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一開始,憑借自己的勤奮及杰出的編程技術基礎,小田從別的公司接了很多活自己來做,并以此獲得創業的第一桶金。
與很多創業的人一樣,小田注冊了自己的公司,也開始招覽更多的業務。小田漸漸發現,憑借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已經如法同時為越來越多的客戶提供服務。于是小田開始招聘自己的員工,并親自培訓,然而客戶的需求又是多樣化的。小田憑借自己的技術與才干并不能全面滿足企業的需求,同時,小田也沒有自己的精力去開發一些應用程序來滿足企業的相關需求。
這時候,小田想起了牛頓“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那句名言。與很多人的想法一樣,小田想到了IBM、CISCO等跨國巨頭,如果能夠和這樣的跨國公司合作,那無疑會令小田的事業站到一個巔峰之上。
不過,你想站到巨人肩膀上,也得要看巨人讓不讓你站。像小田這樣剛剛創業的年輕人,何況還是個學生是不可能引起IBM、CISCO興趣的。在幾次碰壁之后,小田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尋找國內一些實力強大的公司來合作。
在互聯網的搜索中,小田發現了他一直認為只有跨國公司才會擁有的“中間件”技術,在國內已經被一家叫做中龍網庫的公司實現了技術突破。而且,中龍網庫所提供的“中間件”在價格上十分便宜。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小田從南京跑到了北京與中龍網庫洽談,而中龍網庫也正在著手推廣其十年技術攻堅所取得的“EDN中間件”。由于小田自己也是技術出身,因此在看了中龍網庫產品之后,當即覺得中龍網庫就是他要尋找并愿意讓自己站上去的“肩膀”!
與中龍網庫的合作,不僅為小田的'公司大大增強了技術實力,也大大拓展了業務范圍,而且小田也不再需要為自己的售后服務所擔憂。不到兩個月,小田的業務收入便獲得成倍的增長,而如今還在上大三的小田也儼然成為了擁有千萬資產的80后成功人士!
在問到小田對自己成功的看法時,小田說:“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定會讓我們事半功倍,關鍵是巨人到底是誰,該如何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巨人!
教80后的你如何走創業路“80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酸甜苦辣“85后”回鄉創業大學生的光輝夢想花“癡”男孩:有夢想就要創業廖心:80后創業年收千萬 不靠學歷靠毅力80后大學生自主創業開包子店 月收入達3萬元兩個“80后”的創業之路80后創業榜樣:從大學生到店老板80后美女姜文婷:在創業中綻放光彩南京創業達人祁政:做雄心勃勃的火鍋店老板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 11
劉金芳原本想承包一塊地搞農業開發,實踐后,她發現農業開發的錢并不好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將自己的農莊轉型改為“放牧山莊”,沒想到卻讓自己賺了個盆滿缽溢。
“麥苗當韭菜!边@是流傳在大城市孩子中的一個笑話。它實實在在地反映了這樣一個現實:如今大城市中的孩子們對農村和農業知識知道甚少。安徽省合肥市一名叫劉金芳的姑娘,從這一時尚潮流中悟出了商機,在合肥市區附近辦了一個“放牧山莊”,贏來了滾滾財源。
突發奇想 搞農業開發
2005年,27歲的劉金芳到鄉下去看望一個親戚時,突發奇想:“何不到農村去承包一塊地,搞農業開發呢?”
到了2005年夏天,劉金芳承包的荒山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排排郁郁蔥蔥的綠化樹長勢喜人,滿山遍野的果樹已經開花,地里的西瓜讓人垂涎欲滴。然而,當她把山上的西瓜拿到山下去賣時,由于這些水果都屬于“大路貨”,也沒賣上好價錢。劉金芳一下子感到茫然了,她這才知道農業開發的錢也不好賺。
正當劉金芳為之苦惱時,猛然發現合肥市區的一些高中生經常跑到農莊來玩,還常常踴躍上前幫她干活,對農活表現了極大的`興趣。一天,劉金芳向幾位前來幫忙干農活的高中生問道:“你們怎么會對干農活感興趣呢?”他們說:“讀書讀累了,想用干農活的方式來休閑,既鍛煉了身體,又親近了大自然,一舉兩得。不光是我們學校的高中生想干農活,其他很多學校的學生都有這種愿望呢,只是城里沒有給我們提供干農活的地方!
途中轉型 辦“放牧山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劉金芳一直都在思考農莊的發展方向,聽了這幾位高中生的一席話,她茅塞頓開:自己何不把農莊辦成一個“放牧山莊”呢?讓城里學生來這里做農活,進行勞動鍛煉,親近大自然,自己只需為他們提供干農活的工具,收取門票費,不就可以一本萬利,坐地收錢了嗎?
在一切設施準備就緒后,劉金芳的“放牧山莊”開業了,她先開始忙著請人寫宣傳單,宣傳單上寫著:成人每天2元,小孩半費,對學生實行八折優惠,軍人、殘疾人一律免費。然后,又開始到各個機關、團體、學校門口發放。
2006年10月,合肥市科委、教委聯合舉辦野外生存挑戰賽,因劉金芳的休閑農莊在學生的素質教育中已有口皆碑,便把這一比賽定在劉金芳的農莊舉行。劉金芳圓滿完成了比賽接待任務,她賺了個盆滿缽溢,名氣更大了。
【值得學習的80后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80后博士的創業精彩故事03-20
80后“北漂”農民工的返鄉創業故事07-20
80后富二代的創業故事(通用7篇)01-12
90后情侶創業故事(精選13個)08-11
90后成功創業者的故事10-20
95后大學情侶攜手創業的故事12-18
五大80后創業好項目推薦09-19
IT創業青年創業的故事04-30
80后的語錄80句12-02
80后的說說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