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都大學生勵志創業小故事
現在很多的大學生在創業的時候激情澎湃,但是這激情來的快去的也快。很多的大學生都想希望用最少的紫荊和最短的時間創造最大的財富。但是馮娟和任海勤明顯沒有這種屬于年輕人的急于求成的躁動,而是有股知識分子穩扎穩打的勁兒。他們與川農大聯姻,聘請專家定期來公司進行技術指導,當地10名村民到這里務工,解決了就業問題,公司售出仔豬后還為村民們提供飼養技術。靠著誠信和勤奮,他們在當地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馮娟和任海勤夫妻,于2009年創辦南充海晟前沿農牧責任有限公司。2001年畢業于四川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的馮娟和1998年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的任海勤曾是外企白領和軟件工程師。他們放棄了高薪體面的工作,在國道212線順慶區共興段一個名叫棕樹溝的地方辦起了養豬場,而且一干就是3年。弟弟馮濤從西華師范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后和姐姐姐夫一起當上了“豬倌”,現在他們在養豬場個人投資200多萬元,今年出欄5000頭豬,11月13日記者采訪時,他們正籌備擴大養殖規模,把養豬當成終身事業來做。
馮娟姐弟是成都市高新區人,在一次參觀了親戚開的養豬場后,兩人萌生了養豬創業的念頭。兩人果斷辭職,并將手里發展得不錯的耗材生意交給他人管理。在了解到順慶區共興鎮土地租賃價格相對便宜且對創業者提供創業優惠政策后,他們來到共興鎮棕樹溝村5組租下24畝土地,辦起了南充海晟前沿農牧有限公司。
從公司正式開張到養豬場初具規模,馮娟夫妻倆的創業過程基本上可以用一帆風順來形容。馮娟屢次提到創業“運氣好”,豬雖然也生病,但都很快治好了,當地政府也把路、水、電等配套設施解決得很好,加上這幾年養豬市場前景不錯,公司發展很順利。記者從他們有條理且細致的敘述中可以發現,這個由3名大學生組成的家族企業所擁有的清晰的市場判斷力,以及知識分子特有的穩中求進的做事風格。
事實上,馮娟的家族有養豬的傳統,除了親戚開辦的現代化養殖場,她的父親以前也曾養過豬,大學畢業的馮娟姐弟對養豬這個看上去不太體面的工作并不排斥。在親戚的養豬場學習了一段時間后,曾經是高級白領的3名大學生儲備了養豬的系統知識,為積累經驗,馮濤還去考了無公害食品內檢員證書。
大學生創業不稀奇,稀奇的是一家三人會放棄已經非常穩定的事業,去做養豬這個高投入高風險且資金回籠時間長的活兒。他們的昔日同窗多是白領,其中也不乏外企精英,在聽到他們開始養豬后,不少好友都質疑他們的選擇,甚至有朋友直接問:“聽說你們養豬去了,為什么要干這個?”
他們當初作出選擇時,不能說毫無壓力。雖然選擇很艱難,但是目前來看馮娟等人當初作出的決定沒有錯。他們的發展策略是穩中求勝,豬價大漲時不盲目擴大規模,豬價下降時市場對企業的影響也并不大,賺的錢除了生活開銷外,陸續都投入到擴大養豬場規模。
現在馮娟在市區買了房子和車子,孩子也已經進幼兒園讀書,一切步入正軌。馮娟一家人的創業故事,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個理想范本,很多已經創業或準備創創業的年輕人,正在朝著他們成功的方向邁進。
http://m.shddsc.com/【成都大學生勵志創業小故事】相關文章:
創業勵志小故事10-14
勵志創業小故事09-26
創業勵志小故事11-04
創業勵志小故事15篇11-04
創業勵志小故事(15篇)11-04
白手起家的勵志創業小故事09-25
創業勵志小故事(合集15篇)11-05
大學生創業勵志故事11-04
創業勵志故事12-12
經典創業勵志故事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