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手起家開休閑食品店700余家
敢想、敢拼、敢做,楊利民如是形容自己的性格。就是憑著三個“敢”字,這個從漢川走出來的草根創業者,白手起家,打造出了自己的“非常食客”零食王國——短短5年間,在湖北、湖南、貴州、安徽、福建、山東、河南等省市開了700余家門店。
但他還有著更大的“野心”:“傳統休閑食品店都是走小而精的路線,而我卻想走一條不同的路,做大而全的體驗式量販店,單店面積要達100平米左右,商品品種達到1500多種。在我們非常食客,顧客不僅僅能買到比網上更便宜的美食,還能享受到更貼心的服務。簡單來說,我就是要把非常食客打造成零食王國的蘇寧和國美,整合上游廠家和下游的消費者,讓人人都能享受安全、美味、方便的休閑食品。”
按照楊利民的規劃,未來5年,他將重點布局華中市場,“至少要開600家量販式連鎖店面”。
“上班第一個月,我就跟廠長立下軍令狀,1個月后當上業務經理”
“賭”回來的機遇
有些人,骨子里就喜歡冒險,不走尋常路。楊利民顯然就是這種人。1996年,楊利民大學畢業后分配回老家漢川外貿局下屬的印刷廠,成了基層的一名普通工人。車間的工作繁重,收入卻不高,年輕的楊利民渴望著能換一種活法,他留意到,廠里的業務經理西裝革履,言談舉止都很牛,“當時我特別羨慕他們,夢想著有一天也能當上業務經理”。
初生牛犢不怕虎,上班還不到1個月,楊利民就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找到廠長,向他提出想跑業務。廠長望著面前的這個毛頭小子,問他,“跑業務是有考核任務的,完不成就得走人,你有信心嗎?”楊利民毫不猶豫地當場向廠長立下軍令狀,“我當時就抱定一個信念,我一定要當上業務經理,不試試,又怎么知道我就不行呢?”
最后,楊利民“賭”贏了。跑業務的第一個月,他就打了漂亮的一仗,銷售業績進入了前三名,他如愿以償地當上了業務經理,實現了人生的第一次飛躍,“那時候,我跑業務每個月收入達3萬元。要知道那是1997年,武漢的房價每平米還不到千元。”
楊利民并沒有小富即安。跑業務不僅鍛煉了他的社交能力,積攢了人脈資源,更重要的是,他開拓了眼界,“我又有了更大的夢想,想嘗試著自己創業”。
機遇往往垂青有準備的人。得知楊利民想創業,一個跑業務時認識的朋友介紹他加盟梅花王蛋糕。盡管印刷和烘焙是兩個完全不搭界的領域,但楊利民看好食品領域,“民以食為天,這是剛需,大武漢那么多人口,只要認真去做,肯定能成功”。
1998年8月18日,楊利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這個日子,他正式跨出了創業的第一步,在漢口崇仁路開起了自己的第一家蛋糕店。創業投入的12萬元本金,全部是靠他自己跑業務賺回來的。
雖然從沒上過一天EMBA,但在長期跑市場的過程中,楊利民無師自通。因為定位準確,走大眾化消費路線,“半路出家”的楊利民創業之路走得很順,當年12月,他又在三角路開起了第二家蛋糕店,但這一次他玩了點小創新,自創了一個蛋糕品牌“亞冠”,仍是走中低端市場。
“把自己當品牌就能成為品牌,當第二名也比大海撈針強”
非凡蛋糕的非凡選擇
到了2000年,楊利民已陸續開了幾家蛋糕店,盡管生意紅火,穩當當地賺著錢,但他一直有塊“心病”,那就是沒有一個叫得響的真正屬于自己的原創品牌。
彼時,武漢的蛋糕市場,羅莎、益豐幾乎一統天下。誰也沒料到,楊利民竟然有膽量“虎口拔牙”——2002年,他創立了非凡蛋糕品牌,第一家店就選在中南,緊挨著羅莎和益豐而開。“非凡一開張就在業內引起了小小的地震,最初大家以為是一個臺灣品牌殺入武漢市場,所以有膽量在羅莎和益豐旁邊開店。結果一打聽,是個漢川毛頭小伙子開的,大家都覺得我瘋了,自尋死路。其實,‘傍’著知名品牌開店,是一招險棋更是一招妙棋,從一開始我就把非凡蛋糕定位為中高端市場,通過幾年做烘培行業,我認識到塑造品牌的重要性。正因為羅莎和益豐在這兒,大家買蛋糕首先就會想到這里,100個人中,可能有40個人到羅莎,40個人進益豐,哪怕只剩20個人進了非凡,我就賺了。”
對于做品牌,楊利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創業就是要敢異想天開。把自己當成品牌就能成為品牌,我不求當第一,當第二名也比大海撈針強”。
事實證明了楊利民的眼光。非凡蛋糕一炮打響,發展迅猛。從2003年起,非凡蛋糕進入了擴張期,連續開分店。楊利民又有了一個新的夢想,把非凡做成武漢最出色的蛋糕品牌。就在開第二家非凡蛋糕店的時候,他便斥重金建起了中央工廠,集中配送,“我算過一筆賬,建起中央工廠是一次性投入,但能長期受益。做食品行業,最注重新鮮衛生,有了自己的中央工廠,既能降低采購成本,還能確保蛋糕的新鮮口感,產品品質穩定,自然能吸引忠實客戶。”
靠著非凡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氣,楊利民只用了3年時間,就讓這個原創蛋糕品牌從無到有,從1家做到了14家直營店。當記者問他有什么成功秘訣時,他很認真地說:“鎖定目標找對方法,創業就能事半功倍。想做事先學會做人。”
這一點,從他當初拿下非凡蛋糕位于中南的第一家店面就能窺見一斑。“當年,那里是做生意的黃金寶地,寸土寸金,多少人擠破頭想搶那邊的門面,轉讓費炒到一二十萬。你相信嗎,我拿下那家店,沒有付一分錢的轉讓費,”至今,談起當年那段往事,楊利民仍很自豪,“我輾轉打聽到房東的聯系方式,多次打電話找他,和他聊我的創業經歷,我的理想和理念。聊著聊著,我們成了朋友,最后順利拿下了門面。”
就在楊利民朝著夢想一點點靠近的時候,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挫折,2006年,他在中南的店面因拆遷而被迫關閉。那是非凡蛋糕的第一家店,也是生意最好的一家店面。年輕的楊利民心灰意冷,決定放棄。
“這輩子我就只做這件事了,要把非常食客做成百年品牌”
5年從1家店到700家店
不做蛋糕,自己下一步的路該怎么走?創業,找準創業項目和方向很重要,自己到底是該賺快錢還是找一個有潛力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沉下心來打造一個百年品牌?
從2006年到2009年,楊利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熱愛生活的他決定還是在食品領域創業,畢竟這是他喜歡也最熟悉的行業。于是,2006年,他注冊成立了湖北唐十八食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其間,他也試著“折騰”了幾個項目,雖然都有斬獲,但都不是他心目中“能干一輩子的事業”。
直到2009年的一次上海之行,楊利民終于找到了方向,“我發現,當地的休閑食品品牌來伊份做得非常好。事實上,一個行業至少能容納7個品牌,你想想,牙膏、洗發水,咱們熟悉的至少有七八個品牌吧,但在湖北,真正叫得響的,就只有良品鋪子,市場空間還相當大。當不了第一名,我還能當第二名,總比大海撈針強吧!”
說干就干,回武漢后,楊利民就注冊成立了武漢市非常食客商貿管理有限公司,主攻方向就是健康美味的休閑食品連鎖店。就像當年做非凡蛋糕一樣,他將非常食客的第一家店開在了丁字橋,隔壁就是一家良品鋪子。
做休閑食品,食物的新鮮、健康、綠色、安全才是核心競爭力,為了淘到最好的美食,從新疆到云南、四川、西藏,楊利民的腳步幾乎踏遍了全國的角角落落,“我挑選代工廠,不一定是當地規模最大的,但一定是歷史最悠久的老字號,用傳統工藝力求還原食物的本味。而且直接和食材原產地合作,能降低成本,在價格上有競爭優勢。”
令楊利民欣喜是,自己這條路走對了,第一家非常食客一開張,當月就實現盈利,這家僅投入20萬的小店第一個月純利潤就達3萬元。從2010年底,楊利民加快了腳步,非常食客走出湖北,在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省的多個城市遍地開花。從1家店到700多家店,楊利民只花了短短5年時間。
創業要時刻保持警覺,居安思危,眼下,楊利民又思索著轉型創新,“電商對傳統零食小店有沖擊,如果我開一家大而全的量販式休閑食品店,能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在舒適的環境里試吃、休息,還能買到比網上更便宜更放心的健康美食,是否能搶回更多的顧客?”
http://m.shddsc.com/【白手起家開休閑食品店700余家】相關文章:
休閑食品店創業計劃書07-21
經營休閑食品店面的創業指南08-26
臺灣休閑食品店創業計劃書范文07-28
如今還能白手起家創業嗎?怎樣白手起家?07-19
白手起家如何賺錢?白手起家創業好項目07-26
白手起家做什么賺錢?白手起家創業好項目07-26
休閑的心情說說04-20
關于休閑的句子02-23
進口食品店倒閉潮來襲?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