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誠信是創業者的金字招牌的創業故事
創業者的人格是金字招牌;關鍵時刻,可以利用老板信譽,并以企業為后盾進行商業籌資。在市場經濟發達的今天,利用商業信用籌資已逐漸成為小企業籌集短期資金的重要方式。
李興浩在1993年10月,與港商尹立波合資建廠,制造志高空調:可是到1994年底,市場依然打不開,3000臺空調積壓在倉庫里,流動資金已經見底,就是按3000多元成本價賣,市場仍是冷冰冰,沒反應,1995年,志高空調一匹分體機降價至2980元/臺!不久,一車車積壓的空調送出了廠,李興浩拿著發貨單往各個配套廠家跑:“你看看,我的市場已打開了,全年肯定能賣3萬套!你必須把配件的價格給我降下來…”可是1995年,由于企業盡管資金流動了起來,可仍處于虧損狀態,在這關鍵時刻,李興浩又連貨帶款被騙走了1000多萬。合資方又突然撤資。由于李興浩一貫誠信,不得不砸鍋賣鐵。數百人的企業一夜之間走得只剩下總工程師雷江杭和李興浩。
雷之所以沒走,是因為他覺得李興浩是干大事的人,尤其是李興浩極講信用,從來沒有言而無信的事,所以他能在任何困難的情況下,輕松地調動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的資本,所以他不懼怕沒錢的日子。李興浩自己也說,如果讓他一無所有,他仍然能夠靠誠信東山再起。
1997年,一貧如洗的李興浩開始設法東山再起。他的第一個舉措是將所有的供應商拉到粵北最偏僻的清遠市去開供應商會議。會上李興浩開門見山:“我為什么要把大家請到這樣一個偏僻的地方來?因為我想告訴大家,我帶給朋友們的將是條崎嶇的道路;但是你們不要擔心,這里有溫泉。你們可以記住,1997年3月3日李興浩在這里說過這樣一句話:“只要你們努力去做,我給大家的回報就會像清遠的溫泉一樣源源不斷、溫暖人心!”
空調制造是個要求流動資金極為寵大的產業,利潤小而成本高,一臺成本3000元,一萬臺就是3000萬元,行業對款項往來支付的信用度要求極為苛刻,而身無分文的李興浩,卻依靠他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有口皆碑的誠信,贏得了所有供應商的支持。紛紛先行供貨,李興浩只需開具3個月后支付的遠期支票即可,至后來李的遠期支票可以轉給別的供應商,甚至李開出的一兩百萬元白條可在供應商手中當錢用!李興浩誠信如此,配件自然源源而來。到1997年底,志高終于走出生存困境。
【誠信是創業者的金字招牌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創業者不得不看的創業小故事09-26
創業者啟示錄的勵志故事06-18
創業者的句子01-02
創業者需知的創業病09-25
創業者需知創業的困境09-25
創業者講述朋友圈百萬月流水創業故事11-01
創業者如何挖掘創業機遇09-26
創業者訪談報告03-13
成功創業者語錄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