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90后成互聯網創業新生代的故事
受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這無疑是一個創業的好時代。與前輩相比,90后擁有最多的機會,也面臨著最大的風險。韓慶峰表示,比時下僅僅傳播成功故事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更多的90后為成功的創業者,而非炮灰。
遇見王培丹,這位1991年出生的姑娘,是在90后領導力課程推廣發布會的現場。第一眼見到她懶懶地靠著沙發,邊把玩手機邊吃著張君雅零食。
“是這個活動的主題吸引我過來看看”,王培丹告訴央廣網財經記者,她與同學正在創業。從浙江大學畢業后,選擇去美國繼續深造,然而,原本在美國的研究生生涯卻被一個創意打斷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向同學說起美國普遍2男2女的約會形式,適合東方人相對內斂的性格,可以應用到中國互聯網社交平臺開發時,他們當即決定開始創建團隊,從校園社交APP開始做起。
王培丹也選擇了休學回國,投入到前期研發中。“選擇出來創業,我感覺是件很自豪的事情。”王培丹說,“創業盡管風險很大,成功很難,但做的都是我喜歡和想做的事情,個人盡力了就不后悔。
即便這次失敗了,等工作幾年,有合適的機會,還會選擇創業。”
據介紹,這款校園社交APP已經獲得獵豹移動的種子輪投資,并于6月底在浙江大學推廣。
事實上,像王培丹這樣選擇創業的90后不在少數,成功者亦不在少數。臉萌CEO郭列、超級課程表聯合創始人余佳文與葉長潤、大象科技創始人劉克楠、話梅護膚創始人吳幽,乃至追夢網創始人杜夢杰。
“我的同學有不少拿到阿里巴巴的職位,但沒有一個人去阿里巴巴。他們中有的去了創新公司,有的則選擇了創業。”王培丹說,他們的項目多集中于互聯網領域。
“90后是不會去學互聯網思維的,他們沒必要學,對他們來講這就是母語。”國內90后研究第一人韓慶峰(leo叔叔)告訴央廣網財經記者,基于這樣的特性,也就不難理解他們的創業方向。
在“互聯網+”時代大潮中,80后逐漸成為創業主力的同時,90后新生力量正在崛起。在互聯網思維浸淫中成長的90后,與80后相比,對互聯網新技術、新需求,有更加敏感的商業嗅覺和行動力。
受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這無疑是一個創業的好時代。與前輩相比,90后擁有最多的機會,也面臨著最大的風險。韓慶峰表示,比時下僅僅傳播成功故事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更多的90后為成功的創業者,而非炮灰。
【90后成互聯網創業新生代的故事】相關文章:
90后創業小故事10-09
90后李錦江的創業故事09-25
90后小夫妻賣燒烤的創業故事09-26
90后董事長的成功創業故事09-26
90后小伙創業感言09-25
80后勵志的創業故事09-26
80后美女創業故事08-04
關于90后創業的精彩演講09-25
80后零成本創業賺千萬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