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動顧客行為的五只手
很多人將“顧客需求”當做是顧客的自由意志,但實際上,無論是在廣告時代還是在互聯網時代,顧客的需求并不是自主的思考與判斷,而是受到消費市場、媒體、渠道等共同決定甚至操縱的一種現象。
企業不要認為顧客需求就是探求(Probing)顧客對品牌或產品的A&U(Awareness&Usage認知與行為),在市場環境變化巨大的背景下,研究顧客需求需要將眼光放到顧客之外。
我們要給讀者提供理解、判斷、預測顧客需求變化特性與方向的五把鑰匙,即理解或把握移動互聯網時代,攪動生活在“云端”顧客行為的五只手。
第一只手:逛商店不再是為了購物。
去商場抄貨號,然后在淘寶等電商網站上購買,可以省下30%左右的費用,消費者何樂不為?這在2010年前曾是品牌商、渠道商頭痛的問題。2013年,抄貨號變成了“掃碼”,幾乎每個品牌、零售店都開始鼓勵顧客掃碼訂閱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至少這些是潛在的顧客。
消費者逛街,未必是為了購物,而是一項休閑、娛樂、社交。各大Shoppingmall里的電影院、餐館、游戲廳、健身館越來越大,曾經紅火的手機賣場、家電賣場等,面積越來越小。
企業有沒有感受到這只手在攪動什么需求?電商、移動互聯網讓逛街購物的消費模式發生改變,消費者購物行為的路徑在發生變化。企業如果仍象過去,將資源投向零售店的裝修、、促銷,還有用嗎?
第二只手:付錢不再用現鈔或刷卡。
2013年雙11支付寶收銀記錄:55秒,1億;6分07秒,10億;5小時49分鐘,破100億;13點39分破200億!銷售效率進入核子彈時代。
2014年春節的微信紅包、滴滴打車微信支付返利,本書的讀者參與的有多少?是否意識到一個新的生意機會展現在你的面前?
你還在零售店等待顧客去繳款嗎?Out啦!趕快研究一下,哪一種手機支付方式適合你的產品,否則你的顧客將被對手“劫”走。
第三只手:買不買你要看網上買家的評論。
消費者永遠需要一個指導者,時代的進步,讓他們找到了比各類企業廣告,收了紅包的小編軟文更可信的指導者——其它消費者。微博、大眾點評網、電商評價欄等在技術上提供了便利。
2014年2月17日,騰訊以4億美金購買大眾點評網20%股權。隨即,大眾點評團出現在了微信“我的銀行卡”的推薦欄目里,騰訊收購的目的是為微信支付找到進入餐飲市場的流量入口。同日,淘點點宣布,開放20個城市合作伙伴招募,補貼1億元,加速淘點點在點餐、外賣商戶的普及率,做阿里O2O的排頭兵。
消費者先看評論再買的行為模式出現后,顧客要是在淘寶購物后給差評,會惹來賣家寄死耗子的咒罵。為什么?一個差評等于在斷了這些網店的未來生意。
斷人財路的事固然要慎重,但不正是說明,在網絡的世界里,購買驅動力的關鍵因素及觸動按鈕已經改變?管理這些過去不需要管理的大眾點評,已成為影響產品銷量的關鍵因素。
第四只手:圈子決定了80%的消費產品。
你的'顧客為什么流失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圈子”不是一個興趣聚會,而是成為決定消費者80%商品采購意向的意見交換平臺。
每一個圈子,是“我們是同一群人”的外在標志。這些圈子在決定產品的成功:接觸、體驗(吐槽)、推薦(轉介紹),過去的“消費者黑箱”,如今都變成一個越來越透明、可控的過程。
在社交化環境里,消費者的需求,實際上更多取決于“圈子”,尤其是圈子里“意見領袖”的評論。2014年,是中國“圈子”現象大爆發的一年,幾乎每個人都被拉進了各種圈子,而每個人也可以創建自己的圈子。
第五只手:無時無刻都可以發生購買行為。
傳統的消費者,晚上在電視前接受品牌商廣告的轟炸,留下記憶后,到零售賣場完成購買。電商興起后,消費者可以在電腦、平板上挑選購買商品。現在是手機,隨時隨地可以挑選、下單、支付。
技術的普及,使得365*24小時永不停息的銷售成為常態,銷售再也不用受地域、時間、晝夜、作息、渠道、終端、收銀、支付等所有的限制,銷售可以真的長出一張隱形的翅膀,自由飛翔,商家可以在睡覺中聽到訂單、匯款的聲音。
在上述五只與顧客自由意志無關、乃至與產品無關之手的攪動下,顧客需求也不再由顧客決定,想淡定也難做到。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要做的事情,不是傳統時代的渠道、招商、廣告、媒體,而是要抓住一個核心:為產品找到滾雪球增長的顧客,即搭建產品與顧客的直通車。企業的所有資源,必須聚焦在產品、銷售模式、盈利模式三個核心環節上,其他的經營環節,都可以外包給效率更高的專業機構。
【攪動顧客行為的五只手】相關文章:
與顧客的說話技巧09-11
接近顧客的技巧01-30
神秘顧客的調研報告12-16
餐廳顧客生日賀詞03-08
找出潛在顧客的熱鍵05-24
讓顧客從心里接受你02-16
吸引顧客的銷售技巧05-18
如何有效贊美顧客06-21
公司新年祝顧客賀詞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