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金三角理論:你了解自己的熱忱?
本文作者為臺北早期風投機構appWorks共同創辦人暨合伙人Mr.Jamie(林之晨)。文章認為,大家常說創業初期所謂“無知的樂觀”,其實就是落在“幻想”與“嗜好”這兩個區塊。一種人是一頭熱的看到市場里的機會,卻沒有認知到追逐這個機會所需要的能力。另一種人則是很熱心的用自己很厲害的技術在做自己想出來的產品,卻沒有認知到它并不被市場所需要。
以下為全文:
在 appWorks,我常拿這個圖跟創業者們解釋“找 Idea”的心法。
左下角的是“能力”,也是最簡單的一環。我們對自己有什么能力,沒有什么能力,通常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能力也是最容易取得的,這世界上大部分的技能,只要我們愿意花一萬個小時去學習,雖然不一定能夠變成世界冠軍,但成為 Top 1%,甚至是 Top 0.1%,都是相當有可能的。
在上面的則是“熱忱”,也就是我們能持續有興趣,不辭辛勞,也想要做的事情,或是完成的任務。熱忱是比較深層的心理需要,它有時候不是那么明顯的,必須要接觸了某個事情一段時間,才會發現我們對它很有熱忱 — 求學過程中的我,非常討厭作文。但過去四年,我卻發現每天寫網志跟大家分享創業與網路,是我真誠的感到有意義的工作。
最后是“市場”,也就是人們愿意付錢請你做的事情。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市場是我們理解最少的。這個世上有成千上萬種行業,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消費者、客戶組成,還有各種大大小小幾千年累積下來的明規則、潛規則。消費者的品味與習慣不斷在變動,規則也不斷在變動,行業裡成員所占有的份量也不斷的在變動,因此市場是非常非常難確切掌握的一個東西。
接著我們必須了解這三個圈圈的交界處。
首先,熱忱常常是會驅動我們去學習某些能力,但如果這件事情與市場沒有交集,那頂多就只是一個“嗜好”。有些時候我們會對某些所謂商機有很大的熱忱,但如果那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范圍,則頂多就是一種“幻想”。最后,當有一件事情我們能夠做得很好,而且市場愿意付錢給我們,雖然我們對它并不是超級感興趣,這還是有可能成為一個“事業”。
大家常說創業初期所謂“無知的樂觀”,其實就是落在“幻想”與“嗜好”這兩個區塊。一種人是一頭熱的看到市場里的機會,卻沒有認知到追逐這個機會所需要的能力。另一種人則是很熱心的用自己很厲害的技術在做自己想出來的產品,卻沒有認知到它并不被市場所需要。
最后,最神奇的事情,就是當你找到熱忱、能力與市場的交集,我所謂的“創業金三角”的時候。在這裡,你的熱忱會驅使你去理解市場還欠缺什么,接著推動你去學習滿足這些需要所必備的能力。最后當你成功的滿足這些客人,看到他們滿足的表情,那又會讓你的熱忱得到養分,推動你繼續努力下去。這形成一個生生不息的正向循環,也是創業者能夠長期成功最重要的引擎。
當然,在到達金三角之前,你必須先往內認識自己,了解我的熱忱到底是什么,這往往需要經歷很多的嘗試與體會之后,才能夠逐漸明白。你更需要往外認識市場,了解人們各種各樣的需要到底是哪些,在市場裡面又有哪些比我能力更強的公司,哪些將會阻礙我發揮我的能力的規則與結構。
這兩個探索肯定是沒有效率的,所以出來創業你應該準備好,光是找到一個“對的 Idea”,就可能需要三年、甚至是五年的時間。
小編個人觀點:
對成功的強烈渴望和企盼就是雄心。沒有雄心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對自己沒有信心,就很難下定決心。擁有一顆奔騰不息的雄心,你才能培育一個永無止息的動力源泉,時刻提醒你去奮斗,引導你去奮斗;時刻讓你與眾不同,讓你能夠激情地工作和生活;時刻給你憧憬和力量,讓你感受到使命的召喚;時刻為你點燃希望的燭光,讓你在黑夜中不會迷失方向。
http://m.shddsc.com/【創業金三角理論:你了解自己的熱忱?】相關文章:
關于熱忱的說說04-05
選擇創業必須了解的幾個原則09-26
創業注意事項-創業者需要了解的誤區09-25
關于熱忱的說說3篇04-05
創業公司必須了解的5條融資準則08-08
求職第一步是了解自己09-26
創業凡事靠自己09-25
創業凡事靠自己09-25
自己的草莓創業故事08-28
IT創業青年孫峰峰指導你創業的故事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