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4年大學生辭職創業更趨于理性
今年,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辭職創業更趨于理性。24歲的中國東北男孩張可力在畢業半年多以后改變了自己打工者的身份,變成了一位創業者。在中國,辭職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理性。
生于1990年的張可力看起來白凈瘦弱。2013年7月,他從沈陽師范學院計算機系畢業后,就在當地找了個“對口”的工作。
與前輩們相比,“90后”的中國年輕人更加大膽,崇尚快樂而自由的工作。當一個創業機遇來臨的時候,張可力辭掉了僅僅做了半年的工作,回到家鄉吉林省遼源市組建了一個團隊。
“團隊有六個人,年紀最大的26歲,最小的22歲,來自物流、攝影、電子商務、計算機等專業,配置很均衡。我們要做的就是電子商務。”張可力介紹說。
年輕人辭職創業曾在中國掀起過爭議。曾有不少名校畢業生從名企中辭職,轉身投入賣肉夾饃、酸辣粉,養豬養雞等與所學專業并不匹配的生存型創業中。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在辭職創業時選擇與專業對口,或工作經歷相關的行業。
出生于中國東北吉林省長春市的孫笑天明年滿30歲。現在,他的東北襪業網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已經運營了半個月。
日本留學歸來的孫笑天在北京、長春等地工作了五六年之后,開始創業。他的公司主要從事網站制作和軟件開發。
孫笑天說:“創業比預想中更辛苦,好在我們有技術為核心力量。公司所在的地區技術環境薄弱,因此業務需求很大。在小城市創業也有優勢。”
在五六年的打工生涯中,孫笑天積累了經驗和人脈,雖然創業艱苦,但業務做起來卻是輕車熟路。
在江蘇徐州,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專業的高俊在工作四年之后,創業成立了自己的電子科技公司。
在儀器研發和銷售公司的工作,為高俊積累了人脈,豐富了閱歷。創業之后,他不僅用一年多的時間獲得了兩項專利,還注冊了自己的新型油煙機商標。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727萬,為歷年來最多。在就業壓力加大的形勢之下,考慮創業及先就業、再創業的畢業生增多。
中國各級政府部門對大學生創業的關注度持續提高。4月3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
http://m.shddsc.com/【大學生辭職創業更趨于理性】相關文章:
因創業辭職報告09-22
因創業的辭職信03-01
回家創業辭職報告03-08
因創業的辭職報告06-08
大學生創業口號07-07
大學生創業論文04-13
大學生創業故事04-03
理性消費的宣傳口號11-12
關于理性與感性的說說04-12
哲理性的語錄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