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創業的心態做事
創業基本認知的三個前提
*創業不是機會的結果,是沒有機會的結果
1.很多創業是在沒有機會的情況下成功的
2.很多人成于沒有機會,敗于有機會;選擇別人不認為是機會的機會后知之明;一般情況下不要選擇創業;所有的選擇都沒有的時候,還會有創業的選擇
*創業不是簡單的做自己的老板
1.老板最大的弱點:協調能力強,專業能力不足;國家的創業政策,對中小企業有些排斥;從“剃頭挑子”做到“比爾蓋茨”,需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零點理念:幫助大老板成為更大的老板,幫助小老板成為大老板
2.創業人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強健的身體;心胸夠寬廣,適應不同的規則;定位要清楚
*創業是超越自己的人格,建立組織的人格
創業的兩難選擇:組織的人格與個人的人格;個人的存在,組織的發展,形成不同的人格;兩種人格的沖突:大部分人強調:我能做什么?很少人強調:組織的人格
關于創業心態
9月3日至4日,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峰會)將在浙江杭州舉行。作為杰出浙商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慶后受邀參加此次B20峰會。在近日接受的采訪中,宗慶后表示,發展第三產業和城鎮化可有效解決就業問題,他還稱,年輕人要把就業也當作創業,以創業的心態投入到每份工作中去。
談就業:發展第三產業和城鎮化可有效解決就業問題
宗慶后認為,發展第三產業在擴大就業上很有潛力,“第三產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占比超過50%,當然促進第三產業發展首先要提高第一、第二產業收入,才能拉動內需,收入提高后人們需要被服務,需要旅游、享受文化生活,第三產業就可以繁榮起來,從而解決大量的就業。”
宗慶后表示,新型城鎮化也可有效解決就業問題。東部沿海城市生活成本高,競爭激烈,農民工無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市民待遇,同時企業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帶來招工難、找工作難的問題。因此,建議將東部傳統產業轉移到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讓2.9億務工人員回家鄉打工,讓當地的文化、教育、衛生等第三產業得以發展,從而增加很多的就業機會。
此外,宗慶后稱,在發展教育的背景下,中國的勞動力素質得到了提高,解決農村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對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他建議,國家要大力發展農村地區和小城鎮的公共事業,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同時制定相應的政策保障和提高農村大學生的收入,鼓勵、引導他們回到家鄉就業。
談創業:年輕人要以創業的心態投入到每份工作中
面對當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年輕人的創業熱情空前高漲。對此,宗慶后稱,“年輕人首先需要把創業的概念搞清楚,并不是做老板才是創業。行行出狀元,以創業的心態投入到每個崗位上,并做到最好也是創業。”
宗慶后認為,年輕人要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以及機會,考慮成熟再去創業,目標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并且,創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要有耐心,創業也不是一帆風順,過程一定會有曲折,要承受得起失敗。
宗慶后還認為,對剛畢業甚至還未畢業大學生而言,就業的優勢要大于創業,“剛出大學校門的學生既缺乏經驗、閱歷,也缺乏資本和資源,創業的成功率比較低。”在宗慶后看來,公務員“下海”創業成功的機會則要更大一些。
【以創業的心態做事】相關文章:
創業成功必備的心態09-25
創業成功必備的心態08-02
創業成功應具備的心態08-05
8種不良心態妨礙創業09-25
從員工到老板的心態轉變的創業指南08-26
創業者心態價值觀08-09
創業成功必備這四種心態08-06
創業不應該有的五種心態09-25
范敏從基層做起保持平和心態的創業故事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