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成適合自己的理財風格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討論穿衣風格,裝修風格,家居風格,其實理財也是有風格的。那么,如何形成適合自己的理財風格呢?
1、不嘗試,怎么知道自己適合什么?
從來我都是一個比較獨立的人,盲從聽取、無腦跟隨都不是我的習慣,所以對于一些私人化的東西,比如學科專業、投資理財、戀愛婚姻,我都喜歡在收集聽取他人意見的情況下做自己的決定,即使人家看來我是在“賭”,但我自己知道,只有聽從自己的聲音,做自己的決定,才不會后悔,而人云亦云,最終只會失去自己,迷失在他人的碎語里,再難找到屬于自己的風格了。
換句話說,你不嘗試,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聽很重要,但做,才是關鍵。
2、30歲前盡情試,30歲后現雛形:
我經常說“青春無失敗”,估計是受TVB劇的臺詞影響,但事實上就是這樣,我今年27周歲,我想在我倆小家初建,還沒小孩的當下,通過幾年的學習、嘗試甚至是失敗的教訓,為自己,為我們小家找尋符合我倆的理財方式,逐步形成理財風格,這有利于我們今后的穩定,特別是小孩出生之后的'一段時間。
畢竟,歲月不饒人,越是年輕,越有回頭的資本,但三十而立,三十歲的我們不出意外的話也應該開始養育小孩了,那個時候養娃花費重,父母意外多,理財精力少,反而不適合折騰錢,所以要折騰、要嘗試就要趁年輕、趁沒有后顧之憂的時候。
3、對于理財風格也要“吾日三省吾身”:
俗話說“上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別人”,大意是:反思自己的優缺點,想想自己與別人的相處方式是否妥當,想想別人的優缺點對你有何啟發。想想自己學到了別人多少東西。想想怎樣學習和運用才是別人的知識才能學到手。
其實,人與人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遇到事情的因素不同和處事方法的高低。對于理財風格也是如此,通過長期的實踐和總結,我們勢必會形成趨于穩定的某種理財風格,但是這種風格也要時常檢視,因為時代在變,投資方式翻新,如果理財風格一成不變就容易跟時代脫節,跟利率脫鉤,比如我的父母,最多就買過定期,什么銀行理財、房產投資(我媽有)、持匯換匯、炒股養基、國債買賣都沒有過,這個理財的人生也是蒼白的。
所以我決定不能走他們的老路,要學會以小變應萬變,邊學邊思邊用。也許再過兩年,等到我三十而立的時候,我的理財風格會更明晰,資產配比和投資渠道也會更多元。
【如何形成適合自己的理財風格】相關文章:
怎樣制作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10-23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方式10-23
怎樣制定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01-24
企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薪酬模式07-20
建立自己的風格,擁有自己的光芒02-02
企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員工培訓方式10-07
你適合哪種裝修風格?02-09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創業指南04-04
如何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工作05-24
職場英語之如何衡量工作是否適合自己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