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海歸創業政策以及海歸創業優惠政策
海歸想做做一些創業發家致富,然而現在做什么創業好?現在各地的海歸創業有什么優惠政策?看完學習海歸創業優惠政策后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
各地海歸創業優惠政策
統計數據顯示,在北京創業、工作的留學人員4萬余人,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而且,這個數目正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遞增;截至2004年底,北京海歸企業已達5000余家。另一項最新調查表明,目前80%以上留學人員希望回國創業,其中60%以上的人首選北京。
北京
優惠政策
1、留學人員來京創業、工作,不受出國前戶籍所在地限制,可長期居留或短期工作,來去自由。對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創業并符合園區發展需要的回國留學人員,可按北京有關規定辦理“工作寄住證”或常住戶口,不受進京指標限制。此外,留學人員在子女入學、購房等方面享受北京市市民待遇。
2、設立“北京市留學人員創業獎”和“歸國留學人員創業專項資金”,獎勵在首都經濟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留學人員。
重點領域
高新技術產業:北京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礎良好,加上豐富的人才資源及中關村的品牌優勢,是相當不錯的創業領域。特別在生物工程和新醫藥、光電一體化、新材料等新興高科技領域,有很大的創業空間。
文化產業:北京是中國的文化中心,在文化、傳媒領域有著無可比擬的市場優勢。北京現有的傳媒產業結構中,網絡媒體的份額相對薄弱,因此,發展空間相對較大。
電子信息產業:是北京工業領域的第一支柱產業,電子產品相當豐富,其電子城科技園吸引了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其中不乏世界500強企業。在北京投資電子信息產業,有無可比擬的群聚優勢。
軟件和集成電路設計領域:預計到2016年,北京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設計分別可實現700億元和100億元的產值,而2014年兩者分別只有520億元和50億元的規模,發展空間可見一斑。
創業環境
1、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時也是經濟中心之一。北京高新技術產業發達,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特別適合海歸人員發展創新性中小企業。
2、目前,北京現有海淀、北大、
清華、中關村豐臺園等留學人員創業園以及中關村國際孵化園等12個留學生創業園區。
3、北京的房價、薪資水平、消費水平等都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導致創業成本居高不下。
上海
截至2004年10月,到上海發展的留學人員已達5萬余人,創辦了3000多家企業,投資總額超過4.3億美元。專家預測,學成回滬的留學生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0年,上海海歸總人數將超過12萬。
優惠政策
1、首創留學人員申辦企業“一門式、一條龍”服務。
2、實施“上海市居住證”B證制度,推動海外人才的柔性流動。
3、啟動《上海市留學人員浦江人才計劃管理辦法》,資助新近回國來滬工作和創業的海外留學人員及團隊,最高可獲得50萬元的政府資助資金。
4、留學人員在浦東創業,可獲得15萬元“浦東新區創業資金”的無息貸款。
重點領域
高科技產業:張江高科技開發區、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五角場高科技開發區等,都是成熟的高科技創業園區,特別是在微電子、光電子、計算機軟件、現代化通訊設施、生物工程和新型材料等領域,創業環境相當優越。
會展業:上海會展經濟發展迅猛,國際知名展覽、全球頂級峰會紛紛落戶上海,如財富論壇、APEC會議、世博會等。會展經濟的崛起以及國際貿易窗口的背景,使上海的物流、酒店、餐飲、旅游、禮品、廣告等領域蘊藏著諸多商機。
生物醫藥領域:作為上海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張江藥谷”已形成了四位一體的現代生物醫藥創新體系,羅氏、禮來等10家跨國企業巨頭也已在張江設立了全球研發中心。隨著上海市政府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的投資力度與政策支持,這是一個很具發展潛力的“金礦”。
創業環境
1、上海作為國際口岸和中國沿海開放地區首屈一指的商業中心,擁有數以百計的國際品牌和眾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市場經濟機制在國內最為完善;開放化意識和國際化能力最為突出;新型商務中介服務產業最為發達,上海在這些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現已建成張江、嘉定、漕河涇、莘莘學子、虹橋臨空、科技創業孵化基地、寶山、楊浦、莘閔等10個留學人員創業園。
3、上海的創業成本高是不爭的事實,但綜合優勢在國內仍首屈一指。作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長三角的領軍城市,仍有市場潛力可挖。
廣州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廣州創業、工作的留學人員超過5000人,其中有10%的選擇自己創業。
優惠政策
1、來廣州發展并已入戶的留學人員,可一次性獲得安家補助;其子女入托和就讀,由教育部門統一安排,免收寄讀費。
2、留學人員的項目向科委申報,一次性給予10萬元的啟動資金補助。
3、頒發“綠本”,提供戶口申報、申辦企業等“一站式”服務。
重點領域
現代物流領域:到2010年,廣州將建設成為中國南方的國際物流中心。物流業作為廣州未來的主要基礎產業和重要支柱產業,政府已制訂了一系列相關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政策,鼓勵民營資本的投入。
生物工程技術領域:廣州的生物醫學研究一直位居全國前列,擁有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中山大學廣州現代中藥質量研究開發中心等多家醫藥研發中心和企業。未來重點發展生物工程藥物、基因工程藥物、食用酶制劑及系列產品、生物保健營養制品、新型高檔食品添加劑等。
汽車零部件領域:隨著本田、日產、豐田三大國際著名整車制造企業落戶廣州,廣州正成為國內重要的汽車產業聚集地。預計到2010年,廣州汽車工業產值要突破3000億,相關領域市場空間巨大。
創業環境
1、廣州有包括廣州軟件園、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科學城、廣東光谷、留學人員廣州創業園以及廣州國際企業孵化器等在內的10個留學生創業園。
2、廣州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可以為留學生創業進行融資資助,此外還有“科技創業資金”等支持。
3、廣州是個平民化的城市,生活氛圍較為寬松,創業成本也相對較低。此外,廣州交通便捷,只要1個多小時就可達到珠三角的任一地方。
深圳
截至2004年,累計有近6500名海外留學人員在深圳創業和工作,創辦企業500多家,投資額超過21億元人民幣。
優惠政策
1、進駐深圳留學生創業園的海歸企業,可一次性獲得創業前期費用補貼5—15萬元。
2、進駐深圳留學生創業園從事科研開發的海歸企業,經認定為高新技術項目的,可一次性獲得科研啟動經費10—15萬元。
重點領域
高新技術領域:深圳市政府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出臺多項扶持與優惠政策,如今海歸企業已逐漸成為深圳市高新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要牽引力之一。尤其在電子信息領域、生物技術及現代醫藥領域以及光機電一體化領域,已經成為海歸們的創業熱點。
傳統優勢產業:服裝業是深圳的優勢產業之一,其服裝加工業,依托深圳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勞動力密集優勢、對外出口優勢,發展空間較大。此外,玩具和鐘表領域的情況相似。
創業環境
1、作為首個經濟特區,由于國家政策的支持,深圳在基礎設施、市場環境等方面已大大超出其他城市,被稱為中國的創業樂園。深圳的創投機構數量和創投資本居全國第一,創投資本總額高達130多億元。深圳首開“技術入股”之先河,對海歸人員很具吸引力。
2、深圳先后建立了福田、羅湖、南山、鹽田、寶安、龍崗、高新區和火炬創業園等多個留學人員創業園,其中包括投資總額近10億元的留學生創業基地及總面積達8萬平方米的留學生創業大廈。
3、深圳的人均工資水平比北京、上海低,房價也遠不及于上海等城市,因此創業成本明顯低于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
大連
到目前為止,僅大連海外學子創業中心已有近300名海外學子創辦企業,占中心企業總數的80%。
優惠政策
1、在大連海外學子創業中心開辦企業,可享受免收50-80平米租金的優惠政策。
2、海歸人員開辦軟件企業,可享受大連市政府對軟件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3、海外學子來大連創辦企業,可得到遼寧省設立的小額創業基金的扶持。
重點領域
制造業:大連的造船、裝備制造業等都屬于國家支持的戰略性產業,政府給予諸多的政策支持。模具園、船舶配套工業園、汽車零部件工業園等重點工業園的崛起,以及大眾、寶馬、日野等跨國名企的進入,使大連制造業面臨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軟件業:大連是中國第三大軟件出口城市,同時是為國家軟件產業基地、軟件產業國際化示范城市、軟件人才國際培訓基地、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吸引了諾基亞、愛立信、通用電器、畢博等一批國際大公司開設分公司。軟件業的發展基礎良好,而且大連市政府大力支持軟件業,給予多項優惠政策。
創業環境
1、大連具有“京津門戶”、“東北之窗”的雙重身份,地理優勢突出,擁有中國最優良的港口。也是東北地區開放度最高、開放性經濟最集中的城市,已成為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和龍頭。大連已初步形成與國際經濟接軌的外向型經濟格局,是理想的投資區域。
2、大連高新園區由大連市留學人員創業園、遼寧省大連海外學子創業園、遼寧省博士創業園、軟件園等多個園區組成。
3、大連的商務成本與上海、北京、重慶相比略低一些,為吸引投資,大連市政府正在制定全力降低商務成本的政策。
2016海歸就業、創業要最大程度利用自身優勢
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北京海威時代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國際人才職業發展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新東方海 威時代總裁俞仲秋表示,研究院將依托服務每年歸國留學生的大量數據案例,設立職業生涯大數據研究項目,積極探索與西方一流職業生涯研究學府合作,以共同發 布研究成果、參與學術研討等方式推進這一領域的學術科研。
俞仲秋介紹,研究院將從實際角度出發,提供研究數據及理論依據,為海外留學歸國人員提供在國內的職業發展參考,幫助他們了解國內就業市場的趨勢與動向,清 晰自身職業規劃;同時,促進企業關注多元化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機制;還可以將研究成果運用于海外院校中,及時引導中國學生選擇未來職業發展的機會。
CCG秘書長苗綠介紹,從《2015年中國海歸就業與創業報告》來看,海歸就業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海歸就業的前四大產業依次為金融業、貿易/ 批發/零售業、房地產/建筑業、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產業等產業占比較小。她認為,海歸擁有國際人脈、國際網絡、國際資本、國際視野,在就業 和創業上具備諸多優勢。而海歸在就業、創業過程中也需要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的指導,要最大程度地利用自身優勢,進入更加專業和技術性的領域,才能取得更大 的成功。
據悉,研究院邀請了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副總裁李雷、搜房網公司董事長莫天全、北京王府學校校長王廣發、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港鐵中國首席執行官易珉等一 批在國際知名企業擔任高級管理崗位或者成功創業的知名企業家擔任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同時,組建了一支促進留學生與海歸群體職業生涯發展的導師團隊,將圍 繞“職業生涯發展與管理”的主題,積極開展面向留學生與海歸群體的指導、培訓、咨詢、教練工作,為留學生和海歸群體順利實現由學生向職業人身份轉變,獲得 更大職業成就與職業幸福感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與支持。
國際人才職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世昌表示,研究院的成立順應了中國對高素質國際化人才的大量需求,是對海外留學與國際化人才研究走上產研結合道路的創新。研究院將以嚴謹的研究分析和專業的指導,為廣大海歸留學生投身于中國新經濟的浪潮中亮起指引的燈塔。
【海歸創業政策以及海歸創業優惠政策】相關文章:
北京海歸創業的優惠政策解讀201709-25
上海市海歸回國創業優惠政策201709-25
西安留學生創業園系列優惠政策吸引海歸09-25
"海歸派"創業利與弊09-25
海歸創業者的“三三現象”09-25
畢鑫:為創業癡狂的海歸08-07
歡迎海歸回鄉創業宣傳口號12-01
海歸開模玩店的創業故事09-26
海歸葉凱峰的養豬創業的故事08-30
海歸人員熱衷“兩棲創業”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