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也許僅僅在于超前半步
下面看看星河董事長談談創業,看看超前半步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星河控股董事長黃楚龍常說,“做企業要順潮流而動,略微超前半步”,在中國房地產這一強周期性行業,這樣的思路無疑是具有先知性和樣板性意義的。
房地產行業發展到現在,開發商逐漸形成一個共識:我們都是為銀行打工的。于是研究和布局金融行業成為了如今房地產百強企業心心念念的一個課題。
而同時,這幾年物業的故事他們也講得很好。
就在昨天,綠城中國旗下物業公司綠城服務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內地第四家赴港上市的物業公司,將這幾年風行的物業分拆上市又推向一個高潮。
PART1 物業上市只是開始
其實在這一波浪潮中,進入資本市場的還有地產百強企業星河控股的物業板塊。近日,星河控股旗下物業公司——智善生活(股票代碼:836397)在新三板正式掛牌上市。
與綠城不同的是,宋衛平講的是智慧社區的故事,而智善生活則是通過園區O2O+第三方服務機構合作,構建星河智善生活平臺。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業主在小區中不單單是需要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需要維修、安全、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健康管理、家居清潔等服務。而任何一項服務,業主都希望尋找到匹配度高的工作人員來完成。
智善生活通過自己的優勢,構建生態圈,選擇優秀企業進駐,讓業主通過這一平臺可以更直觀、有針對性、更便捷的選擇服務內容。同樣,對于提供服務的企業來說,他們更需要智善生活這一平臺擴展業務。
前不久,智善生活與A股上市企業康美藥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星河旗下智能社區O2O服務平臺左鄰右家也與本來生活、回家吃飯、悅裝網、禮舍網以及華磊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此番與康美藥業簽約,雙方將利用各自在社區物業服務和醫療健康服務領域的優勢,以“互聯網+”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為星河控股地產開發項目及管理社區提供增值服務。
智善生活的成功上市,標志星河物業板塊由傳統的物業管理升級為全方位、互聯網智能家居服務商,開拓全新的星河智善生活平臺。
“以全方位提高客戶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影響力、規模急速擴張、實現利潤高速增長,五年內成為中國百強的一級物業管理公司。”這是智善生活的`目標。
其實一直以來,大家對物管行業一個固有印象就是利潤水平低,對于資本密集型的房地產開發來說,這一勞動密集型產業過去很多年并不受重視。
不過自2014年花樣年彩生活分拆上市以來,中海、萬科、綠城、碧桂園、保利、富力紛紛開始布局物業管理的分拆或上市。連同新三板在內,內地上市的物業公司已超20家。
在深圳,最知名的高端豪宅項目星河丹堤、深圳潮人聚集地福田星河COCO Park皆是由星河智善生活負責物業管理。
智善生活也有一個5年計劃,未來5年,將通過增值服務和市場化擴張的方式,以超20%的增長率,實現至2020年年收入超4億的目標。到2020年,物業管理面積達3000萬平方米。
做好服務是物業企業的生存的基礎與發展的根基。智善生活未來規劃要由以前的被動管理向主動服務轉變,為業主提供服務,使業主感受到舒適和便利,不僅要達到“量的滿足”,更要達到“質的保證”。
這些微小的、稚嫩的產品和服務,將是中國社區和中國互聯網不可或缺的力量。其中可能會產生很多的“獨角獸”,很多的百億甚至千億級企業。
因為社區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而互聯網則要求每一個具體的服務和產品都需要落地。社區是一個很好的場景和入口。而智善生活社區生態圈,就是這樣一個無比廣闊的市場。
PART2 7年投資近60家企業
不過,對于星河的整個雄心版圖來說,物業上市還只是開始,布局大金控才是目標。
“你懂金融,你就在上游。這么大的企業,我只抓三個方面的工作:錢、地、人。”一個500億規模的房企總裁最近跟小英君感慨。
如今,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很現實的問題是土地,在如今地價高企的年代,你的資金成本低,拿地的優勢就顯現。
于是眾多企業開始紛紛布局金融。
地產標桿企業保利地產近期以8.19元/股的價格成功定向增發共募集資金90億元,泰康人壽、珠江人壽、安邦保險三大保險機構將合計持有公司11.8%股份,業內人士分析,此次90億元融資并引入險企作為戰略投資者,有利于公司主業及房地產金融領域的協同發展。
保利地產是巨無霸,他的資金固然便宜。但對于第二梯隊的房企而言,日子就沒那么好過,雖然今年以來資金寬裕,但短期內其平均融資成本并不能下降太多。因為這類企業經歷過過去粗放型的發展之后,并不太懂金融,或者剛剛開始涉足金融領域。
與這類企業面臨的尷尬局面不同,地產百強企業星河控股則早已在金融領域悄悄布局,而今成為房地產金融的領軍者。資料顯示,星河控股布局金融領域始于2009年,成為陽光保險以及深圳福田銀座村鎮銀行的重要股東。
2010年-2011年,星河控股還先后兩次入股國內最大的創投機構深創投,總投入超10億元,持股比例為17.39%,位列第二大股東。
股權投資成為星河早期介入金融領域的重點業務。星河控股投資了近60家企業,其中有50多家是高新技術企業,對外投資的資產規模已達80多億。目前,星河控股的股權投資已進入收獲期,7家公司已經成功上市。
此外,星河還投資國家級中小企業基金、前海母基金、紅土創業基金,現已形成囊括保險、銀行、創投和互聯網金融在內的全產業鏈布局。
星河控股對于其金融板塊的發展,思路一直很清晰。
星河控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姚惠瓊指出,未來星河金融謀求有限金融牌照布局,同時精選產業,做產業投資與資本運作,形成包含產業投資、PE、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定增在內的完善的投資產品線,逐步實現“保險+基金+股權投資+債權”模式,五年內形成規模超百億的金控平臺!
毫無疑問,房企布局金融產業,一是企業謀求利潤多元化,金融業利潤尚可,有利可圖,二是便于企業拓展新的融資渠道,三是有利于調整融資結構。
無論是項目的融資,還是自有資金的利用,房企都有金融化的趨向。
除了部分規模房企外,泛海控股、金科集團、迪馬股份、財信集團等多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集團均在加速布局金融平臺。
在業界看來,撇開企業賺取利潤的動機,地產與金融的“聯姻”更多是拓展新融資渠道的嘗試。
金融創新的目的是通過對沖減少風險,是優化資本流動增值的有效機制。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金融創新更加重要。面對房地產市場的不斷完善和行業競爭的升級,抓住金融這一核心工具,建立能夠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和能力的合適的商業模式成為每一個房地產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隨著行業利潤整體下滑以及業績分化加劇,房地產企業進入深度調整轉型期。日前,一批品牌房企拉開更名的序幕,加速進軍金融業,地產金融化趨勢日益明顯。就這一點而言,星河控股比同類企業領先至少5年時間,其優勢也可想而知。
隨著上半年各類排行榜的強勢刷屏,星河控股的多元化布局更是印證了集團董事長黃楚龍常說的“做企業要順潮流而動,略微超前半步”,在中國房地產這一強周期性行業,這樣的思路無疑是具有先知性和樣板性意義的。
“房企+金融”,這是最好的搭檔,兩者相結合將給人無限的遐想。對于星河控股而言,智善生活的成功上市,只是邁開了第一步,未來的商業、住宅等進入資本市場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優勢也許僅僅在于超前半步】相關文章:
超前絕后成語01-17
也許語文閱讀答案02-14
音樂在于感受作文11-26
真正的高貴,在于慎獨02-22
競聘優勢06-12
也許閱讀題及參考答案02-14
招聘僅僅是為了招聘嗎?02-21
職業倦怠不僅僅源于壓力01-13
雙語美文:優秀僅僅是種習慣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