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提高再次創業的成功率
文字像精靈,只要你用好它,它就會產生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你能準確靈活的用好它,它就會讓你的語言煥發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如何提高再次創業的成功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何提高再次創業的成功率 篇1
多年研究民營企業的中歐戰略學教授、副院長張維炯認為,再次創業浪潮主要是由四股力量形成:
第一股力量是初次創業失敗者。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第一次創業的企業5年的生存率不超過50%,10年的生存率不超過30%。在第一次創業失敗后,很多創始者會很自然地開始再次創業,甚至第三次創業。
第二股力量是初次創業成功者。企業創業的成功,使得他們有了自信心,會試圖嘗試新機會,一些企業家嘗試以知識運營來帶動資本運營,這種創業需要比較多的專業知識和協調能力,能做的人不多。
第三股力量把企業當產品來做的企業家,他們的創業類似于投資,做到一定程度就賣掉,做一個賣一個。
第四股力量是將企業當一生事業來做的企業家,他們的意愿是把一個企業長期經營下去,成為百年老店。
聚集新商機和新的消費者需求
再次創業的企業要站住腳,必須具有兩個能力:發現新的市場機會并有效捕捉新商機、聚焦新的消費者需求。
博斯大中華區總裁謝祖墀認為,再創業者學習能力很重要,悟性尤其關鍵。現在許多行業都有一些新的市場機會,但新的機會存在什么地方?你怎樣領悟出存在的機會?這取決于創業者的洞察力和判斷。
王微顯然是領悟到市場機會,才決定在離開土豆后,開設追光動畫辦公室,打造中國版的皮克斯。“動畫行業發展快,但觀眾對中國動畫電影品質又有諸多抱怨。當一個產業被寄予巨大希望,用戶又覺得產品還沒有達到大家想象中的水平時,就有痛點和機會。”
創辦土豆網時,王微沒有任何參照物,能不能做,未來寬帶使用率會怎樣,普及過程要多久,對這些問題都特別迷惘、特別焦慮。現在做動畫,他去美國考察,見了皮克斯在內的很多電影公司、工作室,見過的人總數都有三四百人,又充分了解中國動畫電影現狀,所以對大的創業方向和模式是清楚的。
第一次創業者對消費者理解不深,很多人沒有真正地從消費者的根本需求上判斷自己的產品,只是憑著自己判斷感到這個商業模式可能會成功。然而,在再次創業時,他就會把這個問題摸得更準,成功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一些。
王微將追光動畫電影的目標觀眾鎖定三四十歲的人,讓大手拉小手。他觀察到中國動畫片市場的目標受眾主要以小孩為主,小手拉大手。但他不相信“小手拉大手”可以成功。小孩吵著要看這個那個,要很多東西,但最終還是大人覺得這個東西適合他,才帶他去看,制作者一定要給出吸引大人們的東西。
張維炯教授認為,創業就是尋找市場機會,即在市場供給不足的時候,企業挖掘到潛在的消費需求。進入這個細分市場,就會遇到資金、渠道、技術、執行等的問題,這些困難第一次創業也會遇到,區別是再次創業的人掌控的能力強了,經驗也豐富了。
二次創業的行業選擇
時下服務行業、互聯網行業包括移動互聯網、制造業和環保行業成為再次創業者最希望進入的四個領域,在這些領域捕捉市場機會,創業者必須清晰了解面臨的挑戰。以移動互聯網領域來說,深創投董事長靳海濤警告道,“不要要在泡沫階段趕潮流,否則未來3~5年都是艱難的生存期。”
“環保行業,創業者要進入這個領域挑戰很大。”張維炯教授提醒道,“是機會還是陷阱,創業者必須擦亮眼睛。”很多時候,中央政府制定了比較完整的法規,但是地方政府,尤其是縣以下的政府機構,他們對這些政策法規的執行是兩回事。只有在深圳、上海、北京等經濟相對發達地區,人民生活水平已經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對環保的需求真正激發出來,政府對環保也非常重視,這樣企業做環保業務才可能真正受到歡迎。長遠來說,環保產業有前途,但是不同地區,不同階段,環保產業發展的進程不一樣,創業者一定要了解當地真實情況,擇機進入。
自主創新,破解再次創業企業長不大的難題
再次創業的企業要真正盈利,關鍵是靠創新的產品和服務滿足需求,讓客戶真正為其提供的價值買單。
“以往,高速發展的宏觀經濟使得中國企業普遍把企業運營重點放在產品銷售和營銷上,到了今天,不少企業的創新仍停留在模仿階段,山寨曾盛行一時,但通過模仿成長起來的企業當中,只有少部分脫穎而出,最終長大。痛定思痛,中國企業意識到,成長最關鍵的是持續地自主創新。”對中外上百家創新企業進行深入研究的前博斯公司全球高級合伙人、大中華區董事長謝祖墀建議,“創業者進行再次創業,必須抓住客戶和消費者的心理,進行持續創新,形成客戶對產品的黏性,為企業的持續盈利打好基礎。”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質問,中小企業初創期,資金缺乏,人員缺乏,如何能做到持續地創新呢?看看具有兩次創業經歷的得星科技總經理李俊的.做法吧:
從被動開發向主動開發轉變。2002年,在經歷了美國和香港等多個公司歷練后的李俊,回到深圳創辦得星科技,聚焦主機板業務,當時國內廠商只具備簡單的加工組裝能力,而得星科技已具備在臺灣開發主板,在大陸進行組裝和產品質量控制的能力,很快贏得了韓國電訊和現代電子的訂單。“半研發、半加工,以客戶訂單為導向,我們主要做被動開發,這個過程我們積累了經驗和工程師,但加工產品利潤微薄,以量取勝不利于公司長遠發展。”李俊分析說,“2005年,我再次創業創辦Winster公司,將研發放在公司發展首要位置,在第一波靠電視卡、讀卡器產品賺取利潤后,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上,Winster擁有自己的專利序列,獲得了上百個認證,從而贏得了客戶的信任。”
重金投入研發,建立自己的創新體系。李俊每年投入研發的金額遠遠超過同行,他提出“堅持自主創新”的理念,在無線應用產品領域,從產品外觀、工藝提升,到產品核心軟件都有一系列的布局。比如自建模具廠,控制工藝和質量,從國外高薪聘請產品設計師、結構設計師和國內的應用開發工程師組成強大開發團隊,領先于同行研發自己的“云平臺”。因為公司具備了長期創新的能力,李俊面對抄襲者、山寨產品的跟風比較從容。“很多公司抄襲我們的產品,他跟上一個,跟不上后續,我每個產品都有三四款型號,他抄襲其中的一款,不可能抄襲整個系列,沒有研發支撐,競爭對手始終落后我們。”
進行多渠道推廣,實現產品價值回歸。選擇合適的渠道,直接和消費者互動,創新產品的價值才能被消費者認可。“以往我們和國內渠道合作,他們總是希望我們壓低價格,不管產品價值。而和美國亞馬遜合作,消費者直接選擇我們的最新產品,給予產品性能和產品定價的承認,實現了創新產品的價值回歸。一款2.0HUB我們在亞馬遜上的價格是同類產品中最貴的,但銷售火爆,我們的利潤是4美金,而同期競爭對手的利潤就是1毛到2毛,到3.0HUB,我們的優勢還繼續保持,因為有了利潤的保證,我們在這個系列產品功能和外觀開發上做更多延展。”
三招入手,提高再次創業的成功率
“創業的失敗有很多原因。要提高再創業的成功率,我認為要注意三個問題。”張維炯說道,“第一,一定要注重現金流,只要現金流在,企業就不會倒閉,可以生存下去并還有機會轉型。第二,創業是團隊的工作,不是一個人的工作。創業者一定要發揮每一個團隊成員的積極性,聽取大家的建議。很多創業者認為企業是我創的,因此就大權獨攬,這樣很容易犯錯誤。創業者一開始就要考慮團隊的激勵機制和股權分享受方法,激勵創業團隊成員貢獻智慧和能量。第三,創業要聚焦,專注一個市場或一個領域,不能像熊瞎子掰玉米,看一個掰一個,掰一個丟一個。市場有很多的機會,但是有些企業家看到的機會太多,心思太活,主業還沒有做好,又想抓其他機會,結果是兩個都做不好。”
在融資問題上,專家建議再次創業者要建立好個人信用和積累人脈資源,創業者因為沒有抵押物無法從銀行獲得資金,但是憑借自己的技術、專業優勢和校友資源、社會資源,依然可以吸引志同道合的風險投資公司資金的進入。
二次創業企業家需要克服哪些新挑戰
再次創業者需要克服的挑戰,第一位是組建高效率、團結、進取的創業團隊。創業團隊組建上除了團隊成員技能互補性外,股權機制和決策機制十分重要。比如馬化騰當年邀請四位伙伴共同創辦QQ,由他出主要啟動資金,有人想加錢,占更大股份,馬化騰不同意,“個人能力應與股份匹配,不然拿大股的干事,干事的股份又少,矛盾就會發生。”他還自愿把所占股份降到47.5%,要其他創業伙伴總和比他多一些,不形成一種壟斷、獨裁局面。根據各自能力,四個創業伙伴分管不同部門,發揮各自能力,決策時又能一錘定音。
世界經理人網站再次創業的調查顯示,不斷創新和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到各種公益事業中去,并贏得社會尊重成為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標簽。“如果說前三十年的企業家精神更多地源自對改善自身生活和境況的渴望,則未來的企業家精神應回歸其本質,一種不斷挑戰現狀的創新動力,一種獨立的、發自內心的挑戰自己的堅強決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志學所發出的呼吁,理應成為再次創業者所追求的創業精神。
如何提高再次創業的成功率 篇2
創業是一個說的人多,做的人少,成功的人更少的一件事。很多的大學生都是在一時的沖動之下去準備創業,結果由于沒有什么準備落得個慘敗而歸,不僅經濟受損,信心也受到打擊。先要創業成功,很多的前期準備工作做好了,必會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盡可能地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我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有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
大學生創業必須制訂一個完整的、可執行的創業計劃書,即可行性報告,主要回答你所選的項目能否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如何賺錢以及所需條件等。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建立在現實、有效的市場調查基礎上,不能憑空想象,主觀判斷。根據計劃書的分析,我們再要制定出企業目標并將目標分解成各階段的分目標,同時訂出詳細的工作步驟。
2,要有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
資金如同企業的糧食,要保證企業每天有飯吃,不能餓肚子,就要制定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在企業剛啟動時,一定要做好3個月以上或到預測盈利期之前的資金準備。
但開業后由于各種情況會發生變化,比如銷售不暢、人員增加、費用增加等等,因此要隨時調整資金運作計劃。而且,由于企業資金運作中有收入和支出,始終處于動態之中,創業者還要懂得一些必要的財務知識。
3,為自己營造一個好的氛圍
大學生創業由于缺少社會經驗和商業經驗,如果把自己獨立放到整體商業社會,往往會難以把握。這時可以先給自己營造一個小的商業氛圍,進入行業協會是比較有效的一條途徑。創業者可以借助行業協會了解行業信息,結識行業伙伴,建立廣泛合作,促成自己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同時,創業者可選擇一個能提供有效配套服務的創業(工業)園區落戶,借助其提供的優惠政策、財務管理、營銷支持等服務,使企業穩定發展。另外,還可以找一個經驗豐富的企業管理咨詢師做企業顧問,并學會借助各種資源,學會和各方面的人合作,千方百計給自己營造一個好的商業氛圍,這對創業者的起步十分重要。
4,從親歷親為到建立團隊
企業不是想出來的,是干出來的。大學生有文化、頭腦靈、點子多,但在創業的初期,受資金的限制,在沒有形成運作團隊之前,方方面面的事情必需自己去做。只有明確目標不斷行動,才能最終實現目標。在做事的過程中,要分清主次輕重,抓住關鍵重要的事情先做。每天解決一件關鍵的事情,比做十件次要的事情會更有效。當企業立了足,并有了資金后,就應該建立一個團隊。創業者應從自己親歷親為,轉變為發揮團隊中每一個人的作用,把合適的工作交給合適的人去做。一旦形成了一個高效穩定的團隊,企業就會跨上一個臺階,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
5,盈利是做企業最終的目標
做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盈利,因此無論是制定可行性報告、工作計劃還是對于創業者來說這很重要!看看我們身邊一些成功的企業,特別是網絡時代的英雄們,有幾個是按他們創辦初期的想法賺到錢的,他們大都經歷過一個“死而復生”的過程,堅持就是勝利,唯有堅持才使他們成為今天的網絡英雄。我們應該明白,失敗并不可怕,它是企業邁向成功的.階梯。活動方案,都應該明確如何去盈利。大學生思維活躍,會有許多好的點子,但這些好的點子要使他有商業價值,必須找到盈利點。企業的盈利來源于找準你的用戶,因此,企業要時刻了解你的最終使用客戶是誰,他們有什么需求和想法,并盡量使之得到滿足。
6,失敗是邁向成功的階梯
在企業的運作過程中失敗是難免的,失敗了不氣餒,調整方案,換個方式和方法繼續前進,永遠不要停止前進的腳步
以上的六個方面,可以說是你在創業的初期必須要做好的準備,只有做好了準備,才能在創業的這場戰爭中獲得最終的勝利,實現你的目的。
【如何提高再次創業的成功率】相關文章:
如何提高求職成功率?07-24
如何提高面試成功率07-23
如何提高約會成功率07-19
如何提高面試自我介紹成功率08-01
如何讓成功率提高一半07-17
面試指南之如何提高面試成功率07-21
怎樣提高求職的成功率?08-10
提高表白成功率的技巧07-24
創業如何提高市場的占有率07-17